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户参与网络信息资源再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何向阳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5年第5期88-96,共9页
网络信息资源再生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变革。在参与网络信息资源再生的过程中,用户角色需要从资源利用者转化为资源建设者,用户行为意向是问题的关键。为此,建立影响用户参与网络信息资源再生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表明,感... 网络信息资源再生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变革。在参与网络信息资源再生的过程中,用户角色需要从资源利用者转化为资源建设者,用户行为意向是问题的关键。为此,建立影响用户参与网络信息资源再生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外部激励、身份认同、兴趣与乐趣五因素对用户行为意向都具有直接效应,总效应值由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外部激励、兴趣与乐趣向身份认同依次递减。群组分析表明,不同价值评价组用户的各因素对用户行为意向的效应值存在差异,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对行为意向的总效应与价值评价呈正相关,身份认同对行为意向的总效应与价值评价呈负相关。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用户行为意向影响的差异,提出促进用户参与网络信息资源再生和提升再生资源质量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再生 用户参与 行为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入表迁移的PE文件信息隐藏技术研究
2
作者 田祖伟 李勇帆 刘洋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7-210,共4页
在分析PE文件导入表结构的基础上,利用Windows加载器的工作原理和PE文件导入表存储位置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迁移PE文件导入表并将信息隐藏在PE文件原导入表位置的信息隐藏算法。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好地弥补了传统PE... 在分析PE文件导入表结构的基础上,利用Windows加载器的工作原理和PE文件导入表存储位置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迁移PE文件导入表并将信息隐藏在PE文件原导入表位置的信息隐藏算法。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好地弥补了传统PE文件信息隐藏算法中隐藏信息过于集中、交换PE文件导入表数据结构元素将破坏隐藏信息的不足,提高了隐蔽性和抗攻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文件 信息隐藏 导入表 导入表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创共享”的教育集团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何向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6,105,共7页
集团化办学模式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途径之一,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是集团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该研究从集团教育资源配置理论与Web2.0下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变革出发,建立教育集团信息资源配置"共创共享"层次模型:在共享层次上开... 集团化办学模式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途径之一,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是集团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该研究从集团教育资源配置理论与Web2.0下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变革出发,建立教育集团信息资源配置"共创共享"层次模型:在共享层次上开放集团教师参与信息资源建设并获取收益,在互助层次上激励资源用户对信息资源建设提供意见和反馈,在协作层次上让教师能够通过协作共创信息资源并共享收益。建立信息资源支付模型,按照资源的使用量来支付信息资源建设经费,并对单个信息资源获得资源建设经费与资源使用次数的分布进行仿真分析,对信息资源建设中采纳教师建议与教师协作创建信息资源的经济效益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资源 资源配置 共创共享 按用付费 教育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使用网络学习空间影响因素研究——基于UTAUT模型的调查 被引量:60
4
作者 张思 刘清堂 +1 位作者 黄景修 武鹏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9-106,共8页
网络学习空间为教师所用是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关键。该文以参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教师为研究对象,从使用者技术接受的整合视角研究了影响中小学教师使用网络学习空间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研究假设,构建... 网络学习空间为教师所用是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关键。该文以参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教师为研究对象,从使用者技术接受的整合视角研究了影响中小学教师使用网络学习空间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研究假设,构建了研究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材料,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绩效期望和社会影响对教师使用网络学习空间的行为倾向具有积极的作用,便利条件对教师使用网络学习空间的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努力期望对教师行为倾向的影响不显著。性别和教龄对研究模型中的三个核心要素具有调节作用,性别在绩效期望对行为倾向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在社会影响对行为倾向的作用中具有反向调节作用;教龄在绩效期望对行为倾向的影响中具有反向调节作用,而在社会影响对行为倾向的作用、便利条件对使用行为的影响中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提升教师培训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也为其他教师教育和培训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网络学习空间 采纳 影响因素 UTAU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基于学习分析的在线学习拖延诊断与干预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杨雪 姜强 +2 位作者 赵蔚 李勇帆 李松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1-57,共7页
