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孔子学院背后所代表的中国文化软实力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倩
《电影评介》
2010年第7期111-112,共2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在世界各地快速兴起,推广中国文化的教育机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孔子学院在国内外的影响不断扩大,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新的组成因素。孔子学院的繁荣发展对我国的文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在世界各地快速兴起,推广中国文化的教育机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孔子学院在国内外的影响不断扩大,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新的组成因素。孔子学院的繁荣发展对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学院
文化
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时代感问题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光辉
陈天涯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6期85-87,共3页
为了解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知识旧、道理空、距离远的困境,激发大学生学习"纲要"的兴趣和动力,应当在"纲要"教学中突出其时代感。通过深入挖掘中国近现代史与社会热点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
为了解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知识旧、道理空、距离远的困境,激发大学生学习"纲要"的兴趣和动力,应当在"纲要"教学中突出其时代感。通过深入挖掘中国近现代史与社会热点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提炼富有时代感的教学案例,拉近该课程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讨论式教学,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时代感,才能提升教学实效,实现该课程咨政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时代感
讨论式教学
教学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博”伦理失序及其伦理秩序构建
被引量:
8
3
作者
熊萍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4-136,共3页
微博在信息传播中的确带来很多益处,尤其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彰显其强大优势。但任何新技术的出现往往是一把双刃剑,现阶段我国微博传播就存在不少问题,对微博"新闻伦理底线"的质疑更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也使微博陷入了发展的...
微博在信息传播中的确带来很多益处,尤其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彰显其强大优势。但任何新技术的出现往往是一把双刃剑,现阶段我国微博传播就存在不少问题,对微博"新闻伦理底线"的质疑更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也使微博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微博需要改善言论生态,加强自律与他律,坚持道德底线,加强责任意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伦理
失序
秩序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女性受众对传媒的接受与影响
被引量:
6
4
作者
朱晶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40,共3页
据统计,我国电视台已经有300多家,电视频道也由几十个增加到不同级别(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等)的几千个,通过无线、卫星和有线多种渠道不间断播出各种电视节目。到1999年,我国有线电视网络总长达300万公里,用户达7000多万户,卫...
据统计,我国电视台已经有300多家,电视频道也由几十个增加到不同级别(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等)的几千个,通过无线、卫星和有线多种渠道不间断播出各种电视节目。到1999年,我国有线电视网络总长达300万公里,用户达7000多万户,卫星与有线电视合计覆盖率在我国大城市已达90%。截至1998年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受众
有线电视网络
传媒
1998年
电视频道
电视节目
电视台
国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六代电影导演对历史的阐释
被引量:
2
5
作者
曾耀农
童业富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36-140,共5页
近年来,在影视艺术的繁荣中,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创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中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方面,真实与虚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争论的焦点。与第五代导演将历史寓言化、距离化不同,第六代导演更多的是将历史拉伸到...
近年来,在影视艺术的繁荣中,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创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中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方面,真实与虚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争论的焦点。与第五代导演将历史寓言化、距离化不同,第六代导演更多的是将历史拉伸到当下现实生活。在这种对当下的冷静体察中,第六代导演将自己个人经验带入到电影中来,通过对边缘题材的开掘,对失语的弱势群体的关注以及对一些亚文化层面的进入,实现了个人历史记忆的银幕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代电影导演
真实与虚构
历史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视新闻报道的空间叙事探讨——以凤凰卫视资讯台节目为例
被引量:
3
6
作者
罗卫光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4-86,共3页
电视新闻报道的空间要素包括事件空间、报道空间和心理空间。主持人或出镜记者对事件空间进行"聚焦",通过移情效应将自己的空间联觉传达到受众。媒介融合的技术偏向,将实现传受双方的"时空趋同"。
关键词
空间叙事
凤凰卫视
事件空间
报道空间
心理空间
媒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风早期理论形成与丘东平的创作实践
被引量:
3
7
作者
邓姿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5-60,共6页
一谈到胡风理论形成与作家创作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很多人头脑中就会浮现出胡风和路翎这对珠联璧合的双子星座。胡风理性地指导着路翎的创作,路翎以创作感性地启发着胡风,两者的互动互成构成了七月派小说的璀璨星空。而大家不约而...
