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纪之交的选择──湖南省比较文学学会关于“如何形成湖南比较文学研究的特色”讨论纪实
1
作者 张铁夫 何云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7-10,共4页
本文分析了湖南省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并对如何在原有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发表了颇有启发性的意见。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湖南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纪实文学与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
2
作者 章罗生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4期88-90,共3页
关键词 纪实文学 报告文学 世纪之交 文学性 通俗文学 新时期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作品 理性精神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国文学研究的新开拓──读黎跃进《外国文学新论》
3
作者 曾思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128-129,共2页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批评模式 新开拓 文化批评 人文主义文学 黎萨尔 文化子系统 摩尔·弗兰德斯 人生悲歌 西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纪实文学与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
4
作者 章罗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报告文学 纪实文学 世纪之交 文学性 通俗文学 深入生活 报告文学作品 理性精神 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报告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觉醒与困惑:近现代东方文学放谈
5
作者 黎跃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63-67,共5页
近现代东方文学在东西文化剧烈冲撞的背景下发展,表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也体现了东方文化与文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某些困惑。东方近现代各民族文学由民族古典文学步入世界文学的进程,经历了启蒙变革、发展成熟、演变分化三个阶段,表... 近现代东方文学在东西文化剧烈冲撞的背景下发展,表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也体现了东方文化与文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某些困惑。东方近现代各民族文学由民族古典文学步入世界文学的进程,经历了启蒙变革、发展成熟、演变分化三个阶段,表现出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生活,深厚的民族传统与广泛的群众基础,悲愤与躁动的主体艺术风格等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东方文学 文化冲突 民族意识 启蒙文学 民族主义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史著作亟待重写
6
作者 李家骧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3-8,共6页
建国后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功绩不小,但问题不少,亟待重写。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应有焕然一新的面貌:一是应描绘出历史的中国文学的整体形象,应充分而明确地展示整个中国文学历史发展的深层的内在客观规律,并将这规律的揭示体现和... 建国后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功绩不小,但问题不少,亟待重写。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应有焕然一新的面貌:一是应描绘出历史的中国文学的整体形象,应充分而明确地展示整个中国文学历史发展的深层的内在客观规律,并将这规律的揭示体现和贯通于整部史著.二是应最充分鲜明地显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以促进未来文学的发展.要讲民族性格(如表现于文章之讲气势气象)、民族心理(如重内蕴含蓄)、民族思维(如尤重直觉思维与灵感思维)、民族文字(如其优势、性状、特点和规律)、民族文论(如体系、理论、术语)的特色。要以文学观念的更新去对文学史作当代审视或现代阐释.三是评论作品要兼顾思想性与艺术性而尤重艺术特性.四是应包含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这互相沟通交融的两部分。五是以往的文学史著有些重要观点和指导思想很需商榷:如几乎一律采取普列汉诺夫的文艺只能起源于劳动说这种谬论.撰写史著的指导思想并非真正民族化现代化的文学思想,其实质是苏式的掺杂点西洋、本土的东西,而并未消化融汇,故需彻底更新;新史著要有宽广长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世界文学史的对应参照;其规模和气度要与泱泱文学大国相称媲美,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著作 重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域中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从《中外文学比较史1898-1949》谈起
7
作者 刘耘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32-35,共4页
本文主张从民族文化心理及其运作机制的总体层面入手来考察中外文学相互关系的发生学原因,认为外来文化的整体特征不可能完全植入华夏民族文化肌体.文章最后探讨了比较文学的重要术语“影响”的三层意义嬗变.并对其全面界定提出了新... 本文主张从民族文化心理及其运作机制的总体层面入手来考察中外文学相互关系的发生学原因,认为外来文化的整体特征不可能完全植入华夏民族文化肌体.文章最后探讨了比较文学的重要术语“影响”的三层意义嬗变.并对其全面界定提出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心理 文学关系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宫廷乐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宫廷文学的影响
8
作者 许伯卿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14-17,共4页
《诗经》宫廷乐歌除了在语法学、音韵学和修辞学等方面具有辉煌的成就外,还有表现形式的综合性、四言诗体的开创、多赋法而少比兴以及葳蕤炳蔚、温厚难洁的语言艺术等。这些艺术成就的取得.使《诗经》宫廷乐歌和民歌及其他作品一道,... 《诗经》宫廷乐歌除了在语法学、音韵学和修辞学等方面具有辉煌的成就外,还有表现形式的综合性、四言诗体的开创、多赋法而少比兴以及葳蕤炳蔚、温厚难洁的语言艺术等。这些艺术成就的取得.使《诗经》宫廷乐歌和民歌及其他作品一道,共同汇合成中国文学光辉灿烂的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文学 《诗经》宫廷乐歌 艺术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谫论
