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年中国南方地区农业旱灾风险评估——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兰芳 肖志成 +1 位作者 陈涛 周松秀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2期274-278,共5页
[目的]对南方典型区域的旱灾风险进行评估,为南方防旱减灾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降水标准化指数法(SPI)对2013年湖南省衡阳市干旱危险性进行评价,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借助数学模型评估旱灾脆弱性。[结果]衡阳县、祁东县为特旱,衡东县... [目的]对南方典型区域的旱灾风险进行评估,为南方防旱减灾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降水标准化指数法(SPI)对2013年湖南省衡阳市干旱危险性进行评价,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借助数学模型评估旱灾脆弱性。[结果]衡阳县、祁东县为特旱,衡东县、衡南县、常宁市、耒阳市属于重旱区,衡山县为中旱区。选择降水量、水利化程度等8个指标体系,并构建数学模型计算衡阳市7个县域水田系统旱灾脆弱度。水田系统旱灾脆弱度以衡南县最大,为0.627,耒阳市最小,为0.429;衡阳县、衡南县、祁东县、常宁市为高度脆弱区,衡山县、衡东县、耒阳市是低度脆弱区。[结论]综合干旱危险性与水田系统脆弱性来看,衡阳市西部农业旱灾风险高于东部农业旱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风险 南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市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思考
2
作者 刘松 罗喜光 +1 位作者 吴岵 陈融 《南方农业》 2016年第5期86-86,88,共2页
分析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现状,从面临的问题出发,利用1951-2012年衡阳地区8个气象观测站资料,分析衡阳市农村气象灾害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衡阳地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气象灾害 防御体系建设 湖南省衡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衡山春季一次酸雨过程气象条件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樊琦 罗栩羽 +5 位作者 范绍佳 易建平 丁知明 钟流举 王安宇 冯瑞权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79-887,共9页
采用MM5中尺度气象模式对湖南衡山2009年3月22~24日一次典型酸雨过程的气象条件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研究.模式模拟的降水场、流场、温度场、边界层结构与酸雨实测、实际天气图、地面站观测记录的对比表明,模式模拟的变化趋势与实况非... 采用MM5中尺度气象模式对湖南衡山2009年3月22~24日一次典型酸雨过程的气象条件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研究.模式模拟的降水场、流场、温度场、边界层结构与酸雨实测、实际天气图、地面站观测记录的对比表明,模式模拟的变化趋势与实况非常一致.研究表明,与广东春季典型的酸雨过程相比,衡山春季北面冷空气的入侵过程受地形作用明显,低层流场受北风影响较快,中高层较晚.广东、衡山两地春季酸雨发生前后整个边界层层结相对稳定,边界层高度较低,同时伴随有逆温过程,均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输送,衡山春季酸雨发生前后的逆温和逆湿层都相对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气象条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水稻病虫害特点及其与气象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贺京 陈涛 +3 位作者 方丽 陈玉梅 李勇峰 贺红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3812-13813,13844,共3页
对衡阳水稻病虫害特点及其与气象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衡阳虫害发生面积是病害的近4倍,而病害的危害严重程度是虫害的2倍以上;虫害与病害所造成的减产损失分别为57.83%和42.17%;夏季强降水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随着气候变暖,低温天... 对衡阳水稻病虫害特点及其与气象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衡阳虫害发生面积是病害的近4倍,而病害的危害严重程度是虫害的2倍以上;虫害与病害所造成的减产损失分别为57.83%和42.17%;夏季强降水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随着气候变暖,低温天气对当地虫害越冬的抑制作用在减弱,而对迁徙性害虫的影响微乎其微;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和蔓延,中、晚稻破口至抽穗期如遇高温干旱天气,则不利于稻曲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水稻 病虫害 天气气候 LA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衡阳市林业低温冻害灾情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涛 罗立新 +4 位作者 肖启龙 彭刚 陈小平 肖美英 文艺 《甘肃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57-61,共5页
衡阳森林覆盖率为36.81%,受2008年初的低温冻害影响,全市林业经济损失惨重。从损失的地域分布来看,南部最严重,北部南岳损失相对较轻,无因灾导致地类变化。全市林业损失为6 627 477.00万元,其中直接经济受损占9.57%,生态效益损失89.45%... 衡阳森林覆盖率为36.81%,受2008年初的低温冻害影响,全市林业经济损失惨重。从损失的地域分布来看,南部最严重,北部南岳损失相对较轻,无因灾导致地类变化。全市林业损失为6 627 477.00万元,其中直接经济受损占9.57%,生态效益损失89.45%,社会生产投入损失为0.98%。因此对林业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损失更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冻害 林业灾害 生态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I值进行衡阳晚稻产量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肖媚 毛宇 +1 位作者 陈涛 黄卓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8185-18187,共3页
