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典型淡水养殖池塘微塑料的污染分布、毒性效应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爱
李珍珍
+3 位作者
庄铖涛
叶维城
徐怡婷
吴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19,共9页
【目的】了解目前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对淡水养殖生态系统的污染水平及其养殖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和影响机制,为水产养殖业的微塑料污染管理和水产品的食品质量安全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参考。【方法】选取我国典型淡水养殖池塘的水...
【目的】了解目前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对淡水养殖生态系统的污染水平及其养殖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和影响机制,为水产养殖业的微塑料污染管理和水产品的食品质量安全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参考。【方法】选取我国典型淡水养殖池塘的水体、底泥及2种水产品(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对其进行MPs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科学评估微塑料的污染风险。同时,以前期试验结果中微塑料(聚苯乙烯,PS)为代表,以模式生物斑马鱼(Daniorerio)为受试对象,设置不同质量浓度梯度(0,200,300,450,675,1012.5 mg/L)微塑料溶液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在试验基础上配制不同微塑料溶液,培养0,24,48,96 h,测定斑马鱼抗氧化酶(CAT、SOD、GST、GPx)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并分析免疫相关基因TNF-α和IL-1β的转录水平。【结果】微塑料在大口黑鲈和日本沼虾淡水养殖池塘的表层水、底泥沉积物及养殖生物中均有污染,形状多为纤维状和碎片状,其成分主要为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微塑料在所调查的淡水养殖池塘中污染较轻且风险等级较低;微塑料PS对斑马鱼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_(50)为407.93 mg/L,具有中等毒性。随着微塑料PS质量浓度增加和暴露时间延长,斑马鱼抗氧化酶(CAT、SOD、GST)活性和GSH活性整体均呈下降趋势,而GPx活性和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量异常上升。【结论】微塑料在典型淡水养殖池塘中的表层水、底泥沉积物及养殖生物中均有检出,且主要通过对斑马鱼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实质性损害,进而威胁生物生长与安全,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淡水养殖池塘
污染分布
风险评价
毒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典型淡水养殖池塘微塑料的污染分布、毒性效应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爱
李珍珍
庄铖涛
叶维城
徐怡婷
吴湘
机构
湖州
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
学院
湖州师范学院、浙江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1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285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1207036)
+2 种基金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5C03018)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LQ12B07001)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210347026)。
文摘
【目的】了解目前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对淡水养殖生态系统的污染水平及其养殖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和影响机制,为水产养殖业的微塑料污染管理和水产品的食品质量安全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参考。【方法】选取我国典型淡水养殖池塘的水体、底泥及2种水产品(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对其进行MPs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科学评估微塑料的污染风险。同时,以前期试验结果中微塑料(聚苯乙烯,PS)为代表,以模式生物斑马鱼(Daniorerio)为受试对象,设置不同质量浓度梯度(0,200,300,450,675,1012.5 mg/L)微塑料溶液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在试验基础上配制不同微塑料溶液,培养0,24,48,96 h,测定斑马鱼抗氧化酶(CAT、SOD、GST、GPx)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并分析免疫相关基因TNF-α和IL-1β的转录水平。【结果】微塑料在大口黑鲈和日本沼虾淡水养殖池塘的表层水、底泥沉积物及养殖生物中均有污染,形状多为纤维状和碎片状,其成分主要为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微塑料在所调查的淡水养殖池塘中污染较轻且风险等级较低;微塑料PS对斑马鱼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_(50)为407.93 mg/L,具有中等毒性。随着微塑料PS质量浓度增加和暴露时间延长,斑马鱼抗氧化酶(CAT、SOD、GST)活性和GSH活性整体均呈下降趋势,而GPx活性和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量异常上升。【结论】微塑料在典型淡水养殖池塘中的表层水、底泥沉积物及养殖生物中均有检出,且主要通过对斑马鱼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实质性损害,进而威胁生物生长与安全,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
微塑料
淡水养殖池塘
污染分布
风险评价
毒理效应
Keywords
microplastics
freshwater aquaculture ponds
pollution distribution
risk assessment
toxicological effect
分类号
S94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典型淡水养殖池塘微塑料的污染分布、毒性效应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张爱
李珍珍
庄铖涛
叶维城
徐怡婷
吴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