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过程中钙镁渣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亮 向长柳 +2 位作者 周曜 易晓新 胡泽星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19,125,共6页
以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过程中产生的钙镁渣为原料,通过复分解浸出-净化-沉锂-碳化分解工艺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结果表明,在MgSO_(4)·7H_(2)O用量为理论量的1.1倍、初始pH值1.5、反应时间2.0 h、固液比1∶6、反应温度90℃、终点pH值3.... 以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过程中产生的钙镁渣为原料,通过复分解浸出-净化-沉锂-碳化分解工艺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结果表明,在MgSO_(4)·7H_(2)O用量为理论量的1.1倍、初始pH值1.5、反应时间2.0 h、固液比1∶6、反应温度90℃、终点pH值3.5条件下,Li浸出率为98.39%,浸出液中Li质量浓度为18.03 g/L。浸出液通过树脂除氟、碱液除杂、碳酸钠沉锂,制备出纯度为95.11%的粗制碳酸锂。粗制碳酸锂通过碳化-树脂除钙镁-热解工艺制备出质量分数为99.64%的电池级碳酸锂。该工艺锂回收率为95.08%,经济价值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浸出 净化 碳化分解 电池级碳酸锂 电池回收 钙镁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Mn_(0.6)Fe_(0.4)PO_(4)/C正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丁伦涛 赵鹏 +4 位作者 周春仙 王德志 吴壮志 李雪豹 周友元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0,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和固相烧结法制备了一种杂质少、物相分布均匀、电化学性能优良的LiMn_(0.6)Fe_(0.4)PO_(4)/C(LMFP)复合材料。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脱去NH_(4)^(+)和H_(2)O的同时,抑制了Mn_(2)P_(2)O_(7)物相的产生,提高了LMFP的锂离子扩散... 采用共沉淀法和固相烧结法制备了一种杂质少、物相分布均匀、电化学性能优良的LiMn_(0.6)Fe_(0.4)PO_(4)/C(LMFP)复合材料。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脱去NH_(4)^(+)和H_(2)O的同时,抑制了Mn_(2)P_(2)O_(7)物相的产生,提高了LMFP的锂离子扩散速率。由LiMn_(0.6)Fe_(0.4)PO_(4)/C组装的锂离子电池展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1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145.5 mAh/g;5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111.9 mAh/g。该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为设计高性能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 磷酸锰铁锂 正极材料 LiMn_(0.6)Fe_(0.4)PO_(4) 前驱体 煅烧 碳包覆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磨矿DCS系统控制架构与数据通信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洋 顾贵鸿 +4 位作者 卢强 邬青秀 李然 曾尚林 符嘉浚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77,共4页
为实现某冶炼厂稀贵金属综合回收技术改造项目全流程优化控制,结合工艺流程和生产过程,进行DCS管控一体化系统配置,组态三层级系统控制架构,实现全流程精准执行、现场控制与过程监控,并对焙烧磨矿车间关键设备焙烧炉和雷蒙磨机等进行数... 为实现某冶炼厂稀贵金属综合回收技术改造项目全流程优化控制,结合工艺流程和生产过程,进行DCS管控一体化系统配置,组态三层级系统控制架构,实现全流程精准执行、现场控制与过程监控,并对焙烧磨矿车间关键设备焙烧炉和雷蒙磨机等进行数据通信监控。生产实际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提高了整体生产技术水平,体现了生产工艺技术与过程控制系统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散控制系统 智能控制 数据通信 流程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掺杂对高镍无钴LiNi_(0.95)Mn_(0.05)O_(2)正极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楚 李灵均 +2 位作者 曾爱香 谭磊 周友元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0-154,共5页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铝掺杂的层状高镍无钴LiNi_(0.95)Mn_(0.05)O_(2)正极材料,并利用结构分析方法和电化学测试手段研究了铝掺杂对LiNi_(0.95)Mn_(0.05)O_(2)正极材料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均匀地掺杂到了正极材料二次...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铝掺杂的层状高镍无钴LiNi_(0.95)Mn_(0.05)O_(2)正极材料,并利用结构分析方法和电化学测试手段研究了铝掺杂对LiNi_(0.95)Mn_(0.05)O_(2)正极材料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均匀地掺杂到了正极材料二次颗粒体相中,不仅使材料晶胞参数发生了变化,还降低了材料的Li^(+)/Ni^(2+)混排程度。掺杂1%铝可以提高材料的长循环性能,这归因于掺杂样品中的Al能有效抑制材料在充电过程中的H2→H3相变程度。相比于未掺杂的样品,铝掺杂样品在1C、2.7~4.3 V的测试条件下循环300圈后,其容量保持率提高了11.3%。但Al^(3+)的非电化学活性会降低材料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高镍无钴正极材料 铝掺杂 长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硫铁矿烧渣的硫脲法浸金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廖阳平 刘有才 朱忠泗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8-181,共4页
