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沈仲夏 关铁峰 +3 位作者 沈鑫华 钱敏才 林敏 杨剑虹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167-1171,共5页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4例符合《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CD)第10版》(ICD-10)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艾司西酞普兰组(n=38)和文拉法辛缓释剂组(n=36),治疗...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4例符合《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CD)第10版》(ICD-10)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艾司西酞普兰组(n=38)和文拉法辛缓释剂组(n=36),治疗持续8周,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患者焦虑症状及疗效,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同时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1周末两组HAMA评分开始明显下降(P<0.01),第1、2、4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HAMA减分率明显高于文拉法辛缓释剂组(P<0.05),但是第8周末两组的减分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8周末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0.5%和66.7%,有效率分别为78.9%和86.1%,文拉法辛缓释剂组显著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P<0.01)。8周末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也均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广泛性焦虑总体疗效优于艾司西酞普兰,但是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于文拉法辛缓释剂,两者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文拉法辛缓释剂 广泛性焦虑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性抑郁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色彩偏好及其对两者情绪水平的预测 被引量:21
2
作者 戴红 许少芳 +1 位作者 宋宝华 王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7-431,共5页
【目的】探索重性抑郁障碍(MDD)、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的色彩偏好及其对两者情绪水平的预测。【方法】对45例MDD患者和28例GAD患者以及41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色彩偏好测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被试... 【目的】探索重性抑郁障碍(MDD)、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的色彩偏好及其对两者情绪水平的预测。【方法】对45例MDD患者和28例GAD患者以及41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色彩偏好测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被试的抑郁和焦虑水平。【结果】MDD和GAD组比健康对照组更偏好于黑色,健康对照组比MDD和GAD组更偏好于黄色。在MDD组,黄色偏好顺序与HAMA得分呈负相关;紫色偏好顺序与HAMD得分呈负相关。在GAD组,红色偏好顺序与HAMA得分呈正相关,红色、黄色、白色偏好顺序与HAMD得分正相关。【结论】MDD和GAD患者存在不同的色彩偏好,这些偏好与各组的HAMA及HAMD得分相关联。这些发现或许为医疗环境色彩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偏好 重性抑郁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 HAMA HA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抗抑郁剂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的关联 被引量:14
3
作者 林敏 沈仲夏 +4 位作者 钱敏才 崔力军 任列 蔡敏 沈鑫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8期903-909,共7页
目的:探索5-羟色胺转运体(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5-HTT)基因多态性与抗抑郁剂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疗效的关联性。方法:188例符合DSM-IV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接受艾司西酞普兰(n=1... 目的:探索5-羟色胺转运体(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5-HTT)基因多态性与抗抑郁剂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疗效的关联性。方法:188例符合DSM-IV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接受艾司西酞普兰(n=117)或者文拉法辛缓释剂(n=71)治疗8周,疗效判定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评分减分率及HAMA评分来评定。对所有患者及169例正常对照组接受5-HTT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5-HTT各基因型(SS、LS、LL)及等位基因(S、L)在GAD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HTT各基因型患者基线时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52,P=0.949)。所有患者中SS、LS、LL基因型治疗后HAMA减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48,P=0.475)。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SS、LS、LL基因型治疗后HAMA减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10,P=0.811)。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组SS、LS、LL基因型治疗后HAMA减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05,P=0.036),LL基因型患者HAMA减分值显著高于SS和LS基因型。结论:5-HTT基因多态性与GAD发病的易感性之间可能无直接关系。5-HTT基因多态性和艾司西酞普兰的疗效不相关,但LL基因型的GAD患者接受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的疗效可能优于SS和LS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转运体 抗抑郁剂 广泛性焦虑障碍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朱毅平 杨胜良 金学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7期1691-1693,共3页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年龄≥60岁、首次发病、HAMD17得分≥17分,≤24分、HAMA14得分≥14分,≤29分,且无严重躯体疾病的71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肝...