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雾化过程的线性不稳定性模型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戴煜 黄伯云 +1 位作者 刘咏 羊建高 《粉末冶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1-335,共5页
实际雾化过程具有不稳定性,采用稳定性模型或假设难以解释其过程。系统地考虑了雾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应用线性不稳定性理论对雾化过程中熔体碎裂机理进行了探讨,建立了雾化过程线性不稳定性数学模型,得到了熔体碎裂过程中的液柱流直径、... 实际雾化过程具有不稳定性,采用稳定性模型或假设难以解释其过程。系统地考虑了雾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应用线性不稳定性理论对雾化过程中熔体碎裂机理进行了探讨,建立了雾化过程线性不稳定性数学模型,得到了熔体碎裂过程中的液柱流直径、碎裂液滴长度、支配波长等关键参数计算式。进行了水雾化和超高温雾化过程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线性不稳定性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过程 不稳定性 数学模型 超高温熔体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还原碳化法制备纳米WC-Co复合粉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羊建高 吕健 +2 位作者 朱二涛 陈颢 郭圣达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3年第5期23-27,107,共6页
传统方法制备超细WC-Co混合料工艺过程复杂,制备的粉末成分及粒度分布不均匀,晶粒较粗,生产成本高.本研究采用连续还原碳化法,以偏钨酸铵、醋酸钴、热解碳源等为原料,在喷雾干燥、连续还原碳化系统中进行实验,对短流程制备工艺进行了探... 传统方法制备超细WC-Co混合料工艺过程复杂,制备的粉末成分及粒度分布不均匀,晶粒较粗,生产成本高.本研究采用连续还原碳化法,以偏钨酸铵、醋酸钴、热解碳源等为原料,在喷雾干燥、连续还原碳化系统中进行实验,对短流程制备工艺进行了探讨.通过喷雾结晶、低温还原碳化制备出纳米级WC-Co复合粉.研究结果表明:在900℃温度下,碳化反应完全,制得的WC-Co复合粉晶粒度小于100 nm.连续还原碳化法制备粉末的工艺流程短,易于实现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WC-Co复合粉 喷雾结晶 连续还原碳化 短流程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RD技术在纳米WC-Co复合粉制备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郭圣达 羊建高 +3 位作者 朱二涛 陈颢 周阳 吕健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28,53,共5页
介绍了X射线衍射技术(XRD)的原理及其在钨粉末冶金中的运用,并结合笔者对纳米WC-Co复合粉的研究,重点介绍了XRD技术在纳米WC-Co复合粉制备过程中的应用,包括物相定性分析、晶粒尺寸测定及点阵参数测定等方面的应用。以可溶钴盐、偏钨酸... 介绍了X射线衍射技术(XRD)的原理及其在钨粉末冶金中的运用,并结合笔者对纳米WC-Co复合粉的研究,重点介绍了XRD技术在纳米WC-Co复合粉制备过程中的应用,包括物相定性分析、晶粒尺寸测定及点阵参数测定等方面的应用。以可溶钴盐、偏钨酸铵(AMT)、有机碳源为主要原料,通过喷雾转化、连续低温还原碳化法制备出了纳米晶WC-Co复合粉,用XRD技术对制备过程中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喷雾转化、连续低温还原碳化工艺可制备出仅有WC和Co两相的复合粉末,W被完全碳化,WC晶粒度约60nm,Co相为面心立方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 纳米WC-Co复合粉末 物相定性分析 晶粒尺寸测定 点阵参数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碳化原位合成WC-Co复合粉的反应过程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圣达 羊建高 +2 位作者 陈颢 朱二涛 张雪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28-5131,5135,共5页
以偏钨酸铵(AMT)、可溶性钴盐、有机碳源为原材料,采用喷雾转化、直接碳化原位合成法,成功制备出WC-Co复合粉末。利用XRD、SEM等分析方法对粉末样品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粒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由于Co对W碳化的促进作用,在900℃... 以偏钨酸铵(AMT)、可溶性钴盐、有机碳源为原材料,采用喷雾转化、直接碳化原位合成法,成功制备出WC-Co复合粉末。利用XRD、SEM等分析方法对粉末样品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粒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由于Co对W碳化的促进作用,在900℃时,W就被完全碳化为WC,远低于W正常被碳化完全的温度;W的碳化过程主要依靠钨粉颗粒表面与含碳气氛热解后沉积在钨颗粒表面上的碳元素的反应以及碳向钨粉颗粒内部的扩散来实现,属固-固反应;由于生成W2C的自由能比WC的更低,W很快先被碳化为W2C,然后再进一步碳化为WC;W/Co/C碳化反应体系沿WCo3,Co6W6C,W2C-Co,WC-Co步骤进行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体系可不经过前两步,而直接生成W2C-Co,再进一步碳化为WC-Co复合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碳化原位合成 WC-Co复合粉 碳化 吉布斯自由能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式高温反应石墨提纯装备与工艺 被引量:7
