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地区空调控温储粮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周涛 张兵 +3 位作者 刘博 陈渠玲 甘平洋 李娜 《粮油食品科技》 2020年第6期229-233,共5页
针对湖南地区夏季湿热,稻谷易发热霉变等问题,利用空调控温技术对高大平房仓开展储粮度夏实验,对稻谷粮温、水分、脂肪酸值等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及能耗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湖南省准低温科学储粮提供有效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空调控温技... 针对湖南地区夏季湿热,稻谷易发热霉变等问题,利用空调控温技术对高大平房仓开展储粮度夏实验,对稻谷粮温、水分、脂肪酸值等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及能耗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湖南省准低温科学储粮提供有效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空调控温技术在湖南地区的最佳使用时间段为7~8月高温阶段,该技术的运用可实现高大平房仓的准低温储藏,减少稻谷水分的流失,有效延缓稻谷脂肪酸值的上升速率,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粮堆虫害的发生,使稻谷安稳度夏,保证粮食品质和安全,经济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控温 准低温 储粮 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优质稻保水降温横向通风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金男 李倩倩 +5 位作者 毕文雅 姜俊伊 陈渠玲 张源泉 陈昌勇 石天玉 《粮油食品科技》 2019年第3期52-55,共4页
粮食储藏期间的通风降温过程会导致储粮水分不同程度的下降。利用横向谷冷通风的特点,对湖南省优质稻谷进行粮面覆膜、轴流风机通风保水降温进行测试,保证粮食的优质品质,节约能源,减少经济损失,达到绿色生态储粮的目的。
关键词 横向通风 优质稻 保水 降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湖南省大米公用品牌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九龄 赵正洪 +2 位作者 甘霖 李咏谊 张樱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113-116,共4页
为积极推动湖南省大米公用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阐述了湖南大米公用品牌建设对于走出“镉米”阴影、重振湘米雄风以及促推粮食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现实意义,从优势和瓶颈2个方面分析了湖南大米品牌建设现状,提出了加... 为积极推动湖南省大米公用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阐述了湖南大米公用品牌建设对于走出“镉米”阴影、重振湘米雄风以及促推粮食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现实意义,从优势和瓶颈2个方面分析了湖南大米品牌建设现状,提出了加大“统筹、协调、扶持、管理”力度,发挥“整合、文化、推广、人才”优势,实施“控基地、高标准、严监管、集约化”战略,开创“组联盟、强龙头、创品牌、融渠道”道路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大米 品牌建设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二醛氧化对大米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伟 蔡勇建 +3 位作者 吴晓娟 李彤 林亲录 杨滔滔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13-116,122,共5页
以新收获籼米为原料制备大米蛋白,采用不同浓度丙二醛氧化大米蛋白,研究丙二醛氧化对大米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丙二醛浓度的增加,氧化大米蛋白的羰基和二硫键含量增加,游离巯基含量下降,表明大米蛋白发生了氧化。当丙二醛... 以新收获籼米为原料制备大米蛋白,采用不同浓度丙二醛氧化大米蛋白,研究丙二醛氧化对大米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丙二醛浓度的增加,氧化大米蛋白的羰基和二硫键含量增加,游离巯基含量下降,表明大米蛋白发生了氧化。当丙二醛浓度从0增加到100 mmol/L时,氧化大米蛋白溶解性从28.88%降低至12.20%,持水性从353.67%降低至132.33%,持油性从89.40%上升至189.40%,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分别从74.27%和54.06%降低至57.56%和38.01%,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从55.32 m2/g和97.59 min降低至45.13 m2/g和75.29 min,表明丙二醛氧化对大米蛋白功能性质有负面影响。这一结果为进一步改善大米蛋白功能性质提供了有效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蛋白 丙二醛 蛋白质氧化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挂面加工过程中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汪丽萍 蔡亭 +5 位作者 刘明 田晓红 刘艳香 吴娜娜 翟小童 谭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9-123,共5页
