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茯苓太空诱变菌株生物特性与品质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晓柳 钟灿 +6 位作者 谢景 侯凤飞 戴甲木 陈贵明 王先有 张水寒 金剑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40-49,共10页
茯苓是我国大宗药食两用资源,对搭载“神舟十号”太空诱变育种的太空10号茯苓菌株进行生物特性研究和品质评价,探讨其推广应用的可能性。采用分子生物技术和大田栽培实验,对比菌株茯苓太空10号与湘靖28、5.78,研究其表观性状、显微结构... 茯苓是我国大宗药食两用资源,对搭载“神舟十号”太空诱变育种的太空10号茯苓菌株进行生物特性研究和品质评价,探讨其推广应用的可能性。采用分子生物技术和大田栽培实验,对比菌株茯苓太空10号与湘靖28、5.78,研究其表观性状、显微结构、基因序列、拮抗反应、生长速度、结苓情况、生物转化率、薄层色谱和浸出物含量指标。结果显示,菌株太空10号菌丝细长,未见锁状联合,菌丝体外观均呈白色绒毛状,菌核呈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冷冻电镜扫描可见菌核呈柱状凸起的团块。太空10号与湘靖28和5.78的ITS、LSU、TEF1-α基因序列相似性达100%,进化树聚类为一支。太空10号与湘靖28拮抗较弱,与5.78拮抗明显。在20℃条件下,太空10号呈现出较快的生长速度。大田栽培实验显示,太空10号的菌核生物转化率较优,鲜重转化率达23.25%,干重转化率达11.28%,且其薄层色谱和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均符合药典标准。研究表明经过诱变的菌株太空10号茯苓所属基源和菌核性状符合茯苓药材要求,生长情况良好,品质优良,具有推广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太空诱变 菌株生物学特征 品质评价 ITS、LSU、TEF1-α序列 拮抗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圆杞固体饮料处方优化及其吸湿性测定 被引量:5
2
作者 孙梦锦 戴鑫汶 邹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7-181,共5页
目的优化茯苓圆杞固体饮料处方,并测定其吸湿性。方法以外观、澄明度、溶化性、色泽、口感等为评价指标,采用等级一致性检验法筛选稀释剂、矫味剂、润湿剂种类及其用量;以溶化性、颗粒收率、休止角(流动性)等为评价指标,筛选助流剂种类... 目的优化茯苓圆杞固体饮料处方,并测定其吸湿性。方法以外观、澄明度、溶化性、色泽、口感等为评价指标,采用等级一致性检验法筛选稀释剂、矫味剂、润湿剂种类及其用量;以溶化性、颗粒收率、休止角(流动性)等为评价指标,筛选助流剂种类及其用量。测定吸湿速度、临床相对湿度。结果最优处方为干浸膏1.0份,稀释剂(冰糖)1.5份,矫味剂(甘露醇)1.5份,润湿剂(95%乙醇)制软材,分装前加入助流剂(2%PEG4000),固体饮料成型性良好,外观、澄明度、溶化性、色泽、口感均得到改善。在不同相对湿度下,固体饮料吸湿速度动力学方程均满足幂函数模型,在88.2%时拟合效果最好(R2=0.9955)。生产过程中环境相对湿度在65%以下,暴露在空气中操作的最长时间不超过48 h,可保证固体饮料吸水量低于5%。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可满足茯苓圆杞固体饮料的工业化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圆杞固体饮料 处方 吸湿性 等级一致性检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