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鲜茧丝浸泡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吕超目 江文斌 +1 位作者 傅雅琴 王玲玲 《现代纺织技术》 2018年第2期27-33,共7页
基于鲜茧丝经过纬线浸泡工艺处理后,存在抱合性能下降显著,严重影响到后期织造工序正常进行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来研究浸泡助剂用量、浸泡时间以及浸泡温度共同作用下(不考虑交互作用)对鲜茧丝浸泡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工艺浸... 基于鲜茧丝经过纬线浸泡工艺处理后,存在抱合性能下降显著,严重影响到后期织造工序正常进行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来研究浸泡助剂用量、浸泡时间以及浸泡温度共同作用下(不考虑交互作用)对鲜茧丝浸泡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工艺浸泡后的鲜茧丝相较于现有工艺浸泡后的鲜茧丝,抱合性能有着显著性的提高,生丝微观结构和表面形态基本相同,满足织造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茧丝 浸泡助剂浓度 浸泡时间 浸泡温度 抱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茧的低温冷冻保存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陆婷婷 王玲玲 +1 位作者 邢秋明 江文斌 《现代纺织技术》 2018年第4期6-11,共6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鲜茧经不同冷冻条件保存后茧质性能变化,以同一庄口的蚕茧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冷冻条件进行保存。对干茧、鲜茧、不同温度冷冻不同时间后鲜茧的茧质以及茧层渗透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工艺条件相同的条件... 为了更好地了解鲜茧经不同冷冻条件保存后茧质性能变化,以同一庄口的蚕茧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冷冻条件进行保存。对干茧、鲜茧、不同温度冷冻不同时间后鲜茧的茧质以及茧层渗透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工艺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鲜茧经冷冻保存后蛹体含水率略有减少,茧层含水率增大;好蛹率测试结果显示,如需较长时间保持蛹体新鲜,储藏温度至少要低于-20℃;鲜茧经冷冻保存后茧层初期丝胶溶失率变大,茧层渗透性能增强,内层落绪次数减少,有利于缫丝过程中茧丝的顺利离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茧 冷冻保存 蛹体 茧质 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茧丝织物和干茧丝织物染色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玲玲 赵兰 +1 位作者 解萍萍 江文斌 《现代纺织技术》 2019年第2期79-83,共5页
为探究鲜茧丝织物和干茧丝织物染色后性能的差异,选用同一庄口的鲜茧丝和干茧丝为实验原料,在同种工艺条件下分别织造和染色。并对染色后鲜茧丝织物和干茧丝织物的K/S值、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折皱回复性、透气透湿性等进行测... 为探究鲜茧丝织物和干茧丝织物染色后性能的差异,选用同一庄口的鲜茧丝和干茧丝为实验原料,在同种工艺条件下分别织造和染色。并对染色后鲜茧丝织物和干茧丝织物的K/S值、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折皱回复性、透气透湿性等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织物的K/S值、染色牢度基本一致;经同种工艺染色后,鲜茧丝织物的悬垂性、柔软性、拉伸性能、透气透湿性略优于干茧丝织物,织物硬挺度、抗皱性略差于干茧丝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茧丝 干茧丝 染色 织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捻机构的技术参数对生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孟丽 邢秋明 +1 位作者 韩红波 江文斌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0,共5页
针对目前缫丝行业中出现的人工捻鞘产生的绪间丝鞘质量不统一,手工捻鞘效率低等问题,探究性地提出了采用自动假捻机构装置代替人工捻鞘缫制生丝。根据假捻机构设置相关的技术参数进行生丝加工,对生丝的强伸性、抱合、清洁、洁净、表面... 针对目前缫丝行业中出现的人工捻鞘产生的绪间丝鞘质量不统一,手工捻鞘效率低等问题,探究性地提出了采用自动假捻机构装置代替人工捻鞘缫制生丝。根据假捻机构设置相关的技术参数进行生丝加工,对生丝的强伸性、抱合、清洁、洁净、表面形态、基团结构等性能进行测试,并与常规丝鞘缫制的生丝进行性能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导丝轮往复速度为150次/min,丝条交叉次数为4次,导丝钩距离为55 mm的条件下,生丝的性能与常规丝鞘缫丝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鞘 假捻 机构 生丝 抱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织物和棉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玲玲 傅雅琴 江文斌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3,共6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多层天然织物的热湿性能,以蚕丝织物和棉织物为研究对象,以面密度作为归一化指标,对不同面密度(不同层数)蚕丝织物和棉织物的透气率、透湿量和热阻进行测试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建立织物面密度对透气率、透... 为了更好地了解多层天然织物的热湿性能,以蚕丝织物和棉织物为研究对象,以面密度作为归一化指标,对不同面密度(不同层数)蚕丝织物和棉织物的透气率、透湿量和热阻进行测试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建立织物面密度对透气率、透湿量、热阻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在测试条件下,织物面密度与透气率和透湿量呈乘幂负相关,与热阻呈线性正相关;相同面密度时,蚕丝织物的透气率和透湿量均大于棉织物;当面密度较小时,蚕丝织物的热阻比棉织物小,随着面密度的增大,蚕丝织物的热阻逐渐优于棉织物,且面密度越大,差异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织物 棉织物 面密度 热湿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烘茧温度对茧丝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吕振飞 邢秋明 +1 位作者 孙再俊 江文斌 《现代纺织技术》 2019年第1期11-14,31,共5页
采用热风循环烘茧机对蚕茧进行干燥,探讨了不同头冲温度对生丝力学性能和丝胶结构的影响。通过一粒缫、力学性能测试、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法分别对不同头冲温度处理后缫制生丝的力学性能、落绪分布和丝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用视频光学接... 采用热风循环烘茧机对蚕茧进行干燥,探讨了不同头冲温度对生丝力学性能和丝胶结构的影响。通过一粒缫、力学性能测试、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法分别对不同头冲温度处理后缫制生丝的力学性能、落绪分布和丝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用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观察了茧层的亲水性。研究表明,鲜茧经过高温干燥后茧层丝胶会产生热变性,理化性能发生改变,茧层丝胶的分子结构从无规卷曲向β-折叠结构转化。当头冲温度为105℃时,生丝力学性能最好,洁净成绩最高,且热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冲温度 落绪分布 生丝 力学性能 丝胶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