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及动力机制研究
1
作者 史长宽 梁会君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104,共16页
构建数字经济生态系统是产业数字化变革的一次积极探索,但对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尚未厘清。通过选取织里童装产业为对象开展纵向单案例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探究了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及动力机制。研究发现:... 构建数字经济生态系统是产业数字化变革的一次积极探索,但对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尚未厘清。通过选取织里童装产业为对象开展纵向单案例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探究了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及动力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可依次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单元集聚期、界面构建期、网络发展期、数字经济生态系统期。核心物种、关键物种、支持物种、寄生物种、共生环境等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数字经济生态系统模型。(2)政府的作用从环境上的支持转变成政企协同数据共享的要素支撑,这种转变是四个阶段动态演进的重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态系统 童装产业 政企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全要素生产率、经济波动与通货膨胀
2
作者 张伍涛 盘业哲 姚金海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8,共11页
通过在研发部门引入内生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具有内生全要素生产率机制的DSGE模型,研究在内生全要素生产率机制下经济波动对产出、消费、投资等主要经济变量的动态效应,探究内生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分析内生全要素生产率与通货... 通过在研发部门引入内生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具有内生全要素生产率机制的DSGE模型,研究在内生全要素生产率机制下经济波动对产出、消费、投资等主要经济变量的动态效应,探究内生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分析内生全要素生产率与通货膨胀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在内生TFP机制下,需求侧冲击是经济变量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尤其是货币政策冲击;投资品价格冲击是供给侧最主要的外部冲击。第二,内生全要素生产率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货币政策冲击是内生全要素生产率波动最重要驱动因素;技术转化率的波动上升是中国内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第三,内生全要素生产率对通货膨胀产生抑制作用,内生TFP机制下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更平稳;货币政策冲击是通货膨胀波动最主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全要素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货币政策冲击 通货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家庭金融资产组合有效性研究
3
作者 汪可 张瑞 李志萌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124,共11页
新质生产力催生优质投资标的,为市场资本带来收益,对于优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促进家庭财富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探讨新质生产力对家庭金融资产组合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显著提高... 新质生产力催生优质投资标的,为市场资本带来收益,对于优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促进家庭财富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探讨新质生产力对家庭金融资产组合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显著提高了家庭金融资产组合有效性。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提升家庭金融素养和增加风险偏好来提升家庭金融资产组合有效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新质生产力对拥有较高资产水平以及东部地区家庭的金融资产组合有效性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据此,建议加强政策引导与协调、创新金融工具与服务模式、加强家庭金融教育,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家庭金融资产组合有效性提升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家庭发展能力 金融资产组合有效性 金融素养 风险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理论框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梁会君 史长宽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7,共10页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利用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数实融合影响新质生产力的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够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并且该影响在东部地区、制造业大...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利用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数实融合影响新质生产力的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够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并且该影响在东部地区、制造业大省、高研发投入地区、高人力资本地区、高技术市场地区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实融合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提高了新质生产力。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够增强数实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基于此,要进一步加强数实融合发展力度,针对地区、行业、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技术市场等差异进行分类施策,并有效畅通数实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渠道,大力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新质生产力 产业结构升级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政府数字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优化的伤员分类救治中心选址-运输问题研究
5
作者 王尧 丁祥海 俞武扬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48-356,共9页
