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公立医院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胡雪莲 胡玉琴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6-90,共5页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普遍薄弱,一定区域内统筹建设公立医院采购管理信息系统更是空白。对此,亟需加强区域公立医院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在信息系统中嵌入区域统一的采购制度和流程,实现对区域内公立医院采购预算、...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普遍薄弱,一定区域内统筹建设公立医院采购管理信息系统更是空白。对此,亟需加强区域公立医院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在信息系统中嵌入区域统一的采购制度和流程,实现对区域内公立医院采购预算、需求、审批、实施、档案等所有环节的信息化控制,并支持内外部数据交互,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采购管理 内控系统 信息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按摩机器人设计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锋锋 张社红 +1 位作者 徐艳 宁萌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5-330,共6页
针对当前颈椎按摩的需求,基于中医按摩理论设计了一种颈部按摩机器人。首先基于仿生学进行机器人构型与尺度设计,使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为提高机器人的按摩性能,使用DH参数建立机器人的正、逆运动学模型,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理论... 针对当前颈椎按摩的需求,基于中医按摩理论设计了一种颈部按摩机器人。首先基于仿生学进行机器人构型与尺度设计,使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为提高机器人的按摩性能,使用DH参数建立机器人的正、逆运动学模型,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其次建立机器人在捏拿及滚揉两种模式下的工作空间多目标函数,使用改进蚁群算法对机器人的连杆长度和轨迹方程进行优化,以增大按摩机器人的颈部按摩范围,提高不同人群对机器人不同按摩力度的适应性。最后通过原理样机的制作和实验平台的搭建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并通过志愿者在一定时间按摩后的主观感受评价证明了机器人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按摩 机器人 运动学 参数优化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参数评估喉癌术后放疗短期预后的研究
3
作者 孙胜杰 姚丽娣 +1 位作者 刘东 郑建文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358-1366,共9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参数对喉癌术后放疗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选取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2021年1月至2023年12...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参数对喉癌术后放疗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选取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27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不同肿瘤处理方式后进行根治性放疗。根据患者术后放疗肿瘤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50例)和未复发组(77例),比较2组患者DCE-MRI参数[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constant,Kep)、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比(volumefractionofextracellular extravascular space,Ve)]及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喉癌患者术后放疗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及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DCE-MRI参数对喉癌患者术后放疗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复发组患者手术切缘阳性、术前病灶最大径≥4 cm、溃疡型病灶、N分期为N1~N3期、分期为晚期(Ⅲ、Ⅳ)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的Ktrans、Kep高于未复发组,Ve低于未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切缘为阳性、N分期为N1~N3期、Ktrans、Kep是喉癌术后放疗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Ve是保护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Ktrans、Kep、Ve三参数联合应用和五指标联合应用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喉癌术后放疗短期预后的AUC(95%CI)分别为0.920(0.858~0.961)、0.923(0.862~0.963),三参数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的AUC明显提高(P<0.05),与五指标联合应用的AUC比较无差异。结论DCE-MRI参数Ktrans、Kep、Ve与喉癌术后放疗短期预后密切相关,Ktrans、Kep、Ve联合对喉癌患者术后放疗短期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放疗 预后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老年人体力活动与抑郁症发生率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胡中华 赵红艳 +4 位作者 姜秀荣 奚迎雪 沈丽娟 叶天 卢春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人不同强度体力活动的分布现状,并探讨其总体力活动剂量对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基于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筛选8235个样本。使用代谢当量(METs)计算体力活动,采用流调中心抑郁水平评定10条...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人不同强度体力活动的分布现状,并探讨其总体力活动剂量对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基于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筛选8235个样本。使用代谢当量(METs)计算体力活动,采用流调中心抑郁水平评定10条量表(CESD-10)判断是否存在抑郁症,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总体力活动剂量与抑郁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老年人群中,参与体力活动低强度者占78.0%、中等强度者占53.1%、重强度者占32.2%,抑郁症发生率为40.9%。总体力活动剂量为最低体力活动推荐量(600 METs-min/week)的1~3倍(600~1800 METs-min/week)时,与抑郁症的发生率呈负相关(P<0.05);总体力活动剂量≥12000 METs-min/week时,与抑郁症发生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我国大部分老年人以低强度体力活动为主,当总体力活动剂量为600~1800 METs-min/week范围内时,可能会降低抑郁症发生率。然而,当每周总体力活动剂量达到或超过12000 METs-min/week时,可能会导致抑郁发生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体力活动 抑郁 剂量-效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的研制 被引量:28
