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校工科专业师资产学合作培训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海军 李士康 +2 位作者 赵玮 张岚 刘成海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96-199,共4页
为解决当前智能制造背景下,高校工科专业对师资的需求,在分析了智能制造背景下高校工科专业师资培训的重要性和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产学合作的高校工科专业师资培训方法和策略,并阐明了工科专业师资培训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有... 为解决当前智能制造背景下,高校工科专业对师资的需求,在分析了智能制造背景下高校工科专业师资培训的重要性和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产学合作的高校工科专业师资培训方法和策略,并阐明了工科专业师资培训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有助于师资培训更好地适应智能制造时代的发展需求,产学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助力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高等学校 工科教育 师资培训 产学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PWM的混合磁轴承三相全桥开关功放的单周期数字控制模型
2
作者 刘泽远 吴幸成 +3 位作者 蔡骏 陈小元 杨艳 刘程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469-4478,I0029,共11页
针对现有单周期方法无法直接用于三相全桥开关功放驱动且具有三相悬浮绕组的混合磁轴承电流控制的问题,结合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技术,提出该类磁轴承三相全桥开关功放的新型电流型单周期控制... 针对现有单周期方法无法直接用于三相全桥开关功放驱动且具有三相悬浮绕组的混合磁轴承电流控制的问题,结合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技术,提出该类磁轴承三相全桥开关功放的新型电流型单周期控制方法。首先,介绍三相全桥开关功放驱动式六极混合磁轴承的径向悬浮与SVPWM原理;其次,基于七段式SVPWM方法,建立混合磁轴承三相全桥开关功放的电流型单周期数字控制模型;然后,给出以X、Y两轴方向电流变量为坐标,且可计及相电阻压降的扇区判别方法;最后,采用3个负载电感线圈模拟磁轴承三相绕组,设计电流闭环控制的仿真与实验方案。结果表明,各负载线圈电流脉动小,且跟踪精度较高,进而验证所提单周期模型和扇区判据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磁轴承 三相全桥开关功放 单周期数字控制模型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QDs/PVDF-HFP荧光压力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
3
作者 章丽娜 徐顺建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31,共7页
通过两步法策略开发了一种具有黄色荧光的高压电性能柔性压力传感器,以解决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在压电聚合物中因聚集诱导猝灭而导致的压电性能下降问题。该传感器采用高孔隙率海绵状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薄膜作为基体,将... 通过两步法策略开发了一种具有黄色荧光的高压电性能柔性压力传感器,以解决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在压电聚合物中因聚集诱导猝灭而导致的压电性能下降问题。该传感器采用高孔隙率海绵状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薄膜作为基体,将N-CQDs所具有的亮黄色荧光成功引入到N-CQDs/PVDF-HFP压电复合薄膜。N-CQDs丰富的表面官能团通过提供更多活性位点,使得N-CQDs表面的官能团与PVDF-HFP中的氟原子形成化学键,更多的卷曲构象(TGTG′)的α相转向为锯齿状构象(TTTT)的β相,提升了PVDF-HFP的β相含量。多孔结构的N-CQDs/PVDF-HFP压电薄膜所构建的柔性压电传感器的灵敏度可达102.21 mV/N,比纯PVDF-HFP薄膜提高了43.74%。其复合薄膜的压电输出电压与外部压力之间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响应,决定系数达0.996。基于N-CQDs/PVDF-HFP的柔性压电传感器具备紫外激发荧光、力-电响应、自供电等优势,有望在能源转换和智能系统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碳量子点 两步法 压电 压力传感器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干扰下基于VMD三次分解的锂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
4
作者 蔡志端 张吴哲 +1 位作者 吴成傲 童嘉阳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1644,共14页
针对传感器测量噪声或工况导致的电流突变对锂电池容量增量曲线造成的强干扰而引发的电池健康状态评估不准确的问题,本工作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次变分模态分解的解决方法,以提高电池健康状态评估的准确性。首先,通过双重变分模态分... 针对传感器测量噪声或工况导致的电流突变对锂电池容量增量曲线造成的强干扰而引发的电池健康状态评估不准确的问题,本工作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次变分模态分解的解决方法,以提高电池健康状态评估的准确性。首先,通过双重变分模态分解技术,对受干扰影响的容量增量曲线进行去噪处理,干扰源包括全域电压噪声、局部电压噪声以及局部电流突变噪声等,并对去噪之后得到的曲线提取峰值特征量;其次,为进一步提升峰值特征量表征电池健康状态的能力,对所提取的峰值特征量再次使用变分模态分解,并依据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将模态分量重构为主退化趋势和波动趋势两个分量,主退化趋势分量反映了特征量随着时间推移的整体衰减情况,而波动趋势则捕捉了特征量较短时间内的变化特性,两者共同作为健康特征用于锂电池的健康状态估计;最后,基于NASA数据集,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等算法进行电池健康估计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工作所提出的方法在强干扰环境下对锂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有效,且能达到良好的估计精度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增量 变分模态双重分解 噪声 主退化趋势 波动趋势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体接地电流的故障列车精准识别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郭世成 刘永生 +5 位作者 吴晶 侯炜 江鑫 张向亮 陈恺 石祥建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3-150,共8页