应急医疗服务是震后救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伤员人数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决策的困难性。为了减少灾后损失,基于鲁棒优化考虑伤员数量的不确定性,同时结合伤员分类及救治中心分型的思想,构建一个以伤员满意度最大化和救援工具运营成本最... 应急医疗服务是震后救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伤员人数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决策的困难性。为了减少灾后损失,基于鲁棒优化考虑伤员数量的不确定性,同时结合伤员分类及救治中心分型的思想,构建一个以伤员满意度最大化和救援工具运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双目标鲁棒优化模型,并采用NSGA-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设计求解方法。结果表明:扰动比例和不确定水平的组合对救治中心的选址和伤员的分配方案有显著影响,不同程度的伤员人数波动对目标函数值会有不同的影响,决策者可根据自身对本次地震灾害的判断,得到不同的选址分配方案,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址运输 分类救治 双目标规划 NSGA-Ⅱ 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协同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策略研究
6
作者 叶青海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77,共9页
“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进程加快,但面临各种阻滞因素:可再生能源的综合成本仍然较高,化石能源仍然是能源保供给的主要担当,工业原料用化石能源的技术替代难度较高。新质生产力可为能源结构调整提供强劲支撑:(1)可以赋能能源... “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进程加快,但面临各种阻滞因素:可再生能源的综合成本仍然较高,化石能源仍然是能源保供给的主要担当,工业原料用化石能源的技术替代难度较高。新质生产力可为能源结构调整提供强劲支撑:(1)可以赋能能源密集型产业节能降耗、降低排放;(2)能通过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3)可以拓展新产业,开启新的发展动能,降低对化石能源依赖。而能源结构调整也能催生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打开新质生产力的市场需求空间,培育技术密集的新能源产业,拓展新质生产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场景。能源结构调整和新质生产力形成可以实现相互加持、互为因果的协同效应。协同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新质生产力形成要从政策层面科学统筹实施,要明确中长期能源结构调整规划和目标安排、明确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的政策体系、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各类新质生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目标 能源结构调整 新质生产力 可再生能源 化石能源 新能源产业 协同效应 碳排放交易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对电商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兼论数字技术的调节与门槛效应
7
作者 祁礼为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55-158,共4页
本文将企业人力资本细分为管理者人力资本和员工人力资本两个维度,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人力资本对电商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及数字技术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和门槛效应。研究结论如下:人力资本对电商企业经营绩效具有... 本文将企业人力资本细分为管理者人力资本和员工人力资本两个维度,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人力资本对电商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及数字技术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和门槛效应。研究结论如下:人力资本对电商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效应;从细分维度分析,管理者人力资本和员工人力资本均显著提升了电商企业经营绩效;人力资本对电商企业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呈现出东部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的区域异质性特征;数字技术发展强化了人力资本对电商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和门槛效应。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电商企业 经营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立 唐洪雷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110,共8页
长三角城市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对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执行绩效有重要影响。为深入探讨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质量水平,以复合系统模型、耦合模型为研究方法,围绕自然生态、生态投入、生态治理效率和生态产出4个研究要素,建立长三角城市生态经... 长三角城市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对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执行绩效有重要影响。为深入探讨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质量水平,以复合系统模型、耦合模型为研究方法,围绕自然生态、生态投入、生态治理效率和生态产出4个研究要素,建立长三角城市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评价体系,进而构建城市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模型和序参量综合协同发展水平模型。实证分析表明:长三角城市生态经济处于低度协同状态,研究的23座城市中有11座城市处于一般协同,而其他12座城市处于低度协同,各城市序参量综合协同发展水平较高。基于此,提出长三角城市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生态经济 复合系统模型 耦合 协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家庭创业与行业收入差距——基于CFPS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7
9
作者 梁会君 史长宽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111,共10页
行业收入差距过大会直接影响共同富裕战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8年的数据,探讨数字经济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行业收入差距呈现显著的U形影响关系。从异质性来... 行业收入差距过大会直接影响共同富裕战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8年的数据,探讨数字经济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行业收入差距呈现显著的U形影响关系。从异质性来看,数字经济对行业收入差距的U形影响关系在男性劳动群体、个体和私营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比较显著,但是在女性劳动群体、国有及事业单位中则不显著,与第二产业负相关,与第三产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呈倒U形关系。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家庭创业水平在数字经济与行业收入差距的U形关系中发挥了明显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家庭创业 异质性 行业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与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基于“U”形关系的解释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洪文 张伍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9-217,共9页
