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特征交互的样本不均衡的玉米病害检测方法
1
作者 姜飞 叶炜 +2 位作者 李兆星 王洪凯 王教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9-406,共8页
【目的】解决复杂环境中玉米叶片病害数据样本不均衡、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方法】设计一种改进的目标检测网络SF_YOLOv5。首先,在YOLOv5的多尺度金字塔结构基础上,设计一种新的空间−特征金字塔结构(SPD-FPN),增强网络对小目标病害特征... 【目的】解决复杂环境中玉米叶片病害数据样本不均衡、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方法】设计一种改进的目标检测网络SF_YOLOv5。首先,在YOLOv5的多尺度金字塔结构基础上,设计一种新的空间−特征金字塔结构(SPD-FPN),增强网络对小目标病害特征在高分辨率层次上的识别能力,保留大目标在低分辨率层次上的信息,整体提升网络的检测精度和鲁棒性。其次,引入Focal Loss损失函数,通过增加难分类样本的权重,减少易分类样本的影响,确保模型能够更关注不平衡数据集中易被忽略的少量样本。此外,将迁移学习的思想应用于SF_YOLOv5的设计中,将预训练得到的YOLOv5模型参数迁移到改进的SF_YOLOv5网络上进行训练,利用已有的大规模数据集知识,提升网络对玉米病害检测的泛化能力。【结果】在构建的玉米病害数据集上验证SF_YOLOv5模型的均值检测精度(mAP)达93.3%,召回率为89.6%,相比原始YOLOv5模型有显著提升。且模型体积较小,易部署于移动端设备。【结论】改进后的网络检测样本不均衡的玉米叶片病害效果优于原模型,可用于农田场景下样本不均衡的玉米病害的智能诊断,为农业领域实时监测玉米病害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玉米病虫害 特征交互 样本不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自由度并联压电粘滑运动平台
2
作者 孟令伟 杨依领 +2 位作者 吴高华 崔玉国 魏燕定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7-437,共11页
针对细胞穿刺、显微操作以及微装配任务中对宏行程、高精度、大负载和多自由度的性能要求,利用压电柔顺机构设计了三自由度并联粘滑驱动平台。将压电纤维片粘贴至拱形驱动机构,构成驱动单元并结合粘滑致动,实现并联平台的大范围高精度... 针对细胞穿刺、显微操作以及微装配任务中对宏行程、高精度、大负载和多自由度的性能要求,利用压电柔顺机构设计了三自由度并联粘滑驱动平台。将压电纤维片粘贴至拱形驱动机构,构成驱动单元并结合粘滑致动,实现并联平台的大范围高精度运动。柱形支撑增强了平台承载能力,万向轴承减小了移动平台的非驱动摩擦,提高整体运动性能。通过有限元法建立拱形柔顺驱动单元的静力学模型,并对输出位移和固有频率进行仿真分析。最后,搭建实验测试系统验证平台性能。实验表明,在步进模式下,压电粘滑平台沿X,Y向平动的最大单步位移可达294.7μm和304.5μm,绕Z轴转动的最大单步转角为9.96 mrad,最大垂直负载为110 N;在扫描模式下,平动和转动的位移分辨率分别为6 nm和0.28μrad。因此,所设计的并联压电粘滑平台满足精密微操作任务所需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驱动 柔顺机构 粘滑运动 三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滑石基复合氧化物Ce@MgAl-LDH的制备及其催化降解罗丹明B研究
3
作者 黄兆城 刘斌 +1 位作者 冯泽桐 郭玉华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3-1198,共6页
水滑石因其活性组分分散性好及层状结构被广泛用作催化剂载体,而Ce被认为是C—C键偶联的活性中心。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稀土元素Ce改性Mg-Al水滑石,并以此为硬模板制备了Ce-Mg-Al三元层状复合氧化物,采用XRD、SEM、TG、FTIR、UV分析样品的... 水滑石因其活性组分分散性好及层状结构被广泛用作催化剂载体,而Ce被认为是C—C键偶联的活性中心。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稀土元素Ce改性Mg-Al水滑石,并以此为硬模板制备了Ce-Mg-Al三元层状复合氧化物,采用XRD、SEM、TG、FTIR、UV分析样品的组织形貌与显微结构,同时探究了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PMS)降解罗丹明B的性能。结果表明,Ce可进入Mg-Al水滑石层板;焙烧后得到三元复合氧化物,经还原后仍能保持层状结构;当PMS用量为60 mg,催化剂用量为16 mg,罗丹明B浓度为3 mg/L,最佳降解率为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三元复合氧化物 罗丹明B 过硫酸盐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滑石基层状Zn-Mg-Al三元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性能研究
4
作者 赵中梁 郭玉华 +3 位作者 潘国祥 石蕊蕊 朱婵 肖蕾蕾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04-1911,共8页
