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频分析方法综合检测信号 被引量:29
1
作者 郭汉伟 梁甸农 董臻 《信号处理》 CSCD 2003年第6期586-589,共4页
本文讨论了不同时频分析方法的性能,线性时频分析方法稳健,但精度有限;非线性时频分析方法如:威格纳分布精度高,但是不稳健,对噪声敏感,多信号情况下存在交叉项的问题。本文将线性和非线性的时频分析方法结果按照与的规则进行综合,得到... 本文讨论了不同时频分析方法的性能,线性时频分析方法稳健,但精度有限;非线性时频分析方法如:威格纳分布精度高,但是不稳健,对噪声敏感,多信号情况下存在交叉项的问题。本文将线性和非线性的时频分析方法结果按照与的规则进行综合,得到了稳健的高分辨的时频分布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格纳分布 时频分析 信号检测 信噪比 稳健性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运动辐射源的单站无源伪线性定位跟踪算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福成 孙仲康 安玮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8-31,共4页
本文针对只测向单站无源定位中推广卡尔曼滤波 (EKF)算法具有不稳定性等缺点 ,在只测向(BO)定位算法的基础上增加方位角速率观测信息 ,提出了一种对运动辐射源的单站伪线性卡尔曼滤波定位方法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它相对于只测向方法提... 本文针对只测向单站无源定位中推广卡尔曼滤波 (EKF)算法具有不稳定性等缺点 ,在只测向(BO)定位算法的基础上增加方位角速率观测信息 ,提出了一种对运动辐射源的单站伪线性卡尔曼滤波定位方法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它相对于只测向方法提高了定位误差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辐射源 定位跟踪算法 无源定位 卡尔曼滤波 伪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机动辐射源的单站无源跟踪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郭福成 孙仲康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共4页
针对单站无源定位中对于机动辐射源利用角度及其变化率能否定位的问题,引入雷达对机动目标跟踪的多级噪声自适应(ANL)法和交互多模(IMM)方法,以及机动目标运动模型如Singer模型、匀加速模型等,研究并提出了两种对机动辐射源利用角度及... 针对单站无源定位中对于机动辐射源利用角度及其变化率能否定位的问题,引入雷达对机动目标跟踪的多级噪声自适应(ANL)法和交互多模(IMM)方法,以及机动目标运动模型如Singer模型、匀加速模型等,研究并提出了两种对机动辐射源利用角度及其变化率进行单站无源跟踪方法。通过计算机数字仿真表明,在满足定位可观测条件的前提下,对机动辐射源仅仅利用角度及其变化率是可以定位的,其中IMM方法具有比较优秀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机动目标跟踪 卡尔曼滤波 交互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扩展pLSA模型的场景图像分类 被引量:10
4
作者 江悦 王润生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9-544,共6页
场景图像分类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更是场景分类中的研究热点。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特征融合和扩展pLSA模型的场景图像分类框架。对每幅图像首先用多尺度规则分割确定局部基元,然后提取每个局部基元的多... 场景图像分类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更是场景分类中的研究热点。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特征融合和扩展pLSA模型的场景图像分类框架。对每幅图像首先用多尺度规则分割确定局部基元,然后提取每个局部基元的多分辨率直方图矩特征和SIFT特征,最后用扩展的概率生成模型对图像集进行建模,测试。我们的方法不仅能够很好的表示图像的语义特性而且在模型的训练阶段是无监督的。我们针对目前常用的3个数据库,做了三组对比实验,均取得了比以前的方法更好的识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辨率直方图矩特征 场景分类 概率生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MSE的MIMO放大转发双向中继信道中波束成形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梓斌 向良军 +1 位作者 郑林华 丁宏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1-467,共7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最小化均方误差和准则的MIMO放大转发双向中继信道中的波束成形向量(矩阵)的设计。我们分别在集中式与分布式两种应用环境中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在集中式方案中,多个中继之间完全协作,因此将多个单天线中继等效成一...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最小化均方误差和准则的MIMO放大转发双向中继信道中的波束成形向量(矩阵)的设计。我们分别在集中式与分布式两种应用环境中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在集中式方案中,多个中继之间完全协作,因此将多个单天线中继等效成一个多天线的中继节点,设计了基于所有中继天线的总功率控制的波束成形向量(矩阵)。在分布式方案中,中继节点之间无协作,分别设计了基于所有中继总功率控制波束成形向量(矩阵)和基于单个中继功率控制的波束成形向量(矩阵)。仿真表明,通过波束成形设计,可以显著提高通信节点平均误码率。由于中继节点之间的完全协作,集中式方案要优于分布式方案。但是,由于中继结构简单,分布式方案更易于在实践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成形 双向中继 放大转发 MI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