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关键环节与攻坚策略——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刘丽群 周立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2-96,共5页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当前国家的重大战略。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但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区域。就湖南省而言,高中阶段教育要实现从基本普及向全面普及尤其是向有质量的普及转变,必须找准高中教育的"软肋&...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当前国家的重大战略。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但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区域。就湖南省而言,高中阶段教育要实现从基本普及向全面普及尤其是向有质量的普及转变,必须找准高中教育的"软肋",着眼数量普及背后的质量隐患,锁定高中普及的短板区域,聚焦高中教育的结构性失衡,通过提质量、补短板、调结构、促发展,打好、打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攻坚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湖南 攻坚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社区学院教师分类管理制度——源自美国圣路易斯社区学院的经验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汉学 倪奥华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91,111,共11页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在本质上就是高校管理主体依照一定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对专任教师进行差异化管理的实践活动。美国圣路易斯社区学院的教师分类管理制度由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师分类聘任制度、以"规范"为特征的教师...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在本质上就是高校管理主体依照一定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对专任教师进行差异化管理的实践活动。美国圣路易斯社区学院的教师分类管理制度由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师分类聘任制度、以"规范"为特征的教师分类调配制度、以"学术交流"为主轴的教师分类培训制度、以"全职教师"为核心的教师分类薪酬制度、以"学校职能"为标准的教师分类考核制度和以"严谨人性"为特性的教师分类退出制度等六个方面构成。其经验启示中国应用技术性院校应注重教师分类管理与学校发展阶段相适应;构建完备的教师分类管理制度体系;强调服务意识;引入竞争机制;改善教师薪酬待遇;尊重教师个体差异并加强校内外教师合作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社区学院 教师分类管理 薪酬制度 教师退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初教育的民间参与:湖南省教育会在湖南教育决策中的作用
3
作者 张洪萍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90,98,共6页
民初教育行政机构职能弱化,缺乏教育规划意识和督促实施的能力,这种教育现状吸引了富有民主参与意识和教育理想的精英知识分子的深切关注,他们凭借教育会这一民间团体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决策之中。湖南省教育会汇集全省教育精英,通过调... 民初教育行政机构职能弱化,缺乏教育规划意识和督促实施的能力,这种教育现状吸引了富有民主参与意识和教育理想的精英知识分子的深切关注,他们凭借教育会这一民间团体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决策之中。湖南省教育会汇集全省教育精英,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育问题,并将急需解决的问题发起舆论,积极推动教育决策的议程;同时,通过向政府提供各种议案,以供其选择甚至原案采用,从而参与教育决策,并最终实现其教育理想。湖南省教育会在政府决策中的积极参与,对民初湖南教育政策的制定及其教育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对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决策 民间参与 湖南省教育会 教育政策议程 教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沟通的模式选择与路径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刘丽群 朱海雁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3,共5页
高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沟通,是我国当前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当然之举。一般而言,高中阶段普职沟通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校内课程渗透模式、校际合作模式、综合高中模式。这三种模式的融通程度依次由低到高,... 高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沟通,是我国当前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当然之举。一般而言,高中阶段普职沟通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校内课程渗透模式、校际合作模式、综合高中模式。这三种模式的融通程度依次由低到高,实施难度则由小到大。从我国教育的整体情况和高中发展实际来看,三种模式可并行推进,但改革的重心有所不同:校内课程渗透模式可加快完善;校际合作模式应大力发展;而综合高中模式需稳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阶段教育 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 普职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改革的文化矛盾与教育自觉 被引量:5
5
作者 辛继湘 李金国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62,共5页