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年龄≥60岁、首次发病、HAMD17得分≥17分,≤24分、HAMA14得分≥14分,≤29分,且无严重躯体疾病的71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组(治疗组)36例,帕罗西汀治疗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舒肝解郁胶囊每天4粒(早、晚餐后各2粒)。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第1 d 10 mg、第4 d 20 mg、第7 d后如有必要可增加到30~40 mg(早上餐后1次顿服)。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允许使用唑吡坦5~10 mg/d(临睡前顿服)。研究全程为期6周,禁止应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或者联合其他的抗抑郁的药物。入组前及疗后的第1、2、4、6周末分别进行HAMD17、HAMA14、TESS评定。疗效以HAMD17、HAMA14总分减分率来衡量,减分≥50%为有效、≤49%为无效,总分≤7为治愈。治疗后的第6周末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治疗前后的各量表分的数据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均数用(x珋±s)表示,有效率用经Ridit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应用唑吡坦例数、时间、剂量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2、t=1.24、0.89,P>0.05)。两组基线HAMD17、HAMA14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HAMD17、HAMA14得分在第1周末就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并持续到研究结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两组HAMD17、HAMA14得分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05)。在疗后第1周末治疗组的TES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持续至第4周末,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结束时两组TESS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20例,治愈率55.56%,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治愈18例,治愈率51.43%,总有效率85.71%。经Ridit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无统计学意义(R=0.51,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与焦虑的共病有快速缓解的作用,且不良反应轻微,是一个疗效确切既有抗抑郁又有抗焦虑的新型的中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抑郁焦虑 共病 舒肝解郁胶囊 帕罗西汀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33例 被引量:5
5
作者 任列 郭萍 +3 位作者 耿松 杨胜良 金学敏 朱毅平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 探讨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心脾两虚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中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3》及中医辨证属心脾两虚型的GAD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口服九味镇心颗粒,6 g(... 目的 探讨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心脾两虚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中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3》及中医辨证属心脾两虚型的GAD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口服九味镇心颗粒,6 g(1包),tid.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初始剂量10 mg,第7天20 mg,第8天视病情酌情加到30 ~ 40 mg,qd.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际完成研究分别为33,31例.两组患者从治疗第1周开始HAMA评分均显著下降,并持续到第6周末.治疗第1,2周末,治疗组患者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57.58%,58.06%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轻微(P>0.05).结论 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心脾两虚型的GAD效果确切,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味镇心颗粒 帕罗西汀 焦虑障碍 广泛性 心脾两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患者抗抑郁治疗血清S100B蛋白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常静 沈仲夏 蔡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37-740,共4页
目的血清S100B蛋白浓度可提示患者脑卒中后脑损伤情况。文中分析卒中后伴抑郁症状患者血清S100B蛋白的特征及抗抑郁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符合卒中后抑郁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95例。在排... 目的血清S100B蛋白浓度可提示患者脑卒中后脑损伤情况。文中分析卒中后伴抑郁症状患者血清S100B蛋白的特征及抗抑郁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符合卒中后抑郁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95例。在排除不愿及不能完成测试患者后,最终纳入52例进入研究,并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抗抑郁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患者抑郁症状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终点分别测定研究对象血清S100B蛋白浓度;另招募年龄、性别匹配脑卒中后康复患者36例以及36例健康对照人群测定血清S100B浓度进行比较。疗效以治疗8周末HAMD评分减分率进行评定,HAMD减分率≥50%为有效。