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南学院室内设计作品选登
1
作者 王丽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I0005-I0005,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及特征分析
2
作者 张素娟 黄智凯 王丽梅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3期31-34,共4页
基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的理论,对湘南地区郴州市90个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进行了研究分析,构建了5类湘南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组图谱,并运用图示及文字说明的方式,分析了各类图谱的特征,揭示了湘南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独特性... 基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的理论,对湘南地区郴州市90个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进行了研究分析,构建了5类湘南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组图谱,并运用图示及文字说明的方式,分析了各类图谱的特征,揭示了湘南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独特性,为传统村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也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南 传统村落 文化景观 基因组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技术型地方本科院校景观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智凯 张素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5期288-289,共2页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要求培养出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技术性人才,根据景观设计专业的自身特点,通过景观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的课程建设、目标建设、综合体系的建设,结合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同时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综合提出适合于自身发...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要求培养出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技术性人才,根据景观设计专业的自身特点,通过景观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的课程建设、目标建设、综合体系的建设,结合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同时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综合提出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实践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 地方本科院校 景观设计专业 实践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PPPS理论的设计专业混合式教学范式探索——以服务设计课程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马珂 黄艳丽 +2 位作者 李节 李曦 戴向东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0-133,共4页
在“互联网+”时代,融合传统课堂与在线学习特点的混合式教学已逐渐成为高校课程实施的主流模式。本文以服务设计课程为例,基于BOPPPS理论模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服务设计的教学设计研究与教学实践,形... 在“互联网+”时代,融合传统课堂与在线学习特点的混合式教学已逐渐成为高校课程实施的主流模式。本文以服务设计课程为例,基于BOPPPS理论模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服务设计的教学设计研究与教学实践,形成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教学环节。结果表明,该授课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期为国内高校设计专业的混合式实践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理论 新文科 混合式教学 服务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湘南宗祠的建筑艺术及礼俗价值探讨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曦 李丽珍 邓渭亮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7-39,共3页
湘南宗祠建筑艺术是湘南地区重要的民间传统文化形式,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源流。本文旨在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来探讨湘南宗祠的艺术特色与礼俗价值及场景应用。着重探讨了湘南宗祠的建筑选址、平面布局、构建装饰等内容;并结合分析湘南宗祠... 湘南宗祠建筑艺术是湘南地区重要的民间传统文化形式,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源流。本文旨在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来探讨湘南宗祠的艺术特色与礼俗价值及场景应用。着重探讨了湘南宗祠的建筑选址、平面布局、构建装饰等内容;并结合分析湘南宗祠的生活功能,从敬孝、帮扶、收族、清廉等礼俗价值讨论了宗祠建筑艺术作为改善乡村文化样态的重要手段、阐明其在丰富群众生活时所发挥的作用;注重礼俗价值引导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湘南 宗祠 礼俗价值 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中国书法元素的传统食品包装设计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毛鸿达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5-118,共4页