以水热法合成的Zn-Mg-Al水滑石为硬模板制备了层状Zn-Mg-Al三元复合氧化物,通过XRD、SEM、EDS、TG-DSC、UV-Vis、FI-IR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研究了Zn-Mg-Al三元复合氧化物和Zn-Mg-Al水滑石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及催化... 以水热法合成的Zn-Mg-Al水滑石为硬模板制备了层状Zn-Mg-Al三元复合氧化物,通过XRD、SEM、EDS、TG-DSC、UV-Vis、FI-IR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研究了Zn-Mg-Al三元复合氧化物和Zn-Mg-Al水滑石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及催化机理。结果表明,Zn-Mg-Al水滑石经过500℃煅烧得到了具有“记忆效应”的Zn-Mg-Al三元复合氧化物,其保持了水滑石有序的层状结构,禁带宽度E_(g)值(3.11 eV)远低于水滑石(4.95 eV),光吸收性好,其中活性ZnO相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当催化剂用量10 mg,溶液浓度30 mg/L,反应时间60 min时,Zn-Mg-Al三元复合氧化物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降解率可达到99.0%,而Zn-Mg-Al水滑石在反应120 min时降解率才达到95.0%;光催化反应过程中,Zn-Mg-Al三元复合氧化物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种为·O_(2)^(-),而Zn-Mg-Al水滑石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种是·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复合氧化物 光催化降解 罗丹明B 光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干扰下基于VMD三次分解的锂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
5
作者 蔡志端 张吴哲 +1 位作者 吴成傲 童嘉阳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1644,共14页
针对传感器测量噪声或工况导致的电流突变对锂电池容量增量曲线造成的强干扰而引发的电池健康状态评估不准确的问题,本工作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次变分模态分解的解决方法,以提高电池健康状态评估的准确性。首先,通过双重变分模态分... 针对传感器测量噪声或工况导致的电流突变对锂电池容量增量曲线造成的强干扰而引发的电池健康状态评估不准确的问题,本工作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次变分模态分解的解决方法,以提高电池健康状态评估的准确性。首先,通过双重变分模态分解技术,对受干扰影响的容量增量曲线进行去噪处理,干扰源包括全域电压噪声、局部电压噪声以及局部电流突变噪声等,并对去噪之后得到的曲线提取峰值特征量;其次,为进一步提升峰值特征量表征电池健康状态的能力,对所提取的峰值特征量再次使用变分模态分解,并依据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将模态分量重构为主退化趋势和波动趋势两个分量,主退化趋势分量反映了特征量随着时间推移的整体衰减情况,而波动趋势则捕捉了特征量较短时间内的变化特性,两者共同作为健康特征用于锂电池的健康状态估计;最后,基于NASA数据集,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等算法进行电池健康估计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工作所提出的方法在强干扰环境下对锂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有效,且能达到良好的估计精度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增量 变分模态双重分解 噪声 主退化趋势 波动趋势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doped Co_(3)O_(4)/reduced graphene oxide:Preparation and electrocatalytic oxygen evolution property
6
作者 TIAN Tian ZHOU Meng +5 位作者 WEI Jiale LIU Yize MO Yifan YE Yuhan JIA Wenzhi HE Bin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394,共10页
Binary composites(ZIF-67/rGO)were synthesized by one-step precipitation method using cobalt nitrate hexahydrate as metal source,2-methylimidazole as organic ligand,and 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as carbon carrier.Then... Binary composites(ZIF-67/rGO)were synthesized by one-step precipitation method using cobalt nitrate hexahydrate as metal source,2-methylimidazole as organic ligand,and 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as carbon carrier.Then Ru3+was introduced for ion exchange,and the porous Ru-doped Co_(3)O_(4)/rGO(Ru-Co_(3)O_(4)/rGO)composite electro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annealing.The phase structure,morphology,and valence state of the catalyst were analyzed b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In 1 mol·L^(-1)KOH,the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st was measured by linear sweep voltammetry,cyclic voltammetry,and chronoamperometr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Ru doping and rGO provides a fast channel for collaborative electron transfer.At the