课堂教学改革从一开始就处在多样态的文化矛盾之中,其中既有包括教育文化与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结构性文化矛盾,也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历时性文化矛盾,还存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存的共时性文化矛盾。课堂教学改革要在文化矛盾... 课堂教学改革从一开始就处在多样态的文化矛盾之中,其中既有包括教育文化与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结构性文化矛盾,也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历时性文化矛盾,还存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存的共时性文化矛盾。课堂教学改革要在文化矛盾的困顿中前行,需要坚定地持有教育自觉,亦即在结构性文化矛盾中能够自我觉醒,在历时性文化矛盾中不断反省,在共时性文化矛盾中进行自我创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改革 文化矛盾 教育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三次全国教育会议对乡土教材出版的影响及启示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新 杨杨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97,共5页
1929年—1939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先后召开过三次全国教育会议,对当时乡土教材出版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了发展乡土教材的议案,推动了乡土教材重整;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提供了乡土教材在社会科和常识科使用的契机,迎来... 1929年—1939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先后召开过三次全国教育会议,对当时乡土教材出版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了发展乡土教材的议案,推动了乡土教材重整;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提供了乡土教材在社会科和常识科使用的契机,迎来了乡土教材出版的高唱入云时代;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依然强调乡土教材的重要性,但由于抗战的影响,其发展步入低谷。文章旨在通过考察这三次全国教育会议对乡土教材出版的影响,寻求对当今乡土教材出版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全国教育会议 乡土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的教育质量观探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程斯辉 李汉学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6,123,共6页
大学校长的教育质量观对实现大学的办学质量具有思想统领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校长有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观,就可能办出什么质量的大学。考察中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的教育质量观,其突出的特征是他们秉持系统的教育质量观。这种系统的... 大学校长的教育质量观对实现大学的办学质量具有思想统领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校长有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观,就可能办出什么质量的大学。考察中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的教育质量观,其突出的特征是他们秉持系统的教育质量观。这种系统的教育质量观是由学校质量观、人才质量观、教师质量观、学生质量观、课程质量观、管理服务质量观、校园环境质量观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学校质量观和人才质量观是纲领,学生质量观是核心,教师质量观是关键,课程质量观是基础,管理服务质量观与校园环境质量观是保障。近代著名大学校长的教育质量观及其实践,对当下中国高校提升办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 大学校长 教育质量观 学校质量观 人才质量观 教师质量观 学生质量观 课程质量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湘文化创新与湖南经济发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史海威 雷菁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5-128,共4页
文化是经济生长的土壤,与经济发展是一种正比例关系。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亦存在两面性,其优良文化品质为湖南经济提供强大精神资源、智力支持和发展契机;其"重理轻欲""重义轻利""重农轻商"的传统... 文化是经济生长的土壤,与经济发展是一种正比例关系。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亦存在两面性,其优良文化品质为湖南经济提供强大精神资源、智力支持和发展契机;其"重理轻欲""重义轻利""重农轻商"的传统价值取向养成的集体"道德人"和"政治人"特点,阻碍湖南经济发展。创新湖湘文化推动湖南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合理反思湖湘文化精神实质,促成文化新合力;科学扬弃湖湘文化传统,实现文化重心大转移;同步推进社会体制创新,营造文化创新良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文化 文化创新 湖南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中职业生涯教育:内容框架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丽群 林霞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73,共6页
美国高中通过足够丰富的内容、多元的主体和多样的形式,为学生提供适切的职业生涯教育。从教育的内容看,既包括面向基础的生涯发展教育,也包括侧重专业的职业生涯与技术教育,注重职业基础与专业技能的相辅相成。从实施主体看,综合高中... 美国高中通过足够丰富的内容、多元的主体和多样的形式,为学生提供适切的职业生涯教育。从教育的内容看,既包括面向基础的生涯发展教育,也包括侧重专业的职业生涯与技术教育,注重职业基础与专业技能的相辅相成。从实施主体看,综合高中、全日制生涯与技术教育高中、地区生涯与技术中学等都不同程度地推行各具特色的生涯教育,突出校内与校外的多元联动。从具体推行方式看,既以专门的生涯课程为主要载体,同时还提供多种与职业相关的生涯实践,强调专门课程与生涯实践的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高中 职业生涯教育 生涯与技术教育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老有所为”新境界:积极老龄化视域下老年教育发展审思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宇佳 李汉学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8-153,共6页
