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体化学第二定律研究水滑石热稳定性与离子交换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潘国祥 钱萍萍 +1 位作者 曹枫 倪哲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30,共6页
水滑石层间阴离子热稳定性、离子交换性能等物化性质与LDHs材料主客体间以静电作用为主的超分子作用密切相关,但LDHs材料的晶格能计算目前仍相当困难。本文以层间阴离子作为负电荷基团、对应等电量氢氧化物层板作为正电荷基团,构建水滑... 水滑石层间阴离子热稳定性、离子交换性能等物化性质与LDHs材料主客体间以静电作用为主的超分子作用密切相关,但LDHs材料的晶格能计算目前仍相当困难。本文以层间阴离子作为负电荷基团、对应等电量氢氧化物层板作为正电荷基团,构建水滑石(LDHs)主客体静电作用模型。采用晶体化学第二定律,对LDHs材料晶格能进行理论计算,并与层间阴离子交换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等物化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层间阴离子种类,晶格能大小次序为Mg3Al-F-LDHs>Mg3Al-OH-LDHs>Mg3Al-Cl-LDHs>Mg3Al-Br-LDHs>Mg3Al-I-LDH,Mg3Al-CO3-LDHs>Mg3Al-CrO4-LDHs>Mg3Al-SO4-LDHs>Mg3Al-NO3-LDHs,与文献报道的LDHs层间阴离子交换性能相一致。改变层板金属离子比例,计算得到晶格能大小顺序为Mg2Al-CO3-LDHs>Mg3Al-CO3-LDHs>Mg4Al-CO3-LDHs,与层间碳酸根热稳定性相一致。改变层板金属离子种类,预测得到层间碳酸根热稳定顺序为:Mg3Al-CO3-LDHs>Cu3Al-CO3-LDHs>Ni3Al-CO3-LDHs>Zn3Al-CO3-LDHs-Co3Al-CO3-LDHs>Fe3Al-CO3-LDHs>Mn3Al-CO3-LDHs>Cd3Al-CO3-LDHs>Ca3Al-CO3-LDHs;Mg3Al-CO3-LDHs>Mg3Ni-CO3-LDHs-Mg3Co-CO3-LDHs-Mg3Fe-CO3-LDHs>Mg3Cr-CO3-LDHs。本文中对于LDHs材料晶格能的计算,为其热稳定性与离子交换性能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LDHs材料的静电作用模型构建方法,对于其他层状主客体材料晶格能计算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晶格能 晶体化学第二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铝水滑石对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性能 被引量:19
2
作者 钱萍萍 薛继龙 +2 位作者 潘国祥 李远 倪哲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48-1352,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物质的量的比为3∶1的锌铝水滑石(Zn3Al-LDHs),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热重-差热(TG-DTA)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催化剂投入量、光照时间等因素对锌铝...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物质的量的比为3∶1的锌铝水滑石(Zn3Al-LDHs),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热重-差热(TG-DTA)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催化剂投入量、光照时间等因素对锌铝水滑石降解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的影响,找到了最佳的催化剂用量为150~200 mg,光照时间为120 min。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光照180 min后亚甲基蓝的特征峰消失,发色基团破坏,其降解率达到了95%左右。此外,通过探讨光催化过程动力学及降解机理,表明该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铝水滑石 光催化降解 亚甲基蓝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新型Ce,Pr掺杂的YAG单晶荧光材料的光谱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华伟 向卫东 +5 位作者 董永军 梁晓娟 杨帆 金怀东 梁续 吕春燕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7-911,共5页
为了改善白光LED用荧光材料效率低、均匀性差、光衰大、寿命短及物化性能差等不足,本文采用单晶荧光材料取代荧光粉来制备白光LED,并对白光LED用新型YAG单晶荧光材料的制备和光谱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提拉法生长了白光LED用Ce∶YAG及Pr,C... 为了改善白光LED用荧光材料效率低、均匀性差、光衰大、寿命短及物化性能差等不足,本文采用单晶荧光材料取代荧光粉来制备白光LED,并对白光LED用新型YAG单晶荧光材料的制备和光谱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提拉法生长了白光LED用Ce∶YAG及Pr,Ce∶YAG晶体,并通过吸收光谱,激发、发射光谱对晶体材料的光谱特性进行表征.研究表明,Ce∶YAG单晶荧光材料可以被发射波长460 nm左右的蓝光芯片有效激发,产生一个范围为480~650 nm宽峰发射.通过Pr3+,Ce3+离子共掺杂可以有效补偿Ce3+离子单掺杂YAG荧光材料发光中的红色发光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材料 单晶 光谱 Ce∶YAG 共掺杂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胁迫下马尾松幼苗有机酸分泌和根际pH值的变化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水良 王平 王趁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91,共5页