一谈到胡风理论形成与作家创作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很多人头脑中就会浮现出胡风和路翎这对珠联璧合的双子星座。胡风理性地指导着路翎的创作,路翎以创作感性地启发着胡风,两者的互动互成构成了七月派小说的璀璨星空。而大家不约而同地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前期七月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丘东平与胡风基于对文学事业的共同追求而建立的深厚友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实践
胡风
东平
七月派小说
早期
代表作家
文学事业
路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然之子”的生命裸呈——芒克“地下诗歌”简论
被引量:
1
8
作者
林平乔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68-72,共5页
芒克创作于白洋淀时期的"地下涛歌",蕴藏着其特有的青春纯洁和对大自然的钟爱,充满着亲切鲜活、率真超然的魅力,体现着未被扭曲的本初人性和原始的大地风貌。其以不受羁绊的野性与对生命的裸呈体现了他的独特诗风。
关键词
芒克
生命裸呈
反抗意绪
寥落心境
皈依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精神:七月派小说创作的关键词
被引量:
1
9
作者
邓姿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5-50,44,共7页
胡风曾说:“什么是鲁迅精神?岂不就是生根在人民的要求里面,一鞭子一个抽搐的对于过去的袭击,一个步子一印血痕的向未来的突进?在这个意义上,不管由于时代不同的创作方法的怎样不同,为了坚持并且发展鲁迅的传统,路翎是付出了他...
胡风曾说:“什么是鲁迅精神?岂不就是生根在人民的要求里面,一鞭子一个抽搐的对于过去的袭击,一个步子一印血痕的向未来的突进?在这个意义上,不管由于时代不同的创作方法的怎样不同,为了坚持并且发展鲁迅的传统,路翎是付出了他的努力的。”Ⅲ事实上,不仅路翎,七月派小说的诸多同人对坚持与发展鲁迅精神是付出了自己的努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月派小说
鲁迅精神
小说创作
关键词
创作方法
路翎
胡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第三代诗歌的传统诗学特征
10
作者
林平乔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0-175,共6页
中国传统诗学观对"第三代诗人"的创作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主要反映在诗人创作所体现出来的情感上的"物态化"、艺术上的"隐喻"和"象征"、语言上的"玄言化"以及美学上的"谐谑化&qu...
中国传统诗学观对"第三代诗人"的创作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主要反映在诗人创作所体现出来的情感上的"物态化"、艺术上的"隐喻"和"象征"、语言上的"玄言化"以及美学上的"谐谑化"倾向。透过传统诗学特征在其诗歌经验和诗歌文本中的存在状态可以看出,只有将中国传统诗学话语与西方诗学理论有机融合,让中国新诗既流淌着母体的血液,又感应着世界潮流的律动,才是中国新诗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诗歌
物态化
隐喻
象征
玄言
谐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王寅诗歌的隐逸风格
11
作者
林平乔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3-97,共5页
王寅的诗歌具有浓重的隐逸倾向。他在诗歌中始终保持"优雅"的"旁观者"与"审视者"的姿式。同时他又怀有强烈的使命意识。他的"隐逸"是他在面对物欲时代灵魂的粗鄙与精神领域的荒芜时,对"当...
王寅的诗歌具有浓重的隐逸倾向。他在诗歌中始终保持"优雅"的"旁观者"与"审视者"的姿式。同时他又怀有强烈的使命意识。他的"隐逸"是他在面对物欲时代灵魂的粗鄙与精神领域的荒芜时,对"当下"的无声反抗和对诗意的心灵栖居的寻求,有着疏离与超越的双重内涵,体现的是一种鄙夷的力量和操守的尺度。从本质上说,王寅属于那个充满牧歌式的理想主义的198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寅
诗歌
隐逸
疏离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透明、纯粹和高贵的质地——论西川诗歌的古典品格
12
作者
林平乔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61-67,共7页
研究了西川诗歌的创作风格,指出其诗崇尚典雅,有着"透明、纯粹和高贵的质地",庄重而纯净的美;其诗圆融、睿智、节制、理性,体现出追求优雅、沉思、矜持的学院派倾向。他将重建古典精神作为诗歌创作的一种自觉使命,对传统和古...
