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参数对喉癌术后放疗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选取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2021年1月至2023年12...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参数对喉癌术后放疗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选取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27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不同肿瘤处理方式后进行根治性放疗。根据患者术后放疗肿瘤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50例)和未复发组(77例),比较2组患者DCE-MRI参数[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constant,Kep)、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比(volumefractionofextracellular extravascular space,Ve)]及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喉癌患者术后放疗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及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DCE-MRI参数对喉癌患者术后放疗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复发组患者手术切缘阳性、术前病灶最大径≥4 cm、溃疡型病灶、N分期为N1~N3期、分期为晚期(Ⅲ、Ⅳ)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的Ktrans、Kep高于未复发组,Ve低于未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切缘为阳性、N分期为N1~N3期、Ktrans、Kep是喉癌术后放疗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Ve是保护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Ktrans、Kep、Ve三参数联合应用和五指标联合应用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喉癌术后放疗短期预后的AUC(95%CI)分别为0.920(0.858~0.961)、0.923(0.862~0.963),三参数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的AUC明显提高(P<0.05),与五指标联合应用的AUC比较无差异。结论DCE-MRI参数Ktrans、Kep、Ve与喉癌术后放疗短期预后密切相关,Ktrans、Kep、Ve联合对喉癌患者术后放疗短期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展开更多
目的构建适用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发生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表。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形成专家咨询表,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确定指标权重,并根据组合权重赋...目的构建适用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发生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表。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形成专家咨询表,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确定指标权重,并根据组合权重赋分。结果两轮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和95.0%。构建的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包括7个一级指标和34个二级指标,其中1分指标2个、2分指标9个、3分指标16个、4分指标7个。结论构建形成的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可用于筛查PICC患者发生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风险,值得推广。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医院内卒中与医院外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差异以及医院内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浙江省71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30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医院内卒中(101例)...目的:比较医院内卒中与医院外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差异以及医院内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浙江省71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30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医院内卒中(101例)与医院外卒中(2949例)患者溶栓治疗各时间点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医院内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医院内卒中患者比医院外卒中患者的入院至影像时间长[53.5(32.0,79.8)min vs 20.0(14.0,28.0)min, P < 0.01]、影像至溶栓时间长[47.5(27.3,64.0)min vs 36.0(24.0,53.0)min, P <0.01]、入院至溶栓时间长[99.0(70.5,140.5)min vs 55.0(41.0,74.0)min, P < 0.01 ]。在医院内卒中患者中,高级卒中中心比初级卒中中心入院至影像时间更长[59.5(44.5,83.3)min vs 37.5 (16.5,63.5)min, P < 0.01 ],入院至溶栓时间更长[110.0(77.0,145.0)min vs 88.0(53.8,124.3)min, P < 0.05],但影像至溶栓时间更短[36.5(23.8,60.3)min vs 53.5(34.3,64.8)min, P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 = 0.934,95 % CI: 0.882~ 0.989, P <0.05)和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OR = 0.912,95 % CI: 0.855~0.973, P <0.01)是医院内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与医院外卒中相比,医院内卒中存在一定延误,未来需要建立更加流畅的医院内卒中溶栓流程。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参数对喉癌术后放疗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选取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27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不同肿瘤处理方式后进行根治性放疗。根据患者术后放疗肿瘤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50例)和未复发组(77例),比较2组患者DCE-MRI参数[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constant,Kep)、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比(volumefractionofextracellular extravascular space,Ve)]及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喉癌患者术后放疗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及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DCE-MRI参数对喉癌患者术后放疗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复发组患者手术切缘阳性、术前病灶最大径≥4 cm、溃疡型病灶、N分期为N1~N3期、分期为晚期(Ⅲ、Ⅳ)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的Ktrans、Kep高于未复发组,Ve低于未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切缘为阳性、N分期为N1~N3期、Ktrans、Kep是喉癌术后放疗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Ve是保护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Ktrans、Kep、Ve三参数联合应用和五指标联合应用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喉癌术后放疗短期预后的AUC(95%CI)分别为0.920(0.858~0.961)、0.923(0.862~0.963),三参数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的AUC明显提高(P<0.05),与五指标联合应用的AUC比较无差异。结论DCE-MRI参数Ktrans、Kep、Ve与喉癌术后放疗短期预后密切相关,Ktrans、Kep、Ve联合对喉癌患者术后放疗短期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文摘目的构建适用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发生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表。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形成专家咨询表,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确定指标权重,并根据组合权重赋分。结果两轮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和95.0%。构建的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包括7个一级指标和34个二级指标,其中1分指标2个、2分指标9个、3分指标16个、4分指标7个。结论构建形成的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可用于筛查PICC患者发生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风险,值得推广。
文摘目的:比较医院内卒中与医院外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差异以及医院内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浙江省71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30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医院内卒中(101例)与医院外卒中(2949例)患者溶栓治疗各时间点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医院内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医院内卒中患者比医院外卒中患者的入院至影像时间长[53.5(32.0,79.8)min vs 20.0(14.0,28.0)min, P < 0.01]、影像至溶栓时间长[47.5(27.3,64.0)min vs 36.0(24.0,53.0)min, P <0.01]、入院至溶栓时间长[99.0(70.5,140.5)min vs 55.0(41.0,74.0)min, P < 0.01 ]。在医院内卒中患者中,高级卒中中心比初级卒中中心入院至影像时间更长[59.5(44.5,83.3)min vs 37.5 (16.5,63.5)min, P < 0.01 ],入院至溶栓时间更长[110.0(77.0,145.0)min vs 88.0(53.8,124.3)min, P < 0.05],但影像至溶栓时间更短[36.5(23.8,60.3)min vs 53.5(34.3,64.8)min, P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 = 0.934,95 % CI: 0.882~ 0.989, P <0.05)和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OR = 0.912,95 % CI: 0.855~0.973, P <0.01)是医院内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与医院外卒中相比,医院内卒中存在一定延误,未来需要建立更加流畅的医院内卒中溶栓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