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英语教学中思政融入研究与实践--以《全新版大学高阶英语综合教程》为例
1
作者 陈会琴 《海外英语》 2024年第22期144-148,共5页
文章聚焦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高阶英语综合教程》,对教材的单元思政目标进行深度解读,并挖掘和选取其中的思政内容。文章论述了如何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融入思政内容,并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设计教学... 文章聚焦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高阶英语综合教程》,对教材的单元思政目标进行深度解读,并挖掘和选取其中的思政内容。文章论述了如何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融入思政内容,并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设计教学“产出”,以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和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版大学高阶英语综合教程》 融入思政内容 产出导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新题型的后效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曾绛 曾葡初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3-149,共7页
大学英语四、六级2013年始的考改试题用以考测学生发展中的写、听、读、译能力。通过对调整后的题型及构成考题的内容进行考试后效的语言理论和语言测试理论以及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分析,可探知试卷及考题内部构成的合理性和题型调... 大学英语四、六级2013年始的考改试题用以考测学生发展中的写、听、读、译能力。通过对调整后的题型及构成考题的内容进行考试后效的语言理论和语言测试理论以及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分析,可探知试卷及考题内部构成的合理性和题型调整对教学的正面影响。对我国中西部14校280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印证了现行四、六级考改题型符合"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并对教与学具积极的后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六级考改 题型调整 考题设计的合理性 后效分析 教师的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林莉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4期95-96,103,共3页
该文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本质出发,探讨影响学习者大学英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的因素。结果表明:学习者、教师、以及环境是影响学习者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地方政府外文网站英译研究——以湖南省地方政府网站外文版为例
4
作者 许迪 《海外英语》 2023年第24期41-43,共3页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和媒介,而且还具有经济特性。本文从语言经济学视角入手,以湖南省地方政府网站外文版为例,分析地方政府外文网站的翻译。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地方政府网站翻译中,可以采用编译、词汇替代、信息增补、创造性改写等...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和媒介,而且还具有经济特性。本文从语言经济学视角入手,以湖南省地方政府网站外文版为例,分析地方政府外文网站的翻译。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地方政府网站翻译中,可以采用编译、词汇替代、信息增补、创造性改写等方式,提高信息传递效果,彰显政府立场,宣传地域文化,促进潜在消费,以期最终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经济学 地方政府外文网站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时缩减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证研究
5
作者 徐宏武 《海外英语》 2021年第19期168-169,共2页
学时缩减给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压力。该文针对学时缩减的新形势,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并进一步从教师、学生角度着力探讨提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实践模式及途径,为创建“师生互动... 学时缩减给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压力。该文针对学时缩减的新形势,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并进一步从教师、学生角度着力探讨提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实践模式及途径,为创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高效英语课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时缩减 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教育与外语课程创新三人谈
6
作者 张文忠 陈新仁 胡强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新时期,外语和外语教育的作用日益突显。外语课程和外语课堂教学决定了外语人才培养的规格。在数字时代,外语课程建设和研究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三位作者从外语课程创新的维度、教研共同体的重要作用、教师创新思维... 新时期,外语和外语教育的作用日益突显。外语课程和外语课堂教学决定了外语人才培养的规格。在数字时代,外语课程建设和研究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三位作者从外语课程创新的维度、教研共同体的重要作用、教师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育数智化等诸多方面对外语教育的未来走向提出独到见解,旨在推进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和国家外语教育能力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育 课程创新 教育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心理学视角下辛格的生命历程浅析
7
作者 周曦宇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4期16-18,共3页
本文运用自体心理学理论,分析了辛格的生命历程。缺爱的成长环境,孕育了辛格脆弱的自体;和灵魂伴侣安东尼帕罗斯的结识,形成稳定的孪生自体客体关系;安东尼帕洛罗斯去世后,辛格崩溃焦虑,以自杀的方式寻求孪生关系的永恒。通过文本分析,... 本文运用自体心理学理论,分析了辛格的生命历程。缺爱的成长环境,孕育了辛格脆弱的自体;和灵魂伴侣安东尼帕罗斯的结识,形成稳定的孪生自体客体关系;安东尼帕洛罗斯去世后,辛格崩溃焦虑,以自杀的方式寻求孪生关系的永恒。通过文本分析,本文意在彰显爱与情感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借鉴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利用自体心理学理论进行理性思辨,本文获得了科学深刻的认识,对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的理论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心理学 辛格 生命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方言中的被动标记研究