结果卒中后抑郁、康复患者以及正常对照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分别为(0.44±0.14)、(0.36±0.09)和(0.21±0.10)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88,P<0.05);治疗前男、女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分别为(0.46±0.16)和(0.43±0.14)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6 2,P=0.483 3);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分别为(0.42±0.12)和(0.47±0.15)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9 7,P=0.196 3);治疗后有效与无效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降低值分别为(0.13±0.03)和(0.04±0.0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59 5,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显著升高,与性别及卒中类型无关。治疗后血清S100B蛋白下降明显可提示抗抑郁治疗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B 卒中后抑郁 艾司西酞普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23例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建玲 沈鑫华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0期1199-1201,共3页
目的探索氟伏沙明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6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给予氟伏沙明,对照组给予氯米帕明治疗,疗程8周。治疗组平均剂量(257.61±47.93)mg.d-1,对照组平均剂量(209.78&#... 目的探索氟伏沙明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6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给予氟伏沙明,对照组给予氯米帕明治疗,疗程8周。治疗组平均剂量(257.61±47.93)mg.d-1,对照组平均剂量(209.78±34.33)mg.d-1。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周末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评价其疗效,治疗中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YBOC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从治疗第2周末开始两组YBOCS评分均较前有显著下降(P<0.01),同期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治疗组有效率65.22%,对照组有效率69.56%,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且轻。结论氟伏沙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短期治疗强迫症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伏沙明 氯米帕明 强迫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兴市艺术专业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郭萍 王薇 高文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99-1002,共4页
目的了解艺术专业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点。方法以分层整群随机的方式在浙江省绍兴市3所艺术学校中抽取468名学生,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 I)逐一测查,以3个效度量表初步判定量表的有效性,以7个临床分量表评估受试者的心理健... 目的了解艺术专业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点。方法以分层整群随机的方式在浙江省绍兴市3所艺术学校中抽取468名学生,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 I)逐一测查,以3个效度量表初步判定量表的有效性,以7个临床分量表评估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原始分值同全国常模比较,并转换为T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426份,回收率91.02%。男生各临床分量表原始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除疑心分量表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女生精神病质分量表的原始分值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和兴奋状态分量表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其余分量表均低于全国常模(P<0.01)。艺术类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兴奋状态(19.48%)、脱离现实(19.01%)和抑郁(15.02%)。人格偏离(60≤T值<70)和病态人格(T值≥70)的检出率分别为44.37%和17.61%,其中,男生病态人格的检出率(31.2%)高于女生(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PH I检测中60≤T值<70和T值≥70的艺术类学生,学校应给予积极的心理健康监测和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心理辅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测查表 艺术专业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惊恐障碍临床路径表的构建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娜 张建国 +7 位作者 徐美英 沈鑫华 蒋娟芬 钱国英 陈海勤 杨剑虹 杨胜良 陈静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期22-25,39,共5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惊恐障碍患者的临床路径表。方法成立临床路径小组,在文献回顾、病历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临床路径初步框架,结合专家意见及临床实际调查,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制定惊恐障碍临床路径表。结果确定临床路径表的框架、诊疗计划项目... 目的构建适用于惊恐障碍患者的临床路径表。方法成立临床路径小组,在文献回顾、病历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临床路径初步框架,结合专家意见及临床实际调查,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制定惊恐障碍临床路径表。结果确定临床路径表的框架、诊疗计划项目、常规医嘱项目、非医嘱项目和标准住院时间,最终设计出以标准住院时间为21d的惊恐障碍临床路径表。结论通过循证的方法构建的惊恐障碍临床路径表,能指导惊恐障碍患者的诊疗和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惊恐障碍 临床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抑郁症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嗅觉功能
10
