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脆性涂层材料断裂韧性和残余应力压痕表征技术综述 被引量:3
1
作者 毛卫国 杨鹏 +2 位作者 戴翠英 何远武 万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11,共11页
多种多样的脆性涂层材料已成为航天航空、国防科技领域的核心关键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断裂韧性和残余应力是评估脆性涂层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维氏压痕法是表征脆性涂层材料体系力学性能指标的有效方法之一,得到了广... 多种多样的脆性涂层材料已成为航天航空、国防科技领域的核心关键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断裂韧性和残余应力是评估脆性涂层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维氏压痕法是表征脆性涂层材料体系力学性能指标的有效方法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涂层特点、压痕测试方法、力学模型、实验装备等方面综述了脆性涂层断裂韧性和残余应力压痕测试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力学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性,并对今后脆性涂层材料压痕表征研究进行了分析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氏压痕 断裂韧性 残余应力 脆性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硫复合材料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宁超凡 潘俊安 +2 位作者 程豪 袁国龙 谢淑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087-11090,共4页
以膨润土作为单质硫的载体,热处理得到含硫50%(质量分数)的膨润土/硫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比表面分析仪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形貌和孔径分析,通过充放电性能测试和交流阻抗对锂硫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分析。电... 以膨润土作为单质硫的载体,热处理得到含硫50%(质量分数)的膨润土/硫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比表面分析仪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形貌和孔径分析,通过充放电性能测试和交流阻抗对锂硫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分析。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1.0-3.0V电压范围内,以0.2、0.5C大小的电流密度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795.6和586.0mAh/g,100次循环后对应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488.5和421.5mAh/g,容量保持率分别为61.3%和7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硫复合材料 锂硫电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方氮化硼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鑫 张钒 +4 位作者 周宏笛 周遨 唐俊 齐福刚 张彪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8,共9页
环氧树脂作为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热固性树脂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其固化后脆性大且断裂韧性比较低,六方氮化硼(h-BN)作为一种纳米填料与环氧树脂结合可以显著提高环氧树脂的各项综合性能,同时可以极大增强环氧树脂在实际应用中... 环氧树脂作为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热固性树脂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其固化后脆性大且断裂韧性比较低,六方氮化硼(h-BN)作为一种纳米填料与环氧树脂结合可以显著提高环氧树脂的各项综合性能,同时可以极大增强环氧树脂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文中首先系统介绍了h-BN的结构与性能特点,以及常用的制备、改性与分散方法。其次,着重阐述了h-BN作为纳米填料添加到环氧树脂中形成复合材料,其对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热学、电学、机械以及防腐性能的影响,同时也对h-BN增强环氧树脂各种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最后展望了h-BN/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氮化硼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纳米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衰退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增胜 周益春 +3 位作者 刘军 薛冬峰 杨庆生 潘勇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1-599,共19页