5
作者 胡祥龙 汤贤 +2 位作者 周岳兵 戴煜 黄启忠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2-538,共7页
一种新型连续式高温石墨提纯热工装备,通过高温传动装置驱动石墨粉在提纯过程中运动,实现工业化连续提纯。该设备的自动进出料技术保证石墨在提纯过程中不断供给与收集,且反应气体不泄露;炉膛采用多区控温,温度分布均匀性控制为±5... 一种新型连续式高温石墨提纯热工装备,通过高温传动装置驱动石墨粉在提纯过程中运动,实现工业化连续提纯。该设备的自动进出料技术保证石墨在提纯过程中不断供给与收集,且反应气体不泄露;炉膛采用多区控温,温度分布均匀性控制为±5℃;保温材料采用迷宫式错层搭接结构,防止热散失;尾气处理系统采用四级收集装置,对尾气、焦油、粉尘等进行分开收集处理。将该石墨提纯炉应用于高温反应法石墨提纯,石墨的纯度从初始的88.2%提高至99.5%,提纯速率为90 kg/h,达到了连续量产高纯石墨的要求,对开发下一代工业化石墨提纯装备和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纯度 热处理炉 进出料 温度控制 密封性 尾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转换法制备纳米WC-6Co复合粉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杰 吕健 +4 位作者 羊建高 刘芳 王忠华 黄柱 任兴润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4,共5页
以偏钨酸铵、醋酸钴、有机碳为原料,去离子水为溶剂,采用喷雾干燥-煅烧-球磨-连续还原碳化新工艺制备纳米WC-6Co复合粉。采用氮气吸附法测定粉末比表面积,XRD、SEM分别分析粉末物相和形貌,研究球磨工艺对钨钴复合氧化物粉末性能的影响... 以偏钨酸铵、醋酸钴、有机碳为原料,去离子水为溶剂,采用喷雾干燥-煅烧-球磨-连续还原碳化新工艺制备纳米WC-6Co复合粉。采用氮气吸附法测定粉末比表面积,XRD、SEM分别分析粉末物相和形貌,研究球磨工艺对钨钴复合氧化物粉末性能的影响以及连续还原碳化过程中粉末比表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连续还原碳化前进行球磨,可有效破碎粉末;适当增大球料比或延长球磨时间,可使粉末破碎效果更好,粒度分布更均匀,当球料比为10∶1、球磨时间为240min时,粉末破碎、分散效果最佳,比表面积为11.62m2/g;球磨后的钨钴复合氧化物粉末在连续还原碳化过程中发生团聚烧结、预合金化,生成平均粒度为80nm的WC-6Co复合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WC-6Co复合粉 喷雾转换 球磨 连续还原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转换法制备纳米WC-Co复合粉末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7
作者 朱二涛 羊建高 +4 位作者 邓军旺 戴煜 谭兴龙 郭圣达 吴杰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27,共5页
介绍了纳米WC-Co复合粉末喷雾转化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流程短、组元分布均匀、制造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深入地研究,从而衍生出多种纳米WC-Co复合粉末制备法。
关键词 纳米WC-Co复合粉末 制备方法 喷雾转化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钨源原料制备WC-Co复合粉的形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二涛 羊建高 +4 位作者 邓军旺 郭圣达 谭兴龙 戴煜 张翔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6期38-46,共9页
以WC-6%Co 为基本成分,计算原料醋酸钴,超纯炭黑、有机碳分别与WO2.72,WO3,APT, AMT配料量,称量后加入装有适量纯水的可倾斜式滚动球磨机,湿磨混匀形成料浆,然后充分搅拌料浆进行喷雾干燥,将喷雾干燥的前驱体粉末煅烧、过筛,... 以WC-6%Co 为基本成分,计算原料醋酸钴,超纯炭黑、有机碳分别与WO2.72,WO3,APT, AMT配料量,称量后加入装有适量纯水的可倾斜式滚动球磨机,湿磨混匀形成料浆,然后充分搅拌料浆进行喷雾干燥,将喷雾干燥的前驱体粉末煅烧、过筛,称量装舟,推入1100℃通有氢气的高温钼丝炉中制备出WC-6Co复合粉末.结果表明:以WO2.72为原料制备WC-6Co 复合粉,粉末粒度在1~45μm,平均粒度为23.38μm;以WO3为原料制备粉末粒度在8~35μm,平均粒度为22.58μm;以APT为原料制备粉末粒度在1~34μm,平均粒度为12.81μm;以AMT为原料制备粉末粒度在3~45μm,平均粒度为17.83μm;粉末球形度由好到差顺序为:WO3、WO2.72、AMT、APT;松装密度由大到小顺序为:WO3、WO2.72、APT、AMT;流动性由好到差顺序为:WO2.72、WO3、APT、AMT;通过测量粉末BET,换算对应WO2.72、WO3、APT和AMT为原料时制备粉末的WC晶粒度分别为400 nm、252 nm、255 nm和26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2.72 WO3 APT AMT 喷雾干燥 煅烧 WC-6Co复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纳米WC-Co复合粉末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圣达 羊建高 +3 位作者 陈颢 朱二涛 吕健 邓军旺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30,共4页