9
作者 冷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36-37,共2页
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是我国广大比较文学学者的艰巨任务,而搞好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则是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关键之一。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文学蕴藏极为丰富,及时组织学术队伍,有计划地、有重点地、多侧面地开展民间... 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是我国广大比较文学学者的艰巨任务,而搞好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则是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关键之一。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文学蕴藏极为丰富,及时组织学术队伍,有计划地、有重点地、多侧面地开展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比较研究 中国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逻辑不平衡发展原因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祥云 杜雄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46-51,共6页
源于古希腊的逻辑学为什么能成为主宰逻辑发展大势的一种世界逻辑?而被称之为世界三支逻辑传统之一的中国古代逻辑为什么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仅作为现今逻辑史研究的对象?从与逻辑发展密切相关的科学、语言和文化传统诸方面进行对比... 源于古希腊的逻辑学为什么能成为主宰逻辑发展大势的一种世界逻辑?而被称之为世界三支逻辑传统之一的中国古代逻辑为什么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仅作为现今逻辑史研究的对象?从与逻辑发展密切相关的科学、语言和文化传统诸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就不难看出,中西逻辑发展的两种不同命运.乃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西方逻辑之所以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于古希腊崇尚知识的文化精神为其提供了驱动力.数学方法为其提供了借鉴,语言学研究为其提供了启迪。与此相反,中国古代逻辑因没有数学方法的借鉴,没有理论科学的催育,没有语言学的滋养而无力迈入形式化——这一逻辑学发展的正常轨道,因而只能停留在幼稚初始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逻辑 中国古代逻辑 不平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旅游产业经济的民俗开发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建章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66-68,共3页
旅游产业经济是一新兴的产业经济。我国的旅游产业经济应如何发展,理论体系应如何建立,是一项艰巨而迫在眉睫的任务。从我国民俗的深厚文化内涵和旅游的“至美”、“至乐”境界入手,对旅游产业经济的开发进行探讨,拓宽了研究领域。
关键词 旅游产业经济 民俗文化学 民俗开发 民俗资源 民俗旅游资源 客源市场 文化内涵 民俗学 旅游工作者 习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客观性(上)──对一个老是论误了的问题的驳正 被引量:11
12
作者 曾簇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101-106,150,共7页
“美的规律”在我国美学界是一个快老了却老是波误了的问题,即把为对象客体所固有的客观的“美的规律”,误论为主客观统一的主体活动的规律。因为陷入所谓“两个尺度”的误读,其误论便愈演是没.而从语义学和翻译上深入马克思主义的... “美的规律”在我国美学界是一个快老了却老是波误了的问题,即把为对象客体所固有的客观的“美的规律”,误论为主客观统一的主体活动的规律。因为陷入所谓“两个尺度”的误读,其误论便愈演是没.而从语义学和翻译上深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来考察,可以说明没有“两个尺度”,只有一个尺度.而尺度,马克思这里是特指对水客体的“反”的哲学概念.是作为对水客体的规律使用的.因为对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无论来说,作为规律,只限于对水客体。所以,“美的规律”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对家客体其内在本质与表现形式完满统一的规律”.而不是所谓“任何物种尺度”(客体)和“内在尺度”(主体)两个尺度结合构成的历史唯心主义的二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尺度 对象客体 美的规律 客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民族主义浪潮试论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立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74-77,112,共5页
回顾20世纪世界历史,追究20世纪发展演变的根源,我们探测到的不是别的,正是民族主义的底蕴。凤云聚汇的20世纪在整体化、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模塑了民族主义,而民族主义则在村殊性、差异性、多样性的生存情境中演绎了世界历... 回顾20世纪世界历史,追究20世纪发展演变的根源,我们探测到的不是别的,正是民族主义的底蕴。凤云聚汇的20世纪在整体化、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模塑了民族主义,而民族主义则在村殊性、差异性、多样性的生存情境中演绎了世界历史。民族主义的洪峰巨浪裹挟着20世纪世界历史奔突碰撞,使之成为本世纪发展演变的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浪潮 模塑 世界化 国际冲突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近代中国的文化虚无主义──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剖析之三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继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10-14,共5页
文化虚无主义是近代中国文化思潮演进过程中的一种以彻底否定民族文化传统、主张全盘西化为特征的文化思潮、它滥觞于“五四”时期,喧腾于二三十年代,余绪不绝于当代。它的误区在于否定了文化的民族性这一根本特性.且以西方文化作为... 文化虚无主义是近代中国文化思潮演进过程中的一种以彻底否定民族文化传统、主张全盘西化为特征的文化思潮、它滥觞于“五四”时期,喧腾于二三十年代,余绪不绝于当代。它的误区在于否定了文化的民族性这一根本特性.且以西方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理想模式,表现出一种完全的西化价值取向,是对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轻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文化思潮 虚无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俗语的构成和意义(俗语论之二)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24-28,共5页