由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汉字具备了象形和表意的性质,书法作为一门表现汉字形式的艺术,书与画从来都是一体的。文章从中国书法艺术的特点出发,把书法中的汉字视为一种变化无穷的传统文化符号或图案,作为传统食品包装中的主体设计元素与装... 由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汉字具备了象形和表意的性质,书法作为一门表现汉字形式的艺术,书与画从来都是一体的。文章从中国书法艺术的特点出发,把书法中的汉字视为一种变化无穷的传统文化符号或图案,作为传统食品包装中的主体设计元素与装饰底纹元素,可以巧妙、合理地将书法元素融入于传统食品包装设计之中,并提出了中国书法在传统食品包装设计中应用应当遵循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文化符号 传统食品 包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茶文化的环境设计专业产教融合模式探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丽梅 《福建茶叶》 2020年第12期113-114,共2页
在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环境设计专业一直在探索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然而这条道路走得并不通畅,校企合作的深度、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的素养都是影响产教融合的因素。以茶道精神喻产教融合,需要挑选优质茶叶、高超的手艺... 在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环境设计专业一直在探索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然而这条道路走得并不通畅,校企合作的深度、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的素养都是影响产教融合的因素。以茶道精神喻产教融合,需要挑选优质茶叶、高超的手艺、掌握火候,才能烹出好茶。因此,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石,完善校企合作平台,才能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教学改革 环境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设计初步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智凯 张素娟 《福建茶叶》 2019年第5期90-90,共1页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双万”计划的建设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符合社会和行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本文介绍了《景观设计初步》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经验,详细分析了项目化教学的课程...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双万”计划的建设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符合社会和行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本文介绍了《景观设计初步》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经验,详细分析了项目化教学的课程设计及课程实施方式,通过实施效果的分析表明项目化教学,有效的提升了《景观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初步 项目化教学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叶鹅掌柴的养护技术及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9
作者 邓渭亮 《河北农机》 2023年第2期135-137,共3页
花叶鹅掌柴为五加科鹅掌柴属多年生常绿灌木。叶革质,较厚,富有光泽,并具有美丽的花白斑,不易失水,有较长的叶柄近年来常用作插花配叶上。性喜充足阳光,温暖湿润的生态环境,忌强光,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不耐严寒。花叶鹅掌柴植株体形较小... 花叶鹅掌柴为五加科鹅掌柴属多年生常绿灌木。叶革质,较厚,富有光泽,并具有美丽的花白斑,不易失水,有较长的叶柄近年来常用作插花配叶上。性喜充足阳光,温暖湿润的生态环境,忌强光,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不耐严寒。花叶鹅掌柴植株体形较小,高度一般1米左右,可根据用处进行培养,最高不超过2米。植株是常见的乔木,四季常绿,叶子较大,长度可达7cm,每柄上有7~10个叶片,叶厚且有光滑,是不多见的适应能力较强的绿植。花叶鹅掌柴盆栽可以通过修剪、压条等培养方式,做出不同的造型,大大提高了植株的观赏价值,为景观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在园林设计中,花叶鹅掌柴植株不仅能用来绿化环境,起到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在装饰中起到净化空气、提高文化素养的作用,突显出景观设计的立体感,营造出雅致的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叶鹅掌柴 养护技术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叶玉簪栽培技术及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0
作者 邓渭亮 《河北农机》 2023年第4期142-144,共3页
