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泸定6.8级地震房屋震害及其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路 刘金龙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1,共9页
2022年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依据现场调查资料,介绍了震区房屋的主要结构类型及其建造特点,总结了各类房屋结构的典型震害现象,探讨了各类房屋典型震害特征的产生机理。通过震害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本次地震中各类结构... 2022年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依据现场调查资料,介绍了震区房屋的主要结构类型及其建造特点,总结了各类房屋结构的典型震害现象,探讨了各类房屋典型震害特征的产生机理。通过震害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本次地震中各类结构房屋的震害矩阵,并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不同房屋类型各地震破坏等级分布规律,给出了砖混结构房屋的地震易损性曲线。根据本次地震的震害特点,给出了提升房屋抗震能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6.8级地震 房屋 震害 抗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层状珊瑚砂地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徐东升 刘洋 +2 位作者 杜文博 徐学勇 秦月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102,共12页
吹填形成的不均匀分层地基给岛礁工程带来了一定挑战,为研究非均质层状吹填珊瑚砂地基的承载特性,基于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设计了地基承载模型试验系统,通过加载控制和沉降、变形监测,研究了不同分层模式下珊瑚砂地基的承载特性和地... 吹填形成的不均匀分层地基给岛礁工程带来了一定挑战,为研究非均质层状吹填珊瑚砂地基的承载特性,基于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设计了地基承载模型试验系统,通过加载控制和沉降、变形监测,研究了不同分层模式下珊瑚砂地基的承载特性和地基变形机理。试验表明:在水平方向上,上部荷载对珊瑚砂地基变形的影响集中在2~3倍荷载板宽度范围内,垂直方向上则集中在2倍荷载板宽度范围内。非均质分层特征对珊瑚砂地基承载特性产生了显著影响,级配更优的多层珊瑚砂地基承载性能更好,然而极限承载力与层间倾角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以倾角不超过20°的三层地基为例,平均降幅达14.3%。此外,非水平地基的变形受倾角影响呈非对称分布且向倾斜方向偏移。鉴于珊瑚砂与一般陆相沉积物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提出了基于轻型动探锤击数N10的水平层状珊瑚砂地基承载特性评估方法,有助于实践中快速评估珊瑚砂地基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砂 非均质层状地基 PIV技术 静力载荷试验 动力触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M_(s)8.0地震隧道易损性及平均损失率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孙路 李廷辉 郭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189,共8页
基于汶川地震震害资料,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山区隧道结构整体与各部分的地震易损性模型。选择峰值地面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作为地震动参数,以对数正态分布函数作为易损性模型,利用极大似然估计得到隧道结构整体及各部分... 基于汶川地震震害资料,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山区隧道结构整体与各部分的地震易损性模型。选择峰值地面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作为地震动参数,以对数正态分布函数作为易损性模型,利用极大似然估计得到隧道结构整体及各部分(洞口浅埋段、洞口过渡段、普通段、断层破碎段)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对比分析了隧道整体及各部分的地震易损性特点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轻微破坏条件下,洞口浅埋段的地震易损性要高于其他部分。随着破坏程度的增加,断层破碎带段的地震易损性逐渐高于隧道其他部分。根据隧道结构特定破坏等级的损失比,建立了隧道的平均损失率模型。依据文中建立的隧道易损性模型及平均损失率模型可以在将来发生类似地震时快速地进行地震损失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隧道 易损性模型 平均损失率 损失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梁桥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路 李廷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7-176,共10页
基于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力学性能退化规律,结合地震与冻融循环的不确定性,采用时变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对桥梁体系进行分析,提出了考虑冻融循环作用的混凝土梁桥地震易损性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冻融桥墩截面的抗... 基于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力学性能退化规律,结合地震与冻融循环的不确定性,采用时变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对桥梁体系进行分析,提出了考虑冻融循环作用的混凝土梁桥地震易损性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冻融桥墩截面的抗弯承载力和极限曲率随使用寿命的增加而退化,等效屈服曲率略有增加。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桥墩冻融区的力学性能不断退化,桥墩塑性铰从桥墩底部转移到冻融区。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桥墩与支座的地震易损性都表现出了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桥 易损性 冻融循环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桥梁地震易损性及平均损失率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孙路 李廷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4-110,共7页
为建立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概率易损性模型,基于汶川地震桥梁破坏数据分别得到了山区拱桥与梁桥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并采用补充数据的方式完善了桥梁易损性模型。选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作为地震动参数,选用双参数对数正态分布作为... 为建立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概率易损性模型,基于汶川地震桥梁破坏数据分别得到了山区拱桥与梁桥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并采用补充数据的方式完善了桥梁易损性模型。选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作为地震动参数,选用双参数对数正态分布作为易损性函数,利用极大似然估计得到桥梁结构易损性曲线。结合桥梁结构发生某一种破坏状态时的损失比,建立了桥梁结构的平均损失率模型。依据文中建立的桥梁易损性模型及平均损失率模型可以在将来发生类似地震时快速地进行地震损失评估。该易损性模型也可以应用在保险行业中,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桥梁 易损性模型 平均损失率 损失比 汶川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