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万古霉素耐药菌流行率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沈瑶
李志宇
+4 位作者
缪丰诚
肖英平
杨华
党亚丽
马剑钢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0-659,共10页
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是临床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和艰难梭菌等细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但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发现了多种万古霉素耐药菌。基于“One health”理念,本文统计了近15年国内外40个地区的人源...
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是临床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和艰难梭菌等细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但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发现了多种万古霉素耐药菌。基于“One health”理念,本文统计了近15年国内外40个地区的人源、动物源、环境来源及食品来源的万古霉素耐药菌流行率。统计结果显示,万古霉素耐药菌主要集中于医院及周围环境。南非部分医院废水中的检出率高达96.77%;其次是巴基斯坦和中国台湾医院患者,检出率分别是56.5%和29.02%;国内人源细菌万古霉素平均耐药率(1.41%)要高于国外人源(0.47%);各地区儿童患者中耐药菌的检出率较低(<1%)。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万古霉素禁止在畜禽养殖中使用,但是其耐药菌在畜禽、畜禽产品以及相关环境中都有一定的检出率,对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威胁。基于统计分析结果,本文对万古霉素耐药菌的耐药及传播机制进行了综述,明确了耐药菌在“人-动物-食品-环境”流行率差异,以期解析万古霉素耐药菌在全球不同宿主中的分布和传播风险,为耐药菌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耐药率
肠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传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施氮水平对白辣椒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韦静
郭勤卫
+5 位作者
张婷
方萍萍
易小磊
谢利芬
李朝森
杨翀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8-957,共10页
白辣椒是浙江省极具特色的辣椒类型,为明确其最佳的施氮水平,通过设施栽培试验,分析5个不同施氮处理(0 kg/hm^(2),T_(0);150 kg/hm^(2),T_(1);195 kg/hm^(2),T_(2);240 kg/hm^(2),T_(3);285 kg/hm^(2),T_(4))对白辣椒生长发育、品质、...
白辣椒是浙江省极具特色的辣椒类型,为明确其最佳的施氮水平,通过设施栽培试验,分析5个不同施氮处理(0 kg/hm^(2),T_(0);150 kg/hm^(2),T_(1);195 kg/hm^(2),T_(2);240 kg/hm^(2),T_(3);285 kg/hm^(2),T_(4))对白辣椒生长发育、品质、植株氮元素含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椒主茎高、株高、株幅、茎粗、茎和叶生物量、产量指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果宽、单果质量和产量在T_(4)处理中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6.27%、76.30%、32.16%,T_(3)处理次之,而T_(3)处理的果长达到最大。此外,辣椒叶片的光合能力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强,其中,T_(3)和T_(4)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品质方面,施氮量对辣椒品质也有一定影响,维生素C和二氢辣椒素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而辣椒素、总辣椒素和氨基酸含量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施氮量对辣椒根、茎、果的氮吸收影响较小,但对叶片的氮吸收影响显著,T_(2)处理的叶片氮含量达到最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对辣椒产量和品质10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白辣椒的最佳施氮量为T_(3)(24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辣椒
氮肥
产量
品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促成设施栽培模式对杨梅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海豹
戚行江
+4 位作者
张淑文
俞浙萍
孙鹂
郑锡良
梁森苗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1885-1891,共7页
以主栽品种东魁和荸荠种杨梅为试材,进行单层膜和双层膜促成栽培,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对果实成熟发育过程中品质指标进行动态分析,为设施栽培的精细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设施栽培模式下,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硬度...