波叶玉簪是百合科植物,别名玉春棒,植株生活习性耐寒,喜阴,不能被阳光长时间直射,对土壤要求较低,可以在比较贫瘠或盐碱地中生长,生命力极其旺盛。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排水问题,不能出现积水,防止植株根部损伤,植株在土地肥沃、湿... 波叶玉簪是百合科植物,别名玉春棒,植株生活习性耐寒,喜阴,不能被阳光长时间直射,对土壤要求较低,可以在比较贫瘠或盐碱地中生长,生命力极其旺盛。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排水问题,不能出现积水,防止植株根部损伤,植株在土地肥沃、湿润的位置生长更旺盛。该植株花型较小、颜色为淡紫色,叶子上有乳黄色和白色的条纹,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波叶玉簪植株生长季节叶面始终保持绿、黄、白三种颜色,所以是大树下、建筑物北侧及其他荫蔽地带绿化、美化不可多得的花叶观赏植物。可以作为景观植物应用在景观设计中,大多会应用在建筑物北边,公园岩石旁、其他植株旁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叶玉簪 栽培技术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11
作者 蒋艺芝 李齐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I0005-I0005,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郴州地被植物调查及其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王丽梅 王丽娜 +1 位作者 李昆懋 易真君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3期25-30,共6页
地被植物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乡村绿化美化、平衡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长期以来,乡村景观塑造中地被植物的应用缺乏特色,城市化的植物配置割裂了村庄与乡土自然的有机融合。然而,乡间的野生地被植物适应能力强,导致人... 地被植物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乡村绿化美化、平衡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长期以来,乡村景观塑造中地被植物的应用缺乏特色,城市化的植物配置割裂了村庄与乡土自然的有机融合。然而,乡间的野生地被植物适应能力强,导致人工地被植物逐渐被野生地被植物取代,出现了植被混杂的局面。本研究选取郴州城市公园、道路景观和典型旅游型村庄为研究对象,对常用的人工地被植物和野生杂草植物品种进行统计分析,共涉及城市景观常用地被植物87种,隶属52科77属,乡村景观中野生地被植物77种,隶属41科76属。通过分析其应用现状、植物生长习性和观赏特色,提出乡村地区如何调整人工地被植物和野生地被植物的比例,为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和美乡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被植物 乡野植物 乡村景观 观赏应用 植物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兴冰糖橙高效种植及美丽乡村规划
13
作者 黄智凯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2期36-38,共3页
永兴冰糖橙的果实呈椭圆形,果皮光滑、橙色鲜亮、果肉丰富多汁、味道甘甜可口、汁水浓郁、口感清爽,具有独特的香味和口感,在市场上拥有很好的口碑和知名度,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水果。近年来,永兴当地大力推广冰糖橙种植,通过引进先进的... 永兴冰糖橙的果实呈椭圆形,果皮光滑、橙色鲜亮、果肉丰富多汁、味道甘甜可口、汁水浓郁、口感清爽,具有独特的香味和口感,在市场上拥有很好的口碑和知名度,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水果。近年来,永兴当地大力推广冰糖橙种植,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率和产量,大大地提高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了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兴冰糖橙 高效种植 乡村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处理对竹纤维/聚乳酸可降解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左迎峰 李萍 +3 位作者 刘文杰 李新功 江萍 吴义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06-2012,共7页
以NaOH溶液为改性剂对竹纤维进行碱处理,再与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制备竹纤维/PLA可降解复合材料。探讨了NaOH溶液浓度、碱处理时间和碱处理温度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抗弯强度和耐水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碱处理竹... 以NaOH溶液为改性剂对竹纤维进行碱处理,再与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制备竹纤维/PLA可降解复合材料。探讨了NaOH溶液浓度、碱处理时间和碱处理温度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抗弯强度和耐水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碱处理竹纤维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碱处理使竹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大,单纤维的强度提高,有效提高了与PLA基体的机械黏接力。但碱浓度过大、处理时间过长或处理温度过高时,纤维素分子链排列致密程度降低,整体纤维的力学性能下降。NaOH溶液浓度为3%,处理时间为4h,处理温度为60℃时,所制得竹纤维/PLA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耐水性能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碱处理 聚乳酸 可降解复合材料 相容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人造板制造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萍 左迎峰 +2 位作者 吴义强 赵星 王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624-2630,共7页
