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出境竹制品检疫的三个关键点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海滨 沈坤华 《竹子研究汇刊》 2005年第3期52-53,共2页
湖州安吉县每年大量的竹制品出境,笔者针对当前竹制品检疫工作中产品水分含量、抽样方法、检疫项目这三个关键点,简要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探讨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 竹制品 水分含量 抽样方法 检疫项目 检疫工作 出境 安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氧氟沙星合成的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顾海宁 蒋永祥 葛海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8-711,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合成氟喹诺酮抗菌药左旋氧氟沙星的方法。以2,3,4,5-四氟苯甲酸为原料,经酰氯化后与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偶联,S-(+)-2-氨基丙醇置换、环合水解后与N-甲基哌嗪缩合制得,总收率为52.3%。与老工艺相比,新起始原料N,N-二... 介绍了一种新的合成氟喹诺酮抗菌药左旋氧氟沙星的方法。以2,3,4,5-四氟苯甲酸为原料,经酰氯化后与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偶联,S-(+)-2-氨基丙醇置换、环合水解后与N-甲基哌嗪缩合制得,总收率为52.3%。与老工艺相比,新起始原料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应用缩减了丙二酸二乙酯缩合、部分水解脱羧及原甲酸三乙酯缩合三步反应。本合成工艺原料易得,操作简单,光学纯度好,产品收率高,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氧氟沙星 N 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 中间体 氟喹诺酮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多元醇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刁正平 闵洁 +2 位作者 王莉莉 张佳盟 潘建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0-94,共5页
采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聚酯多元醇(PBA)、聚醚多元醇(PPG)、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制得各种聚酯聚醚混合型水性聚氨酯乳液。讨论了PBA/PPG配比、相对分子质量对水性聚氨酯乳液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软段... 采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聚酯多元醇(PBA)、聚醚多元醇(PPG)、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制得各种聚酯聚醚混合型水性聚氨酯乳液。讨论了PBA/PPG配比、相对分子质量对水性聚氨酯乳液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软段中聚酯组分含量的增加,涂膜的拉伸强度有增加的趋势,软段为纯聚醚和纯聚酯的聚氨酯膜表现出较好的伸长率;随着软段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聚醚型聚氨酯膜的拉伸强度减小,聚酯型聚氨酯膜的拉伸强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聚酯聚醚混配型 合成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菌Tremblaya princeps在扶桑绵粉蚧个体发育中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黄芳 赵春玲 吕要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40-1145,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共生菌Tremblaya princeps的形态、分布及动态变化,明确该菌在宿主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体内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T.princeps的超微结构;利用实时定量PCR明确T.princeps的分布... 【目的】通过研究共生菌Tremblaya princeps的形态、分布及动态变化,明确该菌在宿主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体内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T.princeps的超微结构;利用实时定量PCR明确T.princeps的分布和数量变化。【结果】扶桑绵粉蚧体内T.princeps的分布因性别而异。在雌虫中,T.princeps集中分布于含菌体,在其他组织器官中无分布;含菌体的大小与雌虫各个阶段的个体大小呈显著线性相关,且临近成虫期,含菌体的膨大速率加快。在雄虫中,T.princeps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数量变化明显,在蛹期数量急剧增加,之后相对减少;含菌体结构在预蛹期消解。【结论】共生菌T.princeps的变化因宿主性别而异,且与宿主个体发育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Tremblaya princeps 共生菌 含菌体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加替沙星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顾海宁 蒋永祥 汪劲松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68,74,共4页
以2,4,5-三氟-3-甲氧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酰氯化后与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偶联,环丙胺置换、环合水解、与2-甲基哌嗪缩合、水解成盐制得本品,总收率为41.1%.本合成工艺原料易得,操作简单,是一种新的合成加替沙星的方法.