硅负极材料由于具有非常高的理论比容量,使之成为锂离子电池极具前景的负极替代材料.然而,硅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非常大的体积变形,这会引起活性材料的破坏失效,严重影响其电化学循环性能,成为制约其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广泛应用... 硅负极材料由于具有非常高的理论比容量,使之成为锂离子电池极具前景的负极替代材料.然而,硅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非常大的体积变形,这会引起活性材料的破坏失效,严重影响其电化学循环性能,成为制约其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广泛应用的最大瓶颈.本文介绍了硅负极材料的不同结构形态及其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化学性能的退化机理,并综述了充放电过程中的力学性能演化、相关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计算等方面的最新国际研究进展,展望了硅负极材料力学失效方面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负极材料 离子扩散 应力演化 数值模拟 力——化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衰退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增胜 周益春 +3 位作者 刘军 薛冬峰 杨庆生 潘勇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0-540,共1页
硅负极材料由于具有非常高的理论比容量,使之成为锂离子电池极具前景的负极替代材料.然而,硅负极材料在充放点过程中会发生非常大的体积变形,这会引起活性材料的破坏失效,严重影响其电化学循环性能,成为制约其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广... 硅负极材料由于具有非常高的理论比容量,使之成为锂离子电池极具前景的负极替代材料.然而,硅负极材料在充放点过程中会发生非常大的体积变形,这会引起活性材料的破坏失效,严重影响其电化学循环性能,成为制约其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广泛应用的最大瓶颈.本文介绍了硅负极材料的不同结构形态及其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化学性能的退化机理,并综述了充放电过程中的力学性能演化、相关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计算等方面的最新国际研究进展,展望了硅负极材料力学失效方面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退化机理 电化学性能 充放电过程 衰退 数值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纳米结构的金属催化合成与生长机理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世良 贺跃辉 +1 位作者 Zou Jin Huang Han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02-809,共8页
金属催化合成法是合成一维无机纳米材料最重要、最成功的方法。本文以生长机理(包括气-液-固、气-固-固、溶液-液-固、超临界流体-液-固、超临界流体-固-固、固-液-固和广义气-液-固等)为线索,系统阐述了金属催化法在一维无机纳米结构... 金属催化合成法是合成一维无机纳米材料最重要、最成功的方法。本文以生长机理(包括气-液-固、气-固-固、溶液-液-固、超临界流体-液-固、超临界流体-固-固、固-液-固和广义气-液-固等)为线索,系统阐述了金属催化法在一维无机纳米结构的制备和生长机理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最后,我们指出了金属催化法在制备技术和生长机理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纳米结构 金属催化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步电沉积法制备Cu-Sn-Sb合金负极材料 被引量:2
7
作者 周稳 潘勇 +2 位作者 雷维新 马增胜 成娟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51-2354,共4页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用Cu-Sn-Sb合金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采用分步电沉积的方式通过控制镀锑时间在铜集流体上制备了四种不同锡锑原子比的叠层Cu-Sn-Sb合金负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能量散射光谱(EDS...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用Cu-Sn-Sb合金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采用分步电沉积的方式通过控制镀锑时间在铜集流体上制备了四种不同锡锑原子比的叠层Cu-Sn-Sb合金负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能量散射光谱(EDS)以及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其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不同镀锑时间制备的电极材料形貌有明显差别;Sn/Sb原子比为1∶1的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较好。经200℃、12 h的热处理后,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得到改善,经4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保持为330.9 m Ah/g,其电化学性能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沉积 Cu-Sn-Sb 合金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应力对低碳钢带硬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令利增 龙士国 +1 位作者 马增胜 梁旭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2-95,共4页
