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授粉方式对3个油橄榄品种结实性的影响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牛二利
沈敏
傅玉楼
潘明
朱申龙
-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省数字旱粮重点实验室
湖州农垦粮油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绿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杭州余杭区径山镇浩东家庭农场
-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588-592,共5页
-
基金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C02002)。
-
文摘
研究油橄榄品种的结实特性,可为园区建设和肥水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3个油橄榄品种豆果(Arbequina)、柯基(Koroneiki)和尼Ⅰ(NikitskiiⅠ)为材料,比较分析了其自花授粉、自然授粉和人工定向授粉3种方式的坐果率变化。结果表明,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分别在5月18日和6月7日观察到有2次较大幅度的落果现象,之后落果趋于稳定。截至9月18日,豆果、柯基和尼Ⅰ的自花坐果率分别为0.57%、0.94%和3.12%,自然坐果率分别为2.35%、5.35%和3.33%,豆果×柯基、豆果×尼Ⅰ、柯基×豆果、柯基×尼Ⅰ、尼Ⅰ×豆果和尼Ⅰ×柯基等6个人工授粉坐果率分别为1.53%、1.45%、1.91%、0.69%、3.18%和3.76%。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坐果率(个别组合除外)较自花授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异花授粉对提高油橄榄坐果的重要作用,为此建议在3个品种的推广过程中,豆果和柯基2个品种不宜单品种种植,应配置适宜的授粉品种,尼Ⅰ可以单一品种种植。此外,文章还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油橄榄落果规律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加强田间栽培管理的必要性。
-
关键词
油橄榄
结实性
自花授粉
自然授粉
人工授粉
-
分类号
S565.7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