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的空间格局研究——以广西梧州市为例 被引量:22
1
作者 常疆 王良健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9-224,共6页
从分析梧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入手, 总结其土地利用的现状特征, 而后在引入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的基础上, 对梧州市土地利用/ 覆盖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 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有关结论。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空间格局 广西 梧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房地产市场化区域差异与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陈浮 王良健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0年第3期104-107,共4页
中国房地产业在短短十几年内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发展阶段 ,且房地产业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这种畸形发育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无序性与不公平竞争 ,出现了种种问题。本文以土地出让市场化程度、住宅私有化程度、住宅价格商品化程度、住房消... 中国房地产业在短短十几年内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发展阶段 ,且房地产业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这种畸形发育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无序性与不公平竞争 ,出现了种种问题。本文以土地出让市场化程度、住宅私有化程度、住宅价格商品化程度、住房消费支出度、房价收入可比度、房地产投资多样化、房地产金融自由度、房地产投资开放度、房地产市场化整体程度等指标测算了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房地产市场化的区域差异 ,提出了不同区域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这对于制订房地产业发展方针和政策 ,促进中国房地产业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市场化 区域差异 发展战略 房地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制度安排与中国的经济改革 被引量:15
3
作者 罗能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5-40,共6页
本文运用当代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非正式制度安排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认为包括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习俗、文化传统等在内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影响了中国渐进式改革方式的选择,强化了制度变迁中... 本文运用当代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非正式制度安排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认为包括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习俗、文化传统等在内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影响了中国渐进式改革方式的选择,强化了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性,它在一些方面延长了改革的时滞,另一些方面又促进了改革方针政策的顺利推行,有些非正式制度促进了经济绩效的提高,有些则干扰和降低了改革的绩效。说明了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既要加强正式制度的变迁与创新,也要注重非正式制度的改造与培育,必须把市场经济制度的创新与我国国情与优秀传统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安排 意识形态 经济绩效 制度创新 制度变迁 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经济改革 新制度经济学 路径依赖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一般考察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乐一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5-20,共6页
对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一般考察陈乐一自1862年法国经济学家莱芒特·朱格拉(ClementJuglar)发表《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发生周期》著作以来,西方学者对经济周期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提出了近百种... 对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一般考察陈乐一自1862年法国经济学家莱芒特·朱格拉(ClementJuglar)发表《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发生周期》著作以来,西方学者对经济周期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提出了近百种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其著述汗牛充栋。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理论研究 中国 经济波动 西方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世纪的湖南生产力宏观布局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良健 《湖湘论坛》 1999年第5期7-8,共2页
关键词 生产力布局 城镇带 跨世纪 长株潭经济区 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群 开发轴 点轴开发 经济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商品市场波动实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乐一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17,共8页
中国商品市场波动实证研究●陈乐一一、波动形态的测定系统地研究新中国商品市场波动总体态势,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对波动次数的具体测定。本文根据笔者的研究方法,将1953—1994年中国商品市场测定为10次波动。商品市... 中国商品市场波动实证研究●陈乐一一、波动形态的测定系统地研究新中国商品市场波动总体态势,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对波动次数的具体测定。本文根据笔者的研究方法,将1953—1994年中国商品市场测定为10次波动。商品市场波动是对商品市场上商品供应和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流通 市场波动 中国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经济与中西部地区经济跳跃式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琳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99年第5期98-99,共2页
