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芽孢杆菌有氧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幼鱼 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钟国防 田鑫鑫 +4 位作者 谢春元 黄旭雄 陈乃松 黄卫 朱站英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9-148,共10页
芽孢杆菌(Bacillus)有氧发酵豆粕的肽类和活菌等含量丰富,为研究其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的养殖效果,配制鱼粉含量为50%的大口黑鲈基础饲料,在基础饲料中用芽孢杆菌有氧发酵豆粕分别替代0、10%、20%、30%和40%... 芽孢杆菌(Bacillus)有氧发酵豆粕的肽类和活菌等含量丰富,为研究其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的养殖效果,配制鱼粉含量为50%的大口黑鲈基础饲料,在基础饲料中用芽孢杆菌有氧发酵豆粕分别替代0、10%、20%、30%和40%的鱼粉,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实验饲料进饲养实验。实验共分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初始体重为(19.83±0.33)g]。采用表观饱食投喂饲养75 d。结果显示,20%和30%实验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饲料效率、存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0%的替代组增重率及饲料效率皆出现最大值;各实验组之间肥满度和肝体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替代组脏体比出现下降的趋势,且当替代量超过30%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含量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替代组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力随鱼粉替代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10%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各替代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肠道组织结构的研究结果显示,40%组前肠肠绒毛密度和肠壁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0%前肠绒毛高度和宽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0%组中肠肠壁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其他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0%和40%组中肠绒毛密度和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实验组的后肠肠壁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30%组绒毛高度和宽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实验条件下,芽孢杆菌有氧发酵豆粕替代20%的鱼粉不会影响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和体质,对其肠道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芽孢杆菌有氧发酵豆粕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 肠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鳖饲料复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站英 王刚 +1 位作者 黄仲园 华雪铭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6-103,共8页
为降低中华鳖饲料生产成本,本试验在中华稚鳖[(6.93±0.28)g]饲料中使用不同量的复合植物蛋白源(大米蛋白粉、发酵豆粕和去皮豆粕),同时不同程度降低进口鱼粉和国产鱼粉的用量,根据饲料配方中复合植物蛋白源(P)与鱼粉(F)使用量的比... 为降低中华鳖饲料生产成本,本试验在中华稚鳖[(6.93±0.28)g]饲料中使用不同量的复合植物蛋白源(大米蛋白粉、发酵豆粕和去皮豆粕),同时不同程度降低进口鱼粉和国产鱼粉的用量,根据饲料配方中复合植物蛋白源(P)与鱼粉(F)使用量的比值从低到高分别设置对照组(生产配方P/F28C),试验组P/F28E、P/F33E和P/F41E 4种粉状饲料,在温棚中饲养中华鳖稚鳖49 d;并于养殖试验结束时(此时视作冬眠初期),于原池铺沙进行为期6个月的抗低温(冬眠)应激试验。结果表明:养殖试验期间,四种饲料对中华鳖的生长和形体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P/F28E组增重率稍显弱势,P/F28C和P/F33E组血清中溶菌酶活力显著高于P/F28E、P/F41E两组(P<0.05)。冬眠期间,所有试验组的增重率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但P/F28C和P/F33E组能在冬眠复苏后快速适应环境而增加体重,P/F41E组相对增重率均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P/F33E组在冬眠初期和中期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且在整个冬眠期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波动最小。综上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P/F28C和P/F33E组为最适配方,考虑生产成本因素,则P/F33E组为最优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复合植物蛋白 冬眠 生长性能 血清指标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鱼苗工厂化标粗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朱站英 于宁 鲍华江 《科学养鱼》 2021年第12期6-8,共3页
据统计,全国大口黑鲈的产量40万吨左右,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苗种需求量年年攀升,苗种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很多小企业和个人为追求高收益,通过购买大口黑鲈初孵仔鱼,经过人工培育,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然后出售。但是大口黑鲈鱼苗标粗... 据统计,全国大口黑鲈的产量40万吨左右,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苗种需求量年年攀升,苗种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很多小企业和个人为追求高收益,通过购买大口黑鲈初孵仔鱼,经过人工培育,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然后出售。但是大口黑鲈鱼苗标粗技术尚不成熟,苗种培育成活率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仔鱼体质弱、苗种转食阶段培育技术不成熟等。笔者根据实践生产经验,将大口黑鲈鱼苗工厂化标粗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人工培育 体质弱 养殖规模 工厂化 苗种培育 企业和个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