研究了西川诗歌的创作风格,指出其诗崇尚典雅,有着"透明、纯粹和高贵的质地",庄重而纯净的美;其诗圆融、睿智、节制、理性,体现出追求优雅、沉思、矜持的学院派倾向。他将重建古典精神作为诗歌创作的一种自觉使命,对传统和古典的寻找和挖掘,从来也没有中断过。其诗阐扬基本文化价值,指引灵魂对鄙俗现实的超升,着意于以灵魂倾诉的形式,表达对神性光辉、绝对精神的仰望和对终极灵魂本质的回归,散发着古典知识分子的贵族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品格
神性光辉
古典知识分子
中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三代诗人创作中的古典诗歌因子
13
作者
林平乔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89-97,共9页
作为一种潜在的诗学因子,古典诗歌传统一直沉淀在第三代诗人的精神血脉中,制约、影响着他们的创作。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在创作中对古典意象的现代采撷、对古典意境的现代转化、对古典诗意的现代扩延上。在他们倾心于西方诗歌英雄与西方诗...
作为一种潜在的诗学因子,古典诗歌传统一直沉淀在第三代诗人的精神血脉中,制约、影响着他们的创作。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在创作中对古典意象的现代采撷、对古典意境的现代转化、对古典诗意的现代扩延上。在他们倾心于西方诗歌英雄与西方诗歌理论的先锋表征下,对古典诗歌传统的观照一直是他们自觉的文化追求。透过第三代诗人对古典诗歌资源的理论思考以及在创作中的具体运用,不难发现:只有不断眷顾、接通悠久的古典诗歌传统,中国新诗才更有底气,更有生机,更有前行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诗人
古典诗歌
古典意象
古典意境
古典诗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阳明心学美学对禅学的融摄及启示
14
作者
邓绍秋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共4页
王阳明心学美学思想主要包括生命主体之美、直观体验之美、现实行动之美三个方面,这是对禅学的融摄的结果,即两者在本体观、思维观、境界观三个方面存在接受和突破的关系。王阳明心学美学对当前文艺学研究仍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美学
禅学
融摄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子学院背后所代表的中国文化软实力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倩
机构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史系
出处
《电影评介》
2010年第7期111-112,共2页
文摘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在世界各地快速兴起,推广中国文化的教育机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孔子学院在国内外的影响不断扩大,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新的组成因素。孔子学院的繁荣发展对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
孔子学院
文化
软实力
分类号
G125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时代感问题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光辉
陈天涯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
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史系
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6期85-87,共3页
基金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时代性问题研究"(湘教通[2010]243号)
文摘
为了解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知识旧、道理空、距离远的困境,激发大学生学习"纲要"的兴趣和动力,应当在"纲要"教学中突出其时代感。通过深入挖掘中国近现代史与社会热点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提炼富有时代感的教学案例,拉近该课程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讨论式教学,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时代感,才能提升教学实效,实现该课程咨政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时代感
讨论式教学
教学实效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博”伦理失序及其伦理秩序构建
被引量:
8
3
作者
熊萍
机构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史系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4-136,共3页
基金
湖南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重大突发事件与媒体危机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0ZK3082)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突发公共事件中新闻的选择与表达研究"(项目编号:10C0541)
文摘
微博在信息传播中的确带来很多益处,尤其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彰显其强大优势。但任何新技术的出现往往是一把双刃剑,现阶段我国微博传播就存在不少问题,对微博"新闻伦理底线"的质疑更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也使微博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微博需要改善言论生态,加强自律与他律,坚持道德底线,加强责任意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
微博
伦理
失序
秩序
构建
分类号
B82-05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女性受众对传媒的接受与影响
被引量:
6
4
作者
朱晶
机构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史系
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40,共3页
文摘
