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酚的提取、鉴定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于宁 曾虹燕 +2 位作者 邓欣 曾美霞 冯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01-204,共4页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和微波萃取法从生姜中提取有效活性物质姜酚,对三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有机溶剂萃取法姜酚提取率和纯度最低,分别为0.15%和49.7%,超声波萃取法姜酚提取率和纯度最高,分别为1.39%和77.4%。超声...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和微波萃取法从生姜中提取有效活性物质姜酚,对三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有机溶剂萃取法姜酚提取率和纯度最低,分别为0.15%和49.7%,超声波萃取法姜酚提取率和纯度最高,分别为1.39%和77.4%。超声波萃取法正交试验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辐射功率500W,占空比0.7,辐射时间1.5h。对提取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用IR、UV等手段进行表征,探讨了姜酚的抗氧化性能。姜酚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能有效的清除超氧阴离子SAFR和DPPH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酚 超声波 微波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微波和超声波辅助提取光皮树子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曾虹燕 方芳 +2 位作者 苏洁龙 李昌珠 蒋丽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7-70,共4页
本文通过超临界CO2 提取光皮树子油的均匀设计实验和微波和超声波诱导提取光皮树子油的正交实验比较,考察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超临界CO2 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7MPa,萃取温度30℃,CO2 流量30kg/h和时间80min,... 本文通过超临界CO2 提取光皮树子油的均匀设计实验和微波和超声波诱导提取光皮树子油的正交实验比较,考察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超临界CO2 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7MPa,萃取温度30℃,CO2 流量30kg/h和时间80min,得率16. 34%;微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为石油醚,物料与溶剂比例1: 3,辐射时间7min,辐射功率720w,得率8. 12%。超声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与溶剂比例1: 7,溶剂为正已烷,浸泡时间18h,得率7. 75%。结果表明超临界CO2 萃取光皮树子油品质最好,而且萃取也最高,质量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树 提取 工艺研究 超临界CO2萃取 最佳工艺条件 CO2流量 超声波萃取 实验比较 设计实验 萃取工艺 萃取压力 萃取温度 微波萃取 辐射时间 辐射功率 浸泡时间 溶剂 得率 石油醚 正已烷 油品质 比例 物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籽油提取技术 被引量:18
3
作者 曾虹燕 方芳 +2 位作者 苏杰龙 李昌珠 蒋丽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麻疯树 籽油 多年生 作物 高产 落叶 乔木 诱导 微波 巨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和微波辅助萃取艾叶挥发油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曾虹燕 张晓云 冯波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5-288,263,共5页
通过超临界CO2萃取均匀设计实验和微波辅助萃取艾叶挥发油的正交实验比较,考察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6MP,萃取温度31℃,CO2流量20kg/h和时间80min,得率3.75%;微波萃取最佳工艺条... 通过超临界CO2萃取均匀设计实验和微波辅助萃取艾叶挥发油的正交实验比较,考察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6MP,萃取温度31℃,CO2流量20kg/h和时间80min,得率3.75%;微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辐射功率720w,辐射时间200s,溶剂量400mL,洗涤剂量50mL,得率4.85%。水蒸馏法提取率为1.87%。结果表明超临界CO2和水蒸馏法萃取艾叶挥发油品质最好;微波萃取收率最高,但品质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挥发油 超临界CO2萃取 微波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菌性 被引量:9
5
作者 夏葵 曾虹燕 +2 位作者 孟娟 廖晓珊 郭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7,共5页
测定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并研究了不同浓度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抑菌活性的影响;同时,以壳聚糖为主剂,双乙酸钠为助剂制成复合保鲜剂,以不同浓度的复合保鲜剂水溶液涂膜处理蕨菜表面,室温存放进行保鲜试验... 测定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并研究了不同浓度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抑菌活性的影响;同时,以壳聚糖为主剂,双乙酸钠为助剂制成复合保鲜剂,以不同浓度的复合保鲜剂水溶液涂膜处理蕨菜表面,室温存放进行保鲜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这2类微生物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其抑菌活性高于双乙酸钠和苯甲酸钠;其中,壳聚糖—硫脲—Ag+的抑菌作用最强,在0.0025%的浓度下就可抑制细菌.此外,保鲜过的蕨菜基本上保持了原有风味和营养成分,仍为绿色,无霉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抗菌性 蕨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香薷挥发油提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曾虹燕 周朴华 唐艳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5-137,共3页
