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亟待解决的问题——湘潭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王向清教授访谈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向清 邓祝仁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3期3-5,共3页
以辩证思维驾驭人生反者道之动,哲学作为追求智慧的学说,赐给人们的最大精神财富莫过于对人事的辩证思索:福祸相倚,明暗相继,安危相连,荣辱相伴,有无相随,高下相倾,成败相伏……惟其如此,人生应有为自守,慎言笃行,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博士生导师 湘潭大学 教授 哲学系 学术界 基本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学:一个符号的世界——卡西尔文化哲学中的历史理论
2
作者 启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7-134,共8页
卡西尔是本世纪西方文化哲学著名的代表人物。他把康德的“理性批判”发展到“文化批判”,并对人类诸多文化现象作了认真反思。本文集中论述了卡西尔的历史哲学理论,对于历史认识的符号学阐释、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历史有无规律等问... 卡西尔是本世纪西方文化哲学著名的代表人物。他把康德的“理性批判”发展到“文化批判”,并对人类诸多文化现象作了认真反思。本文集中论述了卡西尔的历史哲学理论,对于历史认识的符号学阐释、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历史有无规律等问题作了深入研究。认为卡西尔用“符号世界”来界定历史学,既肯定了历史认识对象的客观性,又承认它的不确定性;既肯定认识主体的受动性,又承认它的主观性,从一个新的视角揭示了历史学的学科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科 卡西尔 历史学家 文化哲学 历史认识 历史决定论 符号学 认识主体 符号世界 历史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人好兴事”及秦大型工程的历史言说与行政史教训
3
作者 王子今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由余评价秦人工程“使人为之,亦苦民矣”,战国时人言“秦人好兴事”。秦统一之后兴建的著名工程,则有长城、阿房宫、骊山以及驰道、直道等。后世史论、政论或认为,秦工程规模之大,致使人力资源的扼杀式消耗、社会民生的摧毁性损伤、经... 由余评价秦人工程“使人为之,亦苦民矣”,战国时人言“秦人好兴事”。秦统一之后兴建的著名工程,则有长城、阿房宫、骊山以及驰道、直道等。后世史论、政论或认为,秦工程规模之大,致使人力资源的扼杀式消耗、社会民生的摧毁性损伤、经济秩序的全面化破坏,是引发秦短促而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有迹象表明,秦大型工程是以军事化形式组织和管理,显示出极高的效率。其所付出的社会代价,尤其是民众的生命成本,则体现出惊人的残酷。汉初营建非常重要的营造项目亦多注意工程规划的合理与人力动员的收敛,对秦政相关内容取“拨乱反正”的态度,体现出历史走向进步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朝 “秦人好兴事” 工程 效率 生命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实现路径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雅兴 陈建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7-78,87,共3页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先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毛泽东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善于转化、善于融合和善于表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路径,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重温毛泽东对马克思主...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先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毛泽东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善于转化、善于融合和善于表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路径,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重温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对于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实现路径 历史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实证主义历史哲学与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 被引量:7
5
作者 启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30-137,129,共9页
本文作者认为,实证主义历史哲学是一种机械论的历史观,其对历史的解释是一种超历史的解释。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上半期曾受到西方思想界的广泛批判。但是,这种机械论的历史观在西方沉寂之后却在东方重新找到了它的生长地。本世纪... 本文作者认为,实证主义历史哲学是一种机械论的历史观,其对历史的解释是一种超历史的解释。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上半期曾受到西方思想界的广泛批判。但是,这种机械论的历史观在西方沉寂之后却在东方重新找到了它的生长地。本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就是深受其影响的。几十年来,历史学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讨论乃至世界历史体系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走向歧路,可以说实证主义历史哲学是其深层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哲学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中国历史学 历史观 亚细亚生产方式 奴隶制社会 五种生产方式说 人类历史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梁启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在科学认识史上的价值——兼论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 被引量:2
