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青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历史主动的思考
1
作者 王娇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6期164-167,共4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离不开青年历史主动。青年历史主动是指青年面对变化发展的历史,经过深入考察和理性思考,在实践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历史担当和主动作为。青年历史主动将...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离不开青年历史主动。青年历史主动是指青年面对变化发展的历史,经过深入考察和理性思考,在实践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历史担当和主动作为。青年历史主动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发展活力、赢得宝贵的发展资源以及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广大青年应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乡村振兴 历史主动 人才振兴 青年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学校德育的境遇变迁、实践困厄与超越路径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贤德 徐少明 乐妮妮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3-70,共8页
“双减”政策在缓解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还从理念目标、行动实践等层面为学校德育创设了新的境遇:从“分数为重”到“身心为要”使学校德育的首要地位进一步显现;从“有限德育”到“开放德育”使学校德育时空资源扩大。但与此同时,作为... “双减”政策在缓解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还从理念目标、行动实践等层面为学校德育创设了新的境遇:从“分数为重”到“身心为要”使学校德育的首要地位进一步显现;从“有限德育”到“开放德育”使学校德育时空资源扩大。但与此同时,作为一把双刃剑,“双减”政策也为学校德育带来新的实践困厄:在行动选择上,学校德育难以摆脱知性德育的实践传统;在专业推进上,学科德育、活动德育的专业化程度缺乏保障;在协同实践上,家校社德育实践面临分化与背离倾向。超越“双减”背景下学校德育的实践困厄,需要实践统整,建立完整德性追求的学校德育实践;筑牢专业,保证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全面开展和深入推进;搭建协同机制,以教师德育专业化引领家校社的协同育德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中小学德育 境遇变迁 实践困厄 超越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新华书店“书报下乡”活动的形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涛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2-65,共4页
延安时期新华书店“购买制”发行制度的确立,为“文化下乡”运动中开展“书报下乡”活动在制度上作了必要准备。其后,顺应“文化下乡”运动,延安新华书店创造的“书报下乡”活动成为革命根据地出版物发行的样本,不仅推动了革命根据地出... 延安时期新华书店“购买制”发行制度的确立,为“文化下乡”运动中开展“书报下乡”活动在制度上作了必要准备。其后,顺应“文化下乡”运动,延安新华书店创造的“书报下乡”活动成为革命根据地出版物发行的样本,不仅推动了革命根据地出版物发行网络的构建,也有效促进了先进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新华书店 书报下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困”与“解”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妍 孙立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56,共5页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特征表现为目标化、符号化、图像化;网络空间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间的矛盾张力表现为话语传播主体的权威性与草根性并存、话语传播场域的开放性与封闭性并存、话语传播内容的一元性与多元性并存、话语传播速...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特征表现为目标化、符号化、图像化;网络空间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间的矛盾张力表现为话语传播主体的权威性与草根性并存、话语传播场域的开放性与封闭性并存、话语传播内容的一元性与多元性并存、话语传播速度的时效性与滞后性并存;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传播的优化路径,要通过构建多元有序的网络协同治理格局,健全意识形态网络场域传播的安全防控机制,以内容生产为保障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加强政府的意识形态网络治理水平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 矛盾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