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动力电池编码与电动汽车身份识别
被引量:3
- 1
-
-
作者
余海军
谢英豪
张铜柱
李长东
-
机构
湖南邦普报废汽车循环有限公司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116,共4页
-
基金
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013GH06142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备选项目(子项目)(2014BAC03B01)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2011A032302001)
-
文摘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日趋明朗,政府在努力推动产业朝阳发展的同时,需将动力电池安全与末端治理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通过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对每个动力电池标记唯一的识别码,在车联网终端系统上加装动力电池射频卡阅读器,使动力电池通过无线信息网络连接到动力电池安全云计算服务平台,并在平台内部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实现了动力电池状态监控、动力电池行驶记录定位检测,有利于落实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提高动力电池使用规范性和安全性以及完善废旧电池回收渠道、推动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制度,并且从生产标记、出厂跟进和对号回收实现动力电池闭合循环,使新能源汽车真正成为环境友好型绿色汽车。
-
关键词
动力电池
编码
身份识别
电动汽车
-
Keywords
traction battery
coding
identity recognition
electric vehicle
-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回收动力电池商业模式研究
被引量:25
- 2
-
-
作者
谢英豪
余海军
欧彦楠
李长东
-
机构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邦普报废汽车循环有限公司
广东省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研究院士工作站
-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4-646,共3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备选项目(子项目)(2014BAC03B01)
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013GH061426)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2011A032302001)
-
文摘
目前汽车行业标准、材料标准均规定动力电池寿命不低于500次。以使用过程中每天充放电1~2次,动力电池2~3年后就得报废。我国非常重视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自2006年第一次提出整车企业回收处理其销售的动力电池,至今已有3项政策、法规直接要求废旧动力电池须进行回收,回收主体为整车企业或动力电池生产商。基于动力电池的寿命特性,根据现行政策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政策发展趋势进行评估,认为动力电池将通过编码与电动汽车绑定,在新能源汽车中实行登记使用制。届时消费者将主动将废旧动力电池交至动力电池处理单位,实现电动汽车生命周期全过程所有的动力电池都得到有效回收。
-
关键词
动力电池
回收
商业模式
-
Keywords
power battery
recycling
business model
-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