精准细分数字金融及其各分维度指数对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对于充分发挥数字金融对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运用2011—2018年中国19个城市群2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测度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借... 精准细分数字金融及其各分维度指数对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对于充分发挥数字金融对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运用2011—2018年中国19个城市群2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测度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借助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考察数字金融和各分维度指数对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总指数对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全样本和区域样本均呈现显著的“U”形路径;(2)全样本层面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等各分维度指数长期来看均对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3)数字金融各分维度指数对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因此,必须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充分释放数字金融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中的红利,各城市群要依据数字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因地制宜,构建数字金融驱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分维度指数 面板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普惠视角下居民高碳出行的支付意愿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韦震 程兆麟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4,共11页
将高碳出行视为一项公共物品,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21中居民主观幸福感与小汽车出行的微观调查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采用生活满意度法评估了居民对高碳出行的支付意愿。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居民的高碳出行时间与其... 将高碳出行视为一项公共物品,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21中居民主观幸福感与小汽车出行的微观调查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采用生活满意度法评估了居民对高碳出行的支付意愿。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居民的高碳出行时间与其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第二,理论层面上,中国居民每增加1小时高碳出行的平均支付意愿为37.2元,远高于碳普惠平台的实际普惠激励水平。第三,从居民高碳出行对主观幸福的微观影响机制看,客观方便性与主观荣誉性都是高碳出行提升居民幸福水平的作用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普惠激励水平 主观幸福感 支付意愿 高碳出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子价格方法的商业公共建筑边际减排成本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欣桐 祁礼为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35,共8页
推动公共建筑节能降碳对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目前,碳交易市场对公共建筑的吸引力度不大、交易量较小,对公共建筑减排的促进作用有限。从碳排放权价值角度,对商业公共建筑的边际减排成本进行研究。聚焦于具有经营性质的批发和零... 推动公共建筑节能降碳对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目前,碳交易市场对公共建筑的吸引力度不大、交易量较小,对公共建筑减排的促进作用有限。从碳排放权价值角度,对商业公共建筑的边际减排成本进行研究。聚焦于具有经营性质的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类商业公共建筑,构建了以二氧化碳排放为非期望产出的影子价格模型,并进行参数化求解。实证结果表明:2013—2022年商业公共建筑边际减排成本约为0.48万元/吨~1.09万元/吨,且减排成本在波动中上升,减排的经济压力增大。边际减排成本远高于现有碳市场成交价格,给商业公共建筑主体积极参与碳交易构成了较大阻碍。对各地区减排成本与能源效率联合分析结果表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存在差异。相关部门应结合各地区影子价格和市场价格,制定合理的价格及监管政策,鼓励商业公共建筑主体积极参与碳交易,推动建筑领域节能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建筑 碳排放 碳定价 影子价格 边际减排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家电补贴和协调的绿色供应链仿真研究
13
作者 龚瑞风 薛俭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1,共7页
政府提供绿色家电补贴时研究了绿色家电生产—销售过程中制造商和零售商的绿色供应链决策问题。运用博弈理论分别构建集中、分散、低价促销和利益共享契约决策模型,分析不同决策情形下政府补贴对家电价格、绿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 政府提供绿色家电补贴时研究了绿色家电生产—销售过程中制造商和零售商的绿色供应链决策问题。运用博弈理论分别构建集中、分散、低价促销和利益共享契约决策模型,分析不同决策情形下政府补贴对家电价格、绿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集中决策相比,分散决策下绿色家电的零售价格更高,绿色度更低,供应链总利润也更低;(2)低价促销策略和利益共享策略可以实现供应链协调;(3)随着补贴力度的提升,零售价、产品绿色度、供应链总利润均提高。通过算例逐一检验了研究结论,并给出了低价促销策略和利益共享契约参数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贴 博弈理论 绿色供应链 绿色家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钟国辉 姚金海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21,共11页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模型构建实证检验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土地财政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其扩大效应在东中西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依次增加;同时,城镇...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模型构建实证检验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土地财政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其扩大效应在东中西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依次增加;同时,城镇化还会强化土地财政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但提高城镇化本身则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土地财政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过程中还存在城镇化的门槛特征,在城镇化率较高阶段,提高土地财政而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弱于城镇化率较低阶段;土地财政还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对相邻省份的城乡收入差距也有扩大效应。研究建议稳步提高城镇化率,统筹土地财政资源,加大财政涉农支出比例,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土地财政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养负担视角下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国辉 姚金海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21,共8页