以主栽品种东魁和荸荠种杨梅为试材,进行单层膜和双层膜促成栽培,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对果实成熟发育过程中品质指标进行动态分析,为设施栽培的精细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设施栽培模式下,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硬度、谷氨酸含量、总糖含量、葡萄糖含量等指标显著性提高,柠檬酸含量显著性降低;成熟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糖酸比显著性提高;同时,在3种栽培模式下果实品质指标变化基本一致,设施栽培未改变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而2个品种间总氨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苹果酸含量变化趋势有差异,这与品种特性有关。综上所述,设施栽培模式有利于杨梅果实单果重、风味的提高,未改变果实品质形成规律,有利于提高杨梅果实品质与商品性,可根据设施内品种特性制定具体管理方案,实现精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设施栽培
露地栽培
果实发育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古霉素耐药菌流行率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沈瑶
李志宇
缪丰诚
肖英平
杨华
党亚丽
马剑钢
机构
宁波大学
湘
湖
实验室
(
农业
浙江省
实验室
)
浙江省
农业
科学院
出处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0-659,共10页
基金
浙江省三农九方科技协作计划(编号:2023SNJF062)
杭州市重点科研计划项目(编号:2023SZD0058)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编号:CARS-42-27)资助。
文摘
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是临床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和艰难梭菌等细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但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发现了多种万古霉素耐药菌。基于“One health”理念,本文统计了近15年国内外40个地区的人源、动物源、环境来源及食品来源的万古霉素耐药菌流行率。统计结果显示,万古霉素耐药菌主要集中于医院及周围环境。南非部分医院废水中的检出率高达96.77%;其次是巴基斯坦和中国台湾医院患者,检出率分别是56.5%和29.02%;国内人源细菌万古霉素平均耐药率(1.41%)要高于国外人源(0.47%);各地区儿童患者中耐药菌的检出率较低(<1%)。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万古霉素禁止在畜禽养殖中使用,但是其耐药菌在畜禽、畜禽产品以及相关环境中都有一定的检出率,对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威胁。基于统计分析结果,本文对万古霉素耐药菌的耐药及传播机制进行了综述,明确了耐药菌在“人-动物-食品-环境”流行率差异,以期解析万古霉素耐药菌在全球不同宿主中的分布和传播风险,为耐药菌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万古霉素耐药率
肠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传播机制
Keywords
vancomycin resistance rate
Enterococci
Staphylococcus aureus
mechanism of transmission
分类号
R446.5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施氮水平对白辣椒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韦静
郭勤卫
张婷
方萍萍
易小磊
谢利芬
李朝森
杨翀
机构
衢州市
农业
林业科学研究院
湘
湖
实验室
(
农业
浙江省
实验室
)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8-957,共10页
基金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蔬菜产业技术项目(浙农科发[2023]13号SC-38)
衢州市科技计划项目(No.2022K22)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市级农科院联盟项目(No.2023SJLM18)。
文摘
白辣椒是浙江省极具特色的辣椒类型,为明确其最佳的施氮水平,通过设施栽培试验,分析5个不同施氮处理(0 kg/hm^(2),T_(0);150 kg/hm^(2),T_(1);195 kg/hm^(2),T_(2);240 kg/hm^(2),T_(3);285 kg/hm^(2),T_(4))对白辣椒生长发育、品质、植株氮元素含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椒主茎高、株高、株幅、茎粗、茎和叶生物量、产量指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果宽、单果质量和产量在T_(4)处理中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6.27%、76.30%、32.16%,T_(3)处理次之,而T_(3)处理的果长达到最大。此外,辣椒叶片的光合能力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强,其中,T_(3)和T_(4)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品质方面,施氮量对辣椒品质也有一定影响,维生素C和二氢辣椒素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而辣椒素、总辣椒素和氨基酸含量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施氮量对辣椒根、茎、果的氮吸收影响较小,但对叶片的氮吸收影响显著,T_(2)处理的叶片氮含量达到最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对辣椒产量和品质10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白辣椒的最佳施氮量为T_(3)(240 kg/hm^(2))。
关键词
白辣椒
氮肥
产量
品质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white-fruited pepper
nitrogen fertilizer
yield
qualit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S3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促成设施栽培模式对杨梅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海豹
戚行江
张淑文
俞浙萍
孙鹂
郑锡良
梁森苗
机构
三门县松门杨梅专业合作社
湘
湖
实验室
(
农业
浙江省
实验室
)
浙江
农艺师学院
浙江省
农业
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1885-1891,共7页
基金
浙江省领雁研发攻关计划(2023C02031)
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2021C02066-2)。
文摘
以主栽品种东魁和荸荠种杨梅为试材,进行单层膜和双层膜促成栽培,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对果实成熟发育过程中品质指标进行动态分析,为设施栽培的精细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设施栽培模式下,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硬度、谷氨酸含量、总糖含量、葡萄糖含量等指标显著性提高,柠檬酸含量显著性降低;成熟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糖酸比显著性提高;同时,在3种栽培模式下果实品质指标变化基本一致,设施栽培未改变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而2个品种间总氨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苹果酸含量变化趋势有差异,这与品种特性有关。综上所述,设施栽培模式有利于杨梅果实单果重、风味的提高,未改变果实品质形成规律,有利于提高杨梅果实品质与商品性,可根据设施内品种特性制定具体管理方案,实现精细管理。
关键词
杨梅
设施栽培
露地栽培
果实发育
果实品质
分类号
S667.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万古霉素耐药菌流行率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沈瑶
李志宇
缪丰诚
肖英平
杨华
党亚丽
马剑钢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施氮水平对白辣椒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韦静
郭勤卫
张婷
方萍萍
易小磊
谢利芬
李朝森
杨翀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促成设施栽培模式对杨梅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
陈海豹
戚行江
张淑文
俞浙萍
孙鹂
郑锡良
梁森苗
《浙江农业科学》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