据统计,我国电视台已经有300多家,电视频道也由几十个增加到不同级别(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等)的几千个,通过无线、卫星和有线多种渠道不间断播出各种电视节目。到1999年,我国有线电视网络总长达300万公里,用户达7000多万户,卫星与有线电视合计覆盖率在我国大城市已达90%。截至1998年底,
关键词
女性受众
有线电视网络
传媒
1998年
电视频道
电视节目
电视台
国家级
分类号
G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六代电影导演对历史的阐释
被引量:
2
5
作者
曾耀农
童业富
机构
湖南
商
学院
文
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史系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36-140,共5页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0BZW102)
文摘
近年来,在影视艺术的繁荣中,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创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中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方面,真实与虚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争论的焦点。与第五代导演将历史寓言化、距离化不同,第六代导演更多的是将历史拉伸到当下现实生活。在这种对当下的冷静体察中,第六代导演将自己个人经验带入到电影中来,通过对边缘题材的开掘,对失语的弱势群体的关注以及对一些亚文化层面的进入,实现了个人历史记忆的银幕书写。
关键词
第六代电影导演
真实与虚构
历史美化
Keywords
the sixth generation directors
the real and fictional
beautify historically
分类号
J972.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视新闻报道的空间叙事探讨——以凤凰卫视资讯台节目为例
被引量:
3
6
作者
罗卫光
机构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史系
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4-86,共3页
文摘
电视新闻报道的空间要素包括事件空间、报道空间和心理空间。主持人或出镜记者对事件空间进行"聚焦",通过移情效应将自己的空间联觉传达到受众。媒介融合的技术偏向,将实现传受双方的"时空趋同"。
关键词
空间叙事
凤凰卫视
事件空间
报道空间
心理空间
媒介融合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风早期理论形成与丘东平的创作实践
被引量:
3
7
作者
邓姿
机构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史系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5-60,共6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丘东平研究
编号:08W021
文摘
一谈到胡风理论形成与作家创作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很多人头脑中就会浮现出胡风和路翎这对珠联璧合的双子星座。胡风理性地指导着路翎的创作,路翎以创作感性地启发着胡风,两者的互动互成构成了七月派小说的璀璨星空。而大家不约而同地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前期七月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丘东平与胡风基于对文学事业的共同追求而建立的深厚友谊,
关键词
创作实践
胡风
东平
七月派小说
早期
代表作家
文学事业
路翎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然之子”的生命裸呈——芒克“地下诗歌”简论
被引量:
1
8
作者
林平乔
机构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史系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68-72,共5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5C048)
文摘
芒克创作于白洋淀时期的"地下涛歌",蕴藏着其特有的青春纯洁和对大自然的钟爱,充满着亲切鲜活、率真超然的魅力,体现着未被扭曲的本初人性和原始的大地风貌。其以不受羁绊的野性与对生命的裸呈体现了他的独特诗风。
关键词
芒克
生命裸呈
反抗意绪
寥落心境
皈依情怀
Keywords
Mangke
nude-life appearance
resistant feeling
lonely mind
converted feeling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精神:七月派小说创作的关键词
被引量:
1
9
作者
邓姿
机构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史系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5-50,44,共7页
基金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0YBB086
湖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11W024
文摘
胡风曾说:“什么是鲁迅精神?岂不就是生根在人民的要求里面,一鞭子一个抽搐的对于过去的袭击,一个步子一印血痕的向未来的突进?在这个意义上,不管由于时代不同的创作方法的怎样不同,为了坚持并且发展鲁迅的传统,路翎是付出了他的努力的。”Ⅲ事实上,不仅路翎,七月派小说的诸多同人对坚持与发展鲁迅精神是付出了自己的努力的。
关键词
七月派小说
鲁迅精神
小说创作
关键词
创作方法
路翎
胡风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第三代诗歌的传统诗学特征
10
作者
林平乔
机构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史系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0-175,共6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编号:10A020)
文摘
中国传统诗学观对"第三代诗人"的创作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主要反映在诗人创作所体现出来的情感上的"物态化"、艺术上的"隐喻"和"象征"、语言上的"玄言化"以及美学上的"谐谑化"倾向。透过传统诗学特征在其诗歌经验和诗歌文本中的存在状态可以看出,只有将中国传统诗学话语与西方诗学理论有机融合,让中国新诗既流淌着母体的血液,又感应着世界潮流的律动,才是中国新诗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第三代诗歌