same time,rGO as a carbon carrier can improv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Ru-Co_(3)O_(4)particles,and the uniformly dispersed nanoparticles enable the reactants to diffuse freely on the cataly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Ru-Co_(3)O_(4)/rGO wa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Co_(3)O_(4)/rGO,and the overpotential of Ru-Co_(3)O_(4)/rGO was 363.5 mV at the current density of 50 m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organic framework GRAPHENE ELECTROCATALYST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铣削参数对毛竹切削力及维管束纤维提取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胡晓军 田泽 +1 位作者 徐云杰 管珣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2-630,共9页
【目的】探究采用铣削方式提取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维管束纤维时切削力及提取质量的最优切削参数,为高效获取粗细、长度等一致性好的优质天然维管束纤维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切削速度(Vc)、每齿进给量(fz)、切削深度(Ap)为变量... 【目的】探究采用铣削方式提取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维管束纤维时切削力及提取质量的最优切削参数,为高效获取粗细、长度等一致性好的优质天然维管束纤维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切削速度(Vc)、每齿进给量(fz)、切削深度(Ap)为变量,使用双刃直槽硬质合金木工雕刻刀,对竹板开展单向顺铣正交切削试验;运用极差和方差分析方法,交互验证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切削力经验公式;基于瞬态切削几何模型和单因素试验,探究切削三要素对维管束纤维提取质量的影响。【结果】切削过程中,刀具对工件产生X、Y向切削力,Z向切削力在0附近持续波动。切削深度对切削力影响极其显著。平行刀具进给方向主要受切削力作用,每齿进给量比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更显著;垂直刀具进给方向主要受挤压力作用,切削速度比每齿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更显著。沿刀具进给方向切削力的非线性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为0.956,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切削力大小;垂直刀具进给方向切削力的非线性回归方程决定系数为0.697,但其预测值与理论值之间误差为±5 N,可以反映该方向切削力的总体变化趋势。采用铣削方式获得的平均纤维长度与目标长度误差为±0.1 mm,在切削参数范围内,当切削参数为:Vc=188.5 m·min^(-1),A_(p)=12 mm,f_(z)=0.2 mm时,得到较大直径和较大纵横比的维管束纤维。【结论】切削深度是影响切削力大小的最主要因素。平行刀具进给方向,每齿进给量比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大;垂直刀具进给方向,切削速度比每齿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大。切削力非线性回归模型可以较.准确计算各方向的切削力和总体变化趋势;采用的铣削方式可准确控制维管束纤维的目标长度,采用较高切削速度、较大切削深度和较小每齿进给量有助于获得较大长径比和直径的维管束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管束纤维 铣削参数 切削力 纤维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土壤污染柴油含量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叶嘉富 车磊 +3 位作者 杨帆 彭黄湖 梁宏宝 吴圣姬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1-226,共6页
为了快速定量测量柴油污染土壤中的柴油含量,扩大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污染土壤监测中的应用,制备了含柴油的高岭土样本集F1和含柴油的实际土壤样本集F2,对近红外光谱检测数据建立了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回归3种预测模型。结果... 为了快速定量测量柴油污染土壤中的柴油含量,扩大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污染土壤监测中的应用,制备了含柴油的高岭土样本集F1和含柴油的实际土壤样本集F2,对近红外光谱检测数据建立了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回归3种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对样本集F1的预测精度良好,但无法准确预测样本集F2中的柴油含量。通过加标和重复加标处理,改善了实际土壤中柴油含量的预测效果。与直接建模相比,由柴油高岭土样本加入少量实际土壤样本后建立的近红外光谱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柴油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柴油污染土壤 定量预测模型 加标和重复加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物理系统攻击威胁的防御策略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文成林 杨力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24-2236,共13页