在自制的微型拉伸仪上对低碳钢带施加拉应力,对其受拉状态时的硬度和弹性模量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拉应力与它们之间的关系;用有限元模拟了两种材料钢带在不同拉应力下的硬度。结果表明:钢带的硬度随着拉应力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 在自制的微型拉伸仪上对低碳钢带施加拉应力,对其受拉状态时的硬度和弹性模量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拉应力与它们之间的关系;用有限元模拟了两种材料钢带在不同拉应力下的硬度。结果表明:钢带的硬度随着拉应力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以屈服强度为转折点;小于屈服强度的拉应力对钢带的硬度影响很小,而超过屈服强度后对硬度的影响显著,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当拉应力较大、材料硬化率较大时,拉应力对其硬度的影响反而较小;拉应力对钢带弹性模量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应力 硬度 弹性模量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Ag2S/Bi2S3复合材料及其热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罗世阶 鲜聪 +4 位作者 王伟 谢淑红 陈秋帆 闫艳慈 周小元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8-242,共5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Ag_2S/Bi_2S_3块体热电复合材料。采用XRD、SEM和TEM对合成粉末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闪光法和塞贝克系数/电阻测量系统测试复合块材的热电性能,系统地研究了Ag_2S的含量对Ag_2S/B... 采用水热合成法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Ag_2S/Bi_2S_3块体热电复合材料。采用XRD、SEM和TEM对合成粉末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闪光法和塞贝克系数/电阻测量系统测试复合块材的热电性能,系统地研究了Ag_2S的含量对Ag_2S/Bi_2S_3复合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热法成功地合成了具有球形结构的Ag_2S/Bi_2S_3复合粉末;块体样品的塞贝克系数都为负,说明样品为n型半导体;适量的Ag_2S复合Bi_2S_3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材料的热导率,同时也提高了电导率;当Bi_2S_3与3%的Ag_2S复合时样品的热电优值(ZT值)最大,其在724K时的ZT值为0.23,为纯Bi_2S_3样品在该温度ZT值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水热合成法 Ag2S/Bi2S3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包覆蛋白石页岩/硫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柴二亚 潘俊安 +3 位作者 袁国龙 程豪 安峰 谢淑红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65-1170,共6页
以蛋白石页岩为载硫体,通过化学沉积法制备蛋白石页岩/硫复合材料,再利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在其表面包覆一层聚苯胺,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蛋白石页岩/硫–聚苯胺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SEM、TEM和BET等测试结果表明蛋白石页岩呈层... 以蛋白石页岩为载硫体,通过化学沉积法制备蛋白石页岩/硫复合材料,再利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在其表面包覆一层聚苯胺,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蛋白石页岩/硫–聚苯胺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SEM、TEM和BET等测试结果表明蛋白石页岩呈层状多孔结构,小尺寸硫在材料内分布均匀,聚苯胺包覆的厚度约为400 nm。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蛋白石页岩/硫–聚苯胺正极活化后放电比容量最高达到1164.93 m Ah/g,在0.5C(1.0C=1675 m A/g)倍率下,循环30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539.30 m Ah/g,库伦效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说明蛋白石页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同时导电聚苯胺包覆层具有双效固硫的作用,有利于吸附多硫化物和抑制穿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石页岩 聚苯胺 正极材料 锂硫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Yb^3+共掺杂ZnO粉末的上转换发光特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群 杨利文 +4 位作者 刘云新 徐昌富 尚振岗 张勇 杨奇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73-1478,共6页
采用高温氧化法制备了Er3+/Yb3+共掺杂ZnO粉。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成分和组织结构分析,发现样品主要由ZnO和YbF3组成。在ZnO中测量到少量Er3+和Yb3+,而YbF3中无Er3+,故发光主要是由ZnO产生的。在980nm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发... 采用高温氧化法制备了Er3+/Yb3+共掺杂ZnO粉。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成分和组织结构分析,发现样品主要由ZnO和YbF3组成。在ZnO中测量到少量Er3+和Yb3+,而YbF3中无Er3+,故发光主要是由ZnO产生的。在980nm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发下,观察到由处于激发态能级4F9/2,4S3/2,2H11/2和2H9/2的Er3+离子向基态4I15/2跃迁时发出的波长依次为658,538,522和409nm的上转换发光。在488nmAr+激光器的激发下,观察到了较强的409nm的紫光,466和450nm的弱蓝光以及379nm的紫外光,分别对应于Er3+离子的2H9/2→4I15/2,2P3/2→4I11/2,4F3/2/4F5/2→4I15/2,4G11/2→4I15/2等跃迁。上转换发光强度随激发功率的变化关系表明,488nm激发下紫色上转换荧光为双光子过程,主要是通过Er3+/Yb3+离子间正向和反向的能量传递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 Er^3+/Yb^3+共掺杂 Z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O含量对金刚石砂轮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小磐 万隆 +1 位作者 汪洋 马文闵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52,63,共4页
