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测定大鼠皮肤中三七皂苷R_1和人参皂苷Rb_1 被引量:3
1
作者 常翠 陈思思 +4 位作者 王娟 魏燕 陈淑敏 杨宏图 郑杭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85-1888,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大鼠皮肤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b_1含有量。方法分析采用CNW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03 nm。结果三七皂苷R_1和人参皂苷Rb_1分别...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大鼠皮肤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b_1含有量。方法分析采用CNW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03 nm。结果三七皂苷R_1和人参皂苷Rb_1分别在0.218~14.6μg(r=0.999 0)和0.929~61.9μg(r=0.999 2)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提取回收率89.8%~103.0%。大鼠全皮及角质层下皮肤给药12 h后,三七皂苷R_1在三七总皂苷脂质体混悬液中的滞留量高于在传递体混悬液中,而人参皂苷Rb_1恰好相反。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大鼠皮肤中三七总皂苷主要成分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B1 大鼠 皮肤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总皂苷喷雾给药大鼠皮肤中皂苷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思思 王俊 郑杭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皮肤中4种皂苷成分(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2种皮肤外用制剂(三七总皂苷传递体喷雾剂和三七总皂苷脂质体喷雾剂)中4种皂苷成分的皮肤滞留特性进...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皮肤中4种皂苷成分(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2种皮肤外用制剂(三七总皂苷传递体喷雾剂和三七总皂苷脂质体喷雾剂)中4种皂苷成分的皮肤滞留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Waters BEH C_(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8 min,19%→25%A;8~9 min,25%→42%A;9~12 min,42%→55%A),体积流速为0.5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进样量为1μL,柱温为30℃。结果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分别在0.208~20.800,0.852~85.200,0.116~11.600,0.904~90.4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该方法日内、日间精密度RSD<15%,样品提取回收率为90.31%~102.70%,室温、冻融及长期冷冻稳定性RSD<15%。大鼠皮肤给药12 h后,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在全皮及角质层下的滞留量为三七总皂苷脂质体喷雾剂>三七总皂苷传递体喷雾剂,而人参皂苷Rb 1则恰好相反。结论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大鼠皮肤中4种皂苷成分的含量能大大缩短检测时间,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灵敏,可为三七总皂苷外用制剂的皮肤渗透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大鼠皮肤 皂苷成分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陈静 嵇宏亮 杨胜良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评价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检索2007年1月~2011年12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0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23篇文献,1 055例患... 目的评价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检索2007年1月~2011年12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0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23篇文献,1 055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治疗后,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的标准化均数差(SMD)及其95%CI分别是0.98(0.85,1.11)和1.06(0.93,1.19)。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促红细胞生成素 贫血 肾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嵇宏亮 留永咏 吴秋帆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4-526,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2000~2011年国内发表的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临床试验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0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4篇文献,1 050例患者满足纳入...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2000~2011年国内发表的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临床试验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0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4篇文献,1 050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Meta分析显示,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有效率的合并检验分析结果为:Z=9.85,P<0.000 01,合并后的OR值为5.32,95%的可信区间为3.82~7.42;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合并检验分析结果为:Z=5.46,P<0.000 01,合并后的OR值为0.14,95%的可信区间为0.07~0.28。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药 肾病 尿酸性 慢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秦宇芬 嵇宏亮 留永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评价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并选取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Meta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项研究经M... 目的评价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并选取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Meta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项研究经Meta分析结果显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缺血性心电图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Meta分析结果显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一定疗效,尚需要设计严格、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哌齐特注射液 马来酸 心绞痛 不稳定型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厂家决明子配方颗粒中大黄酚含量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沈霞飞 朱雪梅 陈凌云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5期600-601,共2页
目的测定不同厂家决明子配方颗粒中大黄酚含量并探求不同提取方法对决明子药材中大黄酚含量的影响,为制定最佳提取工艺和统一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岛津色谱柱(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254nm;流动相:甲醇-0.... 目的测定不同厂家决明子配方颗粒中大黄酚含量并探求不同提取方法对决明子药材中大黄酚含量的影响,为制定最佳提取工艺和统一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岛津色谱柱(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254n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对5批决明子配方颗粒中有效成分大黄酚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测定,并考察决明子药材提取工艺路线。结果不同厂家及同一厂家不同批号之间大黄酚含量差异较大。5批样品大黄酚含量为0.170~1.851mg·g^-1。用不同种类及不同浓度的溶剂、不同的提取方法从决明子药材中提取的大黄酚含量差异较大,结果显示70%乙醇回流提取决明子药材中大黄酚的含量最高。结论建议进一步进行决明子配方颗粒工艺研究,制定合理的提取工艺,为生产工艺参数的确定和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子 配方颗粒 大黄酚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吴小利 尹陆黎 嵇宏亮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7期24-26,共3页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的疗效,以期做出客观可信的评价,指导临床护理。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及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关于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的疗效,以期做出客观可信的评价,指导临床护理。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及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关于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间从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RevMan5.0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8篇临床试验文献,860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有效率的合并检验分析结果为:Z=9.74,P<0.01;合并后的OR值为12.32,95%可信区间为7.43~20.43。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糖尿病足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