以30%的苦荞粉添加到小麦粉中制作苦荞挂面,探讨挂面加工过程中以及不同的面团醒发时间时苦荞黄酮与芦丁含量、存在形式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黄酮、芦丁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苦荞与小麦混合粉和面成面团... 以30%的苦荞粉添加到小麦粉中制作苦荞挂面,探讨挂面加工过程中以及不同的面团醒发时间时苦荞黄酮与芦丁含量、存在形式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黄酮、芦丁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苦荞与小麦混合粉和面成面团时游离态黄酮、游离态芦丁与总黄酮、总芦丁含量明显增加,游离黄酮提取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明显增强;结合态黄酮、结合态芦丁含量及结合态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则显著下降;醒发、制作湿面条与烘干加工过程对苦荞中不同存在形式黄酮、芦丁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均影响较小;苦荞中黄酮、芦丁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受醒发时间的影响不显著,总抗氧化能力则随醒发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苦荞挂面加工过程中黄酮、芦丁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与总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挂面 黄酮 芦丁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 γ射线辐照对酱卤鸡爪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彭玲 徐远芳 +3 位作者 张祺玲 周毅吉 毛青秀 李文革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0-114,134,共6页
为探讨利用^(60)Co γ射线辐照酱卤鸡爪保质的最适条件,分别采用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对酱卤鸡爪进行辐照处理,分析辐照剂量与酱卤鸡爪菌落总数、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各组分、酸价(AC)、过氧化值(POV)、挥发性盐基氮(TVB-N)、亚... 为探讨利用^(60)Co γ射线辐照酱卤鸡爪保质的最适条件,分别采用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对酱卤鸡爪进行辐照处理,分析辐照剂量与酱卤鸡爪菌落总数、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各组分、酸价(AC)、过氧化值(POV)、挥发性盐基氮(TVB-N)、亚硝酸盐及色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0)Co γ射线辐照对酱卤鸡爪杀菌效果明显,样品初始菌落总数为4.3×102 CFU/g,经4.09kGy剂量辐照后即可降至10CFU/g以内;辐照对酱卤鸡爪中水分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辐照前后蛋白质含量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脂肪含量先升高后降低,5.74kGy以上显著高于对照样(P<0.05);辐照剂量与氨基酸和脂肪酸各组分含量的变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辐照后的样品中均有新的脂肪酸生成;辐照样的AC和POV均低于对照样(P<0.05);1.88kGy时,TVB-N低于对照样(P<0.05),5.74kGy以上时,高于对照样(P<0.05);0.00~8.11kGy时,辐照对色度值L无明显影响(P>0.05),0.00~4.09kGy时,a值无明显变化(P>0.05),各试验组中b值均显著高于对照样(P<0.05),5.74kGy以上时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卤鸡爪 ^60Coγ射线 辐照 杀菌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糠贮藏时间对米糠蛋白功能性质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蔡勇建 叶建芬 +3 位作者 吴晓娟 张琪 蒙强 吴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1-34,共4页
以新鲜米糠为原料,经不同时间贮藏后脱脂制备米糠蛋白,研究贮藏时间对制备米糠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米糠蛋白羰基含量增加,表明米糠蛋白在贮藏过程中发生了氧化;随着蛋白质氧化程度的加深,米糠蛋白溶解性下... 以新鲜米糠为原料,经不同时间贮藏后脱脂制备米糠蛋白,研究贮藏时间对制备米糠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米糠蛋白羰基含量增加,表明米糠蛋白在贮藏过程中发生了氧化;随着蛋白质氧化程度的加深,米糠蛋白溶解性下降,而米糠蛋白持水性、持油性、起泡能力、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米糠在一定贮藏期内可部分改善米糠蛋白功能性质,而长时间贮藏则会对米糠蛋白功能性质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 贮藏 米糠蛋白 蛋白质氧化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盖导流通风降温技术对储藏稻谷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吴晓娟 吴伟 +1 位作者 高崇明 陈亮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2-135,共4页
