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相络合-铁屑还原-酸吸收回收法脱除烟气中的NO_x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乐凡 童志权 +2 位作者 尹奇德 郭振华 宋剑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1-764,共4页
用“Fe2+螯合剂吸收-铁屑还原-酸吸收”回收法脱除烟气中的NOx,研究了铁屑脱硝过程的影响因素,确定了脱硝过程的合适工艺条件,并对络合脱硝溶液的再生和循环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络合脱硝溶液中Fe2+EDTA浓度20mmol.l... 用“Fe2+螯合剂吸收-铁屑还原-酸吸收”回收法脱除烟气中的NOx,研究了铁屑脱硝过程的影响因素,确定了脱硝过程的合适工艺条件,并对络合脱硝溶液的再生和循环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络合脱硝溶液中Fe2+EDTA浓度20mmol.l-1,pH值6.0,温度65℃;在此条件下,用两个反应器串联,对O2含量为10.5%的模拟烟气可取得90%以上的脱硝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络合 吸收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慧 李宁 戴友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2-565,574,共5页
随着工业的发展 ,重金属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物修复技术以其成本低、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成为重金属污染治理一个很有潜力的新领域。综述了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的一般原理、方法和研究现状 ,并介绍了... 随着工业的发展 ,重金属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物修复技术以其成本低、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成为重金属污染治理一个很有潜力的新领域。综述了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的一般原理、方法和研究现状 ,并介绍了其在重金属治理中的一些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微生物修复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络合-铁粉还原-酸吸收回收法脱除烟气中NO 被引量:8
3
作者 马乐凡 童志权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66,共4页
提出了Fe2+螯合剂络合-铁粉还原-酸吸收回收法脱除烟气中NO的新工艺,重点研究了模拟烟气中O2含量对NO络合量的影响,以及铁粉用量、铁粉粒径和搅拌速度对脱氮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铁粉脱氮工艺条件,并对铁粉和铁屑的脱氮效果进行了比... 提出了Fe2+螯合剂络合-铁粉还原-酸吸收回收法脱除烟气中NO的新工艺,重点研究了模拟烟气中O2含量对NO络合量的影响,以及铁粉用量、铁粉粒径和搅拌速度对脱氮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铁粉脱氮工艺条件,并对铁粉和铁屑的脱氮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烟气中φ(O2)从0增加到4.2%,NO络合量下降90.2%;脱氮效率随铁粉用量和反应器搅拌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随铁粉粒径的增加而降低;最佳工艺参数为,铁粉用量0.8g,铁粉粒径≥200目(≤0.077mm),搅拌速度900r/min,在该条件下,对φ(O2)为5%的模拟烟气在搅拌反应器中可取得90%以上的脱氮效率;用铁粉在1台搅拌反应器中取得的脱氮效率和用铁屑在2个鼓泡反应器串联时所取得的效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络合 铁粉还原 回收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活性炭法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訾培建 陈灿 +2 位作者 戴友芝 成应向 向仁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8期9824-9826,共3页
[目的]探讨微波-活性炭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可行性及最佳试验条件。[方法]以模拟氨氮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活性炭存在条件下,溶液pH、空气通入状况、活性炭投加量、微波作用功率和时间对微波辐射下氨氮废水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微波-活... [目的]探讨微波-活性炭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可行性及最佳试验条件。[方法]以模拟氨氮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活性炭存在条件下,溶液pH、空气通入状况、活性炭投加量、微波作用功率和时间对微波辐射下氨氮废水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微波-活性炭法对氨氮具有较好的去除作用,向溶液中通入空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氨氮的去除率;提高溶液pH,增大微波作用功率、延长微波处理时间均能提高氨氮的去除率,而活性炭用量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不显著;微波-活性炭联合技术法用来处理氨氮废水有很好的可行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投加量为0.5 g,pH=11,微波功率为850 W,处理时间4 min时,氨氮去除率可达92.47%。[结论]该研究为氨氮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即微波-活性炭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活性炭 氨氮废水 去除率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零价铁协同降解氯苯类化合物的QSPR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湘政 戴友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8-40,共3页
在同一反应条件下测得超声波/零价铁(US/Fe)协同降解五种氯苯类化合物符合准一级反应,降解速率常数(k)呈现一定的规律性:1,2,4-TCB>M-DCB>P-DCB>O-DCBCB>CB。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氯苯类化合物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 在同一反应条件下测得超声波/零价铁(US/Fe)协同降解五种氯苯类化合物符合准一级反应,降解速率常数(k)呈现一定的规律性:1,2,4-TCB>M-DCB>P-DCB>O-DCBCB>CB。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氯苯类化合物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的数学模型,模型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US/Fe体系中,影响氯苯类有机物降解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物质的氯取代程度,分子极化率及亨利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苯类化合物 超声波/零价铁 降解速率常数 QS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啤酒酵母去除水中重金属镉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小娜 戴友芝 +2 位作者 王未平 吴金钢 汪桂芝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86-1890,共5页