利用GC MS对石香薷挥发油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采取超临界CO2 萃取、水蒸气蒸馏和有机溶剂石油醚萃取这三种方法提取石香薷挥发油。这三种方法提取石香薷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基本相似 ,主要为含氧化合物 (香薷酮、百里香酚和香荆芥酚 )... 利用GC MS对石香薷挥发油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采取超临界CO2 萃取、水蒸气蒸馏和有机溶剂石油醚萃取这三种方法提取石香薷挥发油。这三种方法提取石香薷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基本相似 ,主要为含氧化合物 (香薷酮、百里香酚和香荆芥酚 )等 ,采取超临界CO2 萃取和水蒸气蒸馏的石香薷挥发油品质较优。超临界CO2 萃取法为提取石香薷挥发油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香薷 挥发油 提取方法 比较研究 含氧化合物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石香薷挥发油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曾虹燕 蒋丽娟 +1 位作者 唐艳林 邓琼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1-54,共4页
石香薷 (Molsachinensis)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本文首次探讨了超临界CO2 萃取的压力、温度、流量、时间等条件对石香薷挥发油收率的影响 ,确定其最佳萃取条件 :萃取压力15MPa,温度 4 5℃ ,CO2 流量 2 5kg/h和 90min ... 石香薷 (Molsachinensis)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本文首次探讨了超临界CO2 萃取的压力、温度、流量、时间等条件对石香薷挥发油收率的影响 ,确定其最佳萃取条件 :萃取压力15MPa,温度 4 5℃ ,CO2 流量 2 5kg/h和 90min ,得率为 3.5 6 %。水蒸气蒸馏提取得率为 1.6 2 % ,石油醚提取得率为 1.87%。结果表明超临界CO2 萃取挥发油比后二者质优 ,收率大大提高 ,萃取时间短 ,无溶剂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石香薷 挥发油 提取工艺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荷叶挥发油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曾虹燕 冯波 +1 位作者 方芳 苏杰龙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2-45,共4页
 荷叶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莲的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探讨了超临界CO2萃取的压力、温度、流量、时间等条件对荷叶挥发油收率的影响,确定其最佳萃取条件:萃取压力30MPa,温度40℃,CO2流量25kg/h和时间90min,得率为4.36%,水蒸馏法提取率...  荷叶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莲的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探讨了超临界CO2萃取的压力、温度、流量、时间等条件对荷叶挥发油收率的影响,确定其最佳萃取条件:萃取压力30MPa,温度40℃,CO2流量25kg/h和时间90min,得率为4.36%,水蒸馏法提取率为1.65%.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挥发油比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提取法质优,收率大大提高,萃取时间短,无溶剂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挥发油 超临界CO2萃取 水蒸气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和微波辅助萃取佩兰挥发油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曾虹燕 李京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4-128,共5页
本文通过超临界CO2萃取均匀设计实验和微波诱导萃取佩兰挥发油的正交实验比较,考察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5MPa,萃取温度32℃,CO2流量20kg/h和时间80min,得率2.71%;微波萃取最佳工... 本文通过超临界CO2萃取均匀设计实验和微波诱导萃取佩兰挥发油的正交实验比较,考察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5MPa,萃取温度32℃,CO2流量20kg/h和时间80min,得率2.71%;微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辐射功率720W,辐射时间160s,溶剂量300ml,洗涤剂量30ml,得率3.76%。水蒸馏法提取率为0.76%。结果表明超临界CO2和水蒸馏法萃取佩兰挥发油品质最好;微波萃取收率最高,但品质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微波诱导萃取 佩兰挥发油 工艺条件 提取率 水蒸馏法 得率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高效复合菌群JHD降解苯酚特性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芳 姜和 +1 位作者 曾虹燕 钟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1-53,58,共4页
为了高效利用复合菌群在降解苯酚方面的应用,以尼龙6为载体固定化高效复合菌群,对其降解苯酚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固定化时间2 d,固定化细胞投入量为2.0 g.L-1苯酚培养基,pH为7.0、30℃时达到最佳降酚率,固定化JHD降解苯酚的降解... 为了高效利用复合菌群在降解苯酚方面的应用,以尼龙6为载体固定化高效复合菌群,对其降解苯酚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固定化时间2 d,固定化细胞投入量为2.0 g.L-1苯酚培养基,pH为7.0、30℃时达到最佳降酚率,固定化JHD降解苯酚的降解效率要明显优于游离JHD,且其耐酚性显著增强。其动力学研究的试验数据与Andrews方程参数拟合较好,其动力学参数qmax=15.65h-1、Ks=8.536g.L-1、Ki=27.14mg.L-1,最佳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0.4813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菌群 固定化 降解 苯酚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Al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丙二醇单甲醚的性能 被引量:20