以马尾松幼苗为试验材料,选用砂培法研究铝胁迫对马尾松根际pH值、有机酸分泌以及植株中铝累积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铝导致根际pH值增加,当铝浓度高于300μmol.L-1时,根际pH值则趋于平稳。在测试的5种有机酸(草酸、苹果酸、柠檬... 以马尾松幼苗为试验材料,选用砂培法研究铝胁迫对马尾松根际pH值、有机酸分泌以及植株中铝累积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铝导致根际pH值增加,当铝浓度高于300μmol.L-1时,根际pH值则趋于平稳。在测试的5种有机酸(草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乙酸)中,当铝浓度由0升至300μmol.L-1时,草酸和苹果酸根系分泌量随之升高,与根际pH值呈正相关关系;而当铝浓度高于300μmol.L-1时,草酸和苹果酸分泌量则趋于平稳,草酸和苹果酸的分泌影响根际pH值的变化。其次,活性铝通过根系进入植株后,由于营养作用和运输机制,出现分布差异,根部铝积累量明显高于茎和叶。当根系接触的铝浓度低于300μmol.L-1时,植株铝积累量与根际pH值,以及草酸、苹果酸分泌量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胁迫 马尾松幼苗 根系分泌物 有机酸 根际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对芦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韩志萍 吕春燕 +5 位作者 王趁义 张华 赵艳 庄朱娟 匡家才 徐卫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6-850,共5页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浓度Cd2+胁迫条件下,芦竹(Arundo donaxL.)体内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芦竹遭受Cd2+胁迫前期3种酶活性较对照值有明显增高;随着污染浓度提高和时...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浓度Cd2+胁迫条件下,芦竹(Arundo donaxL.)体内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芦竹遭受Cd2+胁迫前期3种酶活性较对照值有明显增高;随着污染浓度提高和时间延长,酶活性出现下降,降低程度与受污染浓度和时间有关。研究表明,Cd金属胁迫初期,芦竹幼苗体内的抗氧化能力增强,表现出对抗氧化酶的激活效应,但随着植物生长,金属向植物体内迁移,植物器官内抗氧化能力降低,表现出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竹 镉污染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溶液法合成镁铝水滑石及其Cr(Ⅵ)吸附性能 被引量:10
6
作者 潘国祥 曹枫 +3 位作者 唐培松 陈海锋 徐敏虹 童艳花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4-248,共5页
利用氨水-氯化铵体系在pH 9~10时具有缓冲能力的特点,以其作为沉淀剂成功合成了镁铝水滑石(Mg3Al-Cl-LDHs),采用XRD、FT-IR、TG-DTA等手段对材料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合成Mg3Al-Cl-LDHs样品对溶液中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氨水-氯化铵体系在pH 9~10时具有缓冲能力的特点,以其作为沉淀剂成功合成了镁铝水滑石(Mg3Al-Cl-LDHs),采用XRD、FT-IR、TG-DTA等手段对材料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合成Mg3Al-Cl-LDHs样品对溶液中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缓冲溶液法制备的Mg3Al-Cl-LDHs材料晶相单一,晶面生长的有序程度较高,结晶度较好。晶胞参数a=0.3106 nm,c=2.367 nm,粒子尺寸约为36.44 nm。其热分解过程包括水滑石层间结构水脱除和层板羟基脱水、氯离子分解两个步骤。Mg3Al-Cl-LDHs对Cr(Ⅵ)的吸附主要发生在0~1 h内,随着时间的增长吸附量先增加后趋于平缓;温度对Cr(Ⅵ)吸附量影响不大,在常温下即可进行;随着pH值的减小,饱和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在pH 6时吸附效果较好;2价与3价竞争阴离子比1价阴离子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更大。在最佳吸附条件下,Mg3Al-Cl-LDHs对Cr(Ⅵ)的饱和吸附量可达58.73 mg/g,有望应用于实际Cr(Ⅵ)废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水滑石 缓冲溶液法 六价铬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插层水滑石组装、包裹及缓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潘国祥 曹枫 +4 位作者 郑卫红 陈海锋 唐培松 罗阳坡 袁彩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5-460,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实现了谷氨酸与Zn/Al水滑石的插层组装,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差热分析、红外光谱表征了谷氨酸插层水滑石的结构,并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测试了复合材料中谷氨酸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水滑石前躯体(LDHs-N... 采用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实现了谷氨酸与Zn/Al水滑石的插层组装,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差热分析、红外光谱表征了谷氨酸插层水滑石的结构,并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测试了复合材料中谷氨酸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水滑石前躯体(LDHs-NO3)结构规整、晶相单一,层间距为0.879 nm;2种方法合成的谷氨酸插层水滑石,其层间距分别增加到1.251 nm和1.334 nm,可以推测谷氨酸以垂直方式分布于水滑石层间。