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急性穿孔的外科治疗(附68例报道) 被引量:22
1
作者 赵占吉 王国良 +3 位作者 李轩 陈晓 吴玉江 钱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76-877,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7年1月对68例胃癌穿孔患者实施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本组68例患者分为3组,即穿孔修补组(对照组,n=27)、姑息性切除组(n=21)、根治性切除组(n=20)。其中男性60例,女性8... 目的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7年1月对68例胃癌穿孔患者实施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本组68例患者分为3组,即穿孔修补组(对照组,n=27)、姑息性切除组(n=21)、根治性切除组(n=20)。其中男性60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8岁。术前诊断胃癌穿孔30例,疑诊胃癌穿孔25例,误诊为胃溃疡病穿孔13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穿孔位于胃上部1/3的6例,中部1/3的12例,下部1/3的50例。BorrmannⅡ型38例,Ⅲ型30例。将姑息性切除组、根治性切除组与穿孔修补组术后生存期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穿孔修补27例;姑息性切除21例;根治性切除20例,包括根2式胃癌次全切除术(D2)8例,根3式胃癌次全切除术(D3)1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4%(5/68),手术死亡率5·9%(4/68)。3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穿孔修补组3·7%、0、0;姑息性切除组52·4%、23·8%、0;根治性切除组75·0%、55·0%、10·0%。穿孔修补、姑息性切除、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期(月)分别为5·93±4·95、28·33±16·44、35·25±20·3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于胃癌急性穿孔的病例,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如姑息性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术,可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穿孔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柴胡散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魏锋 王大禹 魏云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3期316-320,共5页
目的:探讨疏肝柴胡散联合胆舒胶囊和消炎利胆片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对照组给予胆舒胶囊2粒/次,3次/d,和消炎利胆片6片/次,3次/d... 目的:探讨疏肝柴胡散联合胆舒胶囊和消炎利胆片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对照组给予胆舒胶囊2粒/次,3次/d,和消炎利胆片6片/次,3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肝柴胡散口服治疗,1剂/d。治疗1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腹痛、腹胀、纳差、恶心等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评价患者的不良情绪。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P<0.05)。试验组的腹痛、腹胀、纳差、恶心积分分别为(0.94±0.52)、(0.86±0.45)、(0.73±0.47)、(0.72±0.4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2±0.51)、(1.71±0.43)、(1.51±0.52)、(1.41±0.45)分(P<0.05)。试验组的不良情绪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42.64±7.35)、(32.37±7.0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31±8.62)、(48.41±7.11)分(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肝柴胡散联合胆舒胶囊和消炎利胆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疏肝柴胡散 胆舒胶囊 消炎利胆片 不良情绪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腹腔镜引导下腹膜透析管置入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陈燕 谈振华 +1 位作者 郑照正 谢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582-2584,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的双戳孔法腹腔镜引导下腹膜透析管置入联合腔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2例,经腹腔镜直视下将Tenckhoff腹膜透析管置入盆腔,并采用经皮穿刺套线针将其固定于前腹壁,最后建立皮下隧道。结果:所有腹膜透析... 目的:观察改良的双戳孔法腹腔镜引导下腹膜透析管置入联合腔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2例,经腹腔镜直视下将Tenckhoff腹膜透析管置入盆腔,并采用经皮穿刺套线针将其固定于前腹壁,最后建立皮下隧道。结果:所有腹膜透析管均成功置入,同时联合腔内固定可防范术后导管漂管,无感染、拔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的双戳孔法腹腔镜引导下腹膜透析管置入腔内固定术方法简便安全,定位精准,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腔镜 腹膜透析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谵妄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璐 谢新芳 +4 位作者 孔骞 谢平 单汉民 沈小英 丁秋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共4页
目的 构建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以期为早期识别POD发生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上腹部手术的252例老年患者病例资料,比较谵... 目的 构建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以期为早期识别POD发生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上腹部手术的252例老年患者病例资料,比较谵妄组和非谵妄组的各项指标,探索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选取126例同类患者进行模型预测效果验证。结果 谵妄组和非谵妄组患者在年龄、APACHEⅡ评分、高血压、心脏疾病、脑血管意外、手术时限分类、手术等级、睡眠紊乱、术后高热≥38.5℃、术后环境、术后机械通气、术后镇痛药、身体被动约束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心脏疾病、手术时限分类、睡眠紊乱、术后环境是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0.665,约登指数0.309,灵敏度0.388,特异度0.921。模型验证准确率为90.5%。结论 构建的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上腹部手术 术后谵妄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应证与术式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吴玉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290-29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78例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的临床资料.65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顺行切除47例,逆行切除19例,大部切除12例. 结果 74例手术成...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78例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的临床资料.65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顺行切除47例,逆行切除19例,大部切除12例. 结果 74例手术成功,4例中转开腹;61例放置引流管,手术后24~48 h拔除.术后平均住院4.8 d.1例灼伤肝总管致术后胆漏,经开腹置T管6个月治愈.无其它严重并发症. 结论除少数病例(如Mirizzi综合征Ⅲ型及Ⅳ型、胆囊埋入或大部埋入肝内者及怀疑并发胆囊癌者)外,急性胆囊炎病人在发病后48 h内,应用顺行、逆行或大部切除等方法,可以安全施行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切除术中肠减压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吴玉江 赵占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结肠癌 梗阻 肠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褚勤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3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再手术的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例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 16例患者术后的1、3、5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7.5%、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再手术的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例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 16例患者术后的1、3、5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7.5%、18.75%、6.25%,而1、3、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2.5%、31.25%、12.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上消化道出血1例、胆漏3例、胸腔积液(厚度大于3 cm)14例。结论准确地评估患者及充分的术前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完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复发 再手术 护理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津瑜 魏云海 +1 位作者 沈华 王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探究X线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5例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43例(采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和对照组42例(采用普通鼻胃管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究X线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5例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43例(采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和对照组42例(采用普通鼻胃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评判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腹痛、腹胀停止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及腹部立卧位X线平片示气液平面消失时间明显比观察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置管24 h内腹围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置管24 h内引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患者,X线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单纯性肠梗阻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转移新靶点HOTAIR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尹磊 魏云海 孙燕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155-3158,共4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虽不编码蛋白,却广泛参与细胞的各种重要生理生化过程。作为lncRNAs家族中的一员,HOX转录反义RNA(HOTAIR)已被确定为胃癌相关的lncRNA,可促进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耐药,导致肿瘤转移及预后不良,与胃癌的生物学行...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虽不编码蛋白,却广泛参与细胞的各种重要生理生化过程。作为lncRNAs家族中的一员,HOX转录反义RNA(HOTAIR)已被确定为胃癌相关的lncRNA,可促进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耐药,导致肿瘤转移及预后不良,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本文综述HOTAIR在胃癌中的表达、功能研究、调控机制及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 HOX转录反义RNA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