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3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5中国化学会电催化与电合成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1
作者 《电化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16-I0016,共1页
3月28日至30日,“2025中国化学会电催化与电合成国际研讨会”在湖南韶山举行。本次会议以“低碳能源体系构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议题,旨在通过学术碰撞,推动电催化、电合成及电化学新能源领域的技术革新,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 3月28日至30日,“2025中国化学会电催化与电合成国际研讨会”在湖南韶山举行。本次会议以“低碳能源体系构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议题,旨在通过学术碰撞,推动电催化、电合成及电化学新能源领域的技术革新,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研讨会 电催化 低碳能源体系 电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离子掺杂对LiFePO_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6
2
作者 倪江锋 周恒辉 +1 位作者 陈继涛 苏光耀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2-586,共5页
采用机械球磨和共沉淀的方法合成了两种Cr3+掺杂的LiFePO4.通过对合成样品的XRD、SEM及其电化学性能(循环性能、大电流放电性能)的研究表明,少量Cr3+的掺杂未影响到LiFePO4的晶体结构,但显著改善了它的电化学性能,在低放电倍率(0.1 C)时... 采用机械球磨和共沉淀的方法合成了两种Cr3+掺杂的LiFePO4.通过对合成样品的XRD、SEM及其电化学性能(循环性能、大电流放电性能)的研究表明,少量Cr3+的掺杂未影响到LiFePO4的晶体结构,但显著改善了它的电化学性能,在低放电倍率(0.1 C)时,机械球磨掺杂和共沉淀掺杂Cr3+的LiFePO4的放电容量分别为144和158 mAh·g~1,而当放电倍率提高到2 C时,两种掺杂的LiFePO4仍分别具有110和130 mAh·g-1的放电容量,且循环性能良好.同时表明通过铁源共沉淀掺杂是一条改善离子掺杂效果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亚铁锂 共沉淀 离子掺杂 电子导电率 嵌锂容量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Mn-O正极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顺毅 王先友 +2 位作者 魏建良 李秀琴 唐安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69-1674,共6页
以Mn(CH3COO)2·4H2O为锰源,以Na2CO3为钠源,通过溶液-凝胶法合成干凝胶前驱体,将前驱体在空气气氛中焙烧得到Na-Mn-O正极材料.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流充放电测试等对材料结构... 以Mn(CH3COO)2·4H2O为锰源,以Na2CO3为钠源,通过溶液-凝胶法合成干凝胶前驱体,将前驱体在空气气氛中焙烧得到Na-Mn-O正极材料.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流充放电测试等对材料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00℃焙烧的样品为结构稳定的层状锰酸钠,属于六方层状P2结构,空间群为P63/mmc,通过PowderX软件计算得到其晶胞参数为a=0.284nm,c=1.116nm.Na-Mn-O正极材料在Li+嵌入和脱出过程中,部分Na+从层状主晶格中脱出,使得Li+在MnO6层间的嵌/脱阻力减小(由于Na+(0.095nm)半径比Li+(0.076nm)大),电化学性能明显改善.在充放电电流密度为25mA·g-1,电压在2.0-4.3V范围时,600℃焙烧的样品第二次放电容量高达176mAh·g-1,2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有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层状正极材料 钠锰氧化物 溶液-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MnO_2的电化学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9
4
作者 黄庆华 王先友 +2 位作者 汪形艳 李俊 黄伟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70-473,共4页
在25℃,沉积电位为0.50~0.95V条件下,从0.25mol/L醋酸锰溶液中,在石墨电极上沉积出二氧化锰(MnO2)。用扫描电镜(SEM)对所得样品的表面形貌进行了测试,并用循环伏安技术测试了不同沉积电位下制备的二氧化锰电极在不同电解液中的比电容... 在25℃,沉积电位为0.50~0.95V条件下,从0.25mol/L醋酸锰溶液中,在石墨电极上沉积出二氧化锰(MnO2)。用扫描电镜(SEM)对所得样品的表面形貌进行了测试,并用循环伏安技术测试了不同沉积电位下制备的二氧化锰电极在不同电解液中的比电容。通过比较不同电解液中的循环伏安行为,发现二氧化锰电极在2mol/LKCl溶液和2mol/L(NH4)2SO4溶液中的循环伏安特性较好,在0.5V下沉积的二氧化锰性能最好。当扫描速度为5mV/s时,其比电容分别为274.74F/g和309.74F/g,并且在2mol/LKCl溶液中电极具有更好的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电容器 电沉积 比电容 二氧化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F复合掺杂改进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6
5
作者 丁燕怀 张平 +3 位作者 姜勇 尹久仁 卢其斌 高德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39-1841,共3页