"大数据+"教育背景下,运用学习分析技术对行为日志数据进行解释与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准确地诊断学生的拖延行为,给予及时有效的教学决策。基于学习分析对大学生在线学习拖延情况进行描述,运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诊断拖延... "大数据+"教育背景下,运用学习分析技术对行为日志数据进行解释与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准确地诊断学生的拖延行为,给予及时有效的教学决策。基于学习分析对大学生在线学习拖延情况进行描述,运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诊断拖延原因。根据聚类分析的拖延结果(积极、中等、消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干预,并采用秩和检验方法和访谈法对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客观验证和主观评价。结果表明,发送电子邮件、学业任务资源推送、电子徽章、弹出窗口及可视化学习过程等干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时间管理能力、自我效能与正确认知,维持学习动机,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同伴影响力,进而有效解决学生拖延问题,突出表现在减少了拖延次数与时间,改善了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学习分析 在线学习 学业拖延 诊断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仪表盘研究 被引量:50
6
作者 姜强 赵蔚 +1 位作者 李勇帆 李松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20,共9页
大数据时代运用学习分析技术挖掘教育数据背后的知识,优化学习过程成为教育者的共同诉求。学习分析仪表盘实现了知识生成与教育数据挖掘结果可视化,能够支持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和社会意识及未来智慧学习环境。该文采用文... 大数据时代运用学习分析技术挖掘教育数据背后的知识,优化学习过程成为教育者的共同诉求。学习分析仪表盘实现了知识生成与教育数据挖掘结果可视化,能够支持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和社会意识及未来智慧学习环境。该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学习分析仪表盘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综述了10个学习分析仪表盘案例并分析其特性,实现通过教育数据挖掘技术和可视化技术支持学生和教师。基于Few仪表盘设计原则和Kirkpatrick四层评价模型设计学习分析仪表盘概念框架,并从个人、他人及个人与班级等视角设计了学习分析仪表盘。最后,以美国匹兹堡大学PAWS中心研发的Mastery Grids自适应学习系统为例,采用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法对学习分析仪表盘进行主观、客观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学习分析仪表盘对学习成绩促进作用不显著,但却从本质上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动机,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认知度和对课程学习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分析仪表盘 大数据 个性化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大数据视角下的学习分析应用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41
7
作者 刘清堂 王洋 +1 位作者 雷诗捷 张思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7年第3期71-77,共7页
近年来,倡导个性化教学的呼声不断增大,作为个性化教学的先导,学习分析技术是广大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采集学习者学习相关数据并进行处理分析,用于预测、评估和优化教与学,为实施个性化教学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是实施学习分析技术的... 近年来,倡导个性化教学的呼声不断增大,作为个性化教学的先导,学习分析技术是广大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采集学习者学习相关数据并进行处理分析,用于预测、评估和优化教与学,为实施个性化教学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是实施学习分析技术的核心。而从国内学习分析的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相关模型来看,学习分析模型应是一个包含数据收集、数据分析、评估预测与干预这三个阶段的循环结构。学习分析评估、预测与优化教学的应用策略为:以学习者数据与学习环境数据为基础,对学习者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估;根据学习者历史学习数据,对其学习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以评估预测结果为导向,及时实施教学干预、优化教学过程。它为大数据支持下的学习分析应用研究,提供一种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大数据 学习分析 教育数据挖掘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深度特征选择的人体姿态估计 被引量:13
8
作者 朱珏钰 曹亚微 +1 位作者 周书仁 李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176,共5页