8
作者 柳诗佳 《今古文创》 2024年第8期116-118,共3页
在长沙方言的被动句中,“被”字使用甚少,而常常使用一些被动标记和使役动词来描述被动句式。本文从现代汉语的被动句式分析出发,根据收集到的语料,利用生成语法中的NP移位相关理论,基于“双重被动说”,分析和研究长沙方言被动句式的两... 在长沙方言的被动句中,“被”字使用甚少,而常常使用一些被动标记和使役动词来描述被动句式。本文从现代汉语的被动句式分析出发,根据收集到的语料,利用生成语法中的NP移位相关理论,基于“双重被动说”,分析和研究长沙方言被动句式的两种被动标记的形式构成、句法结构及语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话 方言 被动句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流文化及译者的跨文化能力 被引量:11
9
作者 唐德根 常圆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60,共4页
在翻译的跨文化研究中,歌德模式中的“第三(文化)时期”与陈国明提出的“第三文化”形成的五个阶段,有助于创立一种合流文化,以此来解决翻译中的不可译问题。根据其形成特点,合流文化的创建有赖于译者的文化语境操控能力、语言操控能力... 在翻译的跨文化研究中,歌德模式中的“第三(文化)时期”与陈国明提出的“第三文化”形成的五个阶段,有助于创立一种合流文化,以此来解决翻译中的不可译问题。根据其形成特点,合流文化的创建有赖于译者的文化语境操控能力、语言操控能力和跨文化整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流文化 跨文化翻译研究 文化语境操控能力 跨文化整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典型的“英国状况”小说——论福斯特《霍华德庄园》中的焦虑主题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强 肖科苗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1,共5页
福斯特是爱德华时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霍华德庄园》通常被认为是他最成熟、最优秀的早期作品。小说中的中产阶级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转型时期人们的精神状况、价值标准和伦理取向。通过对"英国状况"以及小说人物切身感... 福斯特是爱德华时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霍华德庄园》通常被认为是他最成熟、最优秀的早期作品。小说中的中产阶级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转型时期人们的精神状况、价值标准和伦理取向。通过对"英国状况"以及小说人物切身感受的困惑、焦虑以及种种思想危机的再现,福斯特对英国社会的现状做出了反思,对英国的未来表达了忧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斯特 《霍华德庄园》 “英国状况” 焦虑 社会潜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作为“国际语言的英语”及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 被引量:19
11
作者 吴庄 文卫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1-134,共4页
在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中,受文化多元化影响,跨文化交际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英语顺应这一历史潮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际语言,呈现出一些新特征:新英语变体(NewEnglishes)大量涌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成为英语能力的评价标准。... 在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中,受文化多元化影响,跨文化交际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英语顺应这一历史潮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际语言,呈现出一些新特征:新英语变体(NewEnglishes)大量涌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成为英语能力的评价标准。这些变化必然要求英语教育相应地从传统的EFL和ESL教育向EIL教育转变,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心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国际语言 英语教育 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如何在高语境与低语境间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被引量:12
12
作者 马识途 唐德根 《云梦学刊》 2003年第5期118-119,共2页
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和矛盾是友好交往的不利因素。因此,要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了解交际对方的文化背景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高语境文化 低语境文化 面子保全论 沟通 跨文化交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玄奘与哲罗姆的比较看中西翻译思想之差异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琳 张春柏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5,共5页
玄奘和哲罗姆所处的历史阶段相近、宗教翻译地位相似,但各自的翻译思想却不同。玄奘的翻译策略具有重写的特征,主要受佛教意识形态和初唐时代诗学影响。哲罗姆明确指出文本种类与翻译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其翻译策略主要是翻译方法上的... 玄奘和哲罗姆所处的历史阶段相近、宗教翻译地位相似,但各自的翻译思想却不同。玄奘的翻译策略具有重写的特征,主要受佛教意识形态和初唐时代诗学影响。哲罗姆明确指出文本种类与翻译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其翻译策略主要是翻译方法上的直译意译二元论。本文认为,二者差异反映出中西翻译思想的不同特点,这些特点沿袭至今,即:中国翻译思想重写意识浓厚,而西方翻译思想文本种类与翻译方法的关系意识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奘 哲罗姆 翻译思想 重写 文本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UP模式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庄 文卫平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1期70-73,共4页
本文在J.Cummins的双语教育CUP模式基础上,构建ECUP模式用以表征第二语言文化习得过程中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相互关系,提出第二文化习得过程中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相互依存原则"(Interdependence Principle).这一模式... 本文在J.Cummins的双语教育CUP模式基础上,构建ECUP模式用以表征第二语言文化习得过程中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相互关系,提出第二文化习得过程中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相互依存原则"(Interdependence Principle).这一模式将从第二语言习得和第二文化习得的角度给外语教学提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文化习得 相互依存原则 外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交际意愿等社会心理因素对日本留学生汉语使用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庄 文卫平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4期53-59,共7页