研究了陶瓷结合剂中Na2O的含量对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发现结合剂的耐火度随Na2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结合剂中Na2O含量对由结合剂和金刚石磨料制得的力学试条的强度有很大影响,结合剂Na2O含量较低时,随Na2O含量的增加,力学试样抗弯强度... 研究了陶瓷结合剂中Na2O的含量对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发现结合剂的耐火度随Na2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结合剂中Na2O含量对由结合剂和金刚石磨料制得的力学试条的强度有很大影响,结合剂Na2O含量较低时,随Na2O含量的增加,力学试样抗弯强度提高。Na2O/(B2O3+Al2O3)的摩尔比为0.5时,试样的抗折强度最高为70 MPa。同时,随Na2O含量提高结合剂的膨胀系数增长,但Na2O含量较低时膨胀系数增长较慢。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Na2O含量可以有效的调节金刚石用陶瓷结合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结合剂 Na20 金刚石砂轮 膨胀系数 耐火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Gd共掺杂改性TiO2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14
13
作者 石宗利 徐松梅 高朋召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54,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铁和钆共掺杂纳米TiO2粉体材料,研究了共掺杂粉末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显示:共掺杂粉末在可见光区有较强吸收,共掺杂离子以协同作用拓展TiO2光谱响应.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共掺杂TiO2粉体...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铁和钆共掺杂纳米TiO2粉体材料,研究了共掺杂粉末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显示:共掺杂粉末在可见光区有较强吸收,共掺杂离子以协同作用拓展TiO2光谱响应.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共掺杂TiO2粉体有很高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以550℃热处理的同时掺杂质量分数为0.05%Fe和0.05%Gd的TiO2粉体光催化效果最好,在可见光下对甲基橙的降解率为7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掺杂 可见光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障涂层的冲蚀破坏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丽 周益春 齐莎莎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4-721,共18页
耐高温、高隔热的热障涂层(thermal barrier coatings,TBCs)技术因为能降低基底的工作温度,提高发动机的性能与热效率,已经成为了航空发动机的关键热防护技术.航空发动机在飞行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燃烧室内各种杂质及外来颗粒的撞击... 耐高温、高隔热的热障涂层(thermal barrier coatings,TBCs)技术因为能降低基底的工作温度,提高发动机的性能与热效率,已经成为了航空发动机的关键热防护技术.航空发动机在飞行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燃烧室内各种杂质及外来颗粒的撞击,从而发生冲蚀失效,这一失效已成为制约TBCs服役性能及其安全应用的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TBCs冲蚀破坏机理的实验研究、有限元模拟、理论分析、试验模拟系统以及实验检测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展望了TBCs冲蚀机理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CS 冲蚀 实验结果 数值模拟 理论分析 实验模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沉积法制备镍纳米线(阵列)及其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孝广 潘勇 +3 位作者 周兆锋 王宝华 彭冰川 周益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9-212,共4页
采用直流电化学沉积方法,在经过阶梯降压处理的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纳米级孔洞中,制备出直径约30nm,长度超过10μm的金属镍纳米线(阵列)。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形貌、... 采用直流电化学沉积方法,在经过阶梯降压处理的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纳米级孔洞中,制备出直径约30nm,长度超过10μm的金属镍纳米线(阵列)。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形貌、结构及相关性能的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镍纳米线排列规整,形态均匀,呈fcc结构,且沿[111]方向择优生长,易磁化方向沿纳米线长轴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沉积 阶梯降压 镍纳米线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薄膜及铁电存储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周益春 唐明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9,共19页