信息物理系统是一种通过网络空间将物理对象和计算单元相连接的智能系统,其构建了“感知–传输–决策–控制”的一体化框架.由于信息物理系统应用于许多基础设施中,因此其安全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首先,阐述典型的信息物理系统建模方... 信息物理系统是一种通过网络空间将物理对象和计算单元相连接的智能系统,其构建了“感知–传输–决策–控制”的一体化框架.由于信息物理系统应用于许多基础设施中,因此其安全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首先,阐述典型的信息物理系统建模方法,以满足性能分析的需求;然后,从数学表示的角度构建3种代表性的网络攻击模型(DoS攻击、欺骗攻击以及重放攻击),为防御方法的研究奠定基础;接着,从特定防御方法和通用防御方法两个方面总结针对信息物理系统的防御手段及最新研究进展;最后,从4个不同的角度指出现存问题,并且探讨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系统 特定防御方法 通用防御方法 系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注入提升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性能的研究
10
作者 沈旭宇 黄信二 吕文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9-523,共5页
该文制备工业尺寸的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研究光注入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注入有效提升了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经过光注入后电池光电转换绝对效率提升了0.33%,均值达到24.47个百分点。对比光注入前后... 该文制备工业尺寸的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研究光注入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注入有效提升了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经过光注入后电池光电转换绝对效率提升了0.33%,均值达到24.47个百分点。对比光注入前后的光电性能参数,其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是光注入使得电池的填充因子被有效提升。结合光注入前后电池的Suns-Voc测试,证实了光注入能使电池的串联电阻大比例降低。因此,光注入改善电池性能的主要物理原因可归结为:串联电阻的降低提升了电池的填充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太阳电池 异质结 光注入 光电转换效率 串联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粒不规则种子吸附特性试验研究
11
作者 徐云杰 汪金凯 +2 位作者 盛浩威 胡飞 祁亨年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2,共8页
针对不规则小粒径种子精选、精播要求,选取大叶木耳菜、小麦和黄瓜三类不同形状的种子为试验对象,对气吸式排种器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吸嘴的形状、种子重量、吸嘴直径、孔径比、吸附压力和吸嘴转速对最大压力、极限压力、吸空率、单粒吸... 针对不规则小粒径种子精选、精播要求,选取大叶木耳菜、小麦和黄瓜三类不同形状的种子为试验对象,对气吸式排种器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吸嘴的形状、种子重量、吸嘴直径、孔径比、吸附压力和吸嘴转速对最大压力、极限压力、吸空率、单粒吸附率和复粒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最大压力线性回归方程可以较好地估测不同吸嘴直径和吸嘴转速下所需要的最大压力;建立的极限压力线性回归方程对大叶木耳菜和小麦种子的估测较好,无法对黄瓜种子进行估测;重量对三类种子的单粒吸附率影响都较小,总体上可以忽略;吸附压力对大叶木耳菜和小麦种子的单粒吸附率影响较大、对黄瓜种子影响较小;吸嘴直径对三类种子的单粒吸附率影响都较大;吸嘴转速对小麦种子的单粒吸附率影响较大、对大叶木耳菜和黄瓜种子影响较小。确定三类种子最优单粒吸附率参数为:大叶木耳菜种子在吸附压力为15 kPa,吸嘴直径为2.0 mm,吸嘴转速为16.875 r/min时,最大单粒吸附率为99.17%;小麦种子在吸附压力为15 kPa,吸嘴直径为2.0 mm,吸嘴转速为16.875 r/min时,最大单粒吸附率为98.33%;黄瓜种子在吸附压力为15 kPa,吸嘴直径为1.0 mm,吸嘴转速为20.625 r/min时,最大单粒吸附率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不规则 精选 精播 气吸式 单粒吸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复合驱动并联机构刚度分析
12
作者 张灿果 倪笑宇 +1 位作者 王永立 安兆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9-342,共4页
