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师院校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春晖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119-122,共4页
英美文学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个人价值观和审美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来,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此研究就师范院校的英美文学教学应该怎样适应未来基础教育的需要进行了探讨,并根据笔者的教学... 英美文学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个人价值观和审美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来,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此研究就师范院校的英美文学教学应该怎样适应未来基础教育的需要进行了探讨,并根据笔者的教学经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文学教学 高师院校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伦理:翻译研究新途径 被引量:11
2
作者 涂兵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8-160,F0003,共4页
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伦理行为。翻译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文化转向后,翻译伦理的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成为翻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回顾国内外学者在翻译伦理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同时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翻译伦理研究应该建立... 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伦理行为。翻译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文化转向后,翻译伦理的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成为翻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回顾国内外学者在翻译伦理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同时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翻译伦理研究应该建立在描述性研究基础之上并关注具体社会场景中的翻译主体及其翻译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翻译伦理 翻译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赞译关系考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涂兵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6-90,共5页
在翻译过程中,赞助人是影响译者翻译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因此,译者与赞助人的关系至关重要。在清末社会伦理关系、政治经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环境下,其赞译关系具体表现为依附关系、商业关系、独立自主以及友情合作关系。这些关... 在翻译过程中,赞助人是影响译者翻译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因此,译者与赞助人的关系至关重要。在清末社会伦理关系、政治经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环境下,其赞译关系具体表现为依附关系、商业关系、独立自主以及友情合作关系。这些关系突显了清末赞译关系的多元性,对现代翻译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自主以及友情合作关系.这些关系突显了清末赞译者 赞助人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严复的“达为尚焉” 被引量:2
4
作者 涂兵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154,共4页
严复提出了翻译标准中"信"与"达"的关系,指出"达"是"信"的保障,"信"是"达"的最终目的。翻译中译文的通达、流畅是译文赢取读者、获取社会效益的标尺。
关键词 效度 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译者的翻译伦理模式 被引量:3
5
作者 涂兵兰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7-120,共4页
梳理中国翻译史上第三次高潮中出现的众多的译者后发现,在这一社会转型时期译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不仅是社会伦理思想的体现,更是译者个人伦理思想的反映。此次翻译高潮中译者的翻译伦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即主人模式、仆人模式... 梳理中国翻译史上第三次高潮中出现的众多的译者后发现,在这一社会转型时期译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不仅是社会伦理思想的体现,更是译者个人伦理思想的反映。此次翻译高潮中译者的翻译伦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即主人模式、仆人模式及学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 翻译伦理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参孙故事的原型及变体 被引量:1
6
作者 罗依娜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1-95,共5页
文章对参孙故事的原型及两个代表性的变体《斗士参孙》和《参孙的复仇》的创作意图、形式和内容方面的异同及内涵进行了论析。
关键词 参孙 《旧约·士师记》 《斗士参孙》 《参孙的复仇》 原型及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心翻译思想与实践的伦理性阐释
7
作者 张丽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8-160,F0003,共4页
从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模式的核心概念入手,探讨翻译伦理对冰心翻译思想和实践的阐释力,从而得出伦理视角下的冰心翻译体现出她在译本选材上厚亚非薄欧美,并且追求对原作、原作者忠诚的伦理。在翻译论述中,以中庸思想努力寻求翻译策略的平... 从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模式的核心概念入手,探讨翻译伦理对冰心翻译思想和实践的阐释力,从而得出伦理视角下的冰心翻译体现出她在译本选材上厚亚非薄欧美,并且追求对原作、原作者忠诚的伦理。在翻译论述中,以中庸思想努力寻求翻译策略的平衡点,追求尽责于读者、"致中和"的规范伦理。在翻译实践中,以实践至诚之道追求跨语言文化的交际伦理思想,从而彰显冰心深刻的翻译伦理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心翻译 翻译伦理 伦理模式 以读者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法演化:认知因素与功能因素的双重作用
8
作者 陈清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0,共4页
语言使用的目的有二:语言对认知的重要作用和语言作为人类交际的首要媒介。但为了认知而形成的“完美”语法系统不一定适合于口头交际。本文探索在语法的起源与演化过程中认知因素和功能因素各自的作用,并得出结论:人类语言反映了这... 语言使用的目的有二:语言对认知的重要作用和语言作为人类交际的首要媒介。但为了认知而形成的“完美”语法系统不一定适合于口头交际。本文探索在语法的起源与演化过程中认知因素和功能因素各自的作用,并得出结论:人类语言反映了这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功能 语法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的目的与规范之冲突——以清末为例
9
作者 涂兵兰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3-118,共6页
德国功能派认为,翻译是人类的目的性行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照顾各翻译参与者的目的。然而翻译目的不仅考虑到各翻译参与者,还应关注到翻译规范。当翻译目的与翻译规范相冲突时,译文的功能便无法实现。清末译者的翻译目的是提升政治小... 德国功能派认为,翻译是人类的目的性行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照顾各翻译参与者的目的。然而翻译目的不仅考虑到各翻译参与者,还应关注到翻译规范。当翻译目的与翻译规范相冲突时,译文的功能便无法实现。清末译者的翻译目的是提升政治小说的地位、扩大读者群以改良民智,然而事实证明他们并没有完全取得成功。其主要原因在于译者并没有完全遵从当时的社会规范、文学规范以及市场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译者 目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