针对某硫铁矿烧渣进行了硫脲法搅拌浸金、银研究,考察了磨矿细度、硫脲浓度、pH值、液固比、搅拌时间、矿浆温度、浸出剂种类对金、银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搅拌浸出条件为: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89%、硫脲浓度15 g/L、pH=2.... 针对某硫铁矿烧渣进行了硫脲法搅拌浸金、银研究,考察了磨矿细度、硫脲浓度、pH值、液固比、搅拌时间、矿浆温度、浸出剂种类对金、银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搅拌浸出条件为: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89%、硫脲浓度15 g/L、pH=2.5、液固比3、搅拌时间7.5 h、矿浆温度50℃,此条件下金、银浸出率分别达到84.8%、7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脲 硫铁矿烧渣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掺杂对LiNi0.8Co0.1Mn0.1O2正极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胡康 周友元 +3 位作者 陈威 曾文赛 周新东 周春仙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0-112,118,共4页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铌掺杂Li(Ni0.8Co0.1Mn0.1)1-xNbxO2(x=0,0.01,0.02,0.03)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电化学测试手段分析铌掺杂的影响。结果显示,铌掺杂没有改变材料的α-NaFeO2层状结构;充放电循环结果显示Li(Ni0....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铌掺杂Li(Ni0.8Co0.1Mn0.1)1-xNbxO2(x=0,0.01,0.02,0.03)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电化学测试手段分析铌掺杂的影响。结果显示,铌掺杂没有改变材料的α-NaFeO2层状结构;充放电循环结果显示Li(Ni0.8Co0.1Mn0.1)0.98Nb 0.02O2在1C充放电倍率、电压为3.0~4.3 V条件下,经过50周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5.9%,而没有经过掺杂处理材料的容量保持率为85.3%;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证明了铌掺杂可以降低材料的电化学阻抗,从而提高材料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三元正极材料 铌掺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氟剂NY⁃Z02在高盐含氟废水中除氟应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亮 向长柳 +1 位作者 周曜 胡泽星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114,共5页
针对废旧电池回收过程产生的高盐含氟废水,采用高效除氟剂(NY⁃Z02)除氟,考察了反应终点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除氟剂用量对除氟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段除氟工艺,并进行了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终点pH=7.0、反应温度2... 针对废旧电池回收过程产生的高盐含氟废水,采用高效除氟剂(NY⁃Z02)除氟,考察了反应终点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除氟剂用量对除氟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段除氟工艺,并进行了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终点pH=7.0、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20 min条件下,采用单段除氟工艺、除氟剂用量1.2%时废水中氟浓度降至12.5 mg/L,采用两段除氟工艺、除氟剂用量1.0%时,废水中氟浓度降至12.4 mg/L;中试试验除氟剂用量减少至0.768%,除氟后废水中氟浓度满足企业要求(不高于20 mg/L)。采用NY⁃Z02进行废水除氟,氟离子与除氟剂形成沉淀物(AlF 3)或随除氟剂生成的Al(OH)3絮凝沉淀得以去除,除氟效果好,且不引入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高盐废水 除氟 含氟废水 除氟剂 电池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镍钴锰溶液中除氟工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亮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5-118,共4页
针对从硫酸镍钴锰溶液中除氟效率低、有价金属损失严重等问题,开展了以Al_(2)(SO_(4))_(3)·18H_(2)O为沉淀剂、从硫酸镍钴锰溶液中除氟新工艺研究。考察了反应pH值、Al_(2)(SO_(4))_(3)·18H_(2)O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 针对从硫酸镍钴锰溶液中除氟效率低、有价金属损失严重等问题,开展了以Al_(2)(SO_(4))_(3)·18H_(2)O为沉淀剂、从硫酸镍钴锰溶液中除氟新工艺研究。考察了反应pH值、Al_(2)(SO_(4))_(3)·18H_(2)O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5.5、氟铝物质的量比为5、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20 min条件下,除氟后溶液中氟浓度从初始的3.22 g/L降至0.15 g/L以下,且引入的Al^(3+)浓度低于0.01 g/L,镍钴锰总损失率低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电池 三元锂离子电池 硫酸镍钴锰溶液 除氟 沉淀剂 硫酸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生产过程研究
9
作者 吕志伟 《汽车测试报告》 2022年第14期91-93,共3页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随着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需求的提高,具有高比容量、安全性优良等特点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得以广泛应用。在成本方面,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理论上比铁锂低10%左右,随着CTP技术的应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随着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需求的提高,具有高比容量、安全性优良等特点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得以广泛应用。在成本方面,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理论上比铁锂低10%左右,随着CTP技术的应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生产工艺更加成熟,成本更低。该文针对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措施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