插层后水滑石样品在1588 cm-1和1346 cm-1处出现了谷氨酸中羧酸根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伸缩振动峰,也佐证了氨基酸插层成功。谷氨酸插层水滑石后,其热稳定性大大提高,热分解温度由230℃升高至397~434℃。与物理混合法相比,谷氨酸与水滑石复合后增加了谷氨酸的耐酸性,使其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谷氨酸释放曲线符合Bhaskar方程,表明微粒间的扩散作用是谷氨酸分子释放的限速步骤。LDHs-Glu经海藻酸钠包裹后,在模拟肠液中缓慢释放而在模拟胃液中不释放,起到了肠液定向释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水滑石 插层组装 包裹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对芦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韩志萍 杨志红 +1 位作者 吴湘 张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6-850,共5页
研究了在不同浓度Pb2+胁迫下,芦竹(Arund donax Linn.)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3种抗氧化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芦竹遭受Pb2+胁迫初期,3种酶活性较对照值有明显增高;随着污染浓度加大和... 研究了在不同浓度Pb2+胁迫下,芦竹(Arund donax Linn.)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3种抗氧化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芦竹遭受Pb2+胁迫初期,3种酶活性较对照值有明显增高;随着污染浓度加大和时间延长,3种酶活性又出现下降,降低程度与受污染浓度和时间有关。Pb2+胁迫初期,芦竹幼苗体内的抗氧化能力增强,表现出对抗氧化酶的激活效应,但随着植物生长,Pb2+在植物体内迁移,其叶片内抗氧化能力降低,表现出对抗氧化酶的抑制效应。抗氧化酶活性产生的效应强弱及维持期长短与Pb2+胁迫浓度有关,胁迫初期一般是Pb2+浓度高,抗氧化酶活性升高明显;胁迫后期Pb2+浓度低,活性维持期长。Pb2+胁迫对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影响没有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显著,但3种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竹 铅污染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沼虾和秀丽白虾耗氧率的比较 被引量:14
9
作者 姜叶琴 韩志萍 杨万喜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17,共3页
在水温20 0~22 0℃时,对秀丽白虾(平均1 58g/尾)和日本沼虾(平均1 98g/尾)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虾的耗氧率均具有昼夜节律性,耗氧高峰在中午12:00,低谷约在凌晨2:00;同一时刻日本沼虾的耗氧率略高于秀丽白... 在水温20 0~22 0℃时,对秀丽白虾(平均1 58g/尾)和日本沼虾(平均1 98g/尾)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虾的耗氧率均具有昼夜节律性,耗氧高峰在中午12:00,低谷约在凌晨2:00;同一时刻日本沼虾的耗氧率略高于秀丽白虾,但秀丽白虾的窒息点(2 36mg/L)高于日本沼虾(2 0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秀丽白虾 耗氧率 窒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微观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倪哲明 胥倩 +1 位作者 潘国祥 毛江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2-805,共14页
总结了近年来理论计算方法在研究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应用现状.结合LDHs材料的结构特点,归纳了量子力学、分子力学、几何建模及物理静电模型相结合对LDHs材料进行结构模拟的思路,比较了各种方法在LDHs结构模拟上... 总结了近年来理论计算方法在研究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应用现状.结合LDHs材料的结构特点,归纳了量子力学、分子力学、几何建模及物理静电模型相结合对LDHs材料进行结构模拟的思路,比较了各种方法在LDHs结构模拟上的优势及存在的不足.量子力学方法能够精确获得水滑石材料的层板构成及作用机制、简单阴离子插层水滑石主客体间的超分子作用实质以及电子性质、反应机理等方面的信息.与量子力学相比较,分子力学方法可以快速得到插层水滑石材料的层间阴离子排布及取向、水合膨胀特性及宏观力学性质等.几何模型和物理静电模型能构建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大大简化了计算量,因此能计算接近实际LDHs尺寸的体系,为推测LDHs结构信息提供了可能性.随着理论方法和计算机硬件水平的发展,使得计算机模拟技术逐渐成为获得LDHs材料微观结构参数、电子性质和动力学性质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理论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尾松组织中内源激素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水良 王平 王趁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7-550,共4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SPE-HPLC)测定马尾松组织中内源激素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的分析方法。