针对直升机旋翼支撑平台,设计了一种复合驱动四自由度并联机构,利用复合驱动分支增大了并联机构工作空间。推导了并联机构中各驱动分支和动平台之间的运动关系式,考虑约束力、驱动力和驱动力矩综合作用下复合驱动分支的横向变形、轴向... 针对直升机旋翼支撑平台,设计了一种复合驱动四自由度并联机构,利用复合驱动分支增大了并联机构工作空间。推导了并联机构中各驱动分支和动平台之间的运动关系式,考虑约束力、驱动力和驱动力矩综合作用下复合驱动分支的横向变形、轴向变形和扭转变形,结合机构的运动学方程推导了复合驱动并联机构的刚度矩阵。利用有限元软件验证了并联机构整体刚度矩阵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并联机构的刚度满足使用需要,为含复合驱动并联机构的应用和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复合驱动 刚度矩阵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逆变器母线电压纹波的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郭晓瑞 王培良 +1 位作者 郭吉丰 王燕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53,共6页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中直流母线电压纹波的存在使得电压环控制器的设计变得困难,对此首先推导出稳态时直流母线电压纹波和电压环控制器输出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母线电压纹波补偿方法,将2次谐波注入直流母线电压环控制...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中直流母线电压纹波的存在使得电压环控制器的设计变得困难,对此首先推导出稳态时直流母线电压纹波和电压环控制器输出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母线电压纹波补偿方法,将2次谐波注入直流母线电压环控制器中,以消除母线电压反馈中低频纹波对电压环控制器的干扰,有效降低了并网电流的畸变率,设计控制器时不必考虑电压纹波引起的带宽限制,有效防止了母线电压过低或过冲现象。仿真及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母线电压纹波分析方法以及补偿算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并网逆变器 母线电压纹波 电压环控制器 补偿 逆变器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延转移概率部分未知的网络控制系统鲁棒H∞故障检测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燕锋 王培良 蔡志端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279,共7页
针对具有时延的离散网络控制系统,研究了时延转移概率部分未知条件下的鲁棒H∞故障检测问题.首先,利用两个独立的有限维数的Markov链分别描述传感器至控制器时延及控制器至执行器时延,把网络控制系统建模为具有两个Markov链的控制系统.... 针对具有时延的离散网络控制系统,研究了时延转移概率部分未知条件下的鲁棒H∞故障检测问题.首先,利用两个独立的有限维数的Markov链分别描述传感器至控制器时延及控制器至执行器时延,把网络控制系统建模为具有两个Markov链的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构造了故障检测滤波器,利用状态增广的方法建立了闭环系统模型.然后,以矩阵不等式的形式得到了闭环系统随机稳定并满足给定H_∞性能的条件,给出了相应控制器、滤波器增益矩阵及最小H_∞衰减水平的求解方法,并得到了转移概率和最小H_∞衰减水平之间的关系.最后实例仿真表明,所得到的故障检测滤波器不仅对故障敏感而且对外部扰动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检测滤波器 转移概率矩阵 MARKOV链 鲁棒H1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相电流测量误差分析与补偿 被引量:16
15
作者 蔡志端 王培良 +2 位作者 荀倩 姜媛媛 荀博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2-30,共9页
为减小电流测量误差,满足永磁同步电机高性能调速要求,对相电流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与补偿。首先,介绍了电流测量误差产生原理,分析了测量误差对闭环调速系统性能的影响。然后,提出了一种对d轴电流进行分段积分的补偿策略,通过对d轴电流... 为减小电流测量误差,满足永磁同步电机高性能调速要求,对相电流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与补偿。首先,介绍了电流测量误差产生原理,分析了测量误差对闭环调速系统性能的影响。然后,提出了一种对d轴电流进行分段积分的补偿策略,通过对d轴电流积分得到误差项,将其补偿到测量电流中。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偏移误差和增益误差分别会引起转矩、转速在1倍角频率和2倍角频率处振荡,补偿策略可以很好地减小测量误差,从而减小转矩和转速周期性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误差 偏移误差 增益误差 分段积分 周期性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输入电流低频谐波的3-1MC闭环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宇翔 葛红娟 +1 位作者 张应龙 国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7-525,共9页
针对常规三相-单向矩阵变换器(3-1MC)中间环节无大容量储能单元,输出单相脉动功率耦合到输入侧,使输入电流中引入低频谐波的问题,本文基于输出侧脉动功率补偿的拓扑结构,建立了时域数学模型,分析了该拓扑结构对调制函数、电压传输率等... 针对常规三相-单向矩阵变换器(3-1MC)中间环节无大容量储能单元,输出单相脉动功率耦合到输入侧,使输入电流中引入低频谐波的问题,本文基于输出侧脉动功率补偿的拓扑结构,建立了时域数学模型,分析了该拓扑结构对调制函数、电压传输率等系统参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级联式双闭环控制策略,通过建立控制系统传递函数,给出了3-1MC双闭环控制中参数的整定方法。本文对所提策略在功率补偿拓扑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不仅能实现输入与输出功率的解耦,同时具有良好的静态与动态性能,且该策略的参数整定简单,适合工程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单相矩阵变换器 耦合 低频谐波 功率补偿 双闭环控制 参数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幅度压缩滤波的清浊音分类及基音估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静云 赵晓群 +1 位作者 王峤 王缔罡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6-593,共8页