利用废啤酒酵母为生物吸附材料处理水溶液中的Cd2+.为了考察废啤酒酵母表面官能团在生物吸附过程中的作用,分别对废啤酒酵母进行甲醇、甲醛化学修饰,使其表面的羧基发生酯化反应、胺基发生甲基化反应.同时对反应前后溶液pH值的变化进行... 利用废啤酒酵母为生物吸附材料处理水溶液中的Cd2+.为了考察废啤酒酵母表面官能团在生物吸附过程中的作用,分别对废啤酒酵母进行甲醇、甲醛化学修饰,使其表面的羧基发生酯化反应、胺基发生甲基化反应.同时对反应前后溶液pH值的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酯化反应后,废啤酒酵母吸附Cd2+的能力降低,证实羧基在Cd2+吸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甲基化反应后,废啤酒酵母吸附Cd2+的能力升高,是因为反应后pH值变化使Cd2+发生无机微沉淀作用而去除.表面官能团以及pH升高引起的沉淀对镉去除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啤酒酵母 化学修饰 生物吸附 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WY15型活性炭的氧化改性及其对废水中Cr的吸附
7
作者 罗咏 成应向 +1 位作者 戴友芝 黄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8-43,共6页
利用质量分数为1%、5%、10%的过氧化氢溶液在加热搅拌条件下改性ZWY15型活性炭(AC),得到改性活性炭1%AC、5%AC、10%AC,研究了改性过程相关参数的变化以及改性活性炭对废水中Cr的吸附。结果表明:改性后活性炭表面基团发生变化,其对Cr的... 利用质量分数为1%、5%、10%的过氧化氢溶液在加热搅拌条件下改性ZWY15型活性炭(AC),得到改性活性炭1%AC、5%AC、10%AC,研究了改性过程相关参数的变化以及改性活性炭对废水中Cr的吸附。结果表明:改性后活性炭表面基团发生变化,其对Cr的最高去除率由26.1%提高到99.6%;10%AC、5%AC、1%AC、AC对Cr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75×10-1、1.38×10-1、9.62×10-2、1.74×10-4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改性 活性炭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产絮凝剂的发酵条件及絮凝特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钱宝钢 黄力群 +2 位作者 冯波 唐晓旻 刘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6-30,共5页
采用常规划线分离方法从污泥中筛选出1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经生理生化试验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研究了该菌发酵条件对所产絮凝剂絮凝除浊和脱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该絮凝剂的絮凝特性。结果表明,产絮凝剂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初... 采用常规划线分离方法从污泥中筛选出1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经生理生化试验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研究了该菌发酵条件对所产絮凝剂絮凝除浊和脱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该絮凝剂的絮凝特性。结果表明,产絮凝剂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为8.0~8.5,摇床转速120 r.min-1,温度28~32℃,接种量为体积分数5%,碳源为蔗糖,氮源为尿素和硫酸铵的复合氮源。所产微生物絮凝剂粗品絮凝除浊的适宜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120mg.L-1,助凝剂CaCl2(10 g.L-1)用量200 mg.L-1,pH为7.5~9.0;其絮凝脱色的适宜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200 mg.L-1,CaCl2(10 g.L-1)投加量400 mg.L-1,pH 10.0;以CaCl2为助凝剂可使絮凝效率提高10%~30%。在适宜絮凝条件下,该微生物絮凝剂絮凝除浊和脱色效率分别可达99.7%和9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微生物絮凝剂 发酵条件 絮凝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_2O_5-Sb_2O_3-TiO_2催化剂低温NH_3还原NO及其抗H_2O和SO_2毒化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曹政 黄妍 +1 位作者 彭莉莉 李建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6-462,共7页
浸渍法制备了催化剂V2O5-Sb2O3-TiO2,考察了V2O5、Sb2O3负载量、pH值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V2O5-Sb2O3-TiO2低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活性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催化剂V2O5-Sb2O3-TiO2抗H2O和SO2毒化性能。结果表明,V2O5和Sb2O3负载量分别... 浸渍法制备了催化剂V2O5-Sb2O3-TiO2,考察了V2O5、Sb2O3负载量、pH值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V2O5-Sb2O3-TiO2低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活性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催化剂V2O5-Sb2O3-TiO2抗H2O和SO2毒化性能。结果表明,V2O5和Sb2O3负载量分别为5%和2%、焙烧温度为400℃、pH值为4时,催化剂SCR活性最好,反应温度220℃时,可达97%。Sb2O3的加入不仅能增强V2O5/TiO2的催化活性,而且能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抗H2O和SO2毒化性能。SO2、NO吸附暂态反应和TG-DTG测试表明,Sb2O3的促进机制主要是促进了催化剂在SO2存在条件下对NO的吸附,同时,减弱了硫酸铵盐与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硫酸铵盐更容易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2O5-Sb2O3-TiO2 低温 选择性催化还原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