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PCon太阳电池LPCVD技术路线下的EL黑边、黑角改善研究
1
作者 周塘华 谢婉丽 +3 位作者 易辉 谌业斌 邹佳朴 孙浩月 《太阳能》 2025年第1期70-78,共9页
EL黑边、黑角是TOPCon太阳电池采用LPCVD技术路线时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其不仅会导致光电转换效率和良品率下降,还会使太阳电池内出现EL图像明暗不均的问题。为了改善EL黑边、黑角问题,对TOPCon太阳电池采用LPCVD技术路线时的EL黑边... EL黑边、黑角是TOPCon太阳电池采用LPCVD技术路线时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其不仅会导致光电转换效率和良品率下降,还会使太阳电池内出现EL图像明暗不均的问题。为了改善EL黑边、黑角问题,对TOPCon太阳电池采用LPCVD技术路线时的EL黑边、黑角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改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OPCon太阳电池生产线上出现的EL黑边、黑角问题主要是由LPCVD设备内首舟的气场与碱抛自然氧化层不均匀叠加导致。通过优化LPCVD自动化放舟程序和调整焖氧时间,EL黑边、黑角、EL石英舟印和EL氧化脏污现象均得到了明显改善,EL黑边、黑角改善幅度为0.45%,高温类EL不良占比改善幅度达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Con太阳电池 LPCVD EL黑边、黑角 EL石英舟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置双面光伏百叶幕墙系统的热电性能研究
2
作者 方移 彭晋卿 +3 位作者 谭羽桐 张强志 李博佳 肖哲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0-290,共11页
将双面光伏百叶与双层玻璃幕墙相结合,提出一种中置双面光伏百叶幕墙(bPVB-DSF),建立数值模型并通过实验对模型进行验证,开展敏感性分析以明确影响中置双面光伏百叶幕墙系统性能的关键参数,最后对比不同类型幕墙系统的热电特性。研究表... 将双面光伏百叶与双层玻璃幕墙相结合,提出一种中置双面光伏百叶幕墙(bPVB-DSF),建立数值模型并通过实验对模型进行验证,开展敏感性分析以明确影响中置双面光伏百叶幕墙系统性能的关键参数,最后对比不同类型幕墙系统的热电特性。研究表明,模拟及实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室外侧玻璃、双面光伏百叶以及室内侧玻璃温度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32、1.49和0.66℃。基于验证后的数值模型开展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双面光伏百叶的倾斜角度、叶片宽度、叶片间距及立面朝向对系统热电性能的影响较大,而空腔间距的影响很小。在夏季,相较于双层玻璃幕墙(DSF),中置双面光伏百叶幕墙得热量下降约17.38%;相较于中置单面光伏百叶幕墙(mPVB-DSF),中置双面光伏百叶幕墙可提高11.35%的发电量,而两者的热工性能相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技术 数值模型 实验 热电性能 参数分析 双层立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型TOPCon太阳电池PECVD路线磷活性掺杂技术的改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易辉 周塘华 +3 位作者 邹佳朴 江庆 谌业斌 刘欢 《太阳能》 2023年第8期29-38,共10页
针对n型TOPCon太阳电池采用PECVD技术时存在的磷烷耗量偏高、多晶硅磷活性掺杂浓度偏低和多晶硅层场钝化效果偏差的问题,通过进行不同的原位掺杂非晶硅沉积工艺实验和磷沉积退火实验来寻找合适的解决方式。实验结果显示:1)采用变磷烷流... 针对n型TOPCon太阳电池采用PECVD技术时存在的磷烷耗量偏高、多晶硅磷活性掺杂浓度偏低和多晶硅层场钝化效果偏差的问题,通过进行不同的原位掺杂非晶硅沉积工艺实验和磷沉积退火实验来寻找合适的解决方式。实验结果显示:1)采用变磷烷流量原位掺杂工艺的实验片的多晶硅磷活性掺杂浓度平均值比采用恒磷烷流量原位掺杂工艺的实验片的高2.19×10^(20)/cm^(3);2)钝化效果方面,相较于采用恒磷烷流量原位掺杂工艺的实验片,采用变磷烷流量原位掺杂工艺的实验片的隐性开路电压和隐性填充因子分别高5 mV和0.42%;3)在采用变磷烷流量原位掺杂工艺的前提下,相较于采用常规退火工艺制成的太阳电池,采用磷沉积退火工艺制成的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提高了3 mV,短路电流提高了0.02 mA,填充因子提高了0.54%,并联电阻增加了10Ω,光电转换效率提升了0.14%。采用PECVD技术路线制备TOPCon太阳电池时,变磷烷流量原位掺杂工艺搭配磷沉积退火工艺有明显的提升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太阳电池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退火 磷沉积 磷活性掺杂浓度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单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建设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海龙 刘贤金 +1 位作者 刘文峰 丁小龙 《太阳能》 2023年第6期9-23,共15页
