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超声在线监测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过程及其动力学行为
1
作者
李建新
黄港
+2 位作者
高中琦
张恒宁
陶博然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8,共8页
为探索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固化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超声振幅变化规律,采用超声波穿透技术对UPR固化过程进行在线监测,获得声速、储能模量、松弛时间、凝胶时间等动力学参数变化规律,并得到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温度越高,声速...
为探索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固化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超声振幅变化规律,采用超声波穿透技术对UPR固化过程进行在线监测,获得声速、储能模量、松弛时间、凝胶时间等动力学参数变化规律,并得到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温度越高,声速与储能模量变化越快,且最终数值也越大,而固化松弛时间与凝胶时间随温度增加而缩短;此外,超声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得到的固化度曲线变化高度一致,通过2种方法所得到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38.14 kJ/mol和45.3 kJ/mol;最终,通过DSC法确定了UPR固化反应动力学级数为0.92。总之,超声法与DSC法2种方法相互结合,不仅证明了超声结果的准确性,也为UPR固化过程提供一种精准的在线监控技术和量化方法,从而为UPR生产过程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在线检测
差示扫描量热仪
不饱和聚酯树脂
固化度
固化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结构阵列超精密车床快刀伺服装置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关朝亮
刘俊峰
+1 位作者
李飞
王贵林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9-116,共8页
各种微结构阵列在LED照明、液晶显示、光学仪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结构细微复杂且形状表面质量要求高,其加工工艺技术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提出压电陶瓷驱动结合柔性铰链作为刀架的快刀伺服装置,建立快刀伺服系统的机电...
各种微结构阵列在LED照明、液晶显示、光学仪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结构细微复杂且形状表面质量要求高,其加工工艺技术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提出压电陶瓷驱动结合柔性铰链作为刀架的快刀伺服装置,建立快刀伺服系统的机电耦合模型,研究各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有限元仿真对铰链结构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测试刀具输出位移的线性度;利用研制的快刀系统和超精密车床在红铜材质的圆柱面上进行正弦网格微结构加工,加工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快刀系统能够准确有效地加工出结构复杂的微结构阵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刀伺服装置
微结构阵列
柔性铰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口径光学元件表面疵病在位检测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王贵林
朱俊辉
+1 位作者
李嘉祥
李治斌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67-1173,共7页
精密光学元件在加工过程中如果工艺控制不当,产生的划痕、麻点等疵病分布范围虽然较小,但对整个光学系统的性能影响却很大,破坏力非常强,目前的表面疵病检测仪基本上针对平面或球面光学元件进行离线检测。文章以光学加工机床为运动平台...
精密光学元件在加工过程中如果工艺控制不当,产生的划痕、麻点等疵病分布范围虽然较小,但对整个光学系统的性能影响却很大,破坏力非常强,目前的表面疵病检测仪基本上针对平面或球面光学元件进行离线检测。文章以光学加工机床为运动平台,采用暗场散射成像方法,设计多光束均匀照明系统,研究表面疵病微细特征的识别算法,实现大口径光学表面疵病的在位检测与评价;标定结果表明,表面疵病宽度偏差为2.05%,长度偏差为2.39%,满足指标要求;在此基础上针对Φ280 mm平面硅镜进行自动化在位检测,给出了不同类型疵病的统计数据,解决了离线检测中非加工时间长与多次装夹引起定位误差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元件
表面疵病
散射成像
在位检测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星载复杂结构钛合金薄壁件超声振动切削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王贵林
李林才
+1 位作者
朱俊辉
王致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5-157,161,共4页
为了实现轻量化设计,航天器常采用复杂结构钛合金薄壁件作为承载、连接和定位元件,但是这类零件在切削过程中容易产生刀具磨损和变形,导致加工精度低,难以满足工作要求。基于钛合金薄壁件切削特性研究,采用超声振动金刚石车削方式控制...