Layered LiNi1/3Co1/3Mn1/3O2 as the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was synthesized with the co-precipitated metal carbonate as the precursor. The effects of Ti-F co-substitution on the structure and electr... Layered LiNi1/3Co1/3Mn1/3O2 as the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was synthesized with the co-precipitated metal carbonate as the precursor. The effects of Ti-F co-substitution on the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iNi1/3Co1/3Mn1/3O2 were studi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and 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experiments. Ti-F co-substitution leads to the change in the content of transition metal ions with a low valence, thereby induces an expansion in lattice volume. Furthermore, the increase of charge-transfer resistances during the cycling was suppressed by Ti-F co-substitution. The initial discharge capacity of substituted sample is 165.23 mA·h/g and the capacity retention rate is 94.9% up to 20 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复合掺杂 电荷转移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尖晶石型Li_4Ti_5O_(12)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王雁生 王先友 +7 位作者 安红芳 王国宝 裴斧 郑丽萍 刘修明 陈权启 刘黎 江兰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66-2371,共6页
以钛酸丁酯和乙酸锂为原料、三乙醇胺为结构导向剂,通过水热法合成前驱物,然后采用固相烧结制备Li4Ti5O12,探讨不同的钛锂比和煅烧温度对Li4Ti5O12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SEM、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对其进行表征。结... 以钛酸丁酯和乙酸锂为原料、三乙醇胺为结构导向剂,通过水热法合成前驱物,然后采用固相烧结制备Li4Ti5O12,探讨不同的钛锂比和煅烧温度对Li4Ti5O12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SEM、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钛和锂的摩尔比为1:0.82、煅烧温度为800℃时,制备得到平均粒径为200nm的纯相尖晶石型Li4Ti5O12,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1C倍率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到181.7mA·h/g,经过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有151.5mA·h/g,从第5次到第50次循环,平均每个循环放电比容量衰减量仅为6μA·h/g;当电流倍率增大到2.0C时,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仍然保持135mA·h/g,从第5次到第50次循环,平均每个循环放电比容量衰减量为0.48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水热法 尖晶石型Li4Ti5O12 三乙醇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合成LiFePO_4/C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国宝 王先友 +8 位作者 舒洪波 王英平 杨顺毅 刘修明 裴斧 王雁生 安红芳 郑丽萍 陈权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51-2356,共6页
以廉价原材料FeSO4·7H2O为铁源,以蔗糖为碳源,采用固相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技术对不同铁源合成的LiFePO4/C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 以廉价原材料FeSO4·7H2O为铁源,以蔗糖为碳源,采用固相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技术对不同铁源合成的LiFePO4/C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具有均一的橄榄石型结构,以FeSO4·7H2O为铁源合成的LiFePO4/C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放电性能均优于以FeC2O4·2H2O为铁源合成的LiFePO4/C复合材料的;由FeSO4·7H2O合成的LiFePO4/C复合材料的5C倍率放电比容量为105.9mA·h/g,经循环30次后,容量仍高达105.2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C复合材料 铁源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1+x)V_3O_8的中热固相法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王高军 苏光耀 +3 位作者 李朝晖 王毅 刘军喜 高德淑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9-352,364,共5页
Li1+xV3O8是一种很好的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以Li2CO3和V2O5为原料,根据固相反应机理、Tammann温度和TG-DTG的分析,选择在580℃条件下合成Li1+xV3O8,反应时间比传统合成法大为降低。XRD结果分析表明,所得产品结晶性好、层状结构完整... Li1+xV3O8是一种很好的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以Li2CO3和V2O5为原料,根据固相反应机理、Tammann温度和TG-DTG的分析,选择在580℃条件下合成Li1+xV3O8,反应时间比传统合成法大为降低。XRD结果分析表明,所得产品结晶性好、层状结构完整。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样品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作为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正极材料 锂钒氧化物 固相反应 Tammann温度 合成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高电压LiNi_(0.5)Mn_(1.5)O_4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鞠博伟 王先友 +5 位作者 魏启亮 吴春 杨秀康 舒洪波 宋云峰 温伟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33-1639,共7页
