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盐性丙烯酸系吸水树脂的合成及吸液性能 被引量:27
1
作者 康红梅 谢建军 刘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87,共4页
在阶段式升温条件下,用溶液法合成了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的三元高吸水树脂(SAP),考察了单体摩尔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单体中和度对SAP在生理盐水和自来水中吸液倍率的影响,得到... 在阶段式升温条件下,用溶液法合成了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的三元高吸水树脂(SAP),考察了单体摩尔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单体中和度对SAP在生理盐水和自来水中吸液倍率的影响,得到了合成三元SAP的较佳工艺条件;同时也研究了树脂在蒸馏水中的吸液速率及其在不同摩尔浓度的NaCl,NaBr,NaI溶液中的吸液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性 丙烯酸 吸水树脂 合成 吸液性能 丙烯酰胺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溶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笃信 贾德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26,共5页
聚合物和无机物在纳米及水平上的复合 ,将使各自的优势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聚合物 /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已成为当今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等许多学科的前沿领域 ,显示出重要的科学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文中简要概述了聚合物
关键词 聚合物 无机物 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改性充油SEBS/PP共混材料的摩擦学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梁胜 肖望东 戴文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72,共5页
研究了不同种类填料对充油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O-SEBS)聚/丙烯(PP)共混材料摩擦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滑石粉(Talc)粒径和用量对O-SEBS/PP/Talc体系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料的加入能有效提高共混物的硬度,降低摩擦因数;在... 研究了不同种类填料对充油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O-SEBS)聚/丙烯(PP)共混材料摩擦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滑石粉(Talc)粒径和用量对O-SEBS/PP/Talc体系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料的加入能有效提高共混物的硬度,降低摩擦因数;在滑石粉用量相同时,滑石粉的粒径越小,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越优越;随着滑石粉用量的增大,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硬度增大,摩擦因数下降,磨耗量略有上升。共混材料脆断面形貌表明:填料在O-SEBS/PP基体中发生了团聚或附聚现象;磨擦后,O-SEBS/PP磨损表面上有明显的黏着磨损痕迹,加入大量填料后共混材料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同时共混材料的磨损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 填料 聚丙烯 摩擦因数 磨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聚甲醛复合材料耐磨性的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龙春光 王霞瑜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33-237,共5页
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和转矩流变仪共混-模压成型方法制备了Ekonol/G/POM复合材料,通过方差和极差分析方法对材料的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正交设计方法设计制备Ekonol/G/POM复合材料可大大减少实验次数,提高工作效率;方差分析和... 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和转矩流变仪共混-模压成型方法制备了Ekonol/G/POM复合材料,通过方差和极差分析方法对材料的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正交设计方法设计制备Ekonol/G/POM复合材料可大大减少实验次数,提高工作效率;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结果一致:即Ekonol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影响最大,其次是冷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复合材料 耐磨性 正交试验 极差分析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高含量玉米淀粉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佰全 戴文利 +2 位作者 汤红霞 钟燕艳 丁琼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38,共4页
分别甩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A、钛酸酯偶联剂B、改性甘油C、改性甘油D以及甘油对玉米淀粉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改性剂对PP/高含量淀粉材料的力学性能、形态以及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与钛酸酯偶联剂A降低了材料的韧性,而改... 分别甩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A、钛酸酯偶联剂B、改性甘油C、改性甘油D以及甘油对玉米淀粉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改性剂对PP/高含量淀粉材料的力学性能、形态以及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与钛酸酯偶联剂A降低了材料的韧性,而改性甘油C对体系的韧性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当改性甘油C相对于淀粉用量为1.5%、淀粉含量为50%时,PP/淀粉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比PP/未改性淀粉体系提高了280%和17%。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改性甘油C不仅能改善淀粉的分散性,而且增加了淀粉与PP之间的界面作用力,具有增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聚丙烯 改性甘油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酯/石墨/聚甲醛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龙春光 刘文娴 王霞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6,共3页