采用WatersC18反相柱(250×4.6mmi.d.,5μm),以体积比为45∶54∶1的甲醇-水-乙酸溶液为流...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SPE-HPLC)测定马尾松组织中内源激素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的分析方法。采用WatersC18反相柱(250×4.6mmi.d.,5μm),以体积比为45∶54∶1的甲醇-水-乙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54nm;外标法定量测定。选用Sep-PakC18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内源激素,再经流动相洗脱预处理。4种内源激素在1.0~3.0μg/g添加范围内的回收率为88.4%~108.3%,GA3、IAA、ZR和ABA检出限依次为0.05μg/g、0.02μg/g、0.03μg/g和0.01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内源激素 马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型芦竹对Cd、Hg、Pb、Cu的富集与分布 被引量:43
12
作者 韩志萍 王趁义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92-1097,共6页
介绍了生态型芦竹(Arundo donax Linn)的生物特性,并对芦竹修复湿地重金属污染能力进行了研究。芦竹具有生物量大、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等特点,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下,有较好的耐受性。研究不同生态型芦竹对Cd、Hg、Pb、Cu的富集与分布,对... 介绍了生态型芦竹(Arundo donax Linn)的生物特性,并对芦竹修复湿地重金属污染能力进行了研究。芦竹具有生物量大、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等特点,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下,有较好的耐受性。研究不同生态型芦竹对Cd、Hg、Pb、Cu的富集与分布,对重金属污染湿地的修复具有指导作用。采集了4个不同环境下的芦竹样本,对重金属富集量和在植物器官中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芦竹对镉、铅、汞有较好吸收,地上部叶内富集量分别为57.40~33.22mg·kg-1,412.4~312.4mg·kg-1,21.5~11.8mg·kg-1,地上部茎内富集量分别为19.50~4.02mg·kg-1,83.1~43.6mg·kg-1,30.0~19.4mg·kg-1。芦竹对铜的富集能力较弱,地上部叶内和茎内富集量分别是12.4~2.8mg·kg-1,1.4~0.4mg·kg-1。铜和铅在植物器官中的分布为根>叶>茎,镉在植物器官中的分布为叶>根>茎,汞在植物中的分布为根>茎>叶。富集量还与土壤中重金属质量分数有关,一般是随着土壤中重金属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加。镉、铅、铜在植物叶中的富集系数大于1,汞在植物茎中的富集系数大于1。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芦竹在污染或非污染环境中都能较好地富集镉、铅、汞,基于芦竹具有较大生物量特点,芦竹对湿地重金属污染具有较大的修复潜力。研究芦竹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分布,旨在为湿地的植物修复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竹(Arundo donax Linn) 湿地 植物修复 生物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靶向药物缓释功能叶酸插层水滑石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仙超 潘国祥 +2 位作者 陈聪亚 曹枫 倪生良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4,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成功制备了叶酸插层Mg/Al水滑石(LDHs-FA)复合材料,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等手段对合成材料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得到的LDHs-FA结构完整、晶相单一,并比较了2种方法对材料物化性质的影... 采用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成功制备了叶酸插层Mg/Al水滑石(LDHs-FA)复合材料,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等手段对合成材料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得到的LDHs-FA结构完整、晶相单一,并比较了2种方法对材料物化性质的影响。采用盐酸为介质模拟胃液,混合磷酸盐缓冲溶液为介质模拟肠液,研究了叶酸插层水滑石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叶酸插层复合材料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均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海藻酸钙包覆后的样品在胃液中释放速率极慢,但在肠液中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实现了药物的肠道靶向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水滑石 制备 包裹 肠道靶向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酶抑制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
14
作者 柯爱飞 王趁义 +2 位作者 牛习 朱利华 罗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0883-10884,10981,共3页