5
作者 陈璐 谢新芳 +3 位作者 沈洪 杨金丽 陆月琴 宋建文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4期10-13,共4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发生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表。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形成专家咨询表,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确定指标权重,并根据组合权重赋... 目的构建适用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发生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表。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形成专家咨询表,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确定指标权重,并根据组合权重赋分。结果两轮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和95.0%。构建的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包括7个一级指标和34个二级指标,其中1分指标2个、2分指标9个、3分指标16个、4分指标7个。结论构建形成的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可用于筛查PICC患者发生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上肢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的胃癌显微高光谱图像分割方法
6
作者 张然 金伟 +8 位作者 牟颖 于丙文 柏怡文 邵益波 平金良 宋鹏涛 何湘漪 刘飞 付琳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1-557,共7页
胃癌是全球第五常见的恶性肿瘤并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早期识别胃癌病变对早期胃癌诊断至关重要。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可以在微观层面同时获取生物组织丰富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为早期病理切片诊... 胃癌是全球第五常见的恶性肿瘤并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早期识别胃癌病变对早期胃癌诊断至关重要。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可以在微观层面同时获取生物组织丰富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为早期病理切片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利用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了在400~1000 nm波段范围的胃癌显微高光谱病理图像,通过光谱校正等预处理构建了包含230张图像的胃癌显微高光谱数据集。尽管基于空间注意力的方法在图像分类、分割等领域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处理高光谱图像时仍面临计算复杂度高以及光谱信息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卷积和注意力机制的混合双分支Transformer(MDBT)的特征提取主干网络模型。该模型通过交替应用空间混合模块和通道混合模块,实现块间和块内的空间和通道特征聚合。具体而言,设计了窗口注意力和卷积双分支以及空间和通道交互结构。这种设计不仅降低了计算复杂度,还通过卷积交互实现了窗口间信息交互和特征融合,从而克服了窗口注意力感受野受限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Transformer的全局建模能力。在进行图像分割实验中,采用UperNet模型作为解码头网络对主干网络提取得到的特征进行还原,以得到最终的分割结果。在采集得到的胃癌高光谱数据集上进行了五折交叉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模型的平均mDice和mIoU分别达到85.39、74.66,性能优于目前UNet、Swin、PVT、VIT等主流图像分割网络模型。同时设计一系列消融实验,验证本文提出空间和通道双混合模块、卷积与窗口注意力双分支等结构对实验结果的优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MDBT模型能够有效利用高光谱图像丰富的空间和光谱信息,提高胃癌图像分割准确率,证明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在胃癌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高光谱 图像分割 深度学习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节能减排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8
7
作者 蔡勇 吴建良 刘亚林 《卫生经济研究》 2009年第1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医院 节能 快速增加 财务部门 日常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化瘀方对肝纤维化小鼠外周血及肝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8
作者 钦圣兰 吴眉 +2 位作者 周扬 平键 徐列明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5-189,I0007,共6页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对肝纤维化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及肝内淋巴细胞(intrahepatic lymphocyte,IHL)亚群的影响。方法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9只)和造模组(18只),造模组给予高脂饮食同时予以2 m...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对肝纤维化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及肝内淋巴细胞(intrahepatic lymphocyte,IHL)亚群的影响。方法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9只)和造模组(18只),造模组给予高脂饮食同时予以2 mL/kg体质量的剂量腹腔注射10%CCl_(4),正常组小鼠等量橄榄油腹腔注射。第3周将造模组分为模型组、扶正化瘀方组。造模同时,扶正化瘀方组小鼠给予扶正化瘀方(0.5 g干粉溶于20 mL ddH_(2)O,剂量为20 mL/kg)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等剂量双蒸水灌胃,均1次/d,共4周。