关键词 加替沙星 中间体 氟喹诺酮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片总厚度偏差及翘曲度检测装置研制与测试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晓峰 郑博文 +1 位作者 蒋立正 应正平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2-115,共4页
通过机械结构、控制系统及显示系统设计,研制了硅片总厚度偏差及翘曲度检测装置,该装置具备自动送料、自动检测、自动回料、自动显示与数据存储等功能;设计相关实验条件,对装置进行了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其测量不确定度;将装置与M... 通过机械结构、控制系统及显示系统设计,研制了硅片总厚度偏差及翘曲度检测装置,该装置具备自动送料、自动检测、自动回料、自动显示与数据存储等功能;设计相关实验条件,对装置进行了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其测量不确定度;将装置与Mahr测长仪进行了比较测量,试验表明,该装置精度满足设计要求,且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厚度偏差 翘曲度 测量不确定度 比较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出口欧盟茶叶质量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任捷 楼兵干 +1 位作者 任明兴 沈若峰 《茶叶》 2014年第2期65-68,共4页
本文就2012及2013年中国出口欧盟茶叶数据、国外产品质量反馈情况以及当前中国出口欧盟茶叶的风险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茶叶 出口 欧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树脂的化学镀Ni-P镀层的超黑化性能
8
作者 闵洁 方君 +1 位作者 潘建君 朱泉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6-341,共6页
通过化学镀的方法在AB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表面形成一定含P量的Ni-P合金镀膜,研究强酸对该镀膜的腐蚀作用,以及强酸浓度、腐蚀温度、腐蚀时间对腐蚀后镀膜的可见光反射率的影响,得到了制备低光反射率腐蚀镀膜的工艺条件.... 通过化学镀的方法在AB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表面形成一定含P量的Ni-P合金镀膜,研究强酸对该镀膜的腐蚀作用,以及强酸浓度、腐蚀温度、腐蚀时间对腐蚀后镀膜的可见光反射率的影响,得到了制备低光反射率腐蚀镀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腐蚀后的镀膜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反射率可以达到0.5%以下,实现了超黑的表面效果;同时,腐蚀后的镀膜对紫外、红外区域的电磁波也有较低的反射率;经过化学腐蚀,镀膜表面的元素质量分数发生变化,其中Ni元素的质量分数降低,P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实验表明经过化学腐蚀,在镀膜表面产生了纳米尺度的微隙结构,这种表面形貌特征使腐蚀层具有了超黑的颜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超黑 电磁波 Ni-P镀膜 反射率 ABS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轴承径向游隙检测与分选装置
9
作者 郑晓峰 陆斌超 应正平 《轴承》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1-64,共4页
研制了轴承径向游隙自动检测与分选装置,可实现自动送料、自动检测与自动分选。该装置机械结构包括送料机构、夹紧机构、顶旋机构和分选机构;控制系统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核心,采用C语言编制控制程序;测量系统由激光传感器构成,以Lab... 研制了轴承径向游隙自动检测与分选装置,可实现自动送料、自动检测与自动分选。该装置机械结构包括送料机构、夹紧机构、顶旋机构和分选机构;控制系统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核心,采用C语言编制控制程序;测量系统由激光传感器构成,以Lab VIEW编制显示界面,用于数据的采集、显示与分析。试验表明,研制的轴承径向游隙自动检测与分选装置能够快速精确地对轴承径向游隙进行检测与分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径向游隙 检测 分选 激光传感器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物NS在活性染料印花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闵洁 丁梦汝 +1 位作者 潘建君 王楷艳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46,共4页
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与苯乙烯磺酸钠(SSS)为原料合成低分子量水溶性共聚物NS,将其作为活性染料印花尿素代替品。探究了共聚物NS的单体配比,分析其对印花织物的K/S值、印花色牢度、染料吸收光谱及印花废水总氮含量的影响,并与尿素作... 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与苯乙烯磺酸钠(SSS)为原料合成低分子量水溶性共聚物NS,将其作为活性染料印花尿素代替品。探究了共聚物NS的单体配比,分析其对印花织物的K/S值、印花色牢度、染料吸收光谱及印花废水总氮含量的影响,并与尿素作用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当印花色浆中共聚物NS-02(NVP含量为70.0%)用量为1.0%时,印花织物的表观色深、色牢度等与色浆中尿素用量为3.0%时的印制效果相当;且共聚物NS-02对应印花废水的总氮含量仅为尿素印花废水的28.59%,极大地减轻了传统印花工艺产生的高氨氮废水对环境的负担;水溶性共聚物NS-02有望代替尿素用于活性染料全棉织物的绿色印花加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绿色印花 棉织物 尿素 共聚物NS 废水总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来源的人工饲料对烟粉虱卵发育的影响