近些年,中国光伏产业进入存量市场的激烈竞争局面。海外光伏产业链建设需求庞大,应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把握好“走出去”做大增量市场的机会。在分析海外光伏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PERC、TOPCon、p型IBC、HJT单晶硅太阳电池技术的投... 近些年,中国光伏产业进入存量市场的激烈竞争局面。海外光伏产业链建设需求庞大,应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把握好“走出去”做大增量市场的机会。在分析海外光伏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PERC、TOPCon、p型IBC、HJT单晶硅太阳电池技术的投资成本进行了拆解,并对采用这4种太阳电池技术路线的海外生产线的建设成本和设备投资回报进行对比;然后通过海外实际项目案例,对海外以PERC和TOPCon单晶硅太阳电池技术为代表的生产线建设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当前阶段,PERC单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预留升级p型IBC单晶硅太阳电池技术和TOPCon单晶硅太阳电池技术是目前最适合在海外投资建厂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 单晶硅太阳电池 生产线 设备资本性支出 运营成本 PERC TOPCon p型IBC HJ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C太阳电池退火EL石英舟卡槽印的原因排查与改善措施研究
5
作者 刘贤金 周塘华 +2 位作者 邹佳朴 易辉 谌业斌 《太阳能》 2023年第6期68-76,共9页
PERC太阳电池作为目前光伏市场上的主流太阳电池产品,其良品率的稳定及提升受到了太阳电池厂家的高度重视。针对在电致发光(EL)检测时发现PERC太阳电池存在退火EL石英舟卡槽印占比异常的情况,为排查产生原因,对退火工序中使用的石英舟... PERC太阳电池作为目前光伏市场上的主流太阳电池产品,其良品率的稳定及提升受到了太阳电池厂家的高度重视。针对在电致发光(EL)检测时发现PERC太阳电池存在退火EL石英舟卡槽印占比异常的情况,为排查产生原因,对退火工序中使用的石英舟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改善措施。分析结果显示:低压石英舟饱和工艺与低压退火工艺过程中的尾气倒灌污染是退火EL石英舟卡槽印太阳电池占比异常的主要原因;通过采用优化变频真空泵设置和加装单向阀的措施,改善了退火工序中尾气倒灌的问题,将生产线退火EL石英舟卡槽印太阳电池月平均占比由0.667%~1.260%降至0.205%,有效提升了PERC太阳电池的良品率。以期为光伏行业改善退火EL石英舟卡槽印问题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C太阳电池 退火工序 电致发光 石英舟卡槽印 尾气倒灌 良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动态规划的光储微网容量优化配置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圣清 邓娜 +3 位作者 颜石 刘丽 彭坤 彭晓玮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8-476,共9页
为降低并网光储微网的综合发电成本,并提高优化容量配置性能,该文研究基于改进蚁群动态规划算法的光储微网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针对传统启发式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早熟收敛的问题,首先将蚁群算法与动态规划算法结合,简化计算过程;进... 为降低并网光储微网的综合发电成本,并提高优化容量配置性能,该文研究基于改进蚁群动态规划算法的光储微网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针对传统启发式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早熟收敛的问题,首先将蚁群算法与动态规划算法结合,简化计算过程;进而,将迭代次数有关的衰减参数引入调节因子中,提高其全局搜索能力;最后,将Boltzmann选择机制引进蚁群搜索过程,并在蚁群信息素更新过程中采用偏转角度因子与拐点参数进行修正,从而大幅提高算法的优化性能。通过对海宁某小区实际数据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储能 优化配置 改进蚁群算法 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组件功率衰减分析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盛娟 唐荣 唐立军 《太阳能》 2015年第6期21-25,共5页
结合在组件生产和电站质量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对组件材料老化衰减及组件初始光致衰减原因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测试,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表明:组件材料老化功率衰减主要是EVA和背板老化黄变引起,组件初始功率衰减主要由于硅片内硼、氧元素复... 结合在组件生产和电站质量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对组件材料老化衰减及组件初始光致衰减原因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测试,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表明:组件材料老化功率衰减主要是EVA和背板老化黄变引起,组件初始功率衰减主要由于硅片内硼、氧元素复合引起,提出的对策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初始光衰 老化衰减 功率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用的光伏电站电缆优化设计 被引量:5
8
作者 黄超辉 陈勇 任守宏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9年第3期67-71,共5页
通过跟踪湖南地区不同类型电站的实际发电数据,统计分析电站逆变器全年各个阶段的发电输出数据,得到不同类型电站如组件平铺和最佳倾角、组串逆变和集中逆变的发电效率,并通过发电效率计算光伏电站的效率修正系数Kη。在电站电缆设计选... 通过跟踪湖南地区不同类型电站的实际发电数据,统计分析电站逆变器全年各个阶段的发电输出数据,得到不同类型电站如组件平铺和最佳倾角、组串逆变和集中逆变的发电效率,并通过发电效率计算光伏电站的效率修正系数Kη。在电站电缆设计选型时,以电站容量计算光伏电站设备的理论输出功率和理论输出电流,再乘以效率修正系数Kη,结合当地光伏电站电缆的具体敷设环境系数,计算出光伏电缆的校正电流,作为电缆选型的依据。通过引入效率修正系数Kη进行电站电流的计算,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电站的运行维护经验数据,在设计阶段优化电缆截面选择,从而降低电站建设成本,节约项目投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电缆选型 电缆载流量 效率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电站用户侧并网功率因素降低原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黄超辉 陈勇 +2 位作者 李志斌 李俊芳 刘达枫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9年第4期78-83,共6页