用转矩流变仪共混 -模压成型方法制备了聚苯酯 /石墨 /聚甲醛复合材料 ,并对其力学性能 (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和压缩强度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聚苯酯的加入 ,使聚苯酯 /石墨 /聚甲醛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提高 ,拉伸强度、弯... 用转矩流变仪共混 -模压成型方法制备了聚苯酯 /石墨 /聚甲醛复合材料 ,并对其力学性能 (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和压缩强度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聚苯酯的加入 ,使聚苯酯 /石墨 /聚甲醛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提高 ,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有所降低 ,但并不防碍其作为结构零件使用 ;当聚苯酯含量为 2 0 %左右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润滑性 聚苯酯 石墨 聚甲醛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5-SSIPA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郑云龙 戴文利 邓鑫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19,共4页
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尼龙6(PA6)/5-(钠代磺基)间苯二甲酸(5-SSIPA)复合材料。变温红外光谱(FTIR)研究结果显示,5-SSIPA能与酰胺基团形成分子间氢键,其强度、热稳定性均好于PA6中原有的分子间氢键。新的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使分子链间的作... 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尼龙6(PA6)/5-(钠代磺基)间苯二甲酸(5-SSIPA)复合材料。变温红外光谱(FTIR)研究结果显示,5-SSIPA能与酰胺基团形成分子间氢键,其强度、热稳定性均好于PA6中原有的分子间氢键。新的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使分子链间的作用力增大,有利于分子链排列整齐,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与结晶度。同时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也有明显提高,且随着5-SSIPA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5-(钠代磺基)间苯二甲酸分子间氢键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konol/G/MoS_2/PEEK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龙春光 王霞瑜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29,共3页
用模压方法制备了Ekonol/G/MoS2 /PEEK复合材料 ,通过摩擦磨损实验方法对材料的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 ,并用SEM对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 :与PEEK相比 ,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 ;随... 用模压方法制备了Ekonol/G/MoS2 /PEEK复合材料 ,通过摩擦磨损实验方法对材料的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 ,并用SEM对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 :与PEEK相比 ,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 ;随着Ekonol含量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konol/G/MoS2/PEEK复合材料 耐磨性能 磨损机理 SEM 疲劳磨损 粘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复合材料增容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贺小华 王霞瑜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1年第1期50-52,共3页
阐述了原位复合体系中相容剂对原位复合材料的作用,并重点介绍了反应型及非反应型相容剂的近期发展状况。
关键词 原位复合体系 相容剂 热致液晶聚合物 增容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6/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黏接作用研究
10
作者 郑云龙 戴文利 邓鑫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38,共4页
以N-丁基对甲苯磺酰胺(BTSA)、N-环己基对甲苯磺酰胺(CTSA)、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5-SSIPA)为改性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聚酰胺6(PA6)/玻璃纤维(GF)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助剂都能改善界面黏接性能,提高GF在基体中分散程度;PA6... 以N-丁基对甲苯磺酰胺(BTSA)、N-环己基对甲苯磺酰胺(CTSA)、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5-SSIPA)为改性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聚酰胺6(PA6)/玻璃纤维(GF)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助剂都能改善界面黏接性能,提高GF在基体中分散程度;PA6/GF/5-SSIPA复合材料性能提高最为明显,与PA6/GF相比,其干态拉伸强度提高了21.3%,弯曲强度及模量分别提高了40.5%、60.1%,相同条件下的吸水率从7.3%降低到4.7%。热重分析(TG)结果显示:PA6/GF/5-SSIPA的热稳定性要好于PA6/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界面黏结 玻璃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性液晶固化剂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韦春 钟文斌 +1 位作者 谭松庭 王霞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45,共4页
合成了一种环氧树脂的热致性液晶固化剂 ,利用红外光谱、偏光显微镜 (POM )、差热分析仪 (DSC)、元素分析等手段确认其结构。将此液晶固化剂加入环氧树脂 /二氨基二苯砜 (DDS)固化体系中 ,测试了固化物的力学性能 ,并用热重分析仪 (TG)... 合成了一种环氧树脂的热致性液晶固化剂 ,利用红外光谱、偏光显微镜 (POM )、差热分析仪 (DSC)、元素分析等手段确认其结构。将此液晶固化剂加入环氧树脂 /二氨基二苯砜 (DDS)固化体系中 ,测试了固化物的力学性能 ,并用热重分析仪 (TG)、DSC测试了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g)和热失重温度 (Td) ,用偏光显微镜 (POM )对不同配比的环氧树脂 /液晶固化剂体系的固化样品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 :加入不到 3 %的液晶固化剂 ,可以使环氧固化物的拉伸强度提高 5 0 % ,冲击强度提高近一倍 ,Tg 和Td 明显提高 ,偏光显微镜照片表明液晶固化剂的加入使固化体系出现了相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性液晶 固化剂 环氧树脂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g-MAH对PA6/PP/TLCP三元共混物的增容改性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贺小华 张海良 +2 位作者 谭松庭 王霞瑜 李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9-142,共4页