介绍了超细/纳米WC-Co复合粉末的主要制备方法:液相还原法、氧化-还原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和喷雾转化法,并结合笔者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喷雾转化法的研究现状,指出该方法具有流程短、粉末组元均匀化及晶粒纳米化等优点,但在粒度及... 介绍了超细/纳米WC-Co复合粉末的主要制备方法:液相还原法、氧化-还原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和喷雾转化法,并结合笔者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喷雾转化法的研究现状,指出该方法具有流程短、粉末组元均匀化及晶粒纳米化等优点,但在粒度及形貌控制、组元迁移和低温原位还原碳化三个方面还需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 纳米WC—Co复合粉末 制备方法 喷雾转化法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转换法制备超细晶WC-12Co复合粉末HVOF涂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杰 王忠华 +3 位作者 尚根峰 羊建高 刘芳 吕健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44,共6页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技术,以喷雾转换法制备的超细晶WC-12Co复合粉末为热喷涂粉末原料,在45#钢基体上制备WC-12Co涂层,并测试涂层的显微硬度、开裂韧性及抗磨粒磨损性能,利用XRD对复合粉末及涂层进行相结构分析,用SEM对复合粉末及...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技术,以喷雾转换法制备的超细晶WC-12Co复合粉末为热喷涂粉末原料,在45#钢基体上制备WC-12Co涂层,并测试涂层的显微硬度、开裂韧性及抗磨粒磨损性能,利用XRD对复合粉末及涂层进行相结构分析,用SEM对复合粉末及涂层截面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在喷涂过程中,多孔空壳球形复合粉末中WC颗粒有明显的脱碳分解发生,涂层中含有W2C、Co2W4C、W和非晶相;涂层组织呈典型的层状结构,WC晶粒有圆润化和长大现象;涂层显微硬度HV0.3/10平均值为1 084、开裂韧性平均值为5.24 MPa·m1/2,涂层表面抗磨损性能随粗糙度降低和硬度增加而提高,平均磨损质量损失为0.783mg/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晶WC-12Co复合粉末 喷雾转换法 HVOF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的发展趋势及特殊粉末的制备技术 被引量:9
11
作者 羊建高 戴煜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1,共4页
在简要介绍硬质合金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切削刀具、矿用工具这两大类硬质合金的发展趋势,并重点对高性能硬质合金及特殊原料粉末的制备技术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 高性能硬质合金 切削刀具 矿用工具 特殊粉末 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OF制备的Ni60/WC-10Co4Cr涂层组织和滑动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群 周小峰 +1 位作者 陈金雄 谭兴龙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0-96,共7页
为了降低超音速火焰(HVOF)喷涂金属陶瓷涂层的材料和加工成本,使其在更大范围内替代会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的电镀硬铬(EHC)涂层,本文将不同比例的Ni60与WC-10Co4Cr相混合,并采用HVOF喷涂工艺分别制备了5种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研究了这些涂... 为了降低超音速火焰(HVOF)喷涂金属陶瓷涂层的材料和加工成本,使其在更大范围内替代会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的电镀硬铬(EHC)涂层,本文将不同比例的Ni60与WC-10Co4Cr相混合,并采用HVOF喷涂工艺分别制备了5种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研究了这些涂层的显微组织、基本性能和滑动磨损性能,并将其与EHC涂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有HVOF喷涂工艺制备的Ni60/WC-10Co4Cr涂层都很致密(孔隙率小于1%),随着WC-10Co4Cr比例的增加,Ni60/WC-10Co4Cr涂层的硬度从688.3 HV0.3增加到1 203.4HV0.3,磨损率由2.75×10^(-5) mm^3/N·m降低到7.29×10^(-7) mm^3/N·m.并且,所有HVOF喷涂工艺制备的涂层和与其配对的摩擦副的磨损率以及磨擦系数均低于EHC涂层,表现出良好的抗滑动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火焰喷涂 金属陶瓷涂层 滑动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超细晶WC-Co类硬质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3