为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提高秸秆利用率和附加值,将秸秆用于生产人造板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本文基于几种常见的秸秆人造板及其特性,从产业发展和技术研究角度阐述了国内外秸秆人造板发展情况。针对秸秆人造板制造中存在的问题,从界面胶... 为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提高秸秆利用率和附加值,将秸秆用于生产人造板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本文基于几种常见的秸秆人造板及其特性,从产业发展和技术研究角度阐述了国内外秸秆人造板发展情况。针对秸秆人造板制造中存在的问题,从界面胶合机理及改性、胶黏剂制备与改性、成型工艺的选择与参数确定三个方面对提高秸秆人造板胶合强度、环保性能、生产能耗、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等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秸秆人造板在家具、地板、室内装饰和建筑墙体中的应用情况。同时,针对秸秆人造板在制备和改性机理研究及推广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人造板 胶合界面 胶黏剂 成型工艺 改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具和地板用浸渍改性杉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萍 左迎峰 +1 位作者 吴义强 赵星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3-138,共6页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林树种之一,但其木材存在诸多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家具、地板中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将杉木进行浸渍改性以提高综合利用率是解决全球木材的供需矛盾和家具、地板用材短缺的重要手段之一。浸渍改性目前主要应用...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林树种之一,但其木材存在诸多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家具、地板中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将杉木进行浸渍改性以提高综合利用率是解决全球木材的供需矛盾和家具、地板用材短缺的重要手段之一。浸渍改性目前主要应用的树脂有UF树脂、PF树脂、聚乙烯醇缩甲醛、MF树脂等,其中以PF应用较常见,其改性效果较为显著。浸渍改性过程中,主要有真空处理、真空加压、抽提后常压浸渍或真空浸渍等浸注方法,辊压浸注作为常温常压条件下高效快速浸注处理木材的方法也可用于杉木的浸渍改性,真空-叠压法既能保证改性药剂完全渗入杉木木材,也能防止杉木试材在压力下被压溃。不同的浸渍工艺参数和树脂固化条件对改性后杉木性能影响不同:浸渍时间对浸渍材的吸水率及吸水厚度膨胀率影响较大,热压温度、热压时间与压缩变形恢复率、静曲强度密切相关,各工艺因素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最后讨论了浸渍改性杉木在家具、地板业中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为杉木浸渍改性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浸渍改性 家具 地板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S和FTIR分析仿生呼吸法对硅酸盐改性杉木浸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萍 吴义强 +2 位作者 吕建雄 袁光明 左迎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30-1435,共6页
杉木进行硅酸盐浸渍改性处理后,木材内部的改性剂相关元素含量与分布是衡量浸渍效果的重要指标,对改性杉木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硅酸盐为浸渍改性剂,采用仿生呼吸法对杉木进行浸渍改性。研究了仿生呼吸法对硅酸盐... 杉木进行硅酸盐浸渍改性处理后,木材内部的改性剂相关元素含量与分布是衡量浸渍效果的重要指标,对改性杉木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硅酸盐为浸渍改性剂,采用仿生呼吸法对杉木进行浸渍改性。研究了仿生呼吸法对硅酸盐改性杉木的密度、抗弯强度、抗压强度、三切面硬度和24 h吸水率影响,利用XPS和FTIR分析了杉木素材与改性材的化学成份与化学结构,并对硅酸盐改性剂在改性杉木中的分布深度与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经过硅酸盐浸渍改性后,改性杉木平均密度大于0.721 g·cm^(-3),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增大了170.19%和286.64%。改性杉木横切面、径切面和弦切面的硬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硅酸盐改性使杉木的24 h吸水率从91.17%±2.51%降至39.23%±1.62%,表明杉木的尺寸稳定性大幅度提高。相比于杉木素材,改性杉木木材的XPS全谱扫描中出现了Na元素和Si元素的吸收峰,窄扫谱图中出现了Si—O—C和Na—O化学结构。同时,改性杉木木材的FTIR谱图中出现了Si—O—Si的吸收峰,并且游离羟基含量减少,缔合羟基增多。XPS和FTIR分析都表明硅酸盐浸注到了杉木木材的孔隙中,且硅酸钠与杉木木材中羟基形成了化学键结合和氢键结合。这也是改性杉木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提高的重要原因。另外,通过XPS测试发现改性杉木木材沿横向从表面到30 mm处都出现了C,O,Na和Si元素,并且沿横向从表面到30 mm处,Si—O—C结合结构的吸收峰强度基本相同,说明从表面到中间部位,硅酸钠与杉木木材中的羟基都较均匀地形成了化学键。对各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改性杉木木材中C,O,Na和Si元素的相对含量从表面到中间部位(30 mm)差异较小,进一步表明改性剂能较好浸入杉木木材中间,并且均匀性较好。研究结果将为杉木浸渍改性效果提供数据支撑,并为优化改性工艺与方法、进一步提高改性杉木的物理力学性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硅酸盐 仿生呼吸法 XPS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灰比对镁系无机轻质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左迎峰 肖俊华 +3 位作者 李萍 王健 李贤军 吴义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370-2375,共6页