物态化
隐喻
象征
玄言
谐谑
分类号
I22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王寅诗歌的隐逸风格
11
作者
林平乔
机构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史系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3-97,共5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的第三代诗歌研究"(10A020)
文摘
王寅的诗歌具有浓重的隐逸倾向。他在诗歌中始终保持"优雅"的"旁观者"与"审视者"的姿式。同时他又怀有强烈的使命意识。他的"隐逸"是他在面对物欲时代灵魂的粗鄙与精神领域的荒芜时,对"当下"的无声反抗和对诗意的心灵栖居的寻求,有着疏离与超越的双重内涵,体现的是一种鄙夷的力量和操守的尺度。从本质上说,王寅属于那个充满牧歌式的理想主义的1980年代。
关键词
王寅
诗歌
隐逸
疏离
超越
Keywords
Wang Yin
poems
hermit
alienation
transcendence
分类号
I207.227.7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透明、纯粹和高贵的质地——论西川诗歌的古典品格
12
作者
林平乔
机构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史系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61-67,共7页
文摘
研究了西川诗歌的创作风格,指出其诗崇尚典雅,有着"透明、纯粹和高贵的质地",庄重而纯净的美;其诗圆融、睿智、节制、理性,体现出追求优雅、沉思、矜持的学院派倾向。他将重建古典精神作为诗歌创作的一种自觉使命,对传统和古典的寻找和挖掘,从来也没有中断过。其诗阐扬基本文化价值,指引灵魂对鄙俗现实的超升,着意于以灵魂倾诉的形式,表达对神性光辉、绝对精神的仰望和对终极灵魂本质的回归,散发着古典知识分子的贵族气息。
关键词
古典品格
神性光辉
古典知识分子
中世纪
Keywords
classical character
divine glory
classical intellectuals
the middle ages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三代诗人创作中的古典诗歌因子
13
作者
林平乔
机构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史系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89-97,共9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10A020)
文摘
作为一种潜在的诗学因子,古典诗歌传统一直沉淀在第三代诗人的精神血脉中,制约、影响着他们的创作。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在创作中对古典意象的现代采撷、对古典意境的现代转化、对古典诗意的现代扩延上。在他们倾心于西方诗歌英雄与西方诗歌理论的先锋表征下,对古典诗歌传统的观照一直是他们自觉的文化追求。透过第三代诗人对古典诗歌资源的理论思考以及在创作中的具体运用,不难发现:只有不断眷顾、接通悠久的古典诗歌传统,中国新诗才更有底气,更有生机,更有前行的动力。
关键词
第三代诗人
古典诗歌
古典意象
古典意境
古典诗意
Keywords
the third generation poets
classic poets
classic images
classic artistic conception
classic poetic flavor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阳明心学美学对禅学的融摄及启示
14
作者
邓绍秋
机构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史系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共4页
基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2008-2009年度科研课题"湖湘禅宗生态美学智慧研究"(0802001A)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王阳明心学美学思想主要包括生命主体之美、直观体验之美、现实行动之美三个方面,这是对禅学的融摄的结果,即两者在本体观、思维观、境界观三个方面存在接受和突破的关系。王阳明心学美学对当前文艺学研究仍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美学
禅学
融摄
启示
Keywords
Wang Yangming
aesthetics of the phylosophy of the mind
Zen Buddhism
absorption
enlightenment
分类号
I01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孔子学院背后所代表的中国文化软实力
李倩
《电影评介》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时代感问题研究
李光辉
陈天涯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微博”伦理失序及其伦理秩序构建
熊萍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女性受众对传媒的接受与影响
朱晶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第六代电影导演对历史的阐释
曾耀农
童业富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电视新闻报道的空间叙事探讨——以凤凰卫视资讯台节目为例
罗卫光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胡风早期理论形成与丘东平的创作实践
邓姿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自然之子”的生命裸呈——芒克“地下诗歌”简论
林平乔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鲁迅精神:七月派小说创作的关键词
邓姿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第三代诗歌的传统诗学特征
林平乔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王寅诗歌的隐逸风格
林平乔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透明、纯粹和高贵的质地——论西川诗歌的古典品格
林平乔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第三代诗人创作中的古典诗歌因子
林平乔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王阳明心学美学对禅学的融摄及启示
邓绍秋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