针对以随机森林为分类器的人体姿态估计系统内存占用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的随机森林模型,该模型在进行Bootstrap抽样前,引入Poisson过程并将其与深度信息相融合组建一个滤过网对原始训练数据集进行过滤,将一部分对后续分类起到非积... 针对以随机森林为分类器的人体姿态估计系统内存占用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的随机森林模型,该模型在进行Bootstrap抽样前,引入Poisson过程并将其与深度信息相融合组建一个滤过网对原始训练数据集进行过滤,将一部分对后续分类起到非积极作用的特征样本点滤除,使训练数据集得到优化重构,进而较好地弥补随机森林在抽样过程中重复抽样以及重抽样样本代表性不强的缺点。实验结果表明了该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时间、空间复杂度,使得系统的适用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姿态 数据集 随机森林 POISSON过程 深度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健主成分分析与核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6
9
作者 廖瑞华 李勇帆 刘宏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0-205,共6页
针对现有人脸识别方法难以有效抑制噪声和误差干扰(如光照、遮挡和表情等)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稳健主成分分析的核稀疏表示分类算法。利用稳健主成分分析将各类训练样本转化为低秩矩阵和误差矩阵之和,并运用这2个矩阵构成稀疏表示的冗... 针对现有人脸识别方法难以有效抑制噪声和误差干扰(如光照、遮挡和表情等)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稳健主成分分析的核稀疏表示分类算法。利用稳健主成分分析将各类训练样本转化为低秩矩阵和误差矩阵之和,并运用这2个矩阵构成稀疏表示的冗余字典。将核稀疏表示问题通过矩阵变换转化为常规的稀疏表示问题,采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求解该问题得到稀疏表示系数。通过稀疏表示系数计算每个类的重构误差,从而实现人脸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与SRC,ESRC等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高的人脸识别率,且对噪声和误差干扰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主成分分析 核稀疏表示 人脸识别 正交匹配追踪 低秩矩阵 冗余字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学徒制视域下教师工作坊研修模式研究 被引量:50
10
作者 张思 刘清堂 熊久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4-89,共6页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发布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指出,要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发挥"教师工作坊"作用,引领区域性学科教师开展研修。由于混合式培训刚刚实施,"教师工作坊"研修模式研究还...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发布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指出,要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发挥"教师工作坊"作用,引领区域性学科教师开展研修。由于混合式培训刚刚实施,"教师工作坊"研修模式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深入研究和规范。该文在认知学徒制理论指导下形成了教师工作坊研修模式,依据认知学徒制的一般步骤设计区域学科研修活动,并以活动序列为支架开展研修活动。"教师工作坊"研修模式设计旨在有效提高区域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区域学科教师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工作坊 认知学徒制 研修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的脑结构磁共振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伟雄 廖坚 +3 位作者 刘华生 黄任之 李勇帆 王维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研究无酗酒、吸毒和其他并发症的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SPD)患者的脑结构异常征象。方法:选择36名ASPD患者和26名健康对照者行T1结构磁共振成像和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计算得... 目的:研究无酗酒、吸毒和其他并发症的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SPD)患者的脑结构异常征象。方法:选择36名ASPD患者和26名健康对照者行T1结构磁共振成像和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计算得到每个对象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图和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图。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ASPD患者顶下小叶有明显的灰质体积增大(P≤0.001),楔前叶白质体积增多(P≤0.001),左扣带回、双侧的楔前叶、右额上回和右颞中回FA值增大(P≤0.01)。结论:ASPD存在脑结构上的异常,ASPD外在的行为特征可能与这些脑区的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社会人格障碍 结构项MRI 扩散张量成像 形态学分析 各向异性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背景先验和对象先验的显著性检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岳珂娟 郑明才 +1 位作者 肖建华 伍炯星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1-460,共10页
提出一个结合背景先验和对象先验的显著性检测方法.首先,基于背景先验计算两个互补的测地线显著图,即基于纹理特征的测地线显著图和基于颜色特征的测地显著图;然后,计算基于对象先验的显著图;最后,训练一个贝叶斯分类器,并将这3个显著... 提出一个结合背景先验和对象先验的显著性检测方法.首先,基于背景先验计算两个互补的测地线显著图,即基于纹理特征的测地线显著图和基于颜色特征的测地显著图;然后,计算基于对象先验的显著图;最后,训练一个贝叶斯分类器,并将这3个显著图融合,得到最终的结果.在当前使用最广且最大的用于显著性检测方法评价的公开数据集ASD和MSRA5000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目前已有的15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著性检测 背景先验 测地线显著性 对象性 特征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佳鉴别特征和相关向量机的人脸识别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亮清 陈君 伍雁鹏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27-1233,共7页