研究了 PP- g- MAH对 PA6 / PP/ TLCP三元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以及对共混物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共混物的 DSC、SEM、POM、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 ,PP- g- MAH对共混体系有明显的增容作用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拉伸... 研究了 PP- g- MAH对 PA6 / PP/ TLCP三元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以及对共混物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共混物的 DSC、SEM、POM、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 ,PP- g- MAH对共混体系有明显的增容作用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 )得到提高 ;由于 TLCP的加入 ,共混物的熔体粘度大大低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G-MAH PA6/PP/TLCP 三元共混物 增容改性作用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增容作用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具点浇口的改进及其熔体的流动特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戴文利 刘朋生 +1 位作者 王霞瑜 姜忠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69-71,共3页
介绍了一种改进的点浇口的结构 ,对熔体经过该浇口处和在型腔内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发现熔体在通过这种浇口时熔体切力变稀效应加强 ,粘度显著下降 ,玻纤增强聚丙烯能在低压快速的条件下充满型腔 ;熔体在型腔内的流动是由两股熔... 介绍了一种改进的点浇口的结构 ,对熔体经过该浇口处和在型腔内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发现熔体在通过这种浇口时熔体切力变稀效应加强 ,粘度显著下降 ,玻纤增强聚丙烯能在低压快速的条件下充满型腔 ;熔体在型腔内的流动是由两股熔体“叠加”而成的稳定的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浇口 流动特性 稳定流动 注射成型 注射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超支化聚羟甲基醚液晶的合成 被引量:4
14
作者 贺小华 张海良 王霞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9-212,共4页
合成了联苯氰类介晶基元 ,改变软段的长度对超支化聚羟甲基醚进行改性。POM,DSC的研究表明 :当 n=1时 ,改性超支化聚羟甲基醚不表现出液晶性 ;n=5、10时 ,改性超支化聚羟甲基醚表现出液晶性 ,且为向列型液晶。
关键词 向列型 新型 超支化聚羟甲基醚 液晶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速率对注射制品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戴文利 刘朋生 +2 位作者 王霞瑜 谢建军 谭松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93-195,共3页
通过点浇口和直浇口模具 ,采用 PA6、PA10 10和 HDPE探讨了注射速率对注射制品精度的影响。研究发现 ,注射速率对精度的影响具有最佳值 ,即当注射速率低于某一值时 ,精度随注射速率的增加而提高 ,而当注射速率高于该值时 ,精度则随注射... 通过点浇口和直浇口模具 ,采用 PA6、PA10 10和 HDPE探讨了注射速率对注射制品精度的影响。研究发现 ,注射速率对精度的影响具有最佳值 ,即当注射速率低于某一值时 ,精度随注射速率的增加而提高 ,而当注射速率高于该值时 ,精度则随注射速率的增加而下降。初步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是注射速率的多种作用造成的 ,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型腔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制品 塑料成型 注射成型 注射速率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素/聚氨酯共混物膜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志平 粟劲苍 刘朋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39-644,共6页
采用共混的方法分别制备了丁羟型和聚醚型聚氨酯/甲壳素共混膜(HPCT和PPCT系列),研究 了甲壳素加入量对共混膜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溶胀性和吸湿性的影响,讨论了共混物膜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 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甲壳素含量的增加共... 采用共混的方法分别制备了丁羟型和聚醚型聚氨酯/甲壳素共混膜(HPCT和PPCT系列),研究 了甲壳素加入量对共混膜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溶胀性和吸湿性的影响,讨论了共混物膜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 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甲壳素含量的增加共混材料对水的亲和力和热稳定性提高,当甲壳素质量分数分别 为0.15和0.10时HPCT系列和PPCT系列具有较佳的力学性能,HPCT和PPCT系列分别在pH=7.0和 pH=4.7的环境中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物 甲壳素 聚氨酯 加入量 共混材料 聚醚型 热稳定性 共混膜 降解性能 溶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液晶固化剂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韦春 钟文斌 王霞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0-43,共4页
通过差热分析 (DSC)研究了非等温过程环氧树脂 /液晶固化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 ,研究了不同配比对固化反应的影响 ,固化反应转化率与固化温度的关系 ,计算了固化反应的活化能 ,确定了环氧树脂 /液晶固化剂的固化工艺条件 ,用偏光显微... 通过差热分析 (DSC)研究了非等温过程环氧树脂 /液晶固化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 ,研究了不同配比对固化反应的影响 ,固化反应转化率与固化温度的关系 ,计算了固化反应的活化能 ,确定了环氧树脂 /液晶固化剂的固化工艺条件 ,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环氧树脂 /液晶固化剂 /4,4,-二氨基二苯砜 (DDS)体系在不同温度下固化时的形态。结果表明 :液晶固化剂的加入量越大 ,固化反应速率越快 ;环氧树脂 /液晶固化剂体系固化反应的活化能为 71.5kJ/mol,偏光显微镜观察表明 :随着固化起始温度的增加 ,固化体系的形态由原来的具有各向异性的丝状结构变化为各向同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液晶固化剂 固化动力学 固化反应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HTH-6和PSF的热致液晶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18
作者 张海良 贺小华 +1 位作者 卓巍 王霞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2-56,共5页
以端酰氯基团的热致液晶共聚酯HTH-6和端酚羟基的聚砜(PSF)齐聚物为原料,通过溶液缩聚法制备了含PSF和HTH-6的嵌段共聚物,并用IR、POM、DSC和WAXD等手段对共聚物结构、热行为和结晶行为进行了表征。结... 以端酰氯基团的热致液晶共聚酯HTH-6和端酚羟基的聚砜(PSF)齐聚物为原料,通过溶液缩聚法制备了含PSF和HTH-6的嵌段共聚物,并用IR、POM、DSC和WAXD等手段对共聚物结构、热行为和结晶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这些嵌段共聚物皆属向列型热致性液晶,在低温下无宏观相分离,而在280℃以上为两相结构。共聚物的结晶结构与HTH-6相同,结晶度随HTH-6含量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热致性液晶 聚砜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