第6周末麻醉处死小鼠,检测血清肝功能,HE、天狼猩红染色评价小鼠肝损伤及纤维化程度,肝组织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D_(4)^(+)T、CD_(8)^(+)T、NK定位。取小鼠外周血及肝组织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及肝脏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结果扶正化瘀方能改善CCl_(4)联合高脂饮食诱导的模型小鼠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炎症损伤和胶原沉积。免疫荧光染色表明CD_(4)^(+)T、CD_(8)^(+)T、NK细胞均向纤维间隔浸润,沿纤维间隔分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外周血CD_(8)^(+)T显著升高[0.34(0.16 vs 0.59(0.27,P<0.05)],CD_(4)^(+)T/CD_(8)^(+)T、NK/CD_(8)^(+)T显著减少[(1.97±0.62)vs(1.46±0.17)、(4.45±1.41)vs(1.80±0.96),均P<0.05],肝内CD_(8)^(+)T显著升高[(3.70±1.21)vs(6.42±2.41),P<0.05],CD_(4)^(+)T/CD_(8)^(+)T显著减少[(1.05±0.14)vs(0.84±0.20),P<0.05];经扶正化瘀方治疗后,小鼠外周血中CD_(8)^(+)T较模型组显著减少[(0.37±0.16)vs(0.59±0.27),P<0.05],外周血NK、CD_(4)^(+)T/CD_(8)^(+)T、NK/CD_(8)^(+)T较模型组明显增加[(1.63±0.59)vs(0.96±0.30)、(1.73±0.36)vs(1.46±0.17)、(5.30±2.24)vs(1.80±0.96),P<0.05]。同时肝内NK、CD_(4)^(+)T/CD_(8)^(+)T、NK/CD_(8)^(+)T也较模型组明显增加[(4.35±0.98)vs(2.73±0.73)、(1.00±0.13)vs(0.84±0.20)、(0.73±0.21)vs(0.48±0.24),P<0.05]。结论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减少肝纤维化小鼠外周血中CD_(8)^(+)T比例,升高外周血及肝内NK、CD_(4)^(+)T/CD_(8)^(+)T、NK/CD_(8)^(+)T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方 肝纤维化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新时期医院的档案管理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平 帼湘 小朋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医院 档案管理 21世纪 医疗服务 医患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园下番红花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及效益分析
10
作者 徐森华 钱文春 +7 位作者 郑蓓蕾 陶新中 徐珊珊 刘佳彬 姚冲 殷益明 史星雲 冯世民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2期83-86,100,共5页
从番红花生长习性、种球室内培育开花技术、种球田间繁育生产技术和桑园管理等方面对桑园下番红花主要栽培管理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并对桑园下栽培番红花效益进行综合分析,该模式对指导蚕桑产业多元化生态发展、促农增收和提升桑园土地与... 从番红花生长习性、种球室内培育开花技术、种球田间繁育生产技术和桑园管理等方面对桑园下番红花主要栽培管理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并对桑园下栽培番红花效益进行综合分析,该模式对指导蚕桑产业多元化生态发展、促农增收和提升桑园土地与光照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园 番红花 林下经济 栽培 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别乏黏液变异型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
11
作者 倪璐 宋慧茹 +4 位作者 温俊秀 张可心 杨柳 王琦 董丽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0,共3页
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 MTSCC)是一种罕见的肾脏实体型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形态学,高级别核、肉瘤样变异和乏黏液变异等特殊类型更加罕见。目前为止MTSCC还没有系统的诊断指南,本文... 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 MTSCC)是一种罕见的肾脏实体型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形态学,高级别核、肉瘤样变异和乏黏液变异等特殊类型更加罕见。目前为止MTSCC还没有系统的诊断指南,本文结合文献报道1例高级别乏黏液变异型MTSCC,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乏黏液变异型 高级别核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时间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聪聪 楼敏 +10 位作者 陈智才 陈红芳 徐冬娟 王志敏 胡海芳 吴承龙 张晓玲 马小董 王亚仙 胡海涛 浙江省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临床行为干预研究协作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0-266,共7页
目的:比较医院内卒中与医院外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差异以及医院内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浙江省71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30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医院内卒中(101例)... 目的:比较医院内卒中与医院外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差异以及医院内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浙江省71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30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医院内卒中(101例)与医院外卒中(2949例)患者溶栓治疗各时间点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医院内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医院内卒中患者比医院外卒中患者的入院至影像时间长[53.5(32.0,79.8)min vs 20.0(14.0,28.0)min, P < 0.01]、影像至溶栓时间长[47.5(27.3,64.0)min vs 36.0(24.0,53.0)min, P <0.01]、入院至溶栓时间长[99.0(70.5,140.5)min vs 55.0(41.0,74.0)min, P < 0.01 ]。在医院内卒中患者中,高级卒中中心比初级卒中中心入院至影像时间更长[59.5(44.5,83.3)min vs 37.5 (16.5,63.5)min, P < 0.01 ],入院至溶栓时间更长[110.0(77.0,145.0)min vs 88.0(53.8,124.3)min, P < 0.05],但影像至溶栓时间更短[36.5(23.8,60.3)min vs 53.5(34.3,64.8)min, P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 = 0.934,95 % CI: 0.882~ 0.989, P <0.05)和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OR = 0.912,95 % CI: 0.855~0.973, P <0.01)是医院内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与医院外卒中相比,医院内卒中存在一定延误,未来需要建立更加流畅的医院内卒中溶栓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人 卒中/影像诊断 卒中/治疗 脑缺血/治疗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应用 血栓溶解疗法 时间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基建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3