铁电薄膜是具有铁电性且厚度尺寸为数纳米到数微米的薄膜材料,因其在非挥发性铁电随机存储器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新型无铅、无疲劳Bi4Ti3O12(BIT)基铁电薄膜材料的制备和改性及性能表征方法,阐述了铁电薄膜的3种失效... 铁电薄膜是具有铁电性且厚度尺寸为数纳米到数微米的薄膜材料,因其在非挥发性铁电随机存储器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新型无铅、无疲劳Bi4Ti3O12(BIT)基铁电薄膜材料的制备和改性及性能表征方法,阐述了铁电薄膜的3种失效机制及铁电薄膜存储器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铁电薄膜及存储器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薄膜 掺杂改性 失效机制 铁电薄膜存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凝固法成型CBN油石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小磐 万隆 +2 位作者 胡伟达 聂道俊 卜忠衡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59,共4页
本文研究了利用原位凝固剂的水化反应对陶瓷结合剂CBN油石进行原位凝固成型,试验结果表明:当油石中原位凝固剂含量超过4wt%时,可以实现CBN油石的原位凝固,油石中原位凝固剂含量越高,油石凝固的时间越短,凝固后体积收缩率越小,当原位凝... 本文研究了利用原位凝固剂的水化反应对陶瓷结合剂CBN油石进行原位凝固成型,试验结果表明:当油石中原位凝固剂含量超过4wt%时,可以实现CBN油石的原位凝固,油石中原位凝固剂含量越高,油石凝固的时间越短,凝固后体积收缩率越小,当原位凝固剂含量超过8wt%时,油石凝固后体积不再收缩。对油石的烧结体的显微结构研究表明:当油石中原位凝固剂含量适当时,烧结后的油石孔径分布较干压样和注浆样窄,显微结构更加均匀,油石硬度波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结合剂 原位凝固 CBN油石 孔隙率 耐火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沉积法制备超疏水ZnO薄膜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新华 陈志武 +1 位作者 李茂 罗磊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37-140,共4页
采用电泳沉积法在ITO导电玻璃基片上制备超疏水ZnO薄膜,研究了电流强度、沉积时间和缓冲层对薄膜的晶相、显微结构、透光度和润湿性的影响。利用SEM和XRD表征薄膜的表面形貌和晶相组成。结果表明:所沉积的薄膜主要由ZnO和Zn(OH)2两相组... 采用电泳沉积法在ITO导电玻璃基片上制备超疏水ZnO薄膜,研究了电流强度、沉积时间和缓冲层对薄膜的晶相、显微结构、透光度和润湿性的影响。利用SEM和XRD表征薄膜的表面形貌和晶相组成。结果表明:所沉积的薄膜主要由ZnO和Zn(OH)2两相组成,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全部转变为ZnO相,电泳沉积膜是由ZnO纳米晶片无序排列组成的网状结构。电流强度和缓冲层对薄膜的形貌影响较大,较高的电流强度可获得大孔洞的网状结构,涂覆ZnO缓冲层显著改善了薄膜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电泳沉积 疏水性 网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热障涂层隔热性能分析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千文 毛卫国 喻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25-128,138,共5页
热障涂层材料已成为现代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材料,而隔热性能一直是评价热障涂层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首先基于傅里叶导热定律,推导出一维稳态温度场的解析表达式,并讨论了陶瓷层厚度、陶瓷层上表面工作温度和金属基底下表面工作温... 热障涂层材料已成为现代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材料,而隔热性能一直是评价热障涂层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首先基于傅里叶导热定律,推导出一维稳态温度场的解析表达式,并讨论了陶瓷层厚度、陶瓷层上表面工作温度和金属基底下表面工作温度对热障涂层系统隔热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比较新颖的实验测试方法,成功实现了对热障涂层系统内部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行实时测试和保存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各个温度采集点的实验测试结果与理论预测结果吻合很好,说明提出的实验测试方法可以有效评估不同类型的热障涂层材料体系的隔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隔热性能 实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纳米压痕法研究拉伸变形对电沉积镍镀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增胜 龙士国 +2 位作者 韩海生 潘勇 周益春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20,51,共4页
用纳米压痕法对受不同程度拉伸变形后的电沉积镍镀层试样的硬度、弹性模量和蠕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从零增加到28.3%,镍镀层的硬度及其弹性模量都有明显降低,硬度从9.37 GPa下降到6.13 GPa,弹性模量从242.51 GPa下降到... 用纳米压痕法对受不同程度拉伸变形后的电沉积镍镀层试样的硬度、弹性模量和蠕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从零增加到28.3%,镍镀层的硬度及其弹性模量都有明显降低,硬度从9.37 GPa下降到6.13 GPa,弹性模量从242.51 GPa下降到116.23 GPa;而蠕变位移随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加,从未拉伸试样的1.25 mm增加到伸长率为28.3%试样的4.5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镍镀层 拉伸变形 纳米压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