11
作者 黄芳 董燕萍 +2 位作者 林文彩 张治军 吕要斌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3期377-379,共3页
利用半透膜人工饲养装置,研究不同植物汁液对烟粉虱产卵及卵(或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汁液对烟粉虱卵或胚胎的发育影响不显著,但对烟粉虱二龄若虫的个体大小有显著影响。取食强嗜食性寄主(如茄子、甘蓝)的烟粉虱若虫显著... 利用半透膜人工饲养装置,研究不同植物汁液对烟粉虱产卵及卵(或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汁液对烟粉虱卵或胚胎的发育影响不显著,但对烟粉虱二龄若虫的个体大小有显著影响。取食强嗜食性寄主(如茄子、甘蓝)的烟粉虱若虫显著大于取食弱嗜食性寄主(如小麦、玉米)和水的若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卵发育 人工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蒜绵粉蚧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智伏英 黄芳 +2 位作者 黄俊 郦卫弟 吕要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71-876,共6页
【目的】石蒜绵粉蚧Phenacoccus solani是近年来我国大陆新记录的一种有害昆虫,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巨大威胁,而本研究旨在明确该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27±1℃,RH 70%±5%,12L∶12D)... 【目的】石蒜绵粉蚧Phenacoccus solani是近年来我国大陆新记录的一种有害昆虫,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巨大威胁,而本研究旨在明确该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27±1℃,RH 70%±5%,12L∶12D)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作为寄主,研究了石蒜绵粉蚧的生殖方式、发育历期、繁殖能力及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结果】石蒜绵粉蚧只能营产雌孤雌生殖,生活史包括卵、1-3龄若虫和雌成虫;卵单个散产且在母体外孵化,孵化时间约24min,雌成虫还能产下一部分不能孵化的卵;若虫期14~22 d,总历期33~64 d;雌成虫繁殖能力强,单头产卵量135~337粒,平均产卵244粒。各龄期主要形态特征为:卵呈长椭圆形,黄色且透明,具一对红棕色的复眼;1龄若虫呈黄色,行动活泼;2龄若虫体缘出现齿状突起;3龄若虫呈深黄色,体缘突起明显,尾瓣突出;雌成虫体表的白色蜡粉较厚实,体缘蜡突明显,体色变深,足呈深红色。【结论】从生殖方式、发育历期及繁殖能力等方面明确了石蒜绵粉蚧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结果预示该虫是一种重要潜在的危险性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绵粉蚧 生活史 发育历期 繁殖能力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云芝提取物多糖含量快速检测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钰莹 王星丽 +2 位作者 涂红艳 瞿亮 邵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6-742,共7页
为探索快速无损测定云芝提取物中多糖含量的方法,通过采集粉末状云芝提取物近红外光谱,经预处理和波段选择,结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iPLS)和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Bi-PLS),建立并优化云芝提取物多糖含量检测模型。结果表明,光谱区间为9 36... 为探索快速无损测定云芝提取物中多糖含量的方法,通过采集粉末状云芝提取物近红外光谱,经预处理和波段选择,结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iPLS)和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Bi-PLS),建立并优化云芝提取物多糖含量检测模型。结果表明,光谱区间为9 365.92~8 918.76 cm^(-1)和5 341.48~4 894.32cm^(-1),二阶导数(SD)预处理后,建立的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模型更优,其校正决定系数(R_(cal))、校正均方根差(RMSECV)、验证决定系数(R_(val))和验证均方根差(RMSEP)可分别达到0.9089、0.00781、0.9879和0.00292。该模型可以更有效地优选建模所需波段,降低模型复杂度,降低多糖含量的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实现云芝提取物多糖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云芝提取物 偏最小二乘法 多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料印花摩擦牢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4
作者 葛媛 闵洁 +2 位作者 朱泉 潘建君 吕斌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34-36,46,共4页