作者 羊求民 羊建高 +3 位作者 苏伟 陈丽勇 陈颢 郭圣达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83,共8页
制备纳米/超细晶WC-Co类硬质合金的两大关键因素是优质纳米/超细晶WC-Co复合粉末的制备和烧结过程中晶粒长大过程的控制。从纳米/超细晶WC-Co复合粉末的制备技术和纳米/超细晶硬质合金的烧结技术两方面,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 制备纳米/超细晶WC-Co类硬质合金的两大关键因素是优质纳米/超细晶WC-Co复合粉末的制备和烧结过程中晶粒长大过程的控制。从纳米/超细晶WC-Co复合粉末的制备技术和纳米/超细晶硬质合金的烧结技术两方面,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纳米/超细晶硬质合金的发展前景和今后研究开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纳米/超细晶 WC-Co复合粉末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粘结相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羊求民 羊建高 +2 位作者 陈丽勇 陈颢 唐彦渊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2-86,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硬质合金粘结相的研究进展,分析了Ni粘结相、金属间化合物粘结相及高熵合金粘结相替代Co粘结相的可能性,并展望了硬质合金粘结相的发展前景和今后研究开发的重点。
关键词 硬质合金 粘结相 CO NI NI3AL 高熵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线路板回收技术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静静 李彬 +3 位作者 戴煜 潘德安 吴玉锋 左铁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46,48,共6页
综述了废线路板回收的机械处理技术、热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其他技术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剖析了回收过程存在的二次污染大、技术良莠不齐、环境风险不明确、缺乏技术标准等问题,针对性提出了加快技术研发、开展环境影响分析、加强监... 综述了废线路板回收的机械处理技术、热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其他技术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剖析了回收过程存在的二次污染大、技术良莠不齐、环境风险不明确、缺乏技术标准等问题,针对性提出了加快技术研发、开展环境影响分析、加强监管、制定标准等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废线路板回收行业的规范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线路板 回收技术 环境影响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污泥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吸附Pb^(2+)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蔡金玲 李二平 +4 位作者 胡晴 陈浩云 余志元 周强 Liang Jin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57,共5页
基于实验室制备秸秆-污泥基活性炭和中小城镇生活垃圾双解技术的研究,开发了一套制备水稻秸秆-污泥基活性炭的成套装置,并在最佳条件下制备得到了秸秆-污泥基活性炭。实验结果表明,秸秆-污泥基活性炭主要官能团有—OH、—C=C—、C—O,... 基于实验室制备秸秆-污泥基活性炭和中小城镇生活垃圾双解技术的研究,开发了一套制备水稻秸秆-污泥基活性炭的成套装置,并在最佳条件下制备得到了秸秆-污泥基活性炭。实验结果表明,秸秆-污泥基活性炭主要官能团有—OH、—C=C—、C—O,比表面积为902.6 m2/g,总孔容为0.303 0 cm3/g,微孔容为0.205 0 cm3/g。考察了活性炭对Pb2+的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附时间为200 min、pH为6、活性炭投加量为6 g/L的条件下对Pb2+的吸附量为12.79 mg/g,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秸秆 活性炭 吸附P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对原位合成WC-6Co复合粉末制备高性能硬质合金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二涛 张久兴 +2 位作者 杨新宇 潘亚飞 羊建高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9年第6期31-39,共9页