为了实现轻量化设计,航天器常采用复杂结构钛合金薄壁件作为承载、连接和定位元件,但是这类零件在切削过程中容易产生刀具磨损和变形,导致加工精度低,难以满足工作要求。基于钛合金薄壁件切削特性研究,采用超声振动金刚石车削方式控制切削力、装夹力引起的加工变形和残余应力,通过在线补偿修正刀具磨损误差;对壁厚(3~5)mm的典型星载钛合金薄壁件进行椭圆形超声振动切削,尺寸精度达到5μm,圆度误差为2.83μm,满足加工精度和稳定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薄壁件
超声振动
加工变形
刀具磨损
圆度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高精度星载主反射面天线制备工艺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磊
韩如冰
+1 位作者
符伟
刘德礼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4-89,共6页
为了提高星载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主反射面天线的型面精度和装配尺寸精度,重点从模具设计(采用复合材料与普通模具材料组合的方式)、模具热分布测试(降低固化过程中的残余应力)、背筋与反射面主体的胶接(采用最优参数控制)以及组合机加...
为了提高星载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主反射面天线的型面精度和装配尺寸精度,重点从模具设计(采用复合材料与普通模具材料组合的方式)、模具热分布测试(降低固化过程中的残余应力)、背筋与反射面主体的胶接(采用最优参数控制)以及组合机加工(通过加工基准的转化来提高组合机加精度)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控制。结果表明,主反射面型面均方根差(RMS)可达0.04 mm,对外接口及馈源安装面的平面度、位置度等装配精度满足设计要求。采用5mm厚复合材料上面板+6 mm厚Q235钢下面板设计的框架结构模具,面板之间的最大剪应变为0.097%,远远小于橡胶的剪切延伸率1.6%,在固化成型中能够缓冲面板之间的剪应力,并降低面板与产品之间的剪应力;对成型模具热分布进行测试,确定领先热电偶和滞后热电偶的最佳位置,避免了主反射面成型过程中温度不均匀对凹面型面精度的影响;背筋与反射面主体之间的装配间隙小于0.15 mm、胶层厚度0.1~0.2 mm、工装定位、固化过程中施加-0.02~-0.01 MPa压力为最优胶接工艺参数;通过旋转和平移将主反射面基准转移到成型模具基准孔,以基准转换后模具基准孔作为基准组合机加工,可以获得更好的装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
碳纤维复合材料
主反射面天线
模具热分布
组合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在线监测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过程及其动力学行为
1
作者
李建新
黄港
高中琦
张恒宁
陶博然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2278318)。
文摘
为探索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固化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超声振幅变化规律,采用超声波穿透技术对UPR固化过程进行在线监测,获得声速、储能模量、松弛时间、凝胶时间等动力学参数变化规律,并得到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温度越高,声速与储能模量变化越快,且最终数值也越大,而固化松弛时间与凝胶时间随温度增加而缩短;此外,超声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得到的固化度曲线变化高度一致,通过2种方法所得到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38.14 kJ/mol和45.3 kJ/mol;最终,通过DSC法确定了UPR固化反应动力学级数为0.92。总之,超声法与DSC法2种方法相互结合,不仅证明了超声结果的准确性,也为UPR固化过程提供一种精准的在线监控技术和量化方法,从而为UPR生产过程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超声在线检测
差示扫描量热仪
不饱和聚酯树脂
固化度
固化反应动力学
Keywords
in-situ ultrasonic monitor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UPR)
degree of curing
curing reaction kinetics
分类号
TB553 [理学—声学]
TQ316.337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结构阵列超精密车床快刀伺服装置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关朝亮
刘俊峰
李飞
王贵林
机构
国防
科技
大学智能科学学院
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9-116,共8页
基金
国防基础科研科学挑战专题资助项目(2018006-0202-03/-0102-04)。
文摘
各种微结构阵列在LED照明、液晶显示、光学仪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结构细微复杂且形状表面质量要求高,其加工工艺技术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提出压电陶瓷驱动结合柔性铰链作为刀架的快刀伺服装置,建立快刀伺服系统的机电耦合模型,研究各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有限元仿真对铰链结构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测试刀具输出位移的线性度;利用研制的快刀系统和超精密车床在红铜材质的圆柱面上进行正弦网格微结构加工,加工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快刀系统能够准确有效地加工出结构复杂的微结构阵列。