以2007—2021年中国31个省份为例,实证分析抚养负担视角下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会抑制居民消费支出,但存在房价的门槛特征,在房价较高阶段对居民消费支出的抑制作用大于房价较低阶段;抚养负担加重也会对居民消... 以2007—2021年中国31个省份为例,实证分析抚养负担视角下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会抑制居民消费支出,但存在房价的门槛特征,在房价较高阶段对居民消费支出的抑制作用大于房价较低阶段;抚养负担加重也会对居民消费支出产生抑制作用,而少年儿童抚养负担对居民消费支出的抑制作用大于老年人口抚养负担的抑制作用;加大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要坚持房住不炒、防止房价过快增长、保障民生支出以及完善房地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 消费支出 抚养负担 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谋生到融入:社会网络何以提升农民工社会参与?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清军 何军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8-108,118,共12页
加快推动农民工全面融入城市社会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社会参与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关键环节。借助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系统评估了社会网络对农民工社会参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异... 加快推动农民工全面融入城市社会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社会参与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关键环节。借助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系统评估了社会网络对农民工社会参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异质性社会网络显著提高了农民工的社会参与水平,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社会网络的提升效应在不同代际和不同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异质性社会网络对老一代和高中及以上学历农民工的社会参与水平的提升效应更大;机制分析发现,社会网络会通过提高普遍信任和增强身份认同间接提升农民工的社会参与水平,但社会网络发挥的直接效应更大。以上研究为扩展与重构农民工社会网络,突破同质化社交网络限制,提高农民工社会参与水平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社会参与 普遍信任 身份认同 农民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播电商情形下实时评论内容与消费者购买意愿关系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逸平 卢艳强 王怡淼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75-78,共4页
在电子商务发展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实时评论内容通过强化动态互动体验,成为直播电商中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回归模型考察直播电商、实时评论内容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网红主播直播、店铺主播直... 在电子商务发展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实时评论内容通过强化动态互动体验,成为直播电商中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回归模型考察直播电商、实时评论内容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网红主播直播、店铺主播直播两类直播电商均可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在直播电商与消费者购买意愿关系中,实时评论内容发挥完全中介效用。据此,提出强化主播业务能力、优化实时评论服务、扩大直播品牌效应的建议,以期为增强消费者购买意愿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直播 实时评论内容 消费者购买意愿 新消费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感-主题-讽刺混合模型的讽刺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月 史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31-136,共6页
讽刺检测是观点挖掘的一个子任务,主要目的是识别用户在书面文本中表达的观点或情感。文本中讽刺句往往具有混合的情感极性,正确识别讽刺句和非讽刺句在情感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讽刺检测方法一般都采用机器学习分类器,其中分类... 讽刺检测是观点挖掘的一个子任务,主要目的是识别用户在书面文本中表达的观点或情感。文本中讽刺句往往具有混合的情感极性,正确识别讽刺句和非讽刺句在情感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讽刺检测方法一般都采用机器学习分类器,其中分类器的训练主要基于简单的词汇或基于词典的特征。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无监督的概率关系模型,根据微博中词语的情感分布来识别讽刺主题。模型基于主题级分布估计相关情感,评估出现在短文本中的情感相关词,给出情感相关标签。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讽刺检测方面优于其他最新的基线模型,非常适合于短文本的讽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讽刺 情感分析 观点挖掘 主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多分辨率的中美股市价格波动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邹家骏 姚金海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5,共7页
基于中美两国股票市场中6种代表性价格指数数据构建小波多分辨率分析模型,在不同尺度上对股价指数波动成分的动态特征进行剖析,通过捕捉多尺度特性和市场丢失的信息,对两国股价指数的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及其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 基于中美两国股票市场中6种代表性价格指数数据构建小波多分辨率分析模型,在不同尺度上对股价指数波动成分的动态特征进行剖析,通过捕捉多尺度特性和市场丢失的信息,对两国股价指数的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及其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美股市长期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中国股票市场三大指数的长期波动趋势比美国股票市场三大指数更加明显;中美股市短期波动性存在显著分化,中国股票市场三大指数的短期波动范围和幅度显著小于美国股票市场三大指数。表明中国的证券市场结构、证券监管水平、证券交易机制等方面有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 小波分析 多分辨率分析 现代金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中网络评论的情感-主题随时间的演变研究
20
作者 史伟 付月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95-200,共6页
网络评论的情感主题演变分析对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控制极具价值。针对情感主题动态性的特点,构建一个基于LDA的情感主题模型,通过对时间与主题和情感的联合建模来分析情感主题随时间的演变,推导了基于Gibbs抽样过程的推理算法,最后通... 网络评论的情感主题演变分析对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控制极具价值。针对情感主题动态性的特点,构建一个基于LDA的情感主题模型,通过对时间与主题和情感的联合建模来分析情感主题随时间的演变,推导了基于Gibbs抽样过程的推理算法,最后通过微博突发事件数据集的分析结果显示了联合模型较高的准确性和情感主题随时间演变过程中良好的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感知情感主题模型 时间序列 趋势分析 情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