针对分布式光伏电站在用户侧并网后出现的计量点功率因数降低现象进行分析。在配电室针对用户负荷、光伏未并网、光伏并网3种模式下的电能质量进行检测,得到3种模式下电能质量的各自特征数据。通过分析光伏系统并入电网后的能量流动原理... 针对分布式光伏电站在用户侧并网后出现的计量点功率因数降低现象进行分析。在配电室针对用户负荷、光伏未并网、光伏并网3种模式下的电能质量进行检测,得到3种模式下电能质量的各自特征数据。通过分析光伏系统并入电网后的能量流动原理,结合无功补偿控制器的工作方式和用户计量方式,确定功率因数降低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几种可行方案,并通过并网点改造实践证明理论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电站 功率因数降低 无功补偿 并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系铝合金微波组件壳体的激光封焊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瓛 邓斌 +4 位作者 周水清 陈庆广 何永平 廖焕金 黄超辉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9年第4期47-51,共5页
利用激光封焊机对微波组件的3A21铝合金外壳气密性封装的固体激光器脉冲激光封焊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脉冲峰值功率、脉冲宽度、脉冲波形等激光焊接工艺参数对最终焊接结果的影响。通过优化激光封焊工艺,获得了氦气漏气率优于3... 利用激光封焊机对微波组件的3A21铝合金外壳气密性封装的固体激光器脉冲激光封焊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脉冲峰值功率、脉冲宽度、脉冲波形等激光焊接工艺参数对最终焊接结果的影响。通过优化激光封焊工艺,获得了氦气漏气率优于3×10-9Pa·m3/s、焊缝成形美观、无裂纹和气孔的焊接样品。试验结果对3A21铝合金微波器件和组件外壳的气密性脉冲激光封焊工艺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封焊 微波组件 3A21铝合金 激光封焊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光伏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岳文 黄浩 谢建国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第13期60-61,共2页
文章结合"互联网+光伏电站"的思想,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将光伏电站数字化,建立了本地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和远程协同运维管理系统,将现场光伏电站中各类设备的数据实时传输到集团数据中心并存储,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实现了... 文章结合"互联网+光伏电站"的思想,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将光伏电站数字化,建立了本地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和远程协同运维管理系统,将现场光伏电站中各类设备的数据实时传输到集团数据中心并存储,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实现了以大屏的方式实时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 光伏监控平台 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Con电池低压硼扩散设备的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建华 龙辉 +2 位作者 李程 梁浩 李楠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23年第1期1-6,59,共7页
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对晶体硅电池高转化效率需求的不断增加,对晶体硅电池技术关键设备投资性价比和发电性能的要求更高。对晶硅电池发展工艺技术进行了阐述,分析讨论了国内外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简称“TOPCon”)低压硼扩散炉的发展... 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对晶体硅电池高转化效率需求的不断增加,对晶体硅电池技术关键设备投资性价比和发电性能的要求更高。对晶硅电池发展工艺技术进行了阐述,分析讨论了国内外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简称“TOPCon”)低压硼扩散炉的发展现状,探讨了硼扩散设备技术难点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发电 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 高转化效率 硼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光伏电池制造数据采集系统建设
13
作者 曾湘峰 谢振勇 刘文峰 《通讯世界》 2022年第2期139-141,共3页
