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组死亡素-蜂毒素杂合肽表达·分离纯化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莉
姚婷
+5 位作者
葛定斌
徐小俊
沈宇英
马燕
黄俊杰
钱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5513-15514,共2页
[目的]采用pET-28a系统包涵体表达死亡素-蜂毒素杂合肽。[方法]将死亡素基因重组到pET-28a质粒上,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构建基因工程菌,SDS-PAGE电泳检测工程菌诱导表达时间,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结果]表达的目的蛋白为包涵体,工程...
[目的]采用pET-28a系统包涵体表达死亡素-蜂毒素杂合肽。[方法]将死亡素基因重组到pET-28a质粒上,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构建基因工程菌,SDS-PAGE电泳检测工程菌诱导表达时间,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结果]表达的目的蛋白为包涵体,工程菌诱导表达时间8h最佳。[结论]包涵体方式表达死亡素-蜂毒素可以获得较高的表达量,纯化后蛋白纯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素-蜂毒素
包涵体
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乳杆菌与费氏丙酸菌转化生成甘露醇的比较
2
作者
胡奇杰
戚民
姚兆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109,共5页
对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HSC 235)和1株费氏丙酸菌(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HZP-35)生物转化果糖生成甘露醇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在生长细胞、静息细胞以及无完整细胞粗酶提取物3种不同转化反应体系中,植物...
对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HSC 235)和1株费氏丙酸菌(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HZP-35)生物转化果糖生成甘露醇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在生长细胞、静息细胞以及无完整细胞粗酶提取物3种不同转化反应体系中,植物乳杆菌HSC 235和费氏丙酸菌HZP-35都表现出甘露醇脱氢酶活性,而生长细胞甘露醇产量和得率较高,分别为38 g/L和27%,静息细胞和粗酶提取物反应体系甘露醇的产量及得率则相关无几,表明甘露醇的转化过程与细胞生长紧密关联。在不同初始果糖浓度的试验中,较低果糖有利甘露醇得率的提高,50~150 g/L果糖浓度甘露醇得率稳定在27%左右,果糖浓度提高到200 g/L时则表现出对转化的抑制作用。植物乳杆菌可与费氏丙酸菌混合生长,但混菌发酵的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培养体系甘露醇得率比单菌种纯培养时甘露醇得率要低得多。植物乳杆菌甘露醇醇产量和得率要明显高于费氏丙酸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转化
甘露醇
乳酸菌
丙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组死亡素-蜂毒素杂合肽表达·分离纯化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莉
姚婷
葛定斌
徐小俊
沈宇英
马燕
黄俊杰
钱坤
机构
湖州
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省
湖州市质量监督检验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5513-15514,共2页
基金
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08R40G2200012)
浙江省教育厅项目(20060314)
文摘
[目的]采用pET-28a系统包涵体表达死亡素-蜂毒素杂合肽。[方法]将死亡素基因重组到pET-28a质粒上,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构建基因工程菌,SDS-PAGE电泳检测工程菌诱导表达时间,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结果]表达的目的蛋白为包涵体,工程菌诱导表达时间8h最佳。[结论]包涵体方式表达死亡素-蜂毒素可以获得较高的表达量,纯化后蛋白纯度较高。
关键词
死亡素-蜂毒素
包涵体
表达
纯化
Keywords
Thanatin-Melittin
Inclusion body
Expression
Purification
分类号
S188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乳杆菌与费氏丙酸菌转化生成甘露醇的比较
2
作者
胡奇杰
戚民
姚兆敏
机构
湖州市质量监督检验所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109,共5页
文摘
对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HSC 235)和1株费氏丙酸菌(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HZP-35)生物转化果糖生成甘露醇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在生长细胞、静息细胞以及无完整细胞粗酶提取物3种不同转化反应体系中,植物乳杆菌HSC 235和费氏丙酸菌HZP-35都表现出甘露醇脱氢酶活性,而生长细胞甘露醇产量和得率较高,分别为38 g/L和27%,静息细胞和粗酶提取物反应体系甘露醇的产量及得率则相关无几,表明甘露醇的转化过程与细胞生长紧密关联。在不同初始果糖浓度的试验中,较低果糖有利甘露醇得率的提高,50~150 g/L果糖浓度甘露醇得率稳定在27%左右,果糖浓度提高到200 g/L时则表现出对转化的抑制作用。植物乳杆菌可与费氏丙酸菌混合生长,但混菌发酵的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培养体系甘露醇得率比单菌种纯培养时甘露醇得率要低得多。植物乳杆菌甘露醇醇产量和得率要明显高于费氏丙酸菌。
关键词
生物转化
甘露醇
乳酸菌
丙酸菌
Keywords
microorganism transformation, Mannitol, Lactobacillus sp, propionibacte -rium, Spectrophotometric
分类号
TQ92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组死亡素-蜂毒素杂合肽表达·分离纯化的研究
张莉
姚婷
葛定斌
徐小俊
沈宇英
马燕
黄俊杰
钱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植物乳杆菌与费氏丙酸菌转化生成甘露醇的比较
胡奇杰
戚民
姚兆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