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球形Ni0.25Mn0.75CO3为前驱体合成高电压正极材料LiNi0.5Mn1.5O4,探讨用前驱体与Li2CO3直接反应和用前驱体分解后的氧化物与Li2CO3反应两种工艺路线对LiNi0.5Mn1.5O4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和X... 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球形Ni0.25Mn0.75CO3为前驱体合成高电压正极材料LiNi0.5Mn1.5O4,探讨用前驱体与Li2CO3直接反应和用前驱体分解后的氧化物与Li2CO3反应两种工艺路线对LiNi0.5Mn1.5O4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Ni0.25Mn0.75CO3前驱体和LiNi0.5Mn1.5O4样品进行表征,用充放电测试和循环伏安法对LiNi0.5Mn1.5O4样品进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合成的LiNi0.5Mn1.5O4均具有尖晶石型结构。但以前驱体Ni0.25Mn0.75CO3直接与Li2CO3反应合成的LiNi0.5Mn1.5O4的一次粒子颗粒较大,形貌较差,性能也较差;而以前驱体分解后的氧化物与Li2CO3反应合成的LiNi0.5Mn1.5O4的形貌及性能均较好。在3.0~4.9 V的电压范围内,1C倍率下电池的放电比容量达到136.3 mA.h/g,循环100次仍有126.5 mA.h/g,且材料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5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20.7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0 5Mn1 5O4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籽壳质活性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9
10
作者 田莹莹 刘恩辉 +4 位作者 沈海杰 向晓霞 吴玉虎 谢慧 胡添添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2-755,共4页
以茶籽壳为原料,以K2CO3作为活化剂,制备了新型活性炭。用氮气吸脱附法对活性炭的孔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活性炭为电极材料,6mol/L KOH溶液为电解液组装成超级电容器,利用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其电化学... 以茶籽壳为原料,以K2CO3作为活化剂,制备了新型活性炭。用氮气吸脱附法对活性炭的孔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活性炭为电极材料,6mol/L KOH溶液为电解液组装成超级电容器,利用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活化后的茶籽壳炭,其比表面积高达1272m2/g,比电容高达150F/g,研究表明茶籽壳活性炭适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活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壳 化学活化法 活性炭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铁酸盐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先友 杨红平 +3 位作者 汪形艳 黄伟国 罗旭芳 卓海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2-407,共6页
用简化工艺的化学氧化法快速合成电池级纳米铁酸盐材料,并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吸收碱液浓度对产品产率和纯度的影响。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六价铁在碱性电解液中的还原特性,比较了Zn K2FeO4,Zn BaFeO4及Zn SrFeO4电池和添加不同添加剂的Zn Ba... 用简化工艺的化学氧化法快速合成电池级纳米铁酸盐材料,并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吸收碱液浓度对产品产率和纯度的影响。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六价铁在碱性电解液中的还原特性,比较了Zn K2FeO4,Zn BaFeO4及Zn SrFeO4电池和添加不同添加剂的Zn BaFeO4电池的放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高铁酸钾在7mol/LKOH溶液中还原电位在0.2V左右,溶液电极过程主要受扩散控制;以BaFeO4作为超铁(VI)电池的正极材料时,电池的放电容量最大,尤其是添加3%KMnO4+2%Ba(OH)2作添加剂的Zn BaFeO4电池,其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氧化法 高铁酸盐 循环伏安法 超铁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钙骨架碳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姣姣 王先友 +4 位作者 杨顺毅 龙晚妹 王宏 白俐 吴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087-3093,共7页
以碳化钙为原料、新鲜氯气为刻蚀剂,在400~700℃范围内制备碳化钙骨架碳作为锂离子电池新型负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XRO)、扫描电镜(SEM)、氮气吸附实验、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EIS)等对碳化钙骨架负极材料进行表征及电化学性能... 以碳化钙为原料、新鲜氯气为刻蚀剂,在400~700℃范围内制备碳化钙骨架碳作为锂离子电池新型负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XRO)、扫描电镜(SEM)、氮气吸附实验、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EIS)等对碳化钙骨架负极材料进行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并探讨制备温度对碳化钙骨架碳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温度下制备的碳化钙骨架碳均为无定形碳材料,但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材料出现部分石墨化倾向;600℃制备的碳化钙骨架碳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1C充放电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890.9mA·h/g,可逆容量为335.4mA·h/g,循环30次后的可逆容量为266.8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无定形碳 骨架碳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_(1/3)Co_(1/3)Mn_(1/3))_(1-2x)Mg_xAl_xO_2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廖力 王先友 +2 位作者 罗旭芳 王希敏 卓海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29,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900!