采用压盖导流通风降温技术储藏稻谷,研究稻谷储藏期间水分含量、黄粒米含量、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出糙率和整精米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储藏,采用压盖导流通风降温技术可减少水分损失0.5%;黄粒米含量维持在0.1%左右,比对照仓... 采用压盖导流通风降温技术储藏稻谷,研究稻谷储藏期间水分含量、黄粒米含量、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出糙率和整精米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储藏,采用压盖导流通风降温技术可减少水分损失0.5%;黄粒米含量维持在0.1%左右,比对照仓低0.8%;脂肪酸值为19.2mg KOH/100g,比对照仓低7.6mg KOH/100g;品尝评分值为79分,比对照仓高7分;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分别为77.2%和55.2%,比对照仓高5.7%和8.1%。说明采用压盖导流通风降温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粮堆"冷心",使稻谷全年处于低温或准低温储藏状态,符合基本无虫粮要求,实现了免熏蒸绿色储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盖导流 通风降温 稻谷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化对籼米米谷蛋白功能特性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彤 吴晓娟 +2 位作者 吴伟 林亲录 蔡勇建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24,共3页
以新收获籼米为原料,采用温度37℃、相对湿度85%条件进行人工加速陈化实验,研究陈化对籼米米谷蛋白功能特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籼米贮藏时间延长,米谷蛋白提取率、溶解性、持水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逐渐减小,而米谷蛋白持油性呈上... 以新收获籼米为原料,采用温度37℃、相对湿度85%条件进行人工加速陈化实验,研究陈化对籼米米谷蛋白功能特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籼米贮藏时间延长,米谷蛋白提取率、溶解性、持水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逐渐减小,而米谷蛋白持油性呈上升趋势;且米谷蛋白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陈化 籼米 米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陈化影响稻米蒸煮食用品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彤 吴晓娟 +2 位作者 吴伟 林亲录 梁盈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共4页
该文综述稻谷在储藏过程中淀粉、脂质、蛋白质三种单一组分变化及脂质―淀粉相互作用、脂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蛋白质―淀粉相互作用对稻米蒸煮食用性质影响;探讨稻谷储藏过程中米谷蛋白氧化影响稻米蒸煮食用品质途径和机理,并提出研究... 该文综述稻谷在储藏过程中淀粉、脂质、蛋白质三种单一组分变化及脂质―淀粉相互作用、脂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蛋白质―淀粉相互作用对稻米蒸煮食用性质影响;探讨稻谷储藏过程中米谷蛋白氧化影响稻米蒸煮食用品质途径和机理,并提出研究稻谷陈化机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陈化 稻米品质 米谷蛋白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度对挤压麦麸理化特性及其全麦粉加工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艳香 汪丽萍 +6 位作者 张敏 蔡亭 刘明 田晓红 吴娜娜 翟小童 谭斌 《粮油食品科技》 2016年第2期47-50,共4页
以挤压麦麸(粗麸、细麸、胚芽、次粉混合料)为原料,研究筛分细度(粒径44.15~198.48μm)对挤压麦麸的理化特性及其全麦粉加工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筛分目数的增加,挤压麦麸的粒径范围分布变窄;筛分细度对其戊聚糖、阿魏酸... 以挤压麦麸(粗麸、细麸、胚芽、次粉混合料)为原料,研究筛分细度(粒径44.15~198.48μm)对挤压麦麸的理化特性及其全麦粉加工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筛分目数的增加,挤压麦麸的粒径范围分布变窄;筛分细度对其戊聚糖、阿魏酸含量的影响较大;对其持水性、溶胀性的影响较小,对全麦粉的糊化特性、粉质特性的影响较小;挤压处理麦麸混合料可获得较均一的麦麸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分细度 挤压麦麸 全麦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自由基氧化对大豆蛋白功能性质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蔡勇建 吴晓娟 +2 位作者 吴伟 林亲录 李彤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16,共4页
采用2,2'–盐酸脒基丙烷(AAPH)在有氧条件下热分解产生过氧自由基,代表脂肪氧合酶诱导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质过氧化反应过程中产生脂质自由基,研究过氧自由基氧化对大豆蛋白功能性质影响。研究发现,随AAPH添加浓度升高,大豆蛋白羰基含... 采用2,2'–盐酸脒基丙烷(AAPH)在有氧条件下热分解产生过氧自由基,代表脂肪氧合酶诱导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质过氧化反应过程中产生脂质自由基,研究过氧自由基氧化对大豆蛋白功能性质影响。研究发现,随AAPH添加浓度升高,大豆蛋白羰基含量、持水性和持油性增加,大豆蛋白溶解性下降。随大豆蛋白氧化程度增加,大豆蛋白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能力和起泡稳定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当AAPH浓度达5 mmol/L时,大豆蛋白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能力和起泡稳定性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过氧自由基 蛋白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糠贮藏时间对米糠球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勇建 吴伟 +4 位作者 吴晓娟 张琪 叶建芬 衷淑珺 杨伟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54-57,共4页
