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坊沟流域典型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
1
作者 王舒民 刘招 +3 位作者 管子隆 肖瑜 张晋霞 申思齐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85,共15页
【目的】黄河流域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所面临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黄土台塬区典型小流域油坊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无人机实测高程数据及气象、土地利用等... 【目的】黄河流域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所面临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黄土台塬区典型小流域油坊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无人机实测高程数据及气象、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运用InVEST模型,探究油坊沟流域的产水、土壤保持、碳储量以及生境质量共4项生态系统服务;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4项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厘清其相关性;同时基于不同土地类型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对研究区的多重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识别。【结果】结果显示:2001—2020年油坊沟流域产水服务和土壤保持都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碳储量持续上升,生境质量基本稳定。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主要表现为协同关系,碳储量和产水量之间表现出区域性权衡关系,在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以土壤保持功能为主,生态系统服务的热点区主要集中在流域北部的林地地区。【结论】结果表明:植被恢复提高了生态系统服务水平,但对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影响有时空差异,应对其分区管理以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高值区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密切相关,在规划管理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时,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以提升服务效益;生态系统服务的冷热点区变化表现出林地在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制定生态保护和管理策略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此次对油坊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量化研究,阐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演变规律,为该区生态环境评价和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 黄土台塬区 小流域 InVEST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工程建设与河长制的发展探究——以湖州市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徐真剑 丁建强 +1 位作者 倪骏 黄政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42-50,共9页
为构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提供技术及法律效力上的支持,浙江省湖州市出台了《水工程生态建设技术规范》(DB3305/T 48—2017),全文贯穿"科学治水、人水和谐"的生态理念,通过采用"水安全+水景观+水生态"的设计模式及... 为构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提供技术及法律效力上的支持,浙江省湖州市出台了《水工程生态建设技术规范》(DB3305/T 48—2017),全文贯穿"科学治水、人水和谐"的生态理念,通过采用"水安全+水景观+水生态"的设计模式及各种生态工程措施来弥补水工程的生态性不足,以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设计目标。该规范提出水工程健康诊断的要求,以整治既有的病态水工程,并列举了工程实例,同时对河长制的提出经过、实施现状及其内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结合河长制支撑体系的三方面,论述了河长制在浙江省成功推行的发展历程;指出了水生态工程建设与河长制具有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即二者在生态治水方面是完全统一的。湖州市在水生态工程建设与河长制推广实施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对水生态工程建设与河长制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究,以期为我国全面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和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提供有益的研究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程 水安全 水景观 水生态 设计理念 河长制 湖州市 人水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丘陵区不同耕作模式土壤抗冲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魏阜森 刘益军 +1 位作者 代数 唐寅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3期1-5,共5页
基于径流小区定位观测研究,分别研究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不同耕作模式(横垄、顺垄、混合耕作)和不同土层(0~15 cm、15~30 cm)对土壤径流冲刷过程中径流含沙量及抗冲指数的变化特征的影响,以及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 基于径流小区定位观测研究,分别研究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不同耕作模式(横垄、顺垄、混合耕作)和不同土层(0~15 cm、15~30 cm)对土壤径流冲刷过程中径流含沙量及抗冲指数的变化特征的影响,以及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冲刷过程中,不同土层土壤表面径流泥沙流失量呈递减趋势,最后基本趋于稳定;(2)在整个冲刷过程中,径流泥沙流失量总体表现为0~15 cm土层>15~30 cm土层,这主要与土壤剖面特性有关,而农业耕作和根系的影响占次要地位;(3)在各种耕作模式中,抗冲指数的大小均表现为0~15 cm土层<15~30 cm土层,且后者分别是前者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抗冲性 耕作模式 径流含沙量 土层 紫色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苔藓覆盖对喀斯特林地碳酸盐岩红土剥蚀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蒋娟 曾昊 +2 位作者 刘冬冬 车陆禄 张广映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2-98,105,共8页
为探究苔藓覆盖对喀斯特山地土壤剥蚀过程影响的机理,通过野外采集原状土样,结合上方来水冲刷剥蚀试验,分析了不同坡度(5°,20°)与不同土壤含水率(饱和含水率、田间含水率)条件下苔藓盖度与土壤分离能力间的定量关系,解析了坡... 为探究苔藓覆盖对喀斯特山地土壤剥蚀过程影响的机理,通过野外采集原状土样,结合上方来水冲刷剥蚀试验,分析了不同坡度(5°,20°)与不同土壤含水率(饱和含水率、田间含水率)条件下苔藓盖度与土壤分离能力间的定量关系,解析了坡面流水力特征参数对苔藓覆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5°和20°坡度下,苔藓覆盖下饱和土壤的土壤剥蚀率分别比田间含水率土壤高33.9%和10.8%。与裸土层相比,苔藓覆盖能够在高土壤含水率条件下有效抑制土壤剥蚀率,且在低坡度下效果更显著。田间含水率土壤的剥蚀率随着苔藓盖度的增加呈线性减小趋势(R^(2)>0.995)。此外,苔藓覆盖对5°坡度的坡面流水力特征参数有显著影响,饱和土壤条件下的苔藓覆盖显著改变坡面流流态(P<0.05)。与裸土层相比,苔藓覆盖显著降低坡面流速(20.6%)、雷诺数(0.6%)、弗劳德数(28.6%)和径流功率(0.8%),显著增加径流深(27.8%)、水流切应力(26.9%)和阻力系数(117.0%)。然而20°坡度下苔藓覆盖对坡面流水力特征参数并没有显著影响。总体而言,苔藓覆盖下碳酸盐岩红土的土壤剥蚀率与坡面流水力特性没有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探明苔藓覆盖在喀斯特山地的水土保持效应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覆盖 喀斯特林地 碳酸盐岩红土 剥蚀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