“积极老龄化”注重主动参与的老年生活,代表在社会支持下老年人口的健康、参与和保障达到最佳效果。在积极老龄化理念的指导下,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老年教育系列政策部署了老年教育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在内外关系的调适中体现出一定的... “积极老龄化”注重主动参与的老年生活,代表在社会支持下老年人口的健康、参与和保障达到最佳效果。在积极老龄化理念的指导下,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老年教育系列政策部署了老年教育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在内外关系的调适中体现出一定的价值逻辑、发展逻辑与实践逻辑。我国老年教育发展40多年来,逐渐呈现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效显著的大教育发展态势。但仍存在部分地区重视不够,老年教育遭遇多重困难;城乡资源分布不均,农村老年教育辐射受限等发展困境。为推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向“老有所为”新境界,需融入社区,扎根基层,将老年教育作为改善社区治理的关键力量;需倾力农村,培训技能,将老年教育作为辅助乡村振兴的有利契机;需回归社会,服务互助,将老年教育作为有效社会参与的畅通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教育 积极老龄化 老有所为 老有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普职规模大体相当”政策的现实之困与长远之策——基于近40年来高中教育政策的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丽群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3-118,共6页
保持高中普职规模的大体相当,是我国高中教育改革一贯的政策主张。但究竟"何谓大体相当""何以大体相当""何时大体相当"以及"何地大体相当",政策并不明朗,研究并不充分,由此催生了政策操作层面... 保持高中普职规模的大体相当,是我国高中教育改革一贯的政策主张。但究竟"何谓大体相当""何以大体相当""何时大体相当"以及"何地大体相当",政策并不明朗,研究并不充分,由此催生了政策操作层面的种种乱象。当前,我们需要着力研究并科学定位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重点、适时推进区域普职比例的弹性实施,并通过积极拉伸中职教育的纵向空间与横向通道、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等方式,真正提升中职吸引力并由此推动高中普职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中 中职教育 普职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院校百年发展中的“师范”坚守与时代流变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丽群 刘景超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5-110,共6页
在师范院校百余年的发展进程中,从培养模式来看,早期师范教育以封闭式培养为主,交织着综合模式,当前形成了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校共同参与的开放性教师教育体系;从课程设置来看,师范教育早期课程带有鲜明的师范特色,但师范性与学术... 在师范院校百余年的发展进程中,从培养模式来看,早期师范教育以封闭式培养为主,交织着综合模式,当前形成了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校共同参与的开放性教师教育体系;从课程设置来看,师范教育早期课程带有鲜明的师范特色,但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争论却不断,当前甚至出现了教育类课程弱化、师范院校"去师范化"的不良发展势头;从师范院校层次来看,师范院校整体升级,但教师培养的质量并没有因此得到根本性提升。师范院校能否及如何坚守"师范"属性,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关注与重视的时代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师范坚守 师范性 学术性 院校升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育惩戒及其有效实施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汉学 刘宇佳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66-69,共4页
当前,我国中小学存在着教师对教育惩戒认识不清或使用失当等问题,由此带来诸多问题。教育惩戒是针对学生不当行为具有教育性的有效惩治措施,其不同于惩罚、体罚,与教育奖励有着目的上的内在统一性。教育惩戒对于中小学生具有独特的道德... 当前,我国中小学存在着教师对教育惩戒认识不清或使用失当等问题,由此带来诸多问题。教育惩戒是针对学生不当行为具有教育性的有效惩治措施,其不同于惩罚、体罚,与教育奖励有着目的上的内在统一性。教育惩戒对于中小学生具有独特的道德发展价值、意志培养价值和个体社会化价值。教育惩戒的有效实施,需要各方协同配合,国家立法机构应提供立法保障,教师应做好教育惩戒的准备,家校应有效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教育惩戒 体罚 惩戒不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阶段教育普职协调发展的特征与指向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慧群 刘丽群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3-37,共5页
高中阶段教育普职协调发展是以融通、共生、共享、共赢为特征和指向的发展模式,是基于普职等值的整体统筹和融通,是系统内部规模、质量、结构与效益的协同促进和共生,是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无缝衔接和共享,是与区域社会对话和沟通的... 高中阶段教育普职协调发展是以融通、共生、共享、共赢为特征和指向的发展模式,是基于普职等值的整体统筹和融通,是系统内部规模、质量、结构与效益的协同促进和共生,是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无缝衔接和共享,是与区域社会对话和沟通的开放融合和共赢。当前我国高中阶段普职教育在内部结构和质量效益上具有一定的协调性,但在规模及其与教育系统内外衔接沟通方面协调性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阶段教育 普职融通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研究——基于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视角 被引量:4
15
作者 石灯明 李剑 +3 位作者 刘文 郑岱 曹仪 黄龙威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共8页