本文通过研究在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中的高效电池生产线数据采集系统建设,利用目前先进的数据采集、网络通信等技术组建高效光伏电池制造车间数据采集系统,以实现生产车间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达到生产车间管控一体化... 本文通过研究在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中的高效电池生产线数据采集系统建设,利用目前先进的数据采集、网络通信等技术组建高效光伏电池制造车间数据采集系统,以实现生产车间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达到生产车间管控一体化等目标。期望能为光伏智能制造的信息化工程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智能制造 数据采集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铝ZnO透明导电膜动态制备及性能研究
14
作者 周洪彪 肖昕 袁昭岚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9年第4期32-36,共5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上动态制备高质量的掺铝ZnO(AZO)透明导电膜,研究了动态沉积条件下AZO薄膜的膜厚和电阻率均匀性,以及溅射气压对AZO薄膜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动态沉积模式下,获得了具有优良膜厚和电阻率均匀性;AZ...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上动态制备高质量的掺铝ZnO(AZO)透明导电膜,研究了动态沉积条件下AZO薄膜的膜厚和电阻率均匀性,以及溅射气压对AZO薄膜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动态沉积模式下,获得了具有优良膜厚和电阻率均匀性;AZO薄膜在400~800nm波长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高于90%;同时随着溅射气压的增加,晶粒尺寸从47.8nm逐渐减小到41.4nm,禁带宽度从3.46eV逐渐降低到3.40eV,电阻率先降低后上升,在0.5Pa时电阻率为最低值1.5×10^-3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O薄膜 射频磁控溅射 动态沉积 溅射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电站可调支架系统经济技术研究
15
作者 刘新华 《通讯世界》 2014年第10期60-61,共2页
建立太阳能辐射数据库之后,可以通过调节可调光伏支架来改变接受的角度,从而提高整个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还能够在传统的固定倾角支架和自动跟踪支架这两个模式。本文现就光伏电站可调支架系统经济技术进行了简单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意... 建立太阳能辐射数据库之后,可以通过调节可调光伏支架来改变接受的角度,从而提高整个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还能够在传统的固定倾角支架和自动跟踪支架这两个模式。本文现就光伏电站可调支架系统经济技术进行了简单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及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支架系统 经济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光伏阴影模型几何分析
16
作者 杨彪 陈勇 +3 位作者 周香玲 龙涛 黄超辉 何学飞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6期38-40,共3页
山地光伏项目地形复杂,不同坡度坡向下组件阴影长度各不相同,为减少地形造成的组件阴影遮挡,需要根据不同坡度坡向进行组件布局。文中通过数学几何方式,推导出不同坡度坡向下组件南北间距最小值,为山地项目组件布局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山地光伏 地形遮挡 阴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李志斌 刘帅 +1 位作者 陈勇 杨彪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20年第5期70-76,共7页
针对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常用的扰动观察法存在的扰动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扰动观察法,建立基于Boost电路的MPPT电路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对该算法进行验证;采用Matlab/Simulink模块建立并网逆变器系统模型,在前级Boost电路采用... 针对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常用的扰动观察法存在的扰动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扰动观察法,建立基于Boost电路的MPPT电路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对该算法进行验证;采用Matlab/Simulink模块建立并网逆变器系统模型,在前级Boost电路采用改进型扰动观察法实现MPPT,后级逆变电路双闭环控制进行系统应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扰动观察法能快速实现MPPT,提升系统动、稳态性能,且能够快速适应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变化,有效提升系统效率;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接近正弦波,并能准确地与电网电压保持同频同相,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功率点跟踪 改进型扰动观察 并网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硅光伏模组输出功率提升的研究
18
作者 彭程 赵忠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9年第2期37-39,共3页
简述了晶体硅光伏模组的原理,讲述了光伏模组功率输出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功率输出效果的技术途径,并介绍了验证效果。
关键词 晶体硅光伏模组 输出功率 焊接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