于空气中煅烧合成了层状复合掺杂型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1-2xMgxAlxO2(x=0,0.01,0.02,0.05)。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掺杂元素对Li(Ni1/3Co1/3Mn1/3)O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900!于空气中煅烧合成了层状复合掺杂型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1-2xMgxAlxO2(x=0,0.01,0.02,0.05)。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掺杂元素对Li(Ni1/3Co1/3Mn1/3)O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Mg、Al掺入Li(Ni1/3Co1/3Mn1/3)O2后降低了材料的阳离子混排程度,且晶胞参数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加。合成材料颗粒分布比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0.5mm。在充放电倍率为0.1C和电压范围为3.0"4.3V的条件下,与未掺杂样品相比,Mg-Al复合掺杂的样品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容量保持率。当x#0.02时,复合掺杂样品的首次放电容量和库仑效率分别为153mAh/g和93.0%,2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93.4%。因此Mg-Al复合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1-2xMgxAlxO2是很有前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1/3CO1/3MN1/3)O2 Mg-Al共掺杂 容量保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型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14
作者 蒋晶 苏光耀 +3 位作者 王毅 李朝晖 高德淑 王承位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9-223,共5页
以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为基体,将3-乙基-1-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EMIBF4)和3-丁基-1-甲基咪唑鎓六氟磷酸盐(BMIPF6)等室温离子液体作为离子源和增塑剂,制备了EMIBF4/P(VDF-HFP)和BMIPF6/P(VDF-HFP)凝胶型离子液体/聚... 以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为基体,将3-乙基-1-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EMIBF4)和3-丁基-1-甲基咪唑鎓六氟磷酸盐(BMIPF6)等室温离子液体作为离子源和增塑剂,制备了EMIBF4/P(VDF-HFP)和BMIPF6/P(VDF-HFP)凝胶型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通过核磁共振(1HNMR)谱和热失重方法(TG)分别对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和热失重分析。由电化学性能测试考察了两类离子液体/P(VDF-HFP)聚合物电解质的分解电压、室温离子电导率及离子液体/P(VDF-HFP)的质量配比、温度等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在305℃时仍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室温离子电导率均达10-3S/cm数量级以上,其中EMIBF4与P(VDF-HFP)的质量比为2∶1时室温电导率可达3.67m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 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纤维表面化学镀镍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曾炜 谭松庭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58,共3页
 在超声波作用下对涤纶(PET)纤维表面进行预处理,并对化学镀镍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讨论了镀液成分和工艺条件对镀层沉积速度的影响。实验表明,该实验条件下在PET纤维表面化学镀镍可以得到理想的镍镀层,镀镍纤维...  在超声波作用下对涤纶(PET)纤维表面进行预处理,并对化学镀镍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讨论了镀液成分和工艺条件对镀层沉积速度的影响。实验表明,该实验条件下在PET纤维表面化学镀镍可以得到理想的镍镀层,镀镍纤维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纤维 超声波 化学镀镍 表面预处理 涤纶 耐热性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V锂离子电池用层状α-Na_(0.67)MnO_(2.26)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顺毅 王先友 +3 位作者 伍文 胡涛 王欣 易四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7,共6页