将原位合成的WC-6Co复合粉末添加到300 L、转速50 Hz滚动球磨中湿磨,添加Co粉、晶粒长大抑制剂、石蜡、酒精,湿磨48 h,卸料、过孔径45μm筛,采用闭式压力喷雾干燥塔制备得到WC-7Co^WC-15Co混合料粉末,对制备混合料粉末形貌、粒度分布、... 将原位合成的WC-6Co复合粉末添加到300 L、转速50 Hz滚动球磨中湿磨,添加Co粉、晶粒长大抑制剂、石蜡、酒精,湿磨48 h,卸料、过孔径45μm筛,采用闭式压力喷雾干燥塔制备得到WC-7Co^WC-15Co混合料粉末,对制备混合料粉末形貌、粒度分布、物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Co粉配成WC-Co混合料,当混合料的Co质量分数超过10%,团聚现象明显增强,团聚颗粒明显增大;随着添加Co粉质量分数增加,混合料中氧质量分数增高,松装密度不断减小.将制备得到的WC-7Co^WC-15Co混合料掺成型剂,挤压成型,低压烧结等工序制备超细YG7X^YG15X硬质合金.研究添加不同Co质量分数WC-6Co复合粉末制备YG7X^YG15X超细硬质合金,Co对制备硬质合金的金相组织、形貌、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添加Co质量分数增加,制备的超细硬质合金硬度、密度不断降低,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先增大、后减小;制备的超细YG7X硬质合金的硬度最高HV 30为2150,抗弯强度最低为3200 MPa;制备YG10超细硬质合金的抗弯强度最高为4950 MPa,断裂韧性最高为11.8 MPa·m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WC-6Co复合粉 超细硬质合金 金相 物理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镁合金冷喷涂Al-Al_2O_3复合涂层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金雄 王群 +1 位作者 罗丝丝 谭兴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20-1729,共10页
采用冷喷涂工艺在AZ31镁合金上制备纯Al涂层和Al-50%Al_2O_3复合涂层。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材料分析软件探讨Al_2O_3颗粒的加入对纯Al涂层显微组织的影响。用电化学工作站、显微硬度计和磨耗试验机来对涂层的性能进行表征... 采用冷喷涂工艺在AZ31镁合金上制备纯Al涂层和Al-50%Al_2O_3复合涂层。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材料分析软件探讨Al_2O_3颗粒的加入对纯Al涂层显微组织的影响。用电化学工作站、显微硬度计和磨耗试验机来对涂层的性能进行表征,分析Al_2O_3颗粒的加入对纯Al涂层耐蚀性、显微硬度和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Al涂层相比,复合涂层组织更致密,孔隙率更低,硬度从51.2HV0.025提高到94.8HV0.025,滑动磨损率降低80.5%,磨粒磨损率降低40%。复合涂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2.36×10^(-7)A/cm^2)和纯Al涂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1.19×10^(-7) A/cm^2)相近,相对于镁合金的(2.56×10^(-4) A/cm^2)降低3个数量级,可以大大提高镁合金的抗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 AZ31镁合金 复合涂层 耐蚀性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化钽涂层改性碳基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兴亮 戴煜 +1 位作者 王卓健 吴建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49-1061,共13页
石墨、炭纤维、炭/炭复合材料等碳基材料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能源汽车、化工等领域,但炭材料在高温有氧环境下易氧化和不耐氨气、耐划性能较差等缺点,难以满足人们对炭材料越来越苛刻的使用要求,严重制约其发展和实际应用。碳化钽(TaC... 石墨、炭纤维、炭/炭复合材料等碳基材料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能源汽车、化工等领域,但炭材料在高温有氧环境下易氧化和不耐氨气、耐划性能较差等缺点,难以满足人们对炭材料越来越苛刻的使用要求,严重制约其发展和实际应用。碳化钽(TaC)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稳定性及高温耐腐蚀、耐烧蚀等优点,并与炭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和力学相容性,能够对炭材料有效保护,引起国内外研究人员对TaC涂层改性碳基材料的广泛研究。本文系统介绍了在石墨、炭纤维、炭/炭复合材料3种碳基材料表面制备TaC涂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如气体流量、沉积温度、沉积压力)对TaC涂层改性碳基材料的影响规律,讨论了TaC涂层的发展趋势及展望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炭纤维 炭/炭复合材料 TAC涂层 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转化法制备WC-Co复合粉末制备硬质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二涛 张久兴 羊建高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0-78,共9页
综述了国内外以钨源、钴源或钨源、钴源、碳源通过喷雾转化法制备WC-Co复合粉末及硬质合金制备的研究进展。主要讨论制备WC-Co粉末及硬质合金的思路、方法、工艺参数和合金性能,为喷雾转化法制备WC-Co复合粉末制备硬质合金提供研究思路... 综述了国内外以钨源、钴源或钨源、钴源、碳源通过喷雾转化法制备WC-Co复合粉末及硬质合金制备的研究进展。主要讨论制备WC-Co粉末及硬质合金的思路、方法、工艺参数和合金性能,为喷雾转化法制备WC-Co复合粉末制备硬质合金提供研究思路及方法。通过不断优化、改进制备工艺和方法可制备出工艺流程短、组元分布均匀、杂质含量低、粒度分布窄、晶粒度小、成本低的WC-Co复合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Co复合粉末 硬质合金 喷雾转化法 制备方法 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