11
作者 曾虹燕 冯震 +2 位作者 廖凯波 王亚举 邓欣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88-792,共5页
分别采用尿素法和滴定共沉淀法(包括高过饱和法和低过饱和法)制备了镁铝水滑石,利用 X 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镁铝水滑石进行表征,并考察了不同方法制备的镁铝水滑石催化环氧丙烷与甲醇... 分别采用尿素法和滴定共沉淀法(包括高过饱和法和低过饱和法)制备了镁铝水滑石,利用 X 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镁铝水滑石进行表征,并考察了不同方法制备的镁铝水滑石催化环氧丙烷与甲醇进行醚化反应合成丙二醇单甲醚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尿素法制备的镁铝水滑石结晶度高、晶粒规整均匀。实验结果表明,尿素法制备的镁铝水滑石的催化活性明显好于高过饱和法制备的镁铝水滑石的催化活性,前者在500℃下煅烧6~7 h 后制得的镁铝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催化活性更高,可使环氧丙烷转化率达93.8%,丙二醇单甲醚选择性达97.2%,其中丙二醇单甲伯醚的选择性达100.0%。该催化剂使用后无需处理即可重复使用,是一种稳定性好、选择性高的环境友好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水滑石 共沉淀法 尿素 环氧丙烷 甲醇 丙二醇单甲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的荷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26
12
作者 曾虹燕 苏杰龙 +1 位作者 方芳 冯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78-582,共5页
采取超临界 CO2 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提取荷叶挥发油 ,利用 GC- MS对它们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提取荷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皆有很大差别 .超临界 CO2 萃取的荷叶挥发油更具天然性 ,超临界CO2 萃取法为提取荷叶挥... 采取超临界 CO2 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提取荷叶挥发油 ,利用 GC- MS对它们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提取荷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皆有很大差别 .超临界 CO2 萃取的荷叶挥发油更具天然性 ,超临界CO2 萃取法为提取荷叶挥发油的理想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挥发油 超临界CO2萃取 水蒸气蒸馏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60
13
作者 曾虹燕 蒋丽娟 张英超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50-52,共3页
The volatile oil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were obtained with supercritical CO\-\{2\}, steam distillation and petroleum ether extraction and analyz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by GC\|MS. The results s... The volatile oil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were obtained with supercritical CO\-\{2\}, steam distillation and petroleum ether extraction and analyz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by GC\|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volatile oils by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are very different. The extraction rates of volatile oil by above\|mentioned three extraction methods are 1.764%, 0.040% and 0.082%, respectively. The volatile oil extracted by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which the content of houttuyninum reached 14.393%, is better than those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挥发油 化学成分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光皮树籽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曾虹燕 曹辉 +2 位作者 左映平 李昌珠 蒋丽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87,共4页
采用超临界CO2、超声波和微波3种方法提取光皮树籽油,并利用GC-MS分析了3种方法提取的籽油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超临界CO2 萃取的光皮树籽油理化性能稳定,但难以将光皮树籽中的亚油酸萃出,超声波和微波难以将光皮树籽中的油酸萃出。
关键词 光皮树 超临界CO2 超声波 微波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竹醋液复合膜抗菌活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廖晓珊 钟晓红 +1 位作者 孟娟 曾虹燕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5-400,共6页