以Mn(CH3COO)2·4H2O和Na2CO3为原料,通过sol-gel技术合成前驱体,在600℃焙烧前驱体得到一种新的无水层状α-Na0.67MnO2.26材料。用等离子体光谱、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CV)等对产物的结构、组成、形貌及电... 以Mn(CH3COO)2·4H2O和Na2CO3为原料,通过sol-gel技术合成前驱体,在600℃焙烧前驱体得到一种新的无水层状α-Na0.67MnO2.26材料。用等离子体光谱、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CV)等对产物的结构、组成、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得到的样品为稳定的六方层状P2结构,且颗粒细小;该样品在充放电电流密度为25mA/g和电压为2.0~4.3V时,首次充电比容量为188mA·h/g,第2次放电比容量为176mA·h/g,充放电库仑效率高达94%;在电压为2.0~4.3V,电流密度为25,50,125和250mA/g充放电条件下,其第2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76,168,139和110mA·h/g,40次循环后,其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0,142,121和105mA·h/g,显示材料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大电流充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层状钠锰氧化物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结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树脂基活性炭微球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白俐 王先友 +3 位作者 汪形艳 安红芳 郑丽萍 张小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952-2958,共7页
以苯酚和甲醛为原料,盐酸为催化剂,制备醇溶性酚醛树脂前驱体,探讨炭化温度对炭微球性能的影响,并将炭微球在3 mol/L HNO3溶液中活化后得到活性炭微球。利用红外光谱、X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循环寿命等... 以苯酚和甲醛为原料,盐酸为催化剂,制备醇溶性酚醛树脂前驱体,探讨炭化温度对炭微球性能的影响,并将炭微球在3 mol/L HNO3溶液中活化后得到活性炭微球。利用红外光谱、X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循环寿命等对该材料进行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炭微球的最佳炭化温度为750℃,在该温度下制备的炭微球具有良好的球形形貌,其结构为部分石墨化的无定形炭;活性炭微球作为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1 mV/s扫描速度下比电容达到247.8 F/g;在0.5 A/g电流密度充放电下扣式超级电容器比电容高达60 F/g,且充放电循环5 000次后比电容几乎没有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活性炭微球 超级电容器 比电容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_(1/3)Co_(1/3)Mn_(1/3)O_2的Si/F复合掺杂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原君 高德淑 +2 位作者 李朝晖 雷钢铁 苏光耀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6-472,共7页
以共沉淀法合成的(Ni1/3Co1/3Mn 1/3(OH)2为前驱体,在氧气氛中合成了层状正极材料LiNi 1/3 Co1/3Mn1/3O2,用F、Si离子复合掺杂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表明,复合掺杂没有改变晶体的六方单相层状结构。扫描... 以共沉淀法合成的(Ni1/3Co1/3Mn 1/3(OH)2为前驱体,在氧气氛中合成了层状正极材料LiNi 1/3 Co1/3Mn1/3O2,用F、Si离子复合掺杂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表明,复合掺杂没有改变晶体的六方单相层状结构。扫描电镜(SEM)观察到产物呈类球形且颗粒均匀,平均粒径在0.1~0.2um。循环伏安(CV)性能显示,复合掺杂提高了该材料中Li^+离子脱-嵌过程的可逆性。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掺杂降低了该材料的电化学极化,抑制其在循环过程中电化学反应阻抗的增加。复合掺杂后的层状材料首次放电容量为172.8mAh·g^-1(0.2C),20次循环后仍有166.4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层状正极材料 共沉淀 复合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添加剂结构与性能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黄伟九 王学业 +2 位作者 陈波水 谭援强 董浚修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 2种润滑添加剂和铁原子簇的分子轨道指数 ,运用轨道能量近似原则讨论了添加剂与铁原子簇的作用方式 ;以前线电子密度、超离域性指数和原子净电荷作为判据分析了 2种添加剂分子与铁原子簇间键合的强弱、反应性的大... 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 2种润滑添加剂和铁原子簇的分子轨道指数 ,运用轨道能量近似原则讨论了添加剂与铁原子簇的作用方式 ;以前线电子密度、超离域性指数和原子净电荷作为判据分析了 2种添加剂分子与铁原子簇间键合的强弱、反应性的大小等表征添加剂与金属作用强弱的参数 .研究表明 :3 - ( N,N-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基 )丙二酸与铁原子簇的相互作用强于 3 - ( N,N-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基 )丙酸与铁原子簇的相互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添加剂 结构 性能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α-Ni(OH)_2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翟海军 王先友 杨红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1-283,共3页
氢氧化镍是碱性蓄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 ,为了改善镍系列电池的性能 ,对掺杂α Ni(OH ) 2 的合成工艺和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将氢氧化镍制成镍正极 ,与贮氢负极制成MH Ni电池 ,通过与其它几种球型氢氧化镍在 0 .2C、1C率放电性能... 氢氧化镍是碱性蓄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 ,为了改善镍系列电池的性能 ,对掺杂α Ni(OH ) 2 的合成工艺和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将氢氧化镍制成镍正极 ,与贮氢负极制成MH Ni电池 ,通过与其它几种球型氢氧化镍在 0 .2C、1C率放电性能的比较 ,讨论了此材料的优势。结果表明此掺杂α Ni(OH ) 2 具有较高的放电平台 ,且放电曲线非常平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Α-NI(OH)2 电化学性能 镍电极 电极性能 氢氧化镍 碱性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