作者 王平 潘帼湘 俞雯 《卫生经济研究》 2003年第z1期36-37,共2页
  一、当前医院重点工程基建档案存在的问题   1.重点工程基建档案收集   不全.以湖州市为例,市属5家医院中都有重大基建项目,其中还有一家医院住院楼为省重点工程.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氩气刀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群星 沈国娣 张益娥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1期847-848,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气刀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方法对12例内镜下氩气刀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积极配合和术后密切观察护理。结果 12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纤维支气管镜下病灶好转率为91.67%,胸部X...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气刀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方法对12例内镜下氩气刀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积极配合和术后密切观察护理。结果 12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纤维支气管镜下病灶好转率为91.67%,胸部X线片显示近期有效率为75%,患者均无大咯血、窒息、食管-气管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氩气刀 内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咯血患者甲状颈干异位支气管动脉解剖分析和栓塞治疗 被引量:4
15
作者 沈斌 侯忠衡 +1 位作者 李明国 许建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1-375,共5页
目的分析咯血患者中起源于甲状颈干的异位支气管动脉解剖特点和栓塞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的连续565例咯血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BAE前均接受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DC... 目的分析咯血患者中起源于甲状颈干的异位支气管动脉解剖特点和栓塞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的连续565例咯血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BAE前均接受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检查,其中519例BAE期间同时行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DSA检查。对发现起源于甲状颈干支气管动脉的解剖、影像学表现及BAE情况进行初次描述。结果21例患者中有22支起源于甲状颈干的异位支气管动脉。根据开口位置及血管走行,22支甲状颈干异位支气管动脉中13支(59.1%)为Ⅰ型,4支(18.2%)为Ⅱ型,4支(18.2%)为Ⅲ型,1支(4.5%)为Ⅳ型。有5支(22.7%)异位支气管动脉与其他支气管动脉交通。所有异位支气管动脉均经BAE栓塞成功,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MDCTA联合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DSA可显示起源于甲状颈干异位支气管动脉的解剖学特征。超选择性BAE栓塞此类支气管动脉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甲状颈干 血管内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藏红花间作系统下尖孢镰刀菌拮抗菌Cs12对藏红花根腐病的抑制作用
16
作者 张晓祥 陶源源 +3 位作者 钱晓东 周桂芬 李丽琴 沈翠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4期108-113,共6页
[目的]以藏红花单作和葡萄与藏红花间作土壤根系土为研究对象,分析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差异表达菌群。[方法]对湖州现代农业示范园葡萄园区葡萄-藏红花间作和藏红花单作种植地块进行根系土壤采集。利用RoToR HDA菌落高通量筛选工作站构建... [目的]以藏红花单作和葡萄与藏红花间作土壤根系土为研究对象,分析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差异表达菌群。[方法]对湖州现代农业示范园葡萄园区葡萄-藏红花间作和藏红花单作种植地块进行根系土壤采集。利用RoToR HDA菌落高通量筛选工作站构建细菌资源库。通过对间作菌群进行分离纯化以及平板对峙筛选出有益菌。通过分析藏红花的发病率来探究有益菌对藏红花根腐病的抑制作用。[结果]通过对间作菌群进行分离纯化以及平板对峙,分离出1种尖孢镰刀菌拮抗菌Cs12。球体接种试验表明Cs12使病情指数降低50%,对尖孢镰刀菌的防治效果达75%。[结论]分离出1种新发现的有益菌Cs12,这种菌具有较好地拮抗尖孢镰刀菌的作用。藏红花-葡萄间作系统不仅能够解决藏红花腐烂病问题,而且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这种生物防治方法对于防治其他植物的土传病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藏红花间作 尖孢镰刀菌拮抗菌Cs12 藏红花根腐病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7