针对专用回流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发生正极与车体短路故障时,故障列车不能被精准识别的问题,首先给出了双边供电牵引系统等值模型,其次分析了故障列车和正常列车的车体接地电流特征差异,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车体接地电流的故障列车精准识... 针对专用回流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发生正极与车体短路故障时,故障列车不能被精准识别的问题,首先给出了双边供电牵引系统等值模型,其次分析了故障列车和正常列车的车体接地电流特征差异,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车体接地电流的故障列车精准识别方法。所提方法采用列车的车体接地电流幅值和方向作为故障识别判据,当其幅值小于整定值时判断列车正常,当大于等于整定值时继而采用其方向进行判断,电流为正方向的列车被判为故障车,电流为反方向的列车被判为正常车。该方法原理简单,实现方便,实用性强,采用双重判据能有效避免误判,可靠性高。通过Matlab仿真和现场试验录波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轨交通 专用回流轨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车体接地电流 故障列车 精准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式调制的矩阵变换器谐波抑制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宇翔 蔡志端 +1 位作者 雷能玮 李晓光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5-333,共9页
矩阵变换器在通过输入电压高频调制合成输出电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高频谐波,该谐波不仅影响输出侧性能,也会通过矩阵变换器双向开关的切换降低输入侧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混合式调制方法用以改善矩阵变换器输出侧性能。首先... 矩阵变换器在通过输入电压高频调制合成输出电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高频谐波,该谐波不仅影响输出侧性能,也会通过矩阵变换器双向开关的切换降低输入侧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混合式调制方法用以改善矩阵变换器输出侧性能。首先,详细分析了抑制幅值最大相频繁开通调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在抑制输出侧高频谐波方面的不足;其次,提出通过对输入输出扇区的判断,在不同扇区内分别采用减少开关管切换次数和避免幅值最大相频繁切换的混合式调制方法,分析并推导该调制方法下的开关序列分布规律及作用时间表达式;最后,搭建样机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混合式调制方法来进一步抑制输出侧高频谐波是可行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混合式调制 高频谐波抑制 开关管切换次数 幅值最大相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座式单轨交通直流牵引系统故障列车识别方法
7
作者 张向亮 刘永生 +4 位作者 蔡志端 王孝顺 罗四倍 单丰 祝艳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4,共7页
针对跨座式单轨交通直流牵引系统正极回路与列车车身发生短路故障危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问题,基于跨座式单轨交通直流牵引系统双边供电等值模型,分析正极回路与车体发生短路时故障列车和正常列车接地电流和负极受电电流幅值的特征... 针对跨座式单轨交通直流牵引系统正极回路与列车车身发生短路故障危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问题,基于跨座式单轨交通直流牵引系统双边供电等值模型,分析正极回路与车体发生短路时故障列车和正常列车接地电流和负极受电电流幅值的特征差异,提出一种基于接地电流和负极受电电流幅值比较的故障列车识别方法,并通过MATLAB仿真和现场试验对所提方法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正常列车的车体接地继电器GR等值电阻由750Ω大幅降至0.75Ω时,故障列车的接地电流幅值始终大于整定值和负极受电电流幅值,本文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故障列车,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直流牵引系统 故障识别 接地电流 负极受电电流 跨座式单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kov跳变系统的非同步事件触发耗散容错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惠英 刘仁伟 +1 位作者 夏卫锋 李祖欣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74-882,共9页
本文主要研究一类具有执行器故障的Markov跳变系统的非同步事件触发耗散容错控制问题.通过引入非同步事件触发器来降低传感器的采样数据传输频率,从而降低通信消耗.采用两个独立的隐Markov模型分别描述触发器、控制器与原系统之间的非... 本文主要研究一类具有执行器故障的Markov跳变系统的非同步事件触发耗散容错控制问题.通过引入非同步事件触发器来降低传感器的采样数据传输频率,从而降低通信消耗.采用两个独立的隐Markov模型分别描述触发器、控制器与原系统之间的非同步现象.在此框架下,基于Lyapunov稳定性和耗散理论,得到了闭环控制系统在执行器存在故障的情况下随机稳定并严格耗散的充分条件.并借助矩阵不等式变换技术给出了触发器和控制器矩阵参数的求解方法,实现了触发器和控制器的协同设计.最后,通过仿真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OV跳变系统 非同步事件触发 非同步控制 隐MARKOV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与特征增强的锂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
9
作者 张吴哲 蔡志端 +2 位作者 吴成傲 郑炜 童嘉阳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9期3599-3610,共12页
锂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生命周期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和便携设备等领域。然而,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容量再生现象,这一现象会影响电池健康状态的评估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本工作提出了一种结合变分模... 锂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生命周期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和便携设备等领域。然而,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容量再生现象,这一现象会影响电池健康状态的评估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本工作提出了一种结合变分模态分解和生成对抗网络的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以降低容量再生现象对电池健康状态评估精度的影响。首先,通过变分模态分解对锂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反映容量再生现象的等压降放电时间特征量进行多尺度分解,并根据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分离出主退化趋势分量与局部波动分量,以更好地表征电池健康状态。主退化趋势分量反映了电池整体退化的趋势,而局部波动分量则反映了容量再生现象引起的局部变化特性。接着,为了进一步增强局部波动分量中与容量再生现象相关的特征,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提取其中反映容量再生现象的中低频段分量。针对这些频段的分量,使用生成对抗网络进行数据生成,将生成的数据与变分模态分解后的多特征结合,构建新的多特征集;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新的多特征集进行训练,实现对锂电池健康状态的准确估计;最后,基于NASA数据集和CALCE数据集进行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均方根误差均能控制在4.5%以内,能够有效降低容量再生现象对电池健康评估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再生 局部波动分量 傅里叶变换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