第二语言习得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交际意愿对第二语言习得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日本学生汉语交际意愿模型,然后根据对142名在华日本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使用AMOS4.0对该模型进行检测... 第二语言习得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交际意愿对第二语言习得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日本学生汉语交际意愿模型,然后根据对142名在华日本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使用AMOS4.0对该模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较强的汉语交际意愿是促进留学生使用汉语交际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动机、交际焦虑和跨文化的适应性对留学生的汉语交际意愿均有直接影响;此外,跨文化适应性对学习动机、交际焦虑也有影响,并直接作用于留学生使用汉语的频率,因此也是汉语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学生 汉语交际意愿 学习动机 跨文化适应性 交际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虚拟位移表达的体验性认知解读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秋杨 陈晨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5,共6页
研究语言中存在的虚拟现象,有助于发现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方式和规律,进而揭示客观世界、认知世界和语言世界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哲学观,从人的空间体验和视觉体验出发,以汉英语言为佐证,对虚拟位移表达进行探讨。... 研究语言中存在的虚拟现象,有助于发现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方式和规律,进而揭示客观世界、认知世界和语言世界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哲学观,从人的空间体验和视觉体验出发,以汉英语言为佐证,对虚拟位移表达进行探讨。研究发现,虚拟位移现象肯定了人在意义构建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它融合了人的视觉经验和百科知识,是主客观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位移 视觉体验 空间体验 概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克珊娜》中现代女性身体僭越的悲剧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建香 朱芳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7-31,共5页
笛福的小说《罗克珊娜》可以说是一个走在现代性前沿的18世纪英国女性身体僭越的悲剧。其同名女主人公被生活所迫,从最初自愿规训身体的道德女性转变为摒弃作为母亲、妻子的传统家庭责任,利用身体资本成为成功的"女商人"。其... 笛福的小说《罗克珊娜》可以说是一个走在现代性前沿的18世纪英国女性身体僭越的悲剧。其同名女主人公被生活所迫,从最初自愿规训身体的道德女性转变为摒弃作为母亲、妻子的传统家庭责任,利用身体资本成为成功的"女商人"。其僭越的身体虽处处彰显着现代性的特征,但罗克珊娜利用身体讨好父权话语体系来追求个性和幸福的行为势必反过来要受到体制的惩罚,其现代生活的体验也注定要以悲剧而收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笛福 《罗克珊娜》 现代性 女性身体 身体僭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偏误标记与语音对比——谈泰国学生语音习得问题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晨 李秋杨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8年第2期82-87,共6页
基于在泰国的教学实践,文章归纳了泰国学生区别于其他国家学生的语音偏误标记,并借助汉语和泰语的语音共时层面的对比,分析泰国学生在汉语语音习得过程中由于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干扰所造成的“化石化”难点,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 基于在泰国的教学实践,文章归纳了泰国学生区别于其他国家学生的语音偏误标记,并借助汉语和泰语的语音共时层面的对比,分析泰国学生在汉语语音习得过程中由于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干扰所造成的“化石化”难点,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偏误标记 汉泰语音对比 化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系统与词汇产出 被引量:21
19
作者 陈淑芳 《山东外语教学》 2002年第6期28-30,112,共4页
评价系统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它从一个较大的社会语境中阐释词汇的语义内涵.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词汇产出能力远远落后于其词汇接受能力,并伴有词汇僵化现象.严重的滞后和僵化影响了语言的产出.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传统的词汇习得致使... 评价系统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它从一个较大的社会语境中阐释词汇的语义内涵.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词汇产出能力远远落后于其词汇接受能力,并伴有词汇僵化现象.严重的滞后和僵化影响了语言的产出.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传统的词汇习得致使语义习得不完整、不真实.词汇习得过程中如引用评价系统可以帮助学习者(特别是中等水平以上的学习者)克服词汇习得僵化现象,完善语义习得中的残缺,改变旧的词汇储存方式,建立词汇产出能力必不可少的语义网络,疏通词汇从接受性能力通往产出能力的通道,从而彻底打破词汇接受性能力和词汇产出性能力不平衡发展的僵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系统 词汇产出 系统功能语言学 高校 英语教学 词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W.Langacker认知语法述评 被引量:24
20
作者 刘宇红 《外语研究》 2004年第4期6-11,共6页
本文在对比认知语法与生成语法的基础上总结了认知语法的三个理论基础 ,即语言单位的象征性特征 ,语法结构基于用法模型的特征以及语法结构呈网络模型的特征。这三个理论基础决定了认知语法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研究范式的具体特征 ,包括语... 本文在对比认知语法与生成语法的基础上总结了认知语法的三个理论基础 ,即语言单位的象征性特征 ,语法结构基于用法模型的特征以及语法结构呈网络模型的特征。这三个理论基础决定了认知语法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研究范式的具体特征 ,包括语法结构的自然性、概念的统一性、语法结构必须满足内容要求的原则、语法和语义具有互释性、语法结构的最大化特征等八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法 语义极 音系极 象征联系 内容要求 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