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疾病谱的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邵磊 钱敏才 +3 位作者 徐美英 陈海勤 杨胜良 陈海支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1期22-23,26,共3页
目的探讨浙江省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疾病谱情况,以期为调整精神病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方针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浙江省14所精神病医院,再从抽出的各所医院中以月份为基本单位系统抽出3个月(3、7、11月... 目的探讨浙江省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疾病谱情况,以期为调整精神病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方针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浙江省14所精神病医院,再从抽出的各所医院中以月份为基本单位系统抽出3个月(3、7、11月)的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住院诊断、性别、年龄、合并症及治疗情况。结果住院患者疾病构成以精神分裂症及心境障碍为主,临床合并症以高血压病、白细胞减少症、糖尿病为主,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6%。结论 精神疾病应以分裂症及心境障碍的防治为主,内科基础护理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地位,精神科护理人员继续教育要注重内科护理知识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疾病构成 护理 继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专科医院抑郁症患者首诊及时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付晓凡 姚金兰 +2 位作者 钱敏才 殷钰 张甜怡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6期9-12,共4页
目的了解精神专科医院门诊首诊抑郁患者就诊情况,探讨影响患者及时就诊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8年1月—12月在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首次就诊的抑郁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根据患者发病至医院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 目的了解精神专科医院门诊首诊抑郁患者就诊情况,探讨影响患者及时就诊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8年1月—12月在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首次就诊的抑郁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根据患者发病至医院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及时就诊组(≤3个月)和非及时就诊组(>3个月)。结果2组患者在第一主诉、首诊医院性质、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对疾病的理解程度方面存在差异(P<0.01)。结论患者首诊医院性质、第一主诉、对疾病的理解程度、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会对抑郁症患者及时就诊行为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专科门诊 精神疾病 影响因素 首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实施效果 被引量:15
3
作者 唐春霞 陈海勤 +3 位作者 徐美英 潘晓芳 叶美凤 徐伟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提高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MECT)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11年3-8月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通精神科首次入院进行MECT治疗的患者100例,各抽取男女两个病房作为...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提高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MECT)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11年3-8月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通精神科首次入院进行MECT治疗的患者100例,各抽取男女两个病房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应用自制的护理质量评定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护理安全、健康宣教、基础护理、并发症、护理书写时间及MECT治疗满意度。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护理记录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精神科MECT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实施,有利于规范治疗程序,减少护理书写的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无抽搐电休克 临床路径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重症病房加强家属探视时的有效沟通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徐伟琴 陈海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科重症病房加强与患者家属探视时的有效沟通对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方法以2010年1-6月入住精神科重症病房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3月入住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4-6月入住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在家属探视... 目的探讨精神科重症病房加强与患者家属探视时的有效沟通对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方法以2010年1-6月入住精神科重症病房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3月入住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4-6月入住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在家属探视时采用传统沟通,患者家属询问时给予解答;观察组先对护士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采取在家属探视前主动沟通、探视时加强有效沟通并及时信息反馈。对两组家属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在护士服务态度、护理质量、生活照顾、需求满足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精神科重症病房家属探视时护、患和家属三方的有效沟通,减少了护理投诉,有效提高了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不仅有助于患者的康复,而且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重症病房 探视 有效沟通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精神科病房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被引量:8
5
作者 陈芳英 徐明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9期51-52,共2页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安全管理应始...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安全管理应始终贯穿于护理操作、治疗等各环节和过程中。然而,现实护理工作中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不安全因素直接影响着护理效果;尤其在老年精神科,收治的患者多为60岁以上的精神异常患者,且大多患有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病情变化快,易发生意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精神科 安全隐患 对策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交接核查表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潘小芳 陈海勤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24期2221-2222,共2页
为保证患者安全,根据精神科MECT护理常规和SBAR沟通方式的要求,设计精神科MECT交接核查表,规范了治疗前后的交接流程,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病情掌握和沟通能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促进了团队和谐。
关键词 精神科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SBAR 沟通方式 交接核查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病房的人性化管理
7
作者 范振国 沈爱新 潘川娣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9期1296-1296,共1页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 精神科病房 精神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T基因多态性及其他相关因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崔力军 李良 +3 位作者 李建华 朱洁琳 宋娟芳 孙菊水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6-640,共5页
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酶(COMT val158met)基因多态性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85例,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阳性和阴性性症状量表(PANSS)、修改... 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酶(COMT val158met)基因多态性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85例,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阳性和阴性性症状量表(PANSS)、修改版外显攻击量表(MOAS)进行评估,依据MOAS得分≥4分,分为有攻击行为组、无攻击行为组。运用聚合酶链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COMT val158met基因位点多态性,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COMT基因的关联性以及影响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两组COMT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有攻击行为、无攻击行为两组间Met/Met基因型(20%vs 10%)及Met等位基因(35%vs 25%)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无业(OR=1.701,95%CI=1.027~2.396)、住院次数(OR=1.280,95%CI=1.130~1.581)、既往有攻击行为(OR=10.914,95%CI=1.564~76.171)、非自愿住院(OR=2.006,95%CI=1.348~2.765)、PANSS阳性症状分值高(OR=2.588,95%CI=1.303~5.140)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COMTval158met基因多态性相关,无业、有既往攻击史、住院次数多、非自愿住院和PANSS阳性症状评分高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T基因多态性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的托吡酯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体重指数、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良 戴雄凯 +3 位作者 王轶虎 曾雷 吴瑾瑾 李建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4期76-80,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托吡酯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体重指数(BMI)、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2月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试验...