作者 孙颖慧 钟莹 尹析凡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57-562,共6页
目的:了解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首发抑郁症患者的嗅觉功能,分析嗅觉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43例首发抑郁症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T&T嗅觉检查。以PSG结果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为抑郁伴OSA组(n=87),AHI<5... 目的:了解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首发抑郁症患者的嗅觉功能,分析嗅觉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43例首发抑郁症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T&T嗅觉检查。以PSG结果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为抑郁伴OSA组(n=87),AHI<5次/h为单纯抑郁组(n=56)。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伴OSA首发抑郁症患者嗅觉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抑郁伴OSA组的嗅觉识别阈值、嗅觉障碍发生率高于单纯抑郁组(均P<0.05),以嗅觉减退为主(93.9%,46/49)。伴重度OSA的首发抑郁症患者嗅觉识别阈值、嗅觉障碍发生率高于轻、中度组(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HI指数和HAMD得分与嗅觉识别阈值正相关(β=0.05~0.30,均P<0.01)。结论:本研究显示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首发抑郁症患者较单纯首发抑郁症患者嗅觉障碍更显著,以嗅觉减退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抑郁 嗅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捏脊法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40
11
作者 章晓梅 张伟英 +2 位作者 张红波 严央丽 钟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800-1804,共5页
背景睡眠障碍会对抗抑郁治疗产生负面影响,捏脊法作为中医推拿手法能有效提高睡眠质量,艾司西酞普兰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物,尚未见捏脊法与其联合治疗抑郁症的相关报道。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捏脊法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背景睡眠障碍会对抗抑郁治疗产生负面影响,捏脊法作为中医推拿手法能有效提高睡眠质量,艾司西酞普兰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物,尚未见捏脊法与其联合治疗抑郁症的相关报道。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捏脊法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于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病房住院的11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及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捏脊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两组患者抑郁状态及睡眠质量,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方法与干预时间对HAMD评分及PSQI评分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及干预时间对HAMD评分及PSQI评分主效应均显著(P<0.05)。两组治疗2、4、8周后HAMD评分及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4、8周后HAMD评分及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2周后,两组治疗8周后HAMD评分及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4周后(P<0.05);治疗2、4、8周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及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水平及CD4+/CD8+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捏脊法可有效改善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睡眠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淋巴细胞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手法 捏脊 艾司西酞普兰 睡眠障碍 T淋巴细胞亚群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罗西汀联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被引量:8
12
作者 沈华 沈仲夏 +2 位作者 陈娟英 陈海支 关铁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12-1314,共3页
目的探讨抗焦虑药物联合降压药物治疗常规降压治疗疗效为非显效的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174例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3种不同机制降压药物治疗8周,8周末根据降压疗效分为显效组及非显效组,同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所有患... 目的探讨抗焦虑药物联合降压药物治疗常规降压治疗疗效为非显效的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174例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3种不同机制降压药物治疗8周,8周末根据降压疗效分为显效组及非显效组,同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所有患者的焦虑症状并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非显效组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用帕罗西汀抗焦虑治疗,对照组加用安慰药,均持续治疗4周。研究结束再次评估高血压治疗效果及HAMA评分情况。结果治疗8周末显效58例,有效84例,无效22例。显效组HAMA评分为(12.68±8.42)分,非显效组HAMA评分为(19.36±6.45)分。显效组合并明显焦虑者10例(17.2%),非显效组合并明显焦虑者42例(39.6%)。非显效组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0例。治疗第12周末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32例,无效12例;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24例,无效2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HAMA评分分别为(6.42±3.52)和(14.16±8.36)分。结论焦虑状况显著影响患者的血压水平,帕罗西汀协同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高血压 原发性 焦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人群药源性损害的归因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凤 王丽娜 +3 位作者 沈鑫华 葛晨希 周燕茹 张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1期4007-4012,共6页