6
作者 赵载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60-63,共4页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是有机论的宇宙观。它把宇宙自然看作一个有机系统,以元气论、阴阳论、五行论说明世界的构造、运动和属性。它的认识方法是整体综合的朴素系统方法。这种整体方法形成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模拟系统功能的方法、以及...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是有机论的宇宙观。它把宇宙自然看作一个有机系统,以元气论、阴阳论、五行论说明世界的构造、运动和属性。它的认识方法是整体综合的朴素系统方法。这种整体方法形成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模拟系统功能的方法、以及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都在科学认识史上有长久存在的价值和启迪作用:可以弥补机械宇宙论孤立地观察事物的缺陷,可以克服机械论造成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它是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特性。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在自然哲学和科学思想方面,是传统有机论自然哲学经过近代机械论的洗礼,继而进入现代科学有机论与机械论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 有机宇宙论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孔子学院”的兴办看中国文化软实力资源的开发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妍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4-218,共5页
在当代国家发展战略中,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软实力的发展。提高硬实力,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基本途径,在全球化时代,要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增强国家实力,仅仅依靠经济和军事力量不够,还要靠软实力的发展和提升。中国也积极开发自身的软实力资源... 在当代国家发展战略中,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软实力的发展。提高硬实力,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基本途径,在全球化时代,要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增强国家实力,仅仅依靠经济和军事力量不够,还要靠软实力的发展和提升。中国也积极开发自身的软实力资源,尤其是文化方面。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发展,跨界文化交流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为了给世界各地热爱中国文化,关注中国独特而悠久历史文化的人们提供一个专业的平台,孔子学院于2004年孕育而生。孔子学院不仅体现了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底蕴,也体现了新世纪中国语言文化将逐步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学院 软实力 国家实力 开发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抗战文化繁荣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唐正芒 《湖湘论坛》 2003年第5期23-25,共3页
抗战时期蓬勃兴起的西部抗战文化 ,对于推动抗日战争发展、保护民族文化精华、改变西部落后面貌 ,奠定解放战争胜利基础 ,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同时 ,对于今天建设好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对于弘扬艰苦奋斗、爱国主义的传统和精神 ,尤其是... 抗战时期蓬勃兴起的西部抗战文化 ,对于推动抗日战争发展、保护民族文化精华、改变西部落后面貌 ,奠定解放战争胜利基础 ,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同时 ,对于今天建设好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对于弘扬艰苦奋斗、爱国主义的传统和精神 ,尤其是对今天西部文化大开发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抗战文化 历史意义 民族文化 抗日战争 文化建设 艰苦奋斗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西部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船山历史哲学的主体精神 被引量:2
9
作者 邓辉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5期115-119,共5页
船山认为,人不仅是“天地之心”,自然的“主持者”,还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及历史具有意义的象征。在历史中“君相”固然可以“相天造命”,而“一介之士,莫不有造焉”。历史是人参天化育的过程。一方面,人创造了历史;另一方面,历... 船山认为,人不仅是“天地之心”,自然的“主持者”,还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及历史具有意义的象征。在历史中“君相”固然可以“相天造命”,而“一介之士,莫不有造焉”。历史是人参天化育的过程。一方面,人创造了历史;另一方面,历史也创造了人。可以说“相天造命”论集中体现了王船山历史哲学的主体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历史哲学 主体精神 历史发展 "相关造命"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湘学派与核心湖湘文化——并及湘潭碧泉、隐山湖湘文化资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立新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1期22-26,共5页