以镁系胶凝材料为主料,双氧水为发泡剂,二氧化锰为激发剂,硬脂酸钙为稳定剂,聚丙烯酰胺为增稠剂,通过化学发泡法制备内部含有大量密闭气孔的镁系无机轻质材料。探讨了水灰比(镁盐水用量与氧化镁粉比率)对镁质无机轻质材料表观密度、压... 以镁系胶凝材料为主料,双氧水为发泡剂,二氧化锰为激发剂,硬脂酸钙为稳定剂,聚丙烯酰胺为增稠剂,通过化学发泡法制备内部含有大量密闭气孔的镁系无机轻质材料。探讨了水灰比(镁盐水用量与氧化镁粉比率)对镁质无机轻质材料表观密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孔结构及耐水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水灰比不仅影响镁系无机轻质材料的孔结构和发泡成型,对晶体结构也有较大影响。随着水灰比增大,浆体稠度降低,镁系无机轻质材料的表观密度减小,孔结构形态逐渐得到改善,力学强度和耐水性则是先增大后减小。在水灰比为1.4时,强度相峰值最大,镁系无机轻质材料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最大,耐水性最佳,同时平均孔径较小,孔隙率和圆度值最接近开普勒理想模型数值,表观密度仅为0.41g/cm^3,适合作为节能轻质墙体材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系胶凝材料 化学发泡 无机轻质材料 水灰比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竹集成材家具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萍 吴义强 左迎峰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7年第3期82-83,共2页
随着木材资源供需矛盾激化,我国家具产业出现了原材料不足的危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发挥现有竹材资源的优势,竹集成材作为一种新的家具基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此背景下现代竹集成材家具应运而生。本文从竹集成材的概念与特点入手... 随着木材资源供需矛盾激化,我国家具产业出现了原材料不足的危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发挥现有竹材资源的优势,竹集成材作为一种新的家具基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此背景下现代竹集成材家具应运而生。本文从竹集成材的概念与特点入手,简述了竹集成材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重点讨论了现代竹集成材家具所具有深刻的文化特性、独特的形态特性、科学的环境特性以及亲切的感觉特性;为今后竹集成材家具的设计和制造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集成材 现代家具 文化特性 形态特性 环境特性 感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浸渍改性对杉木视觉物理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萍 张源 +3 位作者 吴义强 吕建雄 袁光明 左迎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2-129,共8页
【目的】对杉木素材与硅酸盐改性材的弦切板与径切板材色、光泽度、纹理进行测量与对比,分析硅酸盐改性处理对杉木视觉特性的影响规律。旨在为硅酸盐改性材的大规模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指导杉木改性材相关产品的研发。【方法】在改性前后,... 【目的】对杉木素材与硅酸盐改性材的弦切板与径切板材色、光泽度、纹理进行测量与对比,分析硅酸盐改性处理对杉木视觉特性的影响规律。旨在为硅酸盐改性材的大规模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指导杉木改性材相关产品的研发。【方法】在改性前后,对100 mm×100 mm×20 mm的杉木径切板和杉木弦切板的材色、光泽度、纹理进行测量,分析改性处理前后杉木视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改性后,弦切板与径切板的红绿色度值分布区间分别为2.0~6.0和2.5~5.5,黄蓝色度值分布区间分别为17.5~24.0和18.0~24.0,两组数据均较素材小。明度值分布区间也有所下降,为61.0~71.0,表明改性处理对杉木的色彩倾向有所均衡,在明暗程度上也有一定影响。杉木素材的平行纹理光泽度(GZL)、垂直纹理光泽度(GZT)、光泽度比(GZB)分别为5.54%、4.32%、1.28,杉木改性材的GZL、GZT、GZB分别为3.32%、2.86%、1.16。两种杉木的GZL均略大于GZT,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改性后,光泽度线性趋势更加明显,而且数据也更为集中。杉木改性材的纹理粗细、纹理间距、纹理疏密度分别为0.55 mm、9.51 mm、0.06,与素材差别微弱,表明改性处理并没有对纹理的疏密程度产生影响。改性材弦切板与径切板的纹理灰度与背景灰度分布区间都较素材有所降低,说明改性处理使得杉木的纹理与背景的灰度等级变得更高。杉木改性材的纹理灰度与背景灰度分布较素材松散,两者呈一定的线性关系但不紧凑。【结论】硅酸盐改性处理对木材颜色影响较小,杉木基本上维持了原有的颜色特征。杉木改性材光泽度略小于素材,基本分布规律相同。改性处理对纹理间距与纹理粗细的影响微弱,改性材仍保持同素材一样的纹理疏密程度,改性后的杉木纹理灰度值与背景灰度值差别变大,对比度稍高,使得改性杉木的纹理较素材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硅酸盐 浸渍改性 材色 光泽度 纹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