作者 严艺 张珂萌 +4 位作者 钟晚思 严慎强 张冰 程建华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目的:探索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后发生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2年11月影像学证实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并在发病24 h内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来源于CASE-Ⅱ研究,NCT04487340)进... 目的:探索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后发生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2年11月影像学证实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并在发病24 h内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来源于CASE-Ⅱ研究,NCT04487340)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血管内治疗后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为2b级或3级,但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超过2分为无效再通,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471例,平均年龄为68(57,74)岁,男性占比为68.9%,其中298(63.27%)例发生了无效再通。多因素分析显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无效再通的保护性因素包括合并心房颤动(OR=0.456,95%CI:0.282~0.737,P<0.01)、桥接静脉溶栓(OR=0.640,95%CI:0.416~0.985,P<0.05)、mTICI分级3级(OR=0.554,95%CI:0.334~0.918,P<0.05)、动脉闭塞性病变分级3级(OR=0.521,95%CI:0.326~0.834,P<0.01)、术后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OR=0.509,95%CI:0.273~0.948,P<0.05);而危险性因素包括基线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高(OR=1.068,95%CI:1.049~1.087,P<0.01)、合并高血压病(OR=1.571,95%CI:1.017~2.427,P<0.05)、取栓次数多(OR=1.237,95%CI:1.029~1.488,P<0.05)、术后24 h发生出血转化(OR=8.497,95%CI:2.879~25.076,P<0.01)。此外,心源性栓塞(OR=0.321,95%CI:0.193~0.534,P<0.01)和其他类型ORG 10172急性脑卒中治疗分类试验(TOAST)分型(OR=0.499,95%CI:0.260~0.961,P<0.05)与发生更低比例的无效再通相关。结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后发生无效再通比例高,血管内治疗前桥接静脉溶栓和术后早期应用他汀类药可能可以降低无效再通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基底动脉 血管内治疗 再通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焦如衡”论治胃癌前病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平 唐旭东 +1 位作者 王凤云 王萍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47-1450,1454,共5页
“中焦如衡”是清代医家吴鞠通基于脾胃的生理特点,提出的脾胃病治疗大法。后世医家在此论点基础上,结合大量临床实践不断深化,形成了以“中焦如衡”为切入点的论治脾胃病病因病机与治疗大法为一体的理论体系。胃癌前病变(PLGC)是具有... “中焦如衡”是清代医家吴鞠通基于脾胃的生理特点,提出的脾胃病治疗大法。后世医家在此论点基础上,结合大量临床实践不断深化,形成了以“中焦如衡”为切入点的论治脾胃病病因病机与治疗大法为一体的理论体系。胃癌前病变(PLGC)是具有较高癌变风险的病理改变。从“中焦如衡”理论探讨PLGC的病因病机,立足于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以“中焦如衡,以平为期”为切入点,认为本病由多种因素叠加导致胃黏膜遭受持续损害,而在正邪交争中,胃黏膜的保护和防御机制被激活,动态平衡机制被打破,出现以脾胃虚损为本、毒瘀损络为要、升降失衡为主要表现的病机特点,随之而出现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通过调和气血、虚实、气机等多种因素,以调和中焦为手段,以恢复脾胃平衡、气机升降为目的,从而防治PLG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焦如衡 脾胃虚损 毒瘀损络 升降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在脊髓型颈椎病危险度分级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刚 陈鹏 +2 位作者 李宇龙 朱芸 谢宗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5,77,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放射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模型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进行危险度分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CSM的患者病例317例,并使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 目的探讨基于MRI放射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模型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进行危险度分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CSM的患者病例317例,并使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估治疗分数分为轻症组193例和中重度组124例。手动勾画脊髓轴位T2WI像生成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并提取放射组学特征,使用Z-Score标准化进行统一量度,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PCC)进行数据降维。使用递归特征消除(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RFE)进行特征筛选,并使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自适应增强机(adaboost,AB)、贝叶斯算法(native Bayes,NB)及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四种分类器模型来构建ML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模型效能。结果共筛选出15个放射组学特征用于模型构建,四种分类器中,SVM(训练组和验证组AUC分别为0.833和0.813)和LR(训练组和验证组AUC分别为0.831和0.812)模型分级能力较好,且较稳定,模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分类器在训练组中分级能力最佳(AUC=0.984),但在验证组中能力欠佳(AUC=0.725),模型稳定性低于SVM和LR模型。结论基于MRI影像组学的ML模型对CSM有良好危险度分级能力,能够为临床术前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放射组学 机器学习 危险度分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成分运动在老年人健康促进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丽君 李莎莎 +3 位作者 阎仁福 倪莺媛 王跃聪 李越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4-619,共6页
对多成分运动的概念、形式、促进老年人健康的应用现状,以及其与营养补充、认知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的联合干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老年人应用多成分运动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关键词 老年人 多成分运动 健康促进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