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高压隔离开关研制及应用前景展望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光华 洪文国 +7 位作者 邓文华 孙志云 谢彬 张延 张君 周颖亮 孔林 徐婷婷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8-203,共6页
高压隔离开关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数量众多,操作故障率高,安装调试及维护工作量大。笔者在调研分析传统型高压隔离开关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的基础上,对其机械传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了集成优化,研制出了一种新... 高压隔离开关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数量众多,操作故障率高,安装调试及维护工作量大。笔者在调研分析传统型高压隔离开关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的基础上,对其机械传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了集成优化,研制出了一种新型220 kV高压隔离开关。新型隔离开关仅配一个新型操作机构箱,即可完成主刀及接地刀的分合闸操作,电气闭锁和机械闭锁简单可靠,安装调试和维护检修工作量大为减少,全寿命周期成本显著降低。该成果适应于其他电压等级隔离开关,具有较好的工程推广应用价值。笔者立足于工程应用需求,分析了传统型隔离开关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新型操作机构箱的机械传动和电气控制保护方案,阐述了新型高压隔离开关的技术优势和经济效益,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型 新型 隔离开关 操作机构箱 电磁离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特高压串联补偿工程中的户外特高压交流旁路隔离开关研制 被引量:3
2
作者 邓文华 黄展先 张婵裕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1-86,共6页
特高压串联补偿系统技术研究中,特高压旁路隔离开关作为投退串联补偿装置的关键控制设备需要开展研制。该设备的研制需要解决特高压绝缘、大电流通流、开合高参数母线转换电流装置设计等难点。制造厂结合特高压中线扩建工程要求,通过对... 特高压串联补偿系统技术研究中,特高压旁路隔离开关作为投退串联补偿装置的关键控制设备需要开展研制。该设备的研制需要解决特高压绝缘、大电流通流、开合高参数母线转换电流装置设计等难点。制造厂结合特高压中线扩建工程要求,通过对使用条件及需求参数的系统分析,确定了最优设计方案,并经制作样机、全套型式试验验证及挂网运行,结果表明该产品性能稳定可靠,技术指标能完全满足特高压串联补偿系统的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串联补偿 母线转换电流 旁路隔离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 100 kV B类接地开关三维电场数值计算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志文 严小敏 +2 位作者 邓文华 王春华 赵健康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4,共7页
接地开关的静电场仿真计算可以指导产品的结构优化,从而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产品研发费用。为了得到接地开关表面电场,以承德特高压串补用串1 100 kV B类接地开关为样本,计算接地开关分闸状态下表面电场分布。首先依据设计尺寸利用Soli... 接地开关的静电场仿真计算可以指导产品的结构优化,从而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产品研发费用。为了得到接地开关表面电场,以承德特高压串补用串1 100 kV B类接地开关为样本,计算接地开关分闸状态下表面电场分布。首先依据设计尺寸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接地开关进行实体建模;然后依据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法对接地开关典型时刻下的电场电位进行了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出其电位及表面电场分布;仿真结果显示高场强出现在辅助回路均压环、静触头均压环及动触头表面;接着对接地开关高场强区域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均压环表面场强在安全范围内,动触头表面场强得到显著改善;最后对优化后的接地开关进行静电感应电流开合试验,试验通过,证明了优化的合理性。该仿真结果可以为1 100 kV B类接地开关的研发及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B类接地开关 有限元法 三维电场 动触头优化 均压环优化 静电感应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0kV隔离开关静触头电场数值计算与均压环设计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雨芳 周腊吾 +1 位作者 邓文华 成玉梅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5-70,共6页
550 kV高压隔离开关钳夹式静触头结构复杂导致电晕现象严重。为了解其表面电场分布并提出改进方案,文中首先计算了无防电晕结构下三维电场分布,得出绞线圈、下夹块、静触杆端部等高场强区域,继而针对此提出在夹块处各安装小均压盘与安... 550 kV高压隔离开关钳夹式静触头结构复杂导致电晕现象严重。为了解其表面电场分布并提出改进方案,文中首先计算了无防电晕结构下三维电场分布,得出绞线圈、下夹块、静触杆端部等高场强区域,继而针对此提出在夹块处各安装小均压盘与安装双大均压环的防电晕结构方案,并通过仿真计算对两种方案进行比较。小均压盘几何参数对静触头电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均压盘对抑制绞线圈表面起晕作用不明显,对静触头电场屏蔽能力有限。双均压环静触头电场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屏蔽范围广,屏蔽效果更为理想。双均压环静触头GW16A-550型高压隔离开关无线电干扰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双均压环结构较小均压盘方案更为优越,是550 kV电压等级下最理想方案。文中分析结果,对高压隔离开关静触头防电晕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开关 静触头 三维电场 有限元法 均压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电压暂降下最大功率输出的MMC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7
5
作者 贺烨丹 夏向阳 +4 位作者 尹旭 邓文华 王灿 熊富强 周晗靓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0-167,共8页
针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不对称电压暂降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运行时出现的功率波动、三相电流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了不对称电压暂降下最大功率输出的MMC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根据不对称电压暂降下... 针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不对称电压暂降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运行时出现的功率波动、三相电流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了不对称电压暂降下最大功率输出的MMC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根据不对称电压暂降下MMC系统运行特性随调节参数的变化规律,以抑制有功功率波动与输出三相平衡电流的协调控制为目标,构建了线性加权解析式确定调节参数,在保证MMC输出电流峰值在最大限制范围内时,输出最大有功功率。该策略既拓展了有功功率输出能力,又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控制保护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电压暂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协调控制 电流峰值 最大有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环流的MMC直流侧功率稳定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石超 夏向阳 +5 位作者 贺烨丹 邓文华 王灿 刘远 黄智 赵欣然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98-1308,共11页
在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MMC-HVDC)中,交流侧网压不平衡会引起MMC直流侧功率振荡,不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最优环流的直流侧功率稳定控制策略。首先,依据拉格朗日乘数法,以环流为变量,建立起以桥臂... 在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MMC-HVDC)中,交流侧网压不平衡会引起MMC直流侧功率振荡,不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最优环流的直流侧功率稳定控制策略。首先,依据拉格朗日乘数法,以环流为变量,建立起以桥臂能量和直流侧功率为硬性约束条件的拉格朗日方程;其次,通过求解该方程,直接在abc坐标系下得到能够抑制直流侧功率振荡和降低环流波动的最优环流参考值;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37电平MMC-HVDC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充分利用了MMC自身的能量缓冲能力,实现了直流侧功率的稳定控制,且不受交流侧控制目标(抑制负序电流、抑制有功波动和抑制无功波动)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C-HVDC 网压不平衡 拉格朗日乘数法 最优环流 直流侧功率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