综述了脲酶抑制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简要介绍了脲酶抑制剂在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Mn∶YAG单晶的生长及光学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志敏 梁晓娟 +5 位作者 赵斌宇 陈兆平 刘炳峰 钟家松 向卫东 吕春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26-1832,共7页
采用提拉法生长了白光发光二极管(LED)用Ce,Mn∶YAG单晶,通过X射线衍射(XRD)测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测试、吸收光谱和激发发射光谱对其晶相结构、掺杂Mn的价态和光谱特性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晶片厚度及驱动电流的变化对LED器件... 采用提拉法生长了白光发光二极管(LED)用Ce,Mn∶YAG单晶,通过X射线衍射(XRD)测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测试、吸收光谱和激发发射光谱对其晶相结构、掺杂Mn的价态和光谱特性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晶片厚度及驱动电流的变化对LED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在460 nm蓝光的激发下,Ce,Mn∶YAG单晶的发射光谱可由中心波长526和566 nm的宽带发射峰复合而成.XAFS测试结果表明,所得单晶中掺杂Mn的价态以正二价为主.由于Ce3+和Mn2+在YAG单晶中存在能量传递,荧光光谱中566 nm处的橙色发射峰对应于Mn2+离子4T1→6A1能级的辐射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钇铝石榴石 晶体生长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覆型氧化铁黄颜料微结构与耐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潘国祥 陈健 +5 位作者 倪哲明 曹枫 胡双双 林凯 李金花 竺增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80,共6页
氧化铁黄颜料因耐热性差而限制了在塑料加工和卷材涂料中的应用。本研究以氧化铁黄为前驱体,采用沉淀法合成氢氧化铝包覆氧化铁黄颜料,采用XRD、FT-IR、TG-DTA、SEM&EDS和TEM等方法表征包覆型铁黄颜料的结构,探讨了反应pH对复合材... 氧化铁黄颜料因耐热性差而限制了在塑料加工和卷材涂料中的应用。本研究以氧化铁黄为前驱体,采用沉淀法合成氢氧化铝包覆氧化铁黄颜料,采用XRD、FT-IR、TG-DTA、SEM&EDS和TEM等方法表征包覆型铁黄颜料的结构,探讨了反应pH对复合材料微结构以及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4时,铁黄表面包覆层为无定型氢氧化铝;pH提高至6、8和10时,表面包覆层为晶态薄水铝石相。包覆后氧化铁黄颜料耐热性有了较大提升。特别在pH为8、10时,铁黄颜料240℃下耐热处理30 min后色差值较小,与表面包覆层形成的薄水铝石相密切相关。铁黄包覆前后,保持了原先的针状结构,未出现团聚;当pH为10时,包覆后铁黄颜料除针状结构外,还出现了较粗的晶态棒状物,可能与羟基氧化铝在反应过程中自身成核有关,解释了DTA图谱上246℃处出现的特殊吸热峰。本研究为耐温铁黄颜料开发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黄 包覆 氢氧化铝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性星形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4
17
作者 夏平 蒋序林 颜德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36-338,共3页
Four armed star shaped copolymer of methyl methacrylate(MMA)/ N cyclohexylmaleimide(NCMI) with heat resistance was synthesized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with the CuBr/bpy catalyst in anisole, initiated... Four armed star shaped copolymer of methyl methacrylate(MMA)/ N cyclohexylmaleimide(NCMI) with heat resistance was synthesized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with the CuBr/bpy catalyst in anisole, initiated by tetra(bromomethyl)benzene. A linear plot of ln( 0/) versus reaction time was obtained by using anisole as solvent. In contrast, the use of cyclohexanone as solvent results in that the rate of copolymerization decreases as the reaction proceeds. Using anisole as the solvent in the copolymerization,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resultant copolymer(measured by triple detection SEC)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version,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s are narrow.