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奶山羊生产性能、乳成分、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情情 周传社 +1 位作者 邹彩霞 王凯旋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58,共6页
为探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萨能奶山羊生产性能、乳成分、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6头1~2胎次、日均产奶量(1.01±0.38)kg的萨能奶山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13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每头羊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 ... 为探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萨能奶山羊生产性能、乳成分、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6头1~2胎次、日均产奶量(1.01±0.38)kg的萨能奶山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13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每头羊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 g/d复合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料奶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体细胞、乳脂率、尿素氮和总固形物差异不显著(P>0.05),但乳蛋白在第21天和43天均有显著提高的趋势(P=0.094)和(P=0.069),非脂固形物在第21天和43天均有显著提高的趋势(P=0.082)和(P=0.070);血清生化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葡萄糖含量显著提高66.20%(P<0.05),尿素氮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82);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显著提高25.06%(P<0.01),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显著降低了33.23%和15.80%(P<0.01);血清中丙二醇含量显著降低16.16%(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显著升高35.01%(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显著提高15.08%(P<0.05),总抗氧化能力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奶山羊生产性能无不利影响,能提高奶山羊免疫和抗氧化性能,具有促进反刍动物健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态制剂 奶山羊 生产性能 乳成分 血清生化 血清免疫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奶体细胞数与奶山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相关性
2
作者 范斯琴 周宇桥 +5 位作者 李虹佳 龚新宇 雍丛燕 屈金涛 简耀威 杨玲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2,共7页
选择120只(2.5±0.2)胎次、体质量(54.84±4.21)kg、泌乳日龄(72.0±3.5)d的健康西农萨能奶山羊,饲养42 d后收集奶样,测定羊奶中体细胞数(SCC),按照SCC将奶山羊分为3组,L–SCC组(SCC<5.0×10^(5)个/mL),M–SCC组(5.0... 选择120只(2.5±0.2)胎次、体质量(54.84±4.21)kg、泌乳日龄(72.0±3.5)d的健康西农萨能奶山羊,饲养42 d后收集奶样,测定羊奶中体细胞数(SCC),按照SCC将奶山羊分为3组,L–SCC组(SCC<5.0×10^(5)个/mL),M–SCC组(5.0×10^(5)个/mL≤SCC<1.0×10^(6)个/mL),H–SCC组(SCC≥1.0×10^(6)个/mL),从每组随机选取15只奶山羊,收集瘤胃液,测定瘤胃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羊奶体细胞数与瘤胃微生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SCC水平奶山羊瘤胃微生物的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优势菌群的差异不显著;L–SCC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M–SCC组和H–SCC组的,主要的差异菌属有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普氏菌UCG–003属(Prevotellaceae_UCG–003)、厌氧弧菌属(Anaerovibrio)、Gastranaerophilales_unclassified、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p–251–o5_unclassified、大肠杆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夏普氏菌属(Sharpe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2)羊奶SCC与瘤胃解琥珀酸菌属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普氏菌UCG–003属的相对丰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羊奶体细胞数 瘤胃微生物区系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