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托吡酯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体重指数(BMI)、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2月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试验1组给予托吡酯(100 mg最大剂量)+奥氮平治疗,试验2组给予托吡酯(200 mg最大剂量)+奥氮平治疗,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三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BMI、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三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4周时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12周,试验1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4、8、12周,试验2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与试验2组比较:治疗4、8、12周,试验2组PANSS评分低于试验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8、12周,三组PANS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1组、试验2组BMI、FBG、FINS、TG、LDL-C、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1组与试验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感觉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改善奥氮平引起的体重增加,并调节糖脂代谢,缓解精神症状;200 mg剂量的托吡酯改善效果更明显,但可增加感觉异常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托吡酯 奥氮平 体重 糖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38
10
作者 张伟英 张娜 +1 位作者 朱月莉 唐春霞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11期1015-1017,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8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16年9月-2017年3月)87例,对照...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8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16年9月-2017年3月)87例,对照组(2016年2-8月)93例,两组患者均单服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睡眠管理、吸烟管理、心理护理、定期监测等早期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精神科护理常规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12周后腰围、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腰围、TG、SBP、DBP、FBG均有不同程度升高,HDL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G和FBG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在腰围、TG、和HDL-C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S发生率为18.3%,观察组MS发生率为5.7%,对照组MS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 首次发作 精神分裂症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泌乳素检测在女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海支 费小聪 +5 位作者 王振华 沈晔 雷礼磊 赵徐东 曾雷 任丽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8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巨泌乳素(MPRL)检测在女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6月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的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规使用利培酮片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记录患者月经情况,并于治疗前、治疗后第6周... 目的探讨巨泌乳素(MPRL)检测在女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6月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的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规使用利培酮片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记录患者月经情况,并于治疗前、治疗后第6周末分别用发光免疫分析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泌乳素(PRL)和MPRL含量。应用前后自身对照研究对治疗前后PRL及MPRL含量进行比较,同时根据第6周末PRL及MPRL含量将65例患者划分为PRL正常组16例、高PRL血症组49例,将高PRL血症组再分为MPRL血症组21例、非MPRL血症组28例,并对不同组月经延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65例患者治疗后PRL及MPR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PRL正常组、高PRL血症组、MPRL血症组及非MPRL血症组出现的月经延迟数及发生率分别是2例(12.5%)、30例(61.2%)、5例(23.8%)及25例(89.3%)。四组月经延迟发生率两两比较,MPRL血症组与PRL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MPRL血症组月经延迟发生率分别高于高PRL血症组、MPRL血症组及PRL正常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PRL血症组月经延迟发生率高于MPRL血症组及PRL正常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利培酮所致MPRL血症可能不会导致患者月经延迟,临床上检测MPRL有利于指导高PRL血症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泌乳素 巨泌乳素 月经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48
12
作者 陆根法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0期926-927,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logist回归统计模型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社区医疗服务、家庭成员关系、护患关系等因素与患者治疗依从...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logist回归统计模型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社区医疗服务、家庭成员关系、护患关系等因素与患者治疗依从性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08例患者中依从性好者60例,占55.6%;依从性较差者48例,占44.4%。logist回归分析显示:社区服务、家庭成员关系、护患关系与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关(P<0.05)。比值比(OR odds ratio)分别为:2.536(95%CI:1.332~4.831),5.191(95%CI:2.134~12.652)和4.211(95%CI:1.645~10.787)。结论优质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和睦的家庭成员关系及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显著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依从性 相关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人陪护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干预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爱新 钱敏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6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亲人陪护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住院精神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无亲人陪护)和研究组(有亲人陪护)两组,每组60例;自拟舒适度调查表和选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量表,对两组进行同步性调查比较。结果研究组安全感... 目的探讨亲人陪护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住院精神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无亲人陪护)和研究组(有亲人陪护)两组,每组60例;自拟舒适度调查表和选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量表,对两组进行同步性调查比较。结果研究组安全感、自由度高于对照组(P<0.01),孤独感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康复评定中社交能力、关心兴趣项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亲人陪护能增加患者的安全感、自由度、减少孤独感,有效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社交能力和兴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护 住院精神病患者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抢救精神药物过量者的总结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伟航 《上海精神医学》 2009年第3期178-178,187,共2页
关键词 急诊抢救 精神科 药物过量 药物自杀 临床资料 中毒抢救 精神药物 中毒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莫三嗪对双相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陆梅娟 李建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4期14-16,共3页