关键词
快刀伺服装置
微结构阵列
柔性铰链
Keywords
fast tool servo equipment
microstucture arrays
flexible hinge holder
分类号
TG519.3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口径光学元件表面疵病在位检测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王贵林
朱俊辉
李嘉祥
李治斌
机构
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67-117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475466)
文摘
精密光学元件在加工过程中如果工艺控制不当,产生的划痕、麻点等疵病分布范围虽然较小,但对整个光学系统的性能影响却很大,破坏力非常强,目前的表面疵病检测仪基本上针对平面或球面光学元件进行离线检测。文章以光学加工机床为运动平台,采用暗场散射成像方法,设计多光束均匀照明系统,研究表面疵病微细特征的识别算法,实现大口径光学表面疵病的在位检测与评价;标定结果表明,表面疵病宽度偏差为2.05%,长度偏差为2.39%,满足指标要求;在此基础上针对Φ280 mm平面硅镜进行自动化在位检测,给出了不同类型疵病的统计数据,解决了离线检测中非加工时间长与多次装夹引起定位误差等问题。
关键词
光学元件
表面疵病
散射成像
在位检测
图像处理
Keywords
optical elements
surface defects
scattering imaging
In situ detection
image processing
分类号
TH741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星载复杂结构钛合金薄壁件超声振动切削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王贵林
李林才
朱俊辉
王致远
机构
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5-157,16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5466)。
文摘
为了实现轻量化设计,航天器常采用复杂结构钛合金薄壁件作为承载、连接和定位元件,但是这类零件在切削过程中容易产生刀具磨损和变形,导致加工精度低,难以满足工作要求。基于钛合金薄壁件切削特性研究,采用超声振动金刚石车削方式控制切削力、装夹力引起的加工变形和残余应力,通过在线补偿修正刀具磨损误差;对壁厚(3~5)mm的典型星载钛合金薄壁件进行椭圆形超声振动切削,尺寸精度达到5μm,圆度误差为2.83μm,满足加工精度和稳定性要求。
关键词
钛合金薄壁件
超声振动
加工变形
刀具磨损
圆度误差
Keywords
Titanium Alloy Thin-walled Part
Ultrasonic Vibration
Machining Deformation
Tool Wear
Round⁃ness Error
分类号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H16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高精度星载主反射面天线制备工艺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磊
韩如冰
符伟
刘德礼
机构
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出处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4-89,共6页
文摘
为了提高星载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主反射面天线的型面精度和装配尺寸精度,重点从模具设计(采用复合材料与普通模具材料组合的方式)、模具热分布测试(降低固化过程中的残余应力)、背筋与反射面主体的胶接(采用最优参数控制)以及组合机加工(通过加工基准的转化来提高组合机加精度)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控制。结果表明,主反射面型面均方根差(RMS)可达0.04 mm,对外接口及馈源安装面的平面度、位置度等装配精度满足设计要求。采用5mm厚复合材料上面板+6 mm厚Q235钢下面板设计的框架结构模具,面板之间的最大剪应变为0.097%,远远小于橡胶的剪切延伸率1.6%,在固化成型中能够缓冲面板之间的剪应力,并降低面板与产品之间的剪应力;对成型模具热分布进行测试,确定领先热电偶和滞后热电偶的最佳位置,避免了主反射面成型过程中温度不均匀对凹面型面精度的影响;背筋与反射面主体之间的装配间隙小于0.15 mm、胶层厚度0.1~0.2 mm、工装定位、固化过程中施加-0.02~-0.01 MPa压力为最优胶接工艺参数;通过旋转和平移将主反射面基准转移到成型模具基准孔,以基准转换后模具基准孔作为基准组合机加工,可以获得更好的装配精度。
关键词
高精度
碳纤维复合材料
主反射面天线
模具热分布
组合加工
Keywords
high precision
carbon fiber composite material
main reflector antenna
mold heat distribution
combined processing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超声在线监测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过程及其动力学行为
李建新
黄港
高中琦
张恒宁
陶博然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结构阵列超精密车床快刀伺服装置及试验研究
关朝亮
刘俊峰
李飞
王贵林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口径光学元件表面疵病在位检测与评价研究
王贵林
朱俊辉
李嘉祥
李治斌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星载复杂结构钛合金薄壁件超声振动切削研究
王贵林
李林才
朱俊辉
王致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某高精度星载主反射面天线制备工艺
王磊
韩如冰
符伟
刘德礼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