针对涂料印花产品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较差的难题,探讨了色浆和黏合剂性能对浅中深色印花色牢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涂料粒径<100 nm时,涂料印花牢度较高;涂料粒径在100~300 nm,印花牢度较差;涂料粒径>600 nm时,印花牢度又显... 针对涂料印花产品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较差的难题,探讨了色浆和黏合剂性能对浅中深色印花色牢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涂料粒径<100 nm时,涂料印花牢度较高;涂料粒径在100~300 nm,印花牢度较差;涂料粒径>600 nm时,印花牢度又显著提高。涂料粒径越小,印花手感越好。摩擦牢度与黏合剂的含固量关系不大;湿摩擦牢度与黏合剂的吸水性有关,吸水性越高,湿摩擦牢度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料印花 耐摩擦色牢度 印花浆 黏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在抗静电涤纶织物上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小婷 吴诗雯 +3 位作者 任豪 潘建君 闵洁 周奥佳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13,共4页
由于石墨烯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试验通过Hummers法,将石墨氧化为氧化石墨烯(GO),再用水合肼将氧化石墨烯(GO)还原成石墨烯,并将其应用到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整理中。对合成的氧化石墨烯(GO)和石墨烯,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进行结... 由于石墨烯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试验通过Hummers法,将石墨氧化为氧化石墨烯(GO),再用水合肼将氧化石墨烯(GO)还原成石墨烯,并将其应用到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整理中。对合成的氧化石墨烯(GO)和石墨烯,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进行结构分析,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貌,并通过超声静置的方法测试它们的分散稳定性能。结果表明:使用水合肼还原GO所得的石墨烯,其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大大减少,且具有良好分散性能。将石墨烯分散液和水性聚氨酯按一定比例复配,以浸轧-焙烘工艺对涤纶织物进行抗静电整理,测试了织物的抗静电性能以及抗静电性的耐水洗性能。结果表明,当石墨烯用量为5 g/L时,涤纶织物的表面静电压为932 V,半衰期为0.54 s。经过20次皂洗,表面静电压和半衰期仍能达到952 V和0.62 s,说明具有持久的抗静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静电整理 石墨烯 耐水洗 涤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桑绵粉蚧雄虫个体发育过程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春玲 黄芳 +1 位作者 王智勇 吕要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44-1549,共6页
蚧科昆虫的雄虫形态对其分类具有重要意义,但关于扶桑绵粉蚧雄虫的研究较少;为进一步补充扶桑绵粉蚧的分类学信息,对扶桑绵粉蚧雄虫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卵为长椭圆形,呈半透明,橙黄色。1龄若虫,浅黄绿... 蚧科昆虫的雄虫形态对其分类具有重要意义,但关于扶桑绵粉蚧雄虫的研究较少;为进一步补充扶桑绵粉蚧的分类学信息,对扶桑绵粉蚧雄虫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卵为长椭圆形,呈半透明,橙黄色。1龄若虫,浅黄绿色,孵出后即可快速扩散。2龄若虫,初期体表光滑,呈明黄色,背部可见2条黑斑,体缘有明显的齿状凸起;末期可在形态上区分雌、雄虫。雄虫预蛹期1-2 d,身体狭长;预蛹初期分泌白色的丝状物。蛹期的雄虫包裹在柔软的丝茧中,蛹为离蛹,呈椭圆形,虫体表面被有蜡粉。雄成虫,体型较小,身体呈筒状,具有发达的单眼,口器退化致无取食能力,触角细长,前翅发达,后翅退化成平衡棒,腹部末端有2对白色的长蜡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雄虫 形态变化 发育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单体结构对温敏水凝胶相转变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诗雯 陈小婷 +5 位作者 任豪 徐伟成 潘建军 闵洁 何瑾馨 周奥佳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8-253,共6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温敏性主单体,大分子双烯化合物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温敏性水凝胶。加入疏水性丙烯酸酯类第三单体以调节温敏性水凝胶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ow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LCST),用不... 采用乳液聚合法,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温敏性主单体,大分子双烯化合物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温敏性水凝胶。加入疏水性丙烯酸酯类第三单体以调节温敏性水凝胶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ow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LCST),用不同温度下温敏性水凝胶的粒径变化表征其相转变行为。