以新鲜米糠为原料经不同时间贮藏后脱脂制备米糠球蛋白,研究米糠贮藏时间对米糠球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米糠贮藏时间延长,米糠球蛋白羰基含量增加,表明米糠球蛋白在贮藏过程中发生了氧化;新鲜米糠在10 d贮藏过程中,米糠球... 以新鲜米糠为原料经不同时间贮藏后脱脂制备米糠球蛋白,研究米糠贮藏时间对米糠球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米糠贮藏时间延长,米糠球蛋白羰基含量增加,表明米糠球蛋白在贮藏过程中发生了氧化;新鲜米糠在10 d贮藏过程中,米糠球蛋白溶解性从66.30%降低至54.86%,其他功能性质均先上升后下降,其中起泡能力在贮藏1 d后达到最大值为55.64%;持水性、持油性、泡沫稳定性和乳化性均在贮藏3 d后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25.10%、533.55%、70.46%和74.92 m2/g,乳化稳定性则在贮藏5 d后达到最大值,为21.27 min;表明新鲜米糠短时间贮藏可改善米糠球蛋白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和乳化性,但长时间贮藏对这些功能性质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 贮藏 米糠球蛋白 蛋白质氧化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米淀粉酶法制备低聚异麦芽糖液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勇建 吴晓娟 +2 位作者 符琼 林亲录 吴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4,共4页
以碎籼米碱法提取籼米淀粉为原料,用耐高温α–淀粉酶液化制备低聚异麦芽糖(IMO)。选取适宜的葡萄糖值(DE)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液化时间、液化温度、籼米淀粉乳浓度及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对液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碎籼米碱法提取籼米淀粉为原料,用耐高温α–淀粉酶液化制备低聚异麦芽糖(IMO)。选取适宜的葡萄糖值(DE)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液化时间、液化温度、籼米淀粉乳浓度及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对液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化的最佳工艺为液化时间12 min、液化温度95℃、籼米淀粉乳浓度30%、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20 U/g淀粉,此时所得籼米淀粉液化液DE值均在最适DE值1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米淀粉 低聚异麦芽糖(IMO) 液化 葡萄糖值(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稻保质保鲜储藏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若兰 渠琛玲 +3 位作者 何荣 王月慧 田国军 张源泉 《粮油食品科技》 2019年第4期62-67,共6页
优质稻因营养丰富、口感好,但优质稻的储藏期限明显低于普通稻谷,在常规储存条件下,安全储藏期通常不超过一年半。针对常规储藏条件下易变黄、生霉结块、品质口味变差等突出问题,通过对优质稻储藏品质特性的研究,探索优质稻黄变的环境条... 优质稻因营养丰富、口感好,但优质稻的储藏期限明显低于普通稻谷,在常规储存条件下,安全储藏期通常不超过一年半。针对常规储藏条件下易变黄、生霉结块、品质口味变差等突出问题,通过对优质稻储藏品质特性的研究,探索优质稻黄变的环境条件,建立优质稻黄变的检测方法,研发新型粮堆结露结块防控和处理技术,明确不同储藏条件下优质稻的保质储存周期,并将优质稻低温储藏工艺集成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黄变 结露 保质保鲜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通风系统粮面施用惰性粉工艺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中明 张振军 +4 位作者 陈渠玲 毛青秀 石天玉 赵会义 曹阳 《粮油食品科技》 2016年第5期92-94,共3页
为解决横向通风系统粮堆覆膜前粮层表面惰性粉防护剂施用问题,通过收集粮面粉粒样本以及粮堆预埋试虫笼的方式,分析惰性粉气溶胶在横向通风系统覆膜前形成的斜向通风气流,在粮堆中扩散和分布特征。实验结果显示粮堆表面不同部位采集点... 为解决横向通风系统粮堆覆膜前粮层表面惰性粉防护剂施用问题,通过收集粮面粉粒样本以及粮堆预埋试虫笼的方式,分析惰性粉气溶胶在横向通风系统覆膜前形成的斜向通风气流,在粮堆中扩散和分布特征。实验结果显示粮堆表面不同部位采集点粉粒沉降量无统计学差异,表明斜向气流不影响惰性粉在粮堆表面的均匀分布,可以满足横向通风系统覆膜后对粮堆表层膜下易生虫部位的防护要求。预埋虫笼以及实仓害虫密度监测结果显示对害虫防护效果良好。土耳其扁谷盗的死亡率达到100%,玉米象的死亡率为95%,仓内玉米象密度下降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性粉 斜向气流 分布 土耳其扁谷盗 玉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降解茶皂素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任泽文 肖志红 +4 位作者 吴红 张爱华 赵梦瑞 彭映辉 黎继烈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104,共6页
