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的头颅MRI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沈彦彦 李建一 晏玉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02-2004,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头颅MRI病灶部位与继发癫痫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75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的头颅MRI结果及临床资料,总结癫痫发作的类型、发作时相与头颅MRI病灶部位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的责任病灶以额叶、颞叶及多...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头颅MRI病灶部位与继发癫痫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75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的头颅MRI结果及临床资料,总结癫痫发作的类型、发作时相与头颅MRI病灶部位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的责任病灶以额叶、颞叶及多脑叶受累常见(90.7%),病灶位于皮层者以部分继发全面性发作为主,皮质下病灶以部分性发作为主(χ2=11.84,P<0.05),皮质、皮质下受累者均以晚发性癫痫为主(70.7%),早发性癫痫、晚发性癫痫发作时相与责任病灶部位关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05)。结论:头颅MRI能较好地预测脑梗死患者继发癫痫发作,为临床预后评估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癫痫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CT对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吴世勇 周敏良 翁卿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1413-1414,共2页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BA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例结节型BAC(孤立结节型 16例 ,多发结节型 2例 )常规胸部CT、HRCT表现。结果 :共检出结节灶 3 3个 ,包括分叶切迹征 (HRCT 87 9% ,常规CT 69 7...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BA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例结节型BAC(孤立结节型 16例 ,多发结节型 2例 )常规胸部CT、HRCT表现。结果 :共检出结节灶 3 3个 ,包括分叶切迹征 (HRCT 87 9% ,常规CT 69 7% ) ,毛刺棘状突起征 (HRCT 90 9% ,常规CT 5 4 5 % ) ,空泡细支气管征 (HRCT3 6 2 % ,常规CT 2 1 2 % ) ,支气管血管集束征 (HRCT 66 7% ,常规CT 3 3 3 % ) ,胸膜凹陷征 (HRCT 5 7 6% ,常规CT2 7 3 % ) ,钙化 (HRCT 9 1% ,常规CT 3 0 % ) ,结节周围磨玻璃征 (HRCT 18 2 % ,常规CT 9 1% )结节周围小气肿(HRCT 3 0 3 % ,常规CT 0 ) ,结节周围卫星灶 (HRCT 0 ,常规CT 0 )。结论 :HRCT能清楚显示结节型BAC结节灶的结节内部结构、结节 -肺界面、结节周围及胸膜凹陷 ,是目前诊断结节型BAC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CT 结节 细支气管肺泡癌 诊断价值 常规 BAC 高分辨CT 切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与CD44v6表达在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
3
作者 赵红星 钱宇峰 +1 位作者 孙树范 李菊声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8期775-777,共3页
目的:探讨CT扫描与CD44v6表达分析在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螺旋CT增强扫描对32例肺癌进行术前分期,且把CT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对照;其中对28例手术病例的组织标本行CD44v6表达分析。同时观察同期20例手术切除的肺良性肿块组... 目的:探讨CT扫描与CD44v6表达分析在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螺旋CT增强扫描对32例肺癌进行术前分期,且把CT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对照;其中对28例手术病例的组织标本行CD44v6表达分析。同时观察同期20例手术切除的肺良性肿块组织检测CD44v6表达作为对照。结果:CT扫描对肺癌T分期准确度84.4%,N分期准确度58.8%,M分期准确度100%,综合TNM分期准确度75%。肺癌组织中CD44v6表达阳性率为53.6%,明显高于肺良性肿块组织(χ2=9.744,P<0.01)。Ⅲ期肺癌的CD44v6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肺癌组织(χ2=15.68,P<0.001)。CD44v6表达判断淋巴结转移优于CT扫描。结论:应用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CD44v6表达分析有利于提高肺癌诊断及分期准确度,从而使临床能更好的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肿瘤分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联合血清指标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斌 翁卿吉 +1 位作者 纪仁浩 崔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0-584,共5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联合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A组,依据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A-1组,107例...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联合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A组,依据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A-1组,107例)、稳定斑块组(A-2组,43例)和无斑块组(A-3组,36例);同期收治190例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B组,依据超声检查分为不稳定斑块组(B-1组,33例)、稳定斑块组(B-2组,55例)和无斑块组(B-3组,102例),同期体检的9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接受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取血测定血清MMP-9、TIMP-1水平。比较各组颈动脉狭窄情况、斑块检出情况,并分析MMP-9、TIMP-1诊断脑梗死患者不稳定斑块的效果。结果 MSCTA颈动脉狭窄检出A组轻度狭窄率显著低于B组(23.1%vs 48.9%,P=0.000),重度狭窄率显著高于B组(48.4%vs 16.8%,P=0.000);MSCTA检出A组、B组的斑块稳定性情况与超声检查一致率分别为81.7%和83.2%;MSCTA检出A组稳定斑块与不稳定斑块[(147±71)HUvs(11±20)HU]、B组稳定斑块与不稳定斑块[(155±81)HUvs(9±21)HU]的CT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对照组比较,A-1组、A-2组、B-1组血清MMP-9、TIMP-1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9、TIMP-1诊断脑梗死患者不稳定斑块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1、0.814。结论 MSCTA能够准确检测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但容易误判斑块性质,血清MMP-9、TIMP-1可有效诊断老年脑梗死患者不稳定斑块,可作为MSCTA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 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硫氧还蛋白9表达水平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潘杨军 王耀 +2 位作者 章喜林 陆伟杰 郑银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目的探究硫氧还蛋白9(TXNDC9)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TACE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诊断为HCC的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TACE疗效。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CC组织中TX... 目的探究硫氧还蛋白9(TXNDC9)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TACE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诊断为HCC的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TACE疗效。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CC组织中TXNDC9水平,并分析其与HCC患者TACE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完全缓解(CR)组(17例)、部分缓解(PR)组(30例)、疾病稳定(SD)组(21例)和疾病进展(PD)组(29例)HCC组织中TXNDC9水平分别为(0.66±0.09)、(0.75±0.09)、(0.94±0.12)和(1.08±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织中TXNDC9水平与TACE治疗疗效呈负相关(P<0.05)。TXNDC9诊断HCC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30、73.91%和96.0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Child-Pugh分级和TXNDC9是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像因素(P<0.05)。结论HCC组织中TXNDC9水平高提示TACE治疗疗效较差,预后不良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硫氧还蛋白9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戒征型囊性肺癌的影像及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朋亮 彭秀华 +1 位作者 李文辉 余欢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3028-3032,共5页
目的分析印戒征型囊性肺癌的影像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年23例经胸部CT及手术确诊的囊性肺癌患者的CT特征及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是否有印戒征表现分为印戒征型囊性肺癌组和其他类型囊性肺癌组。结果... 目的分析印戒征型囊性肺癌的影像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年23例经胸部CT及手术确诊的囊性肺癌患者的CT特征及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是否有印戒征表现分为印戒征型囊性肺癌组和其他类型囊性肺癌组。结果印戒征型囊性肺癌的患者9例,其他类型囊性肺癌患者14例,影像学方面,病变部位均为周围型,印戒征型囊性肺癌在CT上出现磨玻璃成分及囊内分隔的比例较其他类型少(P<0.05),两者在边缘形态及邻近结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病理均为腺癌,其中印戒征型囊性肺癌以乳头状为主型腺癌和腺泡样为主型腺癌多见,而其他类型囊性肺癌主要以贴壁生长为主型腺癌多见(P<0.05),所有患者均无淋巴结转移,但印戒征型囊性肺癌出现脉管内癌栓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0.05);基因突变方面,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印戒征型囊性肺癌是囊性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形态学表现与肿瘤浸润性生长有关,通常提示肿瘤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囊性 CT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