研究了壳聚糖竹醋液复合涂膜保鲜剂的抗菌抑菌性。测定了壳聚糖和竹醋液的复配液对细菌、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研究了不同浓度壳聚糖竹醋液的复配液对抑菌活性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复配液组合为:体积分数0.6%竹醋液和1.0g/dL壳聚糖。以... 研究了壳聚糖竹醋液复合涂膜保鲜剂的抗菌抑菌性。测定了壳聚糖和竹醋液的复配液对细菌、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研究了不同浓度壳聚糖竹醋液的复配液对抑菌活性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复配液组合为:体积分数0.6%竹醋液和1.0g/dL壳聚糖。以壳聚糖竹醋液复配液为主剂,甘油为助剂制成纯天然绿色型的复合保鲜剂水溶液涂膜处理蕨菜,常温存放进行保鲜实验。结果表明:含复配液体积分数1.5%,体积分数甘油0.6%的涂膜保鲜剂浸泡蕨菜3次,浸泡温度30℃的条件下对蕨菜进行处理。保鲜15d内,蕨菜仍为绿色,基本上保持了原有风味和营养成分,无霉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竹醋液 抗菌性 保鲜 蕨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GC-MS分析不同方法提取的茶油脂肪酸 被引量:36
16
作者 曾虹燕 李昌珠 蒋丽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用超临界CO2、超声波、微波和机榨4种方法提取茶油,利用GC-MS分析茶油成分。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的茶油与超声波和微波提取的主要化学成分几乎无差异,机榨茶油的化学成分与前3种的有一些差异,未测出维生素E和角鲨烯。超临界CO2萃取... 用超临界CO2、超声波、微波和机榨4种方法提取茶油,利用GC-MS分析茶油成分。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的茶油与超声波和微波提取的主要化学成分几乎无差异,机榨茶油的化学成分与前3种的有一些差异,未测出维生素E和角鲨烯。超临界CO2萃取的茶油已达到国家成品茶油的一级标准,超临界CO2萃取法为提取茶油的较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超临界CO2 超声波 微波 种子油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协同提取鱼腥草黄酮及其抗氧化性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剑 曾虹燕 黄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144,121,共5页
研究了超声波协同乙醇提取不同部位鱼腥草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测定黄酮提取物对DPPH.、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鱼腥草叶中黄酮含量最高,在固液比1∶30,85%乙醇浓度,65℃下提取40min,黄酮提取率为2.36%。鱼腥草... 研究了超声波协同乙醇提取不同部位鱼腥草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测定黄酮提取物对DPPH.、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鱼腥草叶中黄酮含量最高,在固液比1∶30,85%乙醇浓度,65℃下提取40min,黄酮提取率为2.36%。鱼腥草黄酮对DPPH.自由基活性、.OH自由基和超氧O2-.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72.8%、70.8%和69.8%,表明鱼腥草黄酮是一种天然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黄酮 DPPH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鱼腥草的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21
18
作者 曾虹燕 蒋丽娟 施风姿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13,共4页
从萃取的压力、温度、流量和时间等条件探讨超临界CO2萃取对鱼腥草(HouttuyniacordataThunb.)挥发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温度35℃、CO2流量40kg h和萃取时间80min,鱼腥草挥发油得率为1.76%。而水蒸气蒸馏提... 从萃取的压力、温度、流量和时间等条件探讨超临界CO2萃取对鱼腥草(HouttuyniacordataThunb.)挥发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温度35℃、CO2流量40kg h和萃取时间80min,鱼腥草挥发油得率为1.76%。而水蒸气蒸馏提取和石油醚提取的得率分别为0.05%和0.08%。超临界CO2法萃取的鱼腥草挥发油收率高,萃取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鱼腥草 挥发油成分 萃取率 萃取条件 食药两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仿生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艳梅 王佃亮 +1 位作者 曾虹燕 孙晋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3-675,共3页
组织工程支架是组织工程学研究的核心要素之一,可为种子细胞体外生长、增殖及分化提供暂时性载体,可随种子细胞一起植入机体病变部位,并辅助种子细胞在体内继续增殖、分化,形成新的与自身功能和形态相适应的组织或器官,达到修复病损组... 组织工程支架是组织工程学研究的核心要素之一,可为种子细胞体外生长、增殖及分化提供暂时性载体,可随种子细胞一起植入机体病变部位,并辅助种子细胞在体内继续增殖、分化,形成新的与自身功能和形态相适应的组织或器官,达到修复病损组织或器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材料 组织工程 支架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助剂协同γ射线辐照制备低分子量壳聚糖 被引量:3
20
作者 曾虹燕 夏葵 +2 位作者 廖凯波 吴国忠 高文成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7-251,共5页
用γ射线辐照降解制备了低分子量壳聚糖。研究了在H2O2、硼氢化钠、L-α-丙氨酸液中辐照剂量对壳聚糖降解的影响,并对辐照前后壳聚糖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H2O2中的壳聚糖降解速率最快,主要是H2O2能够提高·OH自由基浓度,... 用γ射线辐照降解制备了低分子量壳聚糖。研究了在H2O2、硼氢化钠、L-α-丙氨酸液中辐照剂量对壳聚糖降解的影响,并对辐照前后壳聚糖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H2O2中的壳聚糖降解速率最快,主要是H2O2能够提高·OH自由基浓度,对壳聚糖的降解有促进作用;在硼氢化钠和L-α-丙氨酸水溶液中所降解壳聚糖的白度最佳。样品的UV、FTIR分析表明,辐照后除壳聚糖分子生成羰基外,壳聚糖主链结构未见变化,脱乙酰度也没有显著改变,显示出辐照降解是一种有效的控制壳聚糖分子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辐照降解 脱乙酰度 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