该文针对传统算法在实环境(不同噪声类型和信噪比)下容易发生清浊误判和基音估计错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幅度压缩基音估计滤波(PEFAC)的清浊音分类及基音估计方法。首先,通过PEFAC削弱语音的低频噪声,提取出基音谐波;然后,采用基于对称... 该文针对传统算法在实环境(不同噪声类型和信噪比)下容易发生清浊误判和基音估计错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幅度压缩基音估计滤波(PEFAC)的清浊音分类及基音估计方法。首先,通过PEFAC削弱语音的低频噪声,提取出基音谐波;然后,采用基于对称平均幅度和函数的脉冲序列加权算法(SIM)确定谐波数目;最后,利用动态规划估计出基音,用基于3元素特征矢量的高斯混合模型对清浊音进行分类。仿真结果表明,在实环境下,所提方法能有效抑制清浊误判及基音估计错误现象的发生,性能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信号处理 基音 幅度压缩基音估计滤波 对称平均幅度和函数 高斯混合模型 噪声语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概率部分未知的网络控制系统状态反馈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燕锋 王培良 +1 位作者 陈惠英 方明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6-779,共4页
针对具有网络诱导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把时延建模为有限状态的马尔科夫链,在马尔科夫链的转移概率矩阵中的元素是部分未知的条件下,研究了网络控制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问题。通过状态增广的方法建立了闭环系统的模型,利用Lyapunov稳定性... 针对具有网络诱导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把时延建模为有限状态的马尔科夫链,在马尔科夫链的转移概率矩阵中的元素是部分未知的条件下,研究了网络控制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问题。通过状态增广的方法建立了闭环系统的模型,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给出了使闭环系统随机稳定的充分条件及控制器设计方法。利用Matlab LMI工具箱可以方便地求出控制器增益矩阵。实例仿真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反馈 时延 转移概率矩阵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出侧电流加权合成反馈的三相-两相矩阵变换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宇翔 葛红娟 +1 位作者 国海 张应龙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65,共7页
以实现三相-两相矩阵变换器(3-2 MC)输入电流正弦化控制为目标,推导了在该目标下两相输出电压调制波函数表达式。针对三端输出3-2 MC拓扑结构下扇区划分数量较多的问题,提出了对原有扇区划分的简化方法。基于该扇区划分原则改进了原有... 以实现三相-两相矩阵变换器(3-2 MC)输入电流正弦化控制为目标,推导了在该目标下两相输出电压调制波函数表达式。针对三端输出3-2 MC拓扑结构下扇区划分数量较多的问题,提出了对原有扇区划分的简化方法。基于该扇区划分原则改进了原有空间矢量调制策略,推导了占空比表达式,给出了该调制策略下的开关函数矩阵,详细分析了系统最大电压利用率。为获得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通过建立dq坐标轴下3-2 MC的信号模型,提出了基于输出侧电流加权合成反馈的双闭环控制策略。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加权合成 三相-两相矩阵变换器 电流正弦化控制 扇区划分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多物理量测量实验系统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娟 胡文军 王培良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124,共4页
温度和位移是物理量测量中两个重要的参数。传统的测量装置存在精度不高、体积庞大、操作不方便等缺点。为此,基于虚拟仪器设计开发了一种包括位移、温度在内的多物理量测量系统,系统以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结合温度传感器、位移传感... 温度和位移是物理量测量中两个重要的参数。传统的测量装置存在精度不高、体积庞大、操作不方便等缺点。为此,基于虚拟仪器设计开发了一种包括位移、温度在内的多物理量测量系统,系统以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结合温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USB6008数据采集卡以及计算机搭建整个系统硬件平台,实现了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处理和人机交互等功能。测量实验系统操作方便,测量过程直观,有助于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和实现相应物理量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达到设计目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位移 虚拟仪器 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