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基础主义到反基础主义——后现代语境下国际关系规范理论面临的挑战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开盛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24,共5页
强调个体和人类价值的世界主义以及强调国家价值的社群主义是国际关系规范的两种主要思想传统。在较长时期内,两者之间的争论构成了国际关系规范理论发展的主要线索与内容。然而,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两种传统都受... 强调个体和人类价值的世界主义以及强调国家价值的社群主义是国际关系规范的两种主要思想传统。在较长时期内,两者之间的争论构成了国际关系规范理论发展的主要线索与内容。然而,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两种传统都受到了来自后现代主义的猛烈批评,其结果是反基础主义的兴起。反基础主义质疑价值基础的客观性与必要性,从而成为一种没有伦理规范的道德主义。反基础主义的批判意义是勿庸置疑的,但由于其作用仅限于解构而非建构,因而很难在解释与改造世界、推动理论发展中起重大作用。笔者由此主张超越反基础主义,在吸收传统基础主义与反基础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综合性价值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理论 后现代主义 基础主义 反基础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恐”背景下的中国周边外交 被引量:1
2
作者 傅菊辉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共1页
“周边外交是根本”。在亚洲,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等各个次区域的恐怖主义同民族.宗教,经济发展等密切相关,恐怖因素威胁到国家安全,中国就反恐等问题与周边国家进行了有效的合作,与周边国家建立了不同类型的战略伙伴关系... “周边外交是根本”。在亚洲,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等各个次区域的恐怖主义同民族.宗教,经济发展等密切相关,恐怖因素威胁到国家安全,中国就反恐等问题与周边国家进行了有效的合作,与周边国家建立了不同类型的战略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条约》使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阶段。中蒙2003年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02年中国分别与吉、哈签订《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外交 《中俄睦邻友好条约》 中国 反恐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战略伙伴关系 周边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人权公约与三代人权 被引量:1
3
作者 贺鉴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9,共3页
区域性人权保护的内容与全球性国际人权保护的内容有许多共同点。三大区域性人权公约都对全球性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第一、二代人权进行了确认,并丰富了国际人权保护的内容,对缔约国的义务和个人的义务进行了各具特色的阐述。非洲区域性... 区域性人权保护的内容与全球性国际人权保护的内容有许多共同点。三大区域性人权公约都对全球性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第一、二代人权进行了确认,并丰富了国际人权保护的内容,对缔约国的义务和个人的义务进行了各具特色的阐述。非洲区域性人权保护对第三代人权的确认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人权保护 全球性国际人权保护 三代人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恐怖主义问题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亚东 《亚非纵横》 2007年第4期24-29,64,共6页
以“9.11”事件为标志,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进入新阶段。恐怖主义以其复杂性和国际性深刻地影响着国际关系,成为影响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变数。恐怖主义活动与中国有着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使中国外部安全环境面临着新的威胁,危害国家安全的不... 以“9.11”事件为标志,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进入新阶段。恐怖主义以其复杂性和国际性深刻地影响着国际关系,成为影响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变数。恐怖主义活动与中国有着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使中国外部安全环境面临着新的威胁,危害国家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反恐合作使中国改善和充实了大国外交,调整和巩固了周边关系,在国际社会中提升了国家形象和影响力。在应对海外中国公民遭遇恐怖袭击问题时体现了中国“外交为民”的新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主义问题 中国外交 国际恐怖主义活动 国际反恐合作 国际关系 形势发展 安全环境 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