知识经济在我国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在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已成为我国主要决策者的共识。知识经济的兴起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跳跃式发展提供了契机。这种跳跃式发展目前虽然面临一些障碍,但只要采取相应的积极... 知识经济在我国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在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已成为我国主要决策者的共识。知识经济的兴起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跳跃式发展提供了契机。这种跳跃式发展目前虽然面临一些障碍,但只要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就能促使这种发展早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中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周期理论简评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乐一 《湖湘论坛》 2000年第2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经济周期理论 消费不足论 纯货币理论 投资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经济行为实证分析
9
作者 陈乐一 《商业经济研究》 CSSCI 1998年第5期62-63,共2页
居民经济行为实证分析陈乐一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居民经济行为分析并不是经济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在当时的体制下,国家实际上直接控制着居民的经济行为,居民处于自然经济(在农村)和产品经济(在城市)以及行政性管理的束缚... 居民经济行为实证分析陈乐一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居民经济行为分析并不是经济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在当时的体制下,国家实际上直接控制着居民的经济行为,居民处于自然经济(在农村)和产品经济(在城市)以及行政性管理的束缚中,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低收入低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经济行为 实证分析 收入 消费 储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民经济运行与利益导向
10
作者 李松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8-22,共5页
国民经济运行机制历来是经济学者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不只是经济工作者,就是稍具经济常识的人们,也爱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力量在导引国民经济生产、分配、消费和流通良性循环。对于这个问题,计划决定论者认为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力量在... 国民经济运行机制历来是经济学者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不只是经济工作者,就是稍具经济常识的人们,也爱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力量在导引国民经济生产、分配、消费和流通良性循环。对于这个问题,计划决定论者认为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力量在导引国民经济运行;市场决定论者认为是市场的力量在导引国民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 运行机制 利益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经济的繁荣与萧条
11
作者 陈乐一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12,共10页
本文研究对象是新中国历次繁荣与萧条的运行过程 ,具体内容是繁荣的形成 ,繁荣走向萧条 ,以及萧条如何走向繁荣。文章认为 ,历次繁荣与萧条循环往复的物质技术基础是投资波动 ,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 ,形成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出现 ;进而提... 本文研究对象是新中国历次繁荣与萧条的运行过程 ,具体内容是繁荣的形成 ,繁荣走向萧条 ,以及萧条如何走向繁荣。文章认为 ,历次繁荣与萧条循环往复的物质技术基础是投资波动 ,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 ,形成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出现 ;进而提出繁荣走向萧条的双重约束论。文章最后提出了萧条走向繁荣的若干政策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经济繁荣 经济萧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机制转换与利益关系的合理化
12
作者 李松龄 《学术界》 CSSCI 1992年第4期29-31,共3页
(一) 人或经济单位拥不拥有所有权,能不能成为具有一定利益动机和行为的经济主体则是一国的经济体制决定的。如果经济体制发生转换,那么由经济体制决定的所有权关系也会发生变换,人或经济单位的利益动机和行为也会随着转换。我国的经济... (一) 人或经济单位拥不拥有所有权,能不能成为具有一定利益动机和行为的经济主体则是一国的经济体制决定的。如果经济体制发生转换,那么由经济体制决定的所有权关系也会发生变换,人或经济单位的利益动机和行为也会随着转换。我国的经济改革首先从放权让利开始,就在于把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开来,将本应属于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还给企业,解脱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依附关系,以调动企业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经营机制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
13
作者 黄少安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2-46,49,共6页
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阶段性,从而社会经济条件即经济矛盾也具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决定财政政策的阶段性变化,因此,要正确选择“现阶段”的财政政策,必须首先确定“现阶段”是什么阶段,经济矛盾有何阶段性特征。
关键词 经济发展 财政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过渡区域经济运行协调和发展机制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41,共5页