俗语是丰富多彩语汇中的重要的成员,它用活生生的口语词充当主体建筑材料.以最精的素材.最优的手法来完善自己,从而肩负起独特的交际职能。俗语的表义方式有直叙式和描绘式两种,其字面意义和深层实际意义之间不是本义与转义的关系... 俗语是丰富多彩语汇中的重要的成员,它用活生生的口语词充当主体建筑材料.以最精的素材.最优的手法来完善自己,从而肩负起独特的交际职能。俗语的表义方式有直叙式和描绘式两种,其字面意义和深层实际意义之间不是本义与转义的关系.而是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语 构成 表义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哲学的功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颜佳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6期119-121,共3页
行政哲学是一个由概念、原理构成的有机整体,因而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从根本上来说,行政哲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对行政主体思维方式的作用上。行政哲学并不能上接去指导具体的行政活动,它对行政认识──实践过程的作用必须通过思维方... 行政哲学是一个由概念、原理构成的有机整体,因而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从根本上来说,行政哲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对行政主体思维方式的作用上。行政哲学并不能上接去指导具体的行政活动,它对行政认识──实践过程的作用必须通过思维方式这一中介。行政哲学的功能具有主体性、间接性、隐蔽性、反复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哲学 功能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和森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永春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1997年第6期23-28,共6页
蔡和森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时,在认真研究中国国情、汲取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构想。他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建立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和政治基础,没收外国在华资本及本国资... 蔡和森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时,在认真研究中国国情、汲取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构想。他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建立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和政治基础,没收外国在华资本及本国资本家大企业构成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基础的主体。社会主义工业化是落后的中国独立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农业集体化是农村个体经济小农经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途径。他提出中国民族独立富强的两个途径:一是与苏俄、德国结盟,二是在主权独立完整前提下,引进外资,争取外援,自动开发中国实业。同时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立足国情,不照搬外国经验。他的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说已初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萌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和森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思想 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评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的决策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松茂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53-55,共3页
南昌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不能归之于南下广东的决策。起义失败的真正原因是南下途中的领导错误造成的:即政治上的错误、军事上的错误、组织上的错误。
关键词 重评 南昌起义军 南下广东 决策 领导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庄语言观综述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立中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5期44-47,共4页
本文通过对《老子》、《庄子》二书中提出的“道不可言”、“言不尽意”、“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大辩若讷”、“不言之长”、“得意而忘言”等分题的分析,综合考察了老庄的语言观及其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关键词 老子 庄子 语言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苏普希金学述评(一)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铁夫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3-8,共6页
普希金学是研究普希金的生平、思想和创作的一个专门学科,其形成可以追溯到普希金生前;而普希金学的真正奠基人是伟大的批评家刘林斯基;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普希金学进入一个新阶段;19世纪80年代,出现一个新的高潮;19世纪90年代... 普希金学是研究普希金的生平、思想和创作的一个专门学科,其形成可以追溯到普希金生前;而普希金学的真正奠基人是伟大的批评家刘林斯基;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普希金学进入一个新阶段;19世纪80年代,出现一个新的高潮;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普希金研究队伍的培养引起了重视。在普希金学史上,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文艺学 普希金学 普希金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