从自然发酵的油茶饼粕中筛选到一株对油茶饼粕中茶皂素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的菌株L-2。通过菌株的形态学鉴定和IT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研究固态发酵中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初始含水量和初始加酸量对该菌株降解油茶... 从自然发酵的油茶饼粕中筛选到一株对油茶饼粕中茶皂素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的菌株L-2。通过菌株的形态学鉴定和IT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研究固态发酵中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初始含水量和初始加酸量对该菌株降解油茶饼粕中的茶皂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L-2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经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后的最适降解条件为发酵温度31.3℃,发酵时间103.5 h,初始加酸量4.57 mL,初始含水量80%,此时黑曲霉L-2对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降解率为93.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饼粕 黑曲霉 固态发酵 茶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丁醇同步萃取油茶饼多组分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谢益仙 肖志红 +4 位作者 吴红 黎继烈 张爱华 李培旺 田宏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3-90,共8页
为了充分利用油茶饼及探究正丁醇萃取条件对其多组分同步萃取的影响,以茶油、茶皂素、磷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溶出规律及作用机制为契机,以成分提取率及茶皂素纯度为评价指标,研究了萃取因素pH、温度、液料比、正丁醇含水量、时间对... 为了充分利用油茶饼及探究正丁醇萃取条件对其多组分同步萃取的影响,以茶油、茶皂素、磷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溶出规律及作用机制为契机,以成分提取率及茶皂素纯度为评价指标,研究了萃取因素pH、温度、液料比、正丁醇含水量、时间对各组分溶出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对茶皂素纯度及茶皂素溶出率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pH 4.50、萃取温度84℃、萃取液料比10.60 mL/g,在此条件下茶皂素的溶出率为(92.38±0.57)%,茶油溶出率为(75.81±1.21)%,磷脂溶出率为(38.32±0.94)%,蛋白质溶出率为(23.63±1.41)%,碳水化合物溶出率较低,茶皂素纯度为(78.47±0.37)%。与传统提取方法相对比,正丁醇/水复合溶剂萃取茶皂素的提取率显著提高,碳水化合物等难分离物质显著减少,有利于茶皂素的进一步纯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丁醇 多组分 溶出率 茶皂素纯度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乳技术从植物油料中同步提取油脂及天然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莞尔 易有金 +2 位作者 李昌珠 肖志红 刘汝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5-122,共8页
微乳液是不需外界能量推动,就能自发形成的一种呈透明状态、各向同性并且具有热力学稳定的分散体系。因为水相和混表面活性剂可以与植物油料中所含的油相构建形成稳定的、具有双亲性的微乳体系,所以可利用微乳技术从植物油料中同步提取... 微乳液是不需外界能量推动,就能自发形成的一种呈透明状态、各向同性并且具有热力学稳定的分散体系。因为水相和混表面活性剂可以与植物油料中所含的油相构建形成稳定的、具有双亲性的微乳体系,所以可利用微乳技术从植物油料中同步提取出油脂与天然活性成分,且达到简易、高效、无毒无害的目的。本综述概述了微乳体系特性与形成理论,以及利用微乳技术同步提取出植物油料中所包含的油脂及天然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为未来微乳技术在提取植物油料中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油料作物 植物油脂 天然活性成分 同步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菜籽油加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天柱 陈渠玲 +1 位作者 吴卫国 刘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8,共4页
近年来受进口菜籽油价格冲击,国产油菜种植与加工均出现明显减种和减产,而菜籽油进口总量逐年递增,形成目前国内油企以进口油菜籽或进口菜籽油加工为主,以国产菜籽油制炼为辅的局面。通过分析当前菜籽油产品种类与组成、菜籽油消费习惯... 近年来受进口菜籽油价格冲击,国产油菜种植与加工均出现明显减种和减产,而菜籽油进口总量逐年递增,形成目前国内油企以进口油菜籽或进口菜籽油加工为主,以国产菜籽油制炼为辅的局面。通过分析当前菜籽油产品种类与组成、菜籽油消费习惯以及小榨菜籽油加工现状,建议以提升国产小榨菜籽油加工工艺为突破口,为国产油菜种植及相关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菜籽油 进口菜籽油 风味 小榨菜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