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the resultant copolymer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ure PMMA. The synthesized four armed star copolymer was used as macroinitiator for the cationic polymerization of 2 methyl 2 oxazoline to yield star shaped poly(MMA co NCMI)/poly(2 methyl 2 oxazoline) block copolymers. The approximately linear increase of the molecular weight with the increase of reaction time and the low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demonstrate a controlled chain extension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聚合 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 耐热性 E唑啉 星形共聚物 合成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星状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能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国建 刘琳 夏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7-133,共7页
以对氯甲基苯乙烯为引发单体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接枝单体,连续两次运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以对氯甲基苯乙烯超支化聚合物(PCMS)为核,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臂的星状接枝共聚物(PCMS-g-PVP).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 以对氯甲基苯乙烯为引发单体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接枝单体,连续两次运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以对氯甲基苯乙烯超支化聚合物(PCMS)为核,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臂的星状接枝共聚物(PCMS-g-PVP).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这种星状共聚物在水中不溶,但可溶于碱水溶液,加热可熔融,因此有望作为非交联型高吸水性树脂应用.同时研究了树脂的吸水率和吸液率与共聚物中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链节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 星状共聚物 高吸水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钴负载镁铝水滑石对甲基橙的氧化脱色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敏虹 潘国祥 +3 位作者 陈海锋 曹枫 唐培松 陈文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82-86,共5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Mg/Al物质的量比为3∶1的镁铝水滑石,并将其作为载体负载磺化酞菁钴制得新型功能材料酞菁钴负载水滑石(CoPcTs-LDH)。通过红外和热重分析表征了CoPcTs-LDH,研究了CoPcTs-LDH/H2O2对100mL 10mg/L甲基橙的氧化脱色。实...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Mg/Al物质的量比为3∶1的镁铝水滑石,并将其作为载体负载磺化酞菁钴制得新型功能材料酞菁钴负载水滑石(CoPcTs-LDH)。通过红外和热重分析表征了CoPcTs-LDH,研究了CoPcTs-LDH/H2O2对100mL 10mg/L甲基橙的氧化脱色。实验结果表明,在25~37℃、pH值为3~9、反应7h后甲基橙的剩余率均低于30%;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阿伦尼乌斯活化能Ea=57.64kJ/mol;反应过程中羟基自由基发挥了重要作用;CoPcTs-LDH在重复使用5次后对甲基橙仍有很好的氧化脱色能力,具有较高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钴 镁铝水滑石 甲基橙 氧化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AlON增强Al_2O_3-SiC-C铁沟料用后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吕春燕 汪厚植 +2 位作者 顾华志 曹枫 张文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3-186,共4页
对原位SiAlON增强Al2O3-SiC-C铁沟浇注料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并对用后铁沟浇注料残样进行了XRD、SEM和EMPA分析。结果表明:1)SiAlON增强Al2O3-SiC-C铁沟浇注料抗侵蚀性优良,一次性通铁量达到15万t以上;2)用后SiAlON增强Al2O3-SiC-C铁沟... 对原位SiAlON增强Al2O3-SiC-C铁沟浇注料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并对用后铁沟浇注料残样进行了XRD、SEM和EMPA分析。结果表明:1)SiAlON增强Al2O3-SiC-C铁沟浇注料抗侵蚀性优良,一次性通铁量达到15万t以上;2)用后SiAlON增强Al2O3-SiC-C铁沟浇注料可分为蚀变层、反应层和原质层,各层中均有粒状β-SiAlON分布;3)SiAlON增强Al2O3-SiC-C铁沟浇注料在现场使用环境下比在实验室条件下更容易原位生成β-SiAlON,β-SiAlON的生成是该浇注料具有优良使用性能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ON Al2O3-SiC-C材料 铁沟浇注料 工业应用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