结果表明:加入疏水性丙烯酸酯类单体能够有效调节温敏性水凝胶的LCST,且质量分数越高则温敏性水凝胶的LCST越低;丙烯酸酯上的α甲基存在与否对温敏性水凝胶体系的LCST无显著影响;丙烯酸酯类结构上的R基对体系的LCST有显著影响,且R基上碳链越长,LCST降低越多;同时,R基的异构化对降低LCST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直链烷基可更有效地降低LSCT,而仲碳结构、叔碳结构对降低LCST的作用依次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异丙基丙烯酰胺 温敏性水凝胶 丙烯酸酯类单体 相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敏性水凝胶的合成及棉织物透湿透气整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蕊 苏梦婷 +1 位作者 潘建君 闵洁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4,11,共5页
以聚乙二醇和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合成大分子双烯化合物,并将其作为交联剂制备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温敏性水凝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通过轧-烘-焙方式将其整理到棉织物上。研究大分子双烯种类及用量对PNIPAM粒径和棉织物透湿、透... 以聚乙二醇和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合成大分子双烯化合物,并将其作为交联剂制备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温敏性水凝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通过轧-烘-焙方式将其整理到棉织物上。研究大分子双烯种类及用量对PNIPAM粒径和棉织物透湿、透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NIPAM能改善全棉织物温度可控下的透湿和透气行为,以MA-PEG600-MA为双烯交联化合物合成的温敏性水凝胶,其粒径和温度变化条件下的溶胀比最大,改善织物透湿和透气性能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整理 温敏性水凝胶 交联剂 透湿性 亲水性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吡虫啉包衣处理在油菜上的应用Ⅱ.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芳 李冬富 +1 位作者 吴红平 郝仲萍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8-533,共6页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吡虫啉(高巧,60%悬浮剂)包衣处理对油菜蚜虫发生的影响。播种前对油菜种子进行不同浓度(药种比分别为1∶5、1∶25、1∶125)的药剂包衣处理。结果表明,油菜苗期的营养生长(株高、叶面积、叶片数、叶绿素含量、植株鲜...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吡虫啉(高巧,60%悬浮剂)包衣处理对油菜蚜虫发生的影响。播种前对油菜种子进行不同浓度(药种比分别为1∶5、1∶25、1∶125)的药剂包衣处理。结果表明,油菜苗期的营养生长(株高、叶面积、叶片数、叶绿素含量、植株鲜干质量)及花期的生殖生长(花朵大小、花器官质量、花器官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不受吡虫啉种衣剂处理的显著影响;但角果的坐果率和籽粒形成受到了显著的影响,如单株阴角数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角果大小、质量及角果内籽粒数和质量均受到了显著的影响。以上结果说明,吡虫啉种子包衣处理对油菜的苗期和花期作用不明显,但可显著影响油菜最终结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衣剂 吡虫啉 油菜 田间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吡虫啉包衣处理在油菜上的应用Ⅰ.对蚜虫种群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芳 吴红平 +1 位作者 李冬富 郝仲萍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8-432,共5页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吡虫啉(高巧,60%悬浮剂)包衣处理对油菜蚜虫发生的影响。播种前对油菜种子进行不同浓度(药种比分别为1∶5、1∶25、1∶125)的药剂包衣处理,结果表明,经处理后的油菜在苗期和花期后的蚜虫发生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并且花...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吡虫啉(高巧,60%悬浮剂)包衣处理对油菜蚜虫发生的影响。播种前对油菜种子进行不同浓度(药种比分别为1∶5、1∶25、1∶125)的药剂包衣处理,结果表明,经处理后的油菜在苗期和花期后的蚜虫发生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并且花期后不同浓度药剂处理间存在一定差异,药种比最低的处理上发生少量蚜虫而药种比最高的处理上蚜虫未发生;药剂包衣处理后的油菜上有翅蚜的比例发生显著变化,最低药种比处理中有翅蚜比例维持在6%~10%,中浓度药种比处理中在油菜苗期不发生有翅蚜,但在花期其有翅蚜比例超过20%,至结角期有翅蚜比例仍达到15%左右;中浓度处理田块中有翅蚜可在未经过药剂处理的油菜上快速繁殖并建立种群,个体发生量与对照差异虽不显著(P=0.6),但在数值上略高。以上结果说明,不同浓度吡虫啉包衣处理可有效防控蚜虫对油菜的为害,但中浓度处理可导致有翅蚜大量发生及蚜群后代繁殖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种衣剂 吡虫啉 蚜虫 田间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