背景慢性病是轻度认知障碍(M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服用或联合应用药物可能伴随躯体疾病共同加重认知负荷。目前,我国鲜有研究报道MCI人群的用药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目的了解社区MCI人群药物使用情况,探索药物使用特征对认知功... 背景慢性病是轻度认知障碍(M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服用或联合应用药物可能伴随躯体疾病共同加重认知负荷。目前,我国鲜有研究报道MCI人群的用药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目的了解社区MCI人群药物使用情况,探索药物使用特征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规律。方法采取抽签法随机选取浙江省湖州市6所社区496例MCI患者,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与用药情况调查表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北京版进行调查。比较MoCA北京版得分在不同被试特征中的分布差异及服药组与非服药组被试MoCA北京版得分的差异;在控制协变量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药物对MCI患者认知的影响。结果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质、婚姻状况及躯体疾病分类(高血压及睡眠障碍)被试MoCA北京版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受体阻滞剂、镇静剂服用组被试的MoCA北京版得分低于非服用组(P<0.0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服用组被试的MoCA得分高于非服用组(P<0.05);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联合、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联合、β-受体阻滞剂+ARB联合、降糖药+降压药+他汀类药物联合服用组被试的MoCA得分低于非服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人口学及躯体疾病特征后,β-受体阻滞剂、ACEI、镇静剂、钙通道阻滞剂+ARB联合用药、β-受体阻滞剂+ARB联合用药、降糖药+降压药+他汀类药物联合用药对社区MCI人群认知功能得分变异的总体贡献率为39.4%(F=23.946,P<0.001)。结论β-受体阻滞剂、镇静剂类药物及药物之间的联合服用可能伴随躯体疾病共同损害认知功能;针对伴有躯体疾病的MCI人群,医务人员在积极开发躯体疾病替代性治疗技术及认知功能训练技术的同时,还应提高对药物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长期服药或联合用药的MCI患者做好安全服药管理,及时识别潜在的认知损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药物使用 老年人 慢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轻度认知障碍者笔迹特征及其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卫珠琴 张若愚 +6 位作者 张晨 苏丽明 黄诚 张军伟 钱敏才 祁亨年 王丽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24-1233,共10页
背景书写笔迹特征分析技术已在痴呆、帕金森病等相关认知障碍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针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人群的笔迹特征研究仍有待于拓展。目的揭示老年MCI者笔迹特征与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的差异性,探讨笔迹特征在MCI筛查中的... 背景书写笔迹特征分析技术已在痴呆、帕金森病等相关认知障碍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针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人群的笔迹特征研究仍有待于拓展。目的揭示老年MCI者笔迹特征与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的差异性,探讨笔迹特征在MCI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2年1—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州市社区老年MCI者33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另选取在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上与33例社区老年MCI者相匹配的社区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4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CA-B)、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老年抑郁量表(GDS-15)对其进行调查,并邀请受试者使用点阵数码笔完成6项书写任务(包含4项汉字书写任务、2项图形书写任务),采集受试者笔迹特征的运动学参数,通过判别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笔迹特征及另设区分方案在MCI识别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图形书写任务中,观察组受试者书写平均压力更高(Z=-2.122,P=0.034),书写思考时间(Z=-4.302,P<0.001)、落笔时间(Z=-3.663,P<0.001)及任务完成总时间(t’=-5.565,P<0.001)更长,书写平均速度(Z=-2.458,P=0.014)、x方向平均速度(Z=-2.950,P=0.003)、y方向平均速度(Z=-2.094,P=0.040)更慢,书写x方向速度最大值(Z=-2.206,P=0.027)、x方向平均加速度(Z=-2.667,P=0.008)更小,书写正确性总分更低(Z=-3.593,P<0.001);在汉字书写任务中,观察组受试者书写思考时间(Z=-3.464,P=0.001)、任务完成总时间(Z=-2.940,P=0.003)更长。与汉字书写任务完成总时间相比,图形书写任务完成总时间在鉴别老年MCI者和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中的特异度更高(93.0%比55.8%),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8;采用图形书写任务笔迹特征集对受试者进行MCI筛查时,灵敏度为87.9%,特异度为79.1%,准确率达80.3%(61/76),且图形书写任务笔迹特征集对老年MCI者的识别效能高于MMSE(Z=1.993,P=0.046)及汉字书写任务笔迹特征集(Z=2.408,P=0.016)。结论图形书写笔迹特征可能在筛查可疑MCI人群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借助MCI成套神经心理学测试开展MCI筛查服务之前(的同时),可采用图形书写笔迹特征对社区居民进行MCI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轻度认知障碍 笔迹特征 运动学参数 筛查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