通过分析衡阳各县晚稻产量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值的关系,利用SPSS软件剔除与预报量关系较弱的自变量,建立了CI值对晚稻产量预报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从回归模型分析来看,剔除洪涝年份后,晚稻Y和D、M的相关性得到了提高,其回归方程为Y=... 通过分析衡阳各县晚稻产量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值的关系,利用SPSS软件剔除与预报量关系较弱的自变量,建立了CI值对晚稻产量预报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从回归模型分析来看,剔除洪涝年份后,晚稻Y和D、M的相关性得到了提高,其回归方程为Y=384.187+0.508M。模型效果检验表明,样本残差服从正态分布;残差散点的分布随机均匀,且大多落在水平直线-2和2之间;标准化残差的正态曲线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0.989,接近标准正态曲线,回归拟合程度高。从模型检验结果来看,利用该模型对2009年各县晚稻产量进行预报,所得结果和实际相比,平均误差为0.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产量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干旱气候特点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涛 肖兰 王传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9574-9575,9609,共3页
衡阳是干旱多发区,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干旱强度越来越大,干旱发生频率加快,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日趋明显。统计表明,历年夏秋旱发生的概率为57.14%,其中干旱、大旱和特大干旱发生的概率分别为34.33%、31.23%和34.44%,... 衡阳是干旱多发区,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干旱强度越来越大,干旱发生频率加快,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日趋明显。统计表明,历年夏秋旱发生的概率为57.14%,其中干旱、大旱和特大干旱发生的概率分别为34.33%、31.23%和34.44%,夏秋旱的变化周期为15年。在分析了解衡阳干旱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衡阳市抗旱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干旱 气候变化 干旱走廊 干旱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浏阳烟区气候资源利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春梅 宾素芝 +1 位作者 凡安清 何升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5805-15807,共3页
[目的]分析浏阳烟区烤烟适种的气候资源条件。[方法]利用浏阳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结合浏阳烟区生产的实际情况,总结了浏阳烟区的气候资源利弊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浏阳烟区日平均气温>20℃的天数约140~150 d,>1... [目的]分析浏阳烟区烤烟适种的气候资源条件。[方法]利用浏阳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结合浏阳烟区生产的实际情况,总结了浏阳烟区的气候资源利弊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浏阳烟区日平均气温>20℃的天数约140~150 d,>10℃积温为5 123~5 447℃.d,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满足优质烤烟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气候环境。[结论]烤烟全生育期除苗床期处在低温阴雨寡照的不良生长环境中,4~7月气候都适宜烤烟生长,但最适宜的气候是4月下旬~7月上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浏阳烟区 气候资源 利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与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罗喜光 向苗 刘松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18期60-61,共2页
气候变化对生态农业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当前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必要性和生态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分析,提出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气象服务建议,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气象学 生态农业 气象服务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个性化气象科技服务水平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世云 杨天然 《南方农业》 2015年第36期202-202,204,共2页
近年来,人们对气象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气象服务产品的个性化是从业人员要重视的问题。介绍个性化气象科技服务的含义,为提高个性化气象科技服务水平提出建议,为衡阳市气象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气象服务水平 气象服务产品 个性化气象科技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地区人体舒适度及其与居民环境系统疾病死亡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卫东 肖美英 +2 位作者 江震 韩波 贺中华 《农技服务》 2017年第12期168-169,共2页
人类的社会活动与大自然的环境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引起了很多气候的变化,如全球变暖、雾霾、酸雨等天气的出现,天气的变化引起了人类环境系统的疾病,引起人类身体的不适甚至死亡。本... 人类的社会活动与大自然的环境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引起了很多气候的变化,如全球变暖、雾霾、酸雨等天气的出现,天气的变化引起了人类环境系统的疾病,引起人类身体的不适甚至死亡。本文以衡阳地区为例,对人体舒适度与居民环境系统疾病死亡关系做了研究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 空气质量 雾霾 人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资料采集系统与数据库配套设计及实现
12
作者 彭刚 《计算机应用》 CSCD 1996年第2期25-26,共2页
本文从微机联网与用户服务的及时性接口程序出发,用统一数据模型、译报分发与存档调用相配套等方法,设计并生成了一个在微机系统上运行的气象实时资料采集系统。文中着重对该系统的接口生成工具的设计思想、实现过程及关键性数据结构等... 本文从微机联网与用户服务的及时性接口程序出发,用统一数据模型、译报分发与存档调用相配套等方法,设计并生成了一个在微机系统上运行的气象实时资料采集系统。文中着重对该系统的接口生成工具的设计思想、实现过程及关键性数据结构等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 气象资料 资料采集系统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下气象数据的预审