碧泉、隐山是核心湖湘文化的发祥地 ,也是湘学的真正诞生地。以心性修养为基础 ,以经世致用为主要特征的核心湖湘文化 ,其真正的源头就是胡安国父子所开创的湖湘学派。胡安国父子于南宋建炎三年 (112 9)冬来到湘潭碧泉 ,精研理学 ,讲学... 碧泉、隐山是核心湖湘文化的发祥地 ,也是湘学的真正诞生地。以心性修养为基础 ,以经世致用为主要特征的核心湖湘文化 ,其真正的源头就是胡安国父子所开创的湖湘学派。胡安国父子于南宋建炎三年 (112 9)冬来到湘潭碧泉 ,精研理学 ,讲学授徒 ,创立湖湘学派 ,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并改变了湘潭和湖南的闭锢风气 ,为湖南地区近世人才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同时也创造了人才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和舆论奖励条件。湖南地区重视人才风气的形成 ,胡安国父子是始作俑者。湘潭碧泉和隐山也就因此成了湖湘核心文化的真正发祥地 ,在湖湘文化的发展史中占有首当其冲和至关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学派 核心湖湘文化 碧泉隐山 胡氏父子 张南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曾国藩的治军的历史文化背景
11
作者 成晓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59-63,共5页
曾国藩本人并不长于打仗,所以凡属他自己临阵的时候,多半是吃败仗,但他所提拔的将领,却能攻城略池,叠立战功;他所统率的兵勇,却能死心塌地受他的指挥,为他卖命。对此,有人已从军事本身的角度作过有益的探讨,但仅仅停步于此还不能找到圆... 曾国藩本人并不长于打仗,所以凡属他自己临阵的时候,多半是吃败仗,但他所提拔的将领,却能攻城略池,叠立战功;他所统率的兵勇,却能死心塌地受他的指挥,为他卖命。对此,有人已从军事本身的角度作过有益的探讨,但仅仅停步于此还不能找到圆满的答案,必须从中国文化史的角度去寻求更深层的原因。曾国藩所坚持的以儒学为主体的封建纲常伦理,贯穿于他的整个治军方略。则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试作分析。以维护名教为词,刺激、吸引和动员士大夫阶层以及一般乡民参军参战,这是曾国藩组建湘军的第一要着。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英雄们,给予封建统治以沉重的打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中国传统文化 士大夫阶层 湘军 太平天国 治军 学为主体 纲常伦理 绿营兵 封建统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继平 许锋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0,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证明了当时的各种社会政治力量不能够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奠...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证明了当时的各种社会政治力量不能够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前提、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逻辑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孔多塞的历史哲学思想 被引量:1
13
作者 欧阳萍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B05期32-34,共3页
孔多塞是 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之一。他为奠定西方历史哲学中的历史进步观作出了贡献 ,并且试图提出贯通自然科学和社会历史科学的研究原则 ,以建立一种严密精确的历史学。他的这些历史哲学思想对后世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孔多塞 历史哲学 法国 自然科学 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然哲学的文化定位——兼评《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与科学思想》
14
作者 罗翔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1期149-150,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中国 自然哲学 文化定位 五行观察 阴阳观念 近代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体系与中国式现代化——以日本在现代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变迁为参照
15
作者 刘自强 廖乐曦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88,共8页
自16世纪现代世界体系形成以来,几乎所有国家兴衰都与世界体系密切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通过加入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日本经济异军突起。然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美国对日本进行打压和遏制,日本在泡沫经济... 自16世纪现代世界体系形成以来,几乎所有国家兴衰都与世界体系密切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通过加入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日本经济异军突起。然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美国对日本进行打压和遏制,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后深陷“失去的二十年”。从中国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关系来说,中国在近代史上的衰败主要表现为从东亚“华夷体系”的“中心”沦为世界体系的“边缘”。近年来,在中国从“半边缘区”向“中心区”迈进的过程中,频繁遭遇美西方的打压与遏制。研究、借鉴日本应对世界体系挑战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制定正确的国内、国际战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体系 日本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边缘区 半边缘区 中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相关概念论清末责任内阁的设置及其性质
