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胚胎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病理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蒙艳斌 贺莉萍 钱海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01-603,共3页
目的 :探讨胚胎干细胞 (ESC)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心肌组织形态学及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 4 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梗死未治疗组 (梗死组 )、梗死中心移植组 (中心组 )、梗死周边移植组(周边组 )共 4组。结扎冠... 目的 :探讨胚胎干细胞 (ESC)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心肌组织形态学及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 4 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梗死未治疗组 (梗死组 )、梗死中心移植组 (中心组 )、梗死周边移植组(周边组 )共 4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成心肌梗死模型 ,梗死后 1周移植体外分化并经标记的ESCs,移植后 4周分别检测组织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结果 :移植后 4周 ,周边组移植细胞稳定存活 ,而中心组移植细胞未能存活。心功能及组织学检测表明中心组与梗死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与梗死组比较 ,周边组梗死面积显著小于梗死组 (P <0 0 1) ,(2 1 0± 1 3) %vs (40 7± 2 2 ) % ;左室重量小于梗死组 (P <0 0 1) ,(70 2 0± 2 4 0 )mgvs(882 2± 32 6 )mg;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 +dp/dtmax和LVSP均大于梗死组 (P <0 0 1) ,分别为 (7 9± 0 7)×10 3 mmHg/svs (5 9± 0 5 )× 10 3 mmHg/s和 (117 5± 10 7)mmHgvs (89 2± 8 1)mmHg ;而LVEDP均明显小于梗死组(P <0 0 1) ,(8 5± 0 3)mmHgvs (13 6± 1 2 )mmHg。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于梗死周边区移植ESCs可以阻止心室重构、减少瘢痕面积、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心肌梗死 分化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