13
作者 易建平 易恒 +1 位作者 曹艳 肖研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22期214-215,共2页
目前县级气象站以新型自动气象站为主,观测和上传资料,备份站为辅,气象资料上传后在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下完成资料上传的质量控制等。本文就MDOS系统结合新型自动气象站,对如何做好气象资料质量控制及资料预审进行阐释,以便准确完... 目前县级气象站以新型自动气象站为主,观测和上传资料,备份站为辅,气象资料上传后在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下完成资料上传的质量控制等。本文就MDOS系统结合新型自动气象站,对如何做好气象资料质量控制及资料预审进行阐释,以便准确完整地上传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自动气象站 MDOS系统 质量控制 资料预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风低空急流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徐双柱 王丽 +2 位作者 叶成志 谢义明 毛亮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33,共6页
东风低空急流暴雨在湖北比较少见。使用卫星云图、武汉多普勒雷达资料和地面中尺度资料,针对2004年6月4~5日发生在湖北中东部地区的一次东风低空急流暴雨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得到:(1)东风低空急流暴雨是在有利的大尺度背景场条件下,... 东风低空急流暴雨在湖北比较少见。使用卫星云图、武汉多普勒雷达资料和地面中尺度资料,针对2004年6月4~5日发生在湖北中东部地区的一次东风低空急流暴雨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得到:(1)东风低空急流暴雨是在有利的大尺度背景场条件下,在特定的地域触发产生的;(2)东风低空急流在暴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3)东风低空急流暴雨是由中尺度回波团和中尺度复合体造成的;(4)东风低空急流暴雨是在多种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发生发展的,而中小尺度系统是其产生的最直接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分析 暴雨 东风低空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龙血树种质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15
作者 董美超 莫饶 +2 位作者 陈德桥 唐燕琼 尹俊梅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8期1518-1522,共5页
应用ISSR标记,对96份海南龙血树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0个多态性明显、反应稳定的引物,共扩增出134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能扩增出13.4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达99.25%。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589 6~0.985 1,... 应用ISSR标记,对96份海南龙血树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0个多态性明显、反应稳定的引物,共扩增出134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能扩增出13.4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达99.25%。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589 6~0.985 1,POPGENE结果分析表明,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70 2,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H)为0.232 1,每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为1.369 2。用UPGMA法将96份海南龙血树种质分为4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龙血树 ISSR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强雷暴过程中的VWP产品特征分析
16
作者 唐明晖 陈德桥 +1 位作者 张海 尹忠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511-17513,共3页
[目的]研究一次强雷暴过程中的VWP产品特征分析。[方法]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对2008年4月8日湖南一次强雷暴发生前、维持发展中、消失前的不同阶段的VWP产品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在雷暴出现前,低层"ND"层的破坏预示着水... [目的]研究一次强雷暴过程中的VWP产品特征分析。[方法]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对2008年4月8日湖南一次强雷暴发生前、维持发展中、消失前的不同阶段的VWP产品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在雷暴出现前,低层"ND"层的破坏预示着水汽含量层的增厚,中层干冷空气的侵入导致了层结的不稳定;雷暴维持期间,低层强的垂直风切变会导致强雷暴发展,边界层冷空气渗透导致雷暴达到最强盛阶段,地面出现冰雹天气;雷暴消失前(17:59后),整个风场转为连续"ND"层的一个趋势表明强对流云已远离雷达所在地,预示着雷暴结束。[结论]该研究为预报员做雷暴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雷暴 VWP产品 “ND”层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双季超级晚稻PSⅡ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涵茂 戴平 +4 位作者 陆魁东 方丽 戴鹏飞 贺红志 李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6-10,共5页