目的评估拉莫三嗪对双相抑郁(bipolar depressive disorder,BD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拉莫三嗪对35例BDD患者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17项)评定临床症状;应用威斯康辛卡片分... 目的评估拉莫三嗪对双相抑郁(bipolar depressive disorder,BD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拉莫三嗪对35例BDD患者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17项)评定临床症状;应用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和数字广度测验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并与30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改善(P<0.01),有效率为62.86%。研究组治疗前WCST、数字广度得分均较正常组差(P<0.01);治疗后持续错误数、完成分类数、数字广度-顺背仍较正常组差(P<0.05)。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与临床症状的改善(疗效)无相关性。结论拉莫三嗪能改善BDD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对BDD患者的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莫三嗪 双相抑郁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预测及护理防控 被引量:29
16
作者 李素荣 孙菊水 王轶虎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5期445-447,共3页
目的对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进行临床预测并采取护理防控。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入院的491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的兴奋因子进行评估;其中,外显攻击行为量表>4分判断... 目的对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进行临床预测并采取护理防控。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入院的491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的兴奋因子进行评估;其中,外显攻击行为量表>4分判断为有攻击行为,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的兴奋因子≥14分且至少一个条目≥4分判断为有激越症状。使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相关信息,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提出合理的护理防控措施。结果入院时激越症状与发生攻击行为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0.032)。男性、家族史阳性、住院前一个月内有攻击行为、非自愿住院为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对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进行有效的临床预测,并采取必要的护理防控措施,既保障了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又可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及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临床预测 护理防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乳房不适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月莉 林梅 +3 位作者 徐美英 陈海勤 邵磊 陈海支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7期1602-1604,共3页
目的分析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乳房不适发生的原因,探讨相关的预防措施与护理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使用利培酮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调查女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期间乳房不适发生率... 目的分析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乳房不适发生的原因,探讨相关的预防措施与护理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使用利培酮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调查女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期间乳房不适发生率及类型。结果女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乳房不适比例达到37.5%,其中乳房疼痛和泌乳占大多数(80.0%),服用利培酮后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经过针对性护理后乳房疼痛、泌乳症状和乳房增大症状明显缓解(P<0.05)。结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乳房不适的原因是患者口服利培酮后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升高,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指导,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乳房疼痛、泌乳和乳房增大的痛苦,提高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的依从性,从而减少疾病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乳房不适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理心教育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高情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月莉 陈海勤 +3 位作者 林梅 王建红 茅丽利 王飞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6期544-546,共3页
目的探讨同理心教育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高情感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后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100名,采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2名和对照组48名。两组患者出院后均按医嘱进行常规的精... 目的探讨同理心教育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高情感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后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100名,采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2名和对照组48名。两组患者出院后均按医嘱进行常规的精神药物维持治疗,并对患者监护人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对患者监护人的同理心教育。结果 6个月后观察组监护人所照顾的病人的疾病复发率是5.76%,而对照组的复发率是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理心教育干预能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的高情感表达水平,从而间接使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理心 精神分裂症 高情感表达 心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团队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2
19
作者 冯晓宾 陈浙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8期150-153,170,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团队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60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采用常规干预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常规干预基础上予以多学...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团队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60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采用常规干预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常规干预基础上予以多学科协作团队施行干预的3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两组均干预6个月。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干预满意度及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认知功能评分(MMSE)、痴呆严重程度评分(GDS)、精神行为症状评分(NPI)、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生活质量评分(QOL-AD)。结果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MMSE评分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GDS、NPI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ADL、QOL-AD评分较干预前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干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AD患者以多学科协作团队实施干预可明显提高治疗依从性,提升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减轻精神行为症状,降低痴呆严重程度,提升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 痴呆严重程度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多学科协作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馈控制的健康教育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暴力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竺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1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的健康教育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暴力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两组在... 目的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的健康教育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暴力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两组在给予2次/d,每次10 mg阿立哌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前馈控制的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并评估相关治疗对两组暴力行为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NOSIE评分因子中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迟缓、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NOSIE各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因子中反应缺乏、思维障碍、偏执、激活性、抑郁、攻击性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PANSS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暴力行为发生状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前馈控制的的健康教育应用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能有效预防患者暴力行为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 健康教育 精神分裂症 暴力行为 住院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