过渡区域由于其共同利益的非均衡性而使协调机制本身存在较大缺陷 ,因此 ,在调整过渡区域经济协调方式时必须在遵循发展、互利和协商、自主和平等的原则基础上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制度安排 :( 1)以市场为基础构建经济协作区 ;( 2 )充分发... 过渡区域由于其共同利益的非均衡性而使协调机制本身存在较大缺陷 ,因此 ,在调整过渡区域经济协调方式时必须在遵循发展、互利和协商、自主和平等的原则基础上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制度安排 :( 1)以市场为基础构建经济协作区 ;( 2 )充分发挥过渡区域优势 ,建立和完善发展极 ,形成纵横交错的产业带网络 ;( 3 )建立和完善过渡区域市场 ,推动过渡区域经济的发展 ;( 4 )建立新型的区际利益协调机制 ,充分发挥过渡区域经济运行协调机制的作用。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一般可看成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因此 ,必须积极推动资本、劳动力、信息与技术等要素在区域内的合理流动 ,促进过渡区域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区域 经济协作 产业网络 利益协调 发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创新对知识经济的推动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钟春平 《南方经济》 2000年第5期47-51,共5页
全方位的信息技术创新推动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创新不仅在微观层次上提高了市场和交易主体的效率 ,也在宏观层次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日益壮大的信息产业及对传达产业的强有力渗透则显示着信息技术对知识经济的强大推动力。有理由... 全方位的信息技术创新推动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创新不仅在微观层次上提高了市场和交易主体的效率 ,也在宏观层次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日益壮大的信息产业及对传达产业的强有力渗透则显示着信息技术对知识经济的强大推动力。有理由相信 ,知识经济将在更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信息技术创新 信息技术 经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现行价格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的可行性研究
16
作者 徐伟平 刘四维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6-27,共2页
现行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方法的评价目前,国内外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的方法主要有二种:一是利用不变价格总产值计算,二是用产品实物量计算工业生产指数。这两种方法经过较长时期的实践检验,结果普遍认为各有利弊。采用不变价格计算工... 现行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方法的评价目前,国内外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的方法主要有二种:一是利用不变价格总产值计算,二是用产品实物量计算工业生产指数。这两种方法经过较长时期的实践检验,结果普遍认为各有利弊。采用不变价格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其优点在于不同时期的资料具有可比性,消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其次是时效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生产 发展速度 计算 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过渡区域经济运行的资本吸纳机制
17
作者 谢冰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99年第5期113-116,共4页
过渡区域经济运行吸纳机制是过渡区域吸收周边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新技术、新产品、新信息及其他创新成果的功能。过渡区域在消除基础产业“瓶颈”制约的同时,应加快农产品工业为主导产业的过程,建立具有特色的要素吸纳机制。通过吸收... 过渡区域经济运行吸纳机制是过渡区域吸收周边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新技术、新产品、新信息及其他创新成果的功能。过渡区域在消除基础产业“瓶颈”制约的同时,应加快农产品工业为主导产业的过程,建立具有特色的要素吸纳机制。通过吸收政策性贴息贷款和发行股票等多种筹资渠道是过渡区域吸纳“硬”资本的有效途径,人力资本的优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而制度作为一种资本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规范及其他制度变迁形式而优化过渡区域的人力资本、“硬”资本、信息资本等要素的组合,充分发挥过渡区域的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过渡区域 经济运行 资本吸纳机制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市场理性的建构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凯麟 罗能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9-15,共7页
市场理性是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理性表现.是市场经济中主体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一种自觉精神和行为方式。从精神文化的角度来看,市场理性可分为中场目的理性、审场规范理性、市场方法理性和市场理性精神.建构当代中国市场理性必... 市场理性是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理性表现.是市场经济中主体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一种自觉精神和行为方式。从精神文化的角度来看,市场理性可分为中场目的理性、审场规范理性、市场方法理性和市场理性精神.建构当代中国市场理性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市场经济法则与社会主义原则相统一,现代市场意识与中国优良文化传统相统一;同时采取实践培育与理论构之相结合.制度设置与舆论引导相结合,利益驱动与精神导向相结合诸途径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市场经济 市场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有效需求不足和政策取向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乐一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11,共9页
本文认为,经过20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最大成就是基本摆脱了短缺的束缚,最大问题则是有效需求不足。进而认为,有效需求不足的形成和发展,说明中国经济已具备了市场经济国家的若干重要宏观经济特征。本文最后通过分析西方宏观经... 本文认为,经过20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最大成就是基本摆脱了短缺的束缚,最大问题则是有效需求不足。进而认为,有效需求不足的形成和发展,说明中国经济已具备了市场经济国家的若干重要宏观经济特征。本文最后通过分析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以及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得出如下政策结论:协调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需求不足 流动性陷阱 IS-LM模型 政策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经营的企业战略选择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良健 陈浮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8-39,共2页
市场竞争是全球化经营的动力,竞争优势是全球化经营的基石,整合管理是全球化经营的战略取向。企业只有推进全球化经营战略,才能确保企业长立久安。
关键词 全球化经营 企业 市场竞争 经营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