利用OS30P+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不同干旱胁迫持续天数的双季超级晚稻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以研究干旱胁迫对晚稻叶片PSⅡ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15 d对超级晚稻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参数影响不显著;干旱胁迫20 d后,超级晚稻的DI_0/RC和... 利用OS30P+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不同干旱胁迫持续天数的双季超级晚稻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以研究干旱胁迫对晚稻叶片PSⅡ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15 d对超级晚稻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参数影响不显著;干旱胁迫20 d后,超级晚稻的DI_0/RC和ψ_O显著增加,φ_(PO)、RC/CS和VJ显著降低;干旱胁迫30 d后,超级晚稻的ABS/RC、TR_0/RC、DI_0/RC和VJ都显著增加,φ_(PO)、ψ_O和φ_(EO)显著降低。说明干旱胁迫处理20 d后开始显著影响超级晚稻的PS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晚稻 干旱胁迫 叶绿素荧光参数 PSⅡ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云水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文韬 李兴宇 +1 位作者 张礼林 成董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4-586,共13页
利用2001~2016年MODIS月平均液相云水路径(Cloud Liquid Water Path,LWP)、冰相云水路径(Cloud Ice Water Path,IWP)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等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空中云水的分布特征、变化趋势以及与大气环流变化和水汽输送变化的关... 利用2001~2016年MODIS月平均液相云水路径(Cloud Liquid Water Path,LWP)、冰相云水路径(Cloud Ice Water Path,IWP)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等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空中云水的分布特征、变化趋势以及与大气环流变化和水汽输送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LWP和IWP的年平均分布形态与降水、可降水量对应较好,林芝地区聚集了丰富的LWP、IWP、降水量和可降水量。受印度洋季风影响,LWP和IWP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LWP和IWP最丰富,冬季最少。水汽传输和高原的动力、热力作用是影响夏季LWP和IWP分布的主要因素,夏季高原南部相对湿度大,水汽抬升强烈,促进了LWP和IWP的形成和积累。LWP和IWP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特征较为相似,3000~5500 m海拔高度区间内二者的总体变化特征与青藏高原降水的梯度变化特征一致,为随高度先较快升高后保持稳定的分布特征。青藏高原年平均和季节平均LWP和IWP在2001~2016年间均以减少趋势为主,这一变化趋势与云量和降水变化趋势一致,LWP和IWP的减少趋势与水汽输送通量散度的增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云水路径 冰相云水路径 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 MODI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晚稻农田蒸散量估算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戴平 李涵茂 +4 位作者 方丽 戴鹏飞 黄晚华 贺红志 梁晓梅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73-76,共4页
基于2014年双季晚稻生长季稻田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应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对双季晚稻不同生育期稻田蒸散量进行了估算。研究表明:双季晚稻拔节期-成熟收获期,稻田蒸散量随着晚稻生育期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晴天稻田蒸散量日变化呈单峰曲线... 基于2014年双季晚稻生长季稻田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应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对双季晚稻不同生育期稻田蒸散量进行了估算。研究表明:双季晚稻拔节期-成熟收获期,稻田蒸散量随着晚稻生育期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晴天稻田蒸散量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与太阳净辐射量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双季晚稻拔节期-成熟期日平均蒸散量为7.78 mm/d,该段时期内稻田总蒸散量为451.16 mm。基本能反映稻田季节和日变化特征,但因波文比通量观测系统本身因素的影响,双季晚稻田蒸散量估算值与实际值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有待进一步改进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蒸散量 估算 太阳净辐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岳高山站1953—2010年风的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陈德桥 戴泽军 +1 位作者 叶成志 张剑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77-984,共8页
利用1953—2010年南岳高山站风观测资料,采用趋势分析、矢量分解、小波分析及M-K突变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南岳站风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南岳山盛行风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夏盛行西南风,秋冬盛行北风。(2)年平均风速呈显著减弱趋... 利用1953—2010年南岳高山站风观测资料,采用趋势分析、矢量分解、小波分析及M-K突变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南岳站风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南岳山盛行风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夏盛行西南风,秋冬盛行北风。(2)年平均风速呈显著减弱趋势,减小速率为-0.25 m·s^(-1)/10年,四季中夏季变率最大,冬季变率最小,夏、冬季分别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后期开始风速发生了明显减弱。风矢量分解后显示,经、纬向风速均呈减弱趋势,经向风速的减小速率远大于纬向,南、北风分量风速都在减弱,北风分量风速减小速率明显大于南风分量,西、南风分量仅在夏季显著减弱,而北风分量在春、秋、冬季都呈显著减弱趋势。分析还发现,南岳山风场年代际变化特征显著,年以及冬季平均风速16年周期振荡在20世纪90年代后发生了明显转折,与同时期的大气环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岳高山站 统计 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