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阿托伐他汀联合补气固脱中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虚寒证患者心绞痛发作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21
1
作者
孙启银
林霞
+1 位作者
唐坎凯
罗玉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00-1003,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补气固脱中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虚寒证患者心绞痛发作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虚寒证患者共13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中医组(6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补气固脱中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虚寒证患者心绞痛发作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虚寒证患者共13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中医组(65例);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单用和在此基础上与补气固脱中药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每日硝酸甘油用量、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等。结果:对照组和中医组患者症状疗效分别为75.38%,95.38%;对照组和中医组患者心电图疗效分别为49.23%,73.85%;中医组患者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和中医主症积分分别为(26.95±6.68)分,(15.48±3.87)分;中医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和中医主症积分分别为(12.74±3.74)分,(7.15±2.03)分;中医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和主症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及每日硝酸甘油用量分别为(5.49±1.74)次/min,(6.55±1.20)min,(1.33±0.36)g;中医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及每日硝酸甘油用量分别为(2.66±0.81)次/min,(3.24±0.65)min,(0.65±0.20)g;中医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病情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分别为(1.62±0.37)m Pa·s,(6.11±1.28)m Pa·s,(5.13±1.32)g/L;中医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分别为(1.35±0.26)m Pa·s,(4.65±1.09)m Pa·s,(3.76±1.03)g/L;中医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补气固脱中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虚寒证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体征,降低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减少硝酸甘油用量,且有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不稳定型心绞痛
发作
血流动力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托伐他汀联合补气固脱中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虚寒证患者心绞痛发作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21
1
作者
孙启银
林霞
唐坎凯
罗玉寅
机构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介入科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00-1003,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补气固脱中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虚寒证患者心绞痛发作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虚寒证患者共13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中医组(65例);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单用和在此基础上与补气固脱中药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每日硝酸甘油用量、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等。结果:对照组和中医组患者症状疗效分别为75.38%,95.38%;对照组和中医组患者心电图疗效分别为49.23%,73.85%;中医组患者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和中医主症积分分别为(26.95±6.68)分,(15.48±3.87)分;中医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和中医主症积分分别为(12.74±3.74)分,(7.15±2.03)分;中医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和主症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及每日硝酸甘油用量分别为(5.49±1.74)次/min,(6.55±1.20)min,(1.33±0.36)g;中医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及每日硝酸甘油用量分别为(2.66±0.81)次/min,(3.24±0.65)min,(0.65±0.20)g;中医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病情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分别为(1.62±0.37)m Pa·s,(6.11±1.28)m Pa·s,(5.13±1.32)g/L;中医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分别为(1.35±0.26)m Pa·s,(4.65±1.09)m Pa·s,(3.76±1.03)g/L;中医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补气固脱中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虚寒证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体征,降低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减少硝酸甘油用量,且有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
关键词
中医药
不稳定型心绞痛
发作
血流动力学指标
Keywords
TCM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attack
hemodynamics indexes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阿托伐他汀联合补气固脱中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虚寒证患者心绞痛发作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孙启银
林霞
唐坎凯
罗玉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