16
作者 熊元彬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3,72,共9页
对于清末成立的责任内阁,时人及后人均因其时代背景的复杂性和相关概念的含糊性而对其有着“皇族内阁”“亲贵内阁”“排汉阁”“非驴非马之内阁”“畸形内阁”“暂行内阁”“怪胎”“假内阁”“皇族集权的大暴露”“第一届责任内阁”... 对于清末成立的责任内阁,时人及后人均因其时代背景的复杂性和相关概念的含糊性而对其有着“皇族内阁”“亲贵内阁”“排汉阁”“非驴非马之内阁”“畸形内阁”“暂行内阁”“怪胎”“假内阁”“皇族集权的大暴露”“第一届责任内阁”等不同的称呼。从西方宪政法制而言,责任内阁有其“违法”和“失政”之分,因而对于增设两名协理,并对皇帝负责的这届责任内阁,以及盛宣怀在未经阁议就推行的铁路干线国有及其借款到底是违法还是失政,这些都理当结合其相关的内涵而定,以便客观地评析盛宣怀及其政治法治化进程。甚至长期以来有关责任内阁“中国化”和“中央专制集权”等问题仍应先明确其内涵,并结合其时代背景,综合其法制与理论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内阁 盛宣怀 暂行内阁 中国化 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周秦两汉的官吏功赏及其流变
17
作者 蒋波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122,共8页
给予有功官吏奖赏是古代一大“治吏”手段。金文资料显示,至迟商朝晚期已存在功赏行为,西周逐渐多见,形式包括军功奖励、功勋追赏等,它与其他礼仪性赏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法色彩浓厚,“治吏”意味还不明显。春秋以降,功赏成为最引人... 给予有功官吏奖赏是古代一大“治吏”手段。金文资料显示,至迟商朝晚期已存在功赏行为,西周逐渐多见,形式包括军功奖励、功勋追赏等,它与其他礼仪性赏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法色彩浓厚,“治吏”意味还不明显。春秋以降,功赏成为最引人注目的奖励方式,也是诸子论议的主题。法家按功论赏、无功不赏、功赏相当的思想为秦国采用,是其崛起并完成华夏一统的重要因素。秦朝未能及时调整刑赏政策,仍然赏功不赏贤,重吏治不重教化,加速了王朝的崩溃。汉代改变了单一的功赏模式,赏功之外也赏贤;功赏中不仅有实物性奖赏,亦有赐嘉号、特殊礼遇、“图画形象”等荣誉性、精神性奖赏。汉代的官吏功赏开始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治吏”措施,标志着官吏功赏制度趋于成熟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秦两汉 官吏功赏 治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的果物消费与果业管理
18
作者 蒋波 《古今农业》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汉代国家一统,有利于打破果木的地域性限制,也刺激了各阶层的果业消费。当时的果木种植有民间、官营之分,果物消费主要包括食用、药用、赏赐之用等。不论京城,还是全国各地,大面积种植果木的苑囿或区域均设果官;当时以专职果官为中心,... 汉代国家一统,有利于打破果木的地域性限制,也刺激了各阶层的果业消费。当时的果木种植有民间、官营之分,果物消费主要包括食用、药用、赏赐之用等。不论京城,还是全国各地,大面积种植果木的苑囿或区域均设果官;当时以专职果官为中心,实行中央及郡县官僚、专职事务官双重管理体制,从而较好保证了国家的果木种植、果品经营与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果业 消费 果官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嵩焘外交性格及其实践的再思考——基于湖湘文化的视角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开盛 宁彧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4-150,共7页
作为中国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是晚清外交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要理解郭嵩焘的外交思想与实践,就必须了解其外交性格,而要了解其外交性格,就必须联系湖湘文化。作为晚清杰出湖湘人物中的一员,郭嵩焘重"势"讲"理",形... 作为中国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是晚清外交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要理解郭嵩焘的外交思想与实践,就必须了解其外交性格,而要了解其外交性格,就必须联系湖湘文化。作为晚清杰出湖湘人物中的一员,郭嵩焘重"势"讲"理",形成了一种"霸蛮"与"灵泛"相杂合的外交性格。这种外交性格的形成,既与孕育了郭嵩焘的湖湘文化这一大背景相关,又是郭嵩焘本人独特生活经历的必然体现。秉持这一外交性格,郭嵩焘既取得了不少外交成就,也留下过一些失误或败笔。分析这种外交性格的形成及其实践,对于进一步理解郭嵩焘外交思想与实践的复杂性,深入研究晚清湖湘文化中积淀下来的外交思想,推动中国外交理论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学理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外交 郭嵩焘 外交性格 湖湘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逻辑”关系的两种表述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践明 黄信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0-105,共6页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和"逻辑的与历史的相一致"是不同内涵的两种表述。前者在黑格尔那里,本体论和方法论高度统一,历史就是逻辑的实现,逻辑的就是历史的;后者在历史唯物主义那里,本体论意义上承认历史有内在的客观规...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和"逻辑的与历史的相一致"是不同内涵的两种表述。前者在黑格尔那里,本体论和方法论高度统一,历史就是逻辑的实现,逻辑的就是历史的;后者在历史唯物主义那里,本体论意义上承认历史有内在的客观规律,方法论意义上强调逻辑是历史的反映,历史对逻辑有先在性,历史的规律性展开便是逻辑的进程,这里,方法论、认识论与本体论都是统一的。逻辑主义和历史主义的科学哲学不应割裂逻辑与历史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逻辑的与历史的相一致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决定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