目的: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通过硬指标(硬件配置)和软指标(学生发展、教师投入、校长管理)对县域城乡教育一体化进行研究。方法:在硬指标的研究中,对H省抽取40个区县的硬指标情况进行研究;在软指标研究中,采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 目的: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通过硬指标(硬件配置)和软指标(学生发展、教师投入、校长管理)对县域城乡教育一体化进行研究。方法:在硬指标的研究中,对H省抽取40个区县的硬指标情况进行研究;在软指标研究中,采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从硬指标看,40个区县中小学和初中不均衡发展的区县都有5个(占12.5%);从软指标看,40个区县中小学和初中不均衡发展的区县分别有15个(占37.5%)和16个(占40%)。结论: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的发展要全面衡量,不仅要考虑硬指标的均衡,也要考虑软指标均衡的情况。鉴于当前学校软指标均衡工作较为薄弱的状况,各级政府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考虑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城乡学校办学软指标均衡方面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乡教育 一体化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识涂尔干:不能忽视涂尔干的教育学著作——社会学思想家对涂尔干教育思想遗忘的学术史考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春光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33,共10页
对涂尔干教育学著作的忽视,使中国学术界普遍误读他的社会学思想,将他的学术形象僵化定位为功能主义者、实证主义者,甚至是保守主义者。要忠实地研读涂尔干的本意,理解他的整体思想,就不能遗漏他的教育学著作。需要回到涂尔干的教育学著... 对涂尔干教育学著作的忽视,使中国学术界普遍误读他的社会学思想,将他的学术形象僵化定位为功能主义者、实证主义者,甚至是保守主义者。要忠实地研读涂尔干的本意,理解他的整体思想,就不能遗漏他的教育学著作。需要回到涂尔干的教育学著作,重新认识他留给现代教育的思想遗产。在涂尔干主流社会学著作里没有处理的议题,如个体性与社会性、社会变迁与阶级冲突等,都可以在他的教育学著作中找到。涂尔干的教育学著作给读者提供一把正确理解他的社会学思想的钥匙。全面研读涂尔干的教育学著作,是重建涂尔干思想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尔干 教育学 社会学 教育思想 学术史 学术形象 道德教育 教育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著名大学校长的教育质量观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汉学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53,61,I0005,I0006,共13页
民国时期著名大学校长的教育质量观是学校质量观和人才质量观引领下,教师质量观、学生质量观、课程质量观、服务质量观和环境质量观的有机统一。民国时期著名大学校长在其教育质量观的引领下,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办学实践,在学生选拔与... 民国时期著名大学校长的教育质量观是学校质量观和人才质量观引领下,教师质量观、学生质量观、课程质量观、服务质量观和环境质量观的有机统一。民国时期著名大学校长在其教育质量观的引领下,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办学实践,在学生选拔与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教育资源开发和课程教学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借鉴民国时期著名大学校长的教育质量观及其实施的经验,在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双一流"建设实践中,大学校长要有系统而明确的教育质量观并落实到办学实践中,应将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转化为具体的制度,同时应进一步落实校长办学自主权,并完善大学校长的权力约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高校 大学校长 高等教育质量 办学自主权 教育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职业教育区域治理的构成要素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柳燕 李汉学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2-29,共8页
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区域治理是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路径.切实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区域治理,就要对中等职业教育区域治理的构成要素进行系统深入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区域治理是由治理主体、治理机制、治理目标、治理方式等基本要素构成的.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区域治理 利益相关者 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意义生成为核心的劳动教育 被引量:1
19
作者 晏福宝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15期10-12,共3页
劳动是人确证本己存在的方式,人的特性在劳动中派生与敞开,而劳动教育始终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出现了“家庭弱化、学校软化、社会淡化”的现象,劳动教育失去了应有之位。劳动教育实践应寻求一种以身体为基... 劳动是人确证本己存在的方式,人的特性在劳动中派生与敞开,而劳动教育始终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出现了“家庭弱化、学校软化、社会淡化”的现象,劳动教育失去了应有之位。劳动教育实践应寻求一种以身体为基点、以体验为弧线、以意义生成或价值澄明为核心、追求劳动本体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合一的内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生成 劳动教育 身体 体验 价值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孩子的成长教育
20
作者 王建平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7-41,共5页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国农村格局比较稳定。尽管物质相对短缺、生活较为贫困,农村的精神生活并不显得落寞、寂寥,尤其是哺育年轻一代的人文精神、文化传统富足而缭绕、生动而弥散,并转化成滋润的、恰当的教育力量,多方面促进年轻人...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国农村格局比较稳定。尽管物质相对短缺、生活较为贫困,农村的精神生活并不显得落寞、寂寥,尤其是哺育年轻一代的人文精神、文化传统富足而缭绕、生动而弥散,并转化成滋润的、恰当的教育力量,多方面促进年轻人积极健康发展,使他们成为农村最有力的建设者或反哺者。具体表现为:寓言故事开启心智,劳动锻炼提升人格层次,乡村文化丰富生命意义,家庭生活提高成长速度,学校教育托起未来梦想,凤凰帮带拓展人生志向。在现代化与城市化的挤压之下,背离传统的乡村文化已经丧失自然教化功能,承载着乡村文化传统的乡贤长老也已难见踪影。如何拯救乡村文化,使其起到应有的规训、启迪与教化等作用,值得专门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孩子 成长教育 乡村文化 农村学校 劳动锻炼 寓言故事 文明薪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