为了获得更高的人脸识别正确率,满足人脸识别的实时性,提出一种基于最佳鉴别特征和相关向量机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采用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降噪预处理,提取人脸的多方向、多尺度Gabor特征;然后采用核主成分分析对人脸的Gabor特征进... 为了获得更高的人脸识别正确率,满足人脸识别的实时性,提出一种基于最佳鉴别特征和相关向量机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采用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降噪预处理,提取人脸的多方向、多尺度Gabor特征;然后采用核主成分分析对人脸的Gabor特征进行筛选,找到对人脸识别结果影响较大的最佳鉴别特征,有效降低特征数量,去除特征间的冗余信息;最后采用相关向量机对最佳鉴别特征向量进行学习,建立人脸识别的多分类器.选择标准人脸库与经典人脸识别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人脸平均识别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人脸平均识别时间远少于经典人脸识别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图像 最佳鉴别特征 人脸分类器 相关向量机 特征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半二次罚函数的图像盲去模糊 被引量:2
14
作者 廖永忠 蔡自兴 何湘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86-2092,共7页
由于现有的模糊图像盲恢复算法计算复杂度高,计算量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半二次罚函数的图像盲去模糊算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应用图像噪声的多阶偏导数的高斯分布特性和图像梯度值服从hyper-Laplacian分布特性建立方程,使用高效交替... 由于现有的模糊图像盲恢复算法计算复杂度高,计算量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半二次罚函数的图像盲去模糊算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应用图像噪声的多阶偏导数的高斯分布特性和图像梯度值服从hyper-Laplacian分布特性建立方程,使用高效交替迭代的算法对方程求解。由于迭代过程中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一次求解,故大大降低了运算时间,同时获得了很好的恢复效果,为实现实时视频图像去模糊奠定了基础。对一个百万像素级的图像进行了去模糊实验,结果显示,本文算法比当前流行的算法有更快的计算速度和更好的鲁棒性,计算时间缩短了60%。提出的算法为视频图像的实时盲恢复提供了新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半二次罚函数 盲去模糊 迭代算法 模糊核函数(点扩散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复合物预测方法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汤希玮 王建新 胡秋玲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611-3614,共4页
分析和比较了五种蛋白质复合物预测的典型计算方法,并讨论了该领域一些有希望的研究方向。实验结果显示各种计算方法预测出的复合物能较好地匹配真实的复合物。如果恰当地考虑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质量而将数据源的噪声最小化并将各种... 分析和比较了五种蛋白质复合物预测的典型计算方法,并讨论了该领域一些有希望的研究方向。实验结果显示各种计算方法预测出的复合物能较好地匹配真实的复合物。如果恰当地考虑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质量而将数据源的噪声最小化并将各种生物特征结合到预测过程中去,计算方法的性能将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相互作用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蛋白质复合物 匹配统计 基因本体 功能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在互联车辆传感器网络混合拓扑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明才 赵小超 赵晋琴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3-371,共9页
针对泛在互联车辆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和定向扩散机制的泛在互联车辆传感器网络混合逻辑拓扑结构HLT-L&DD(hybrid logical topology based on location and directed diffusion mechanism),并给出了形成HLT-L&D... 针对泛在互联车辆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和定向扩散机制的泛在互联车辆传感器网络混合逻辑拓扑结构HLT-L&DD(hybrid logical topology based on location and directed diffusion mechanism),并给出了形成HLT-L&DD的控制方法。在HLT-L&DD中,各路边节点根据任务需求自定为簇首,以其位置信息作为其所在分簇的簇标识ID,并以定向扩散机制分布式启动分簇过程,逐跳吸纳跳数距离近的车辆节点加入本簇,不同的路边节点独立形成若干个分簇;各相邻分簇之间通过边沿节点的定向扩散机制实现彼此相联,最终将各独立分簇互联成一个完整的混合逻辑拓扑结构HLT-L&DD。HLT-L&DD是平面逻辑拓扑结构与层次型逻辑拓扑结构的混合拓扑结构,既便于车辆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泛在自组成网、分区自治,也便于路边节点与其他诸如Internet等传统网络的泛在互联。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HLT-L&DD有利于减小泛在互联车辆传感器网络逻辑拓扑结构建立与动态维护的时间开销,以及提高网络的实时连通性,从而优化泛在互联车辆传感器网络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传感器网络 泛在互联 混合逻辑拓扑结构 定向扩散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色相似性度量在主动伪装设计中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恒伏 殷建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99-1003,共5页
在充分利用颜色相似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自适应主动伪装设计方案。首先应用结合颜色相似性的K均值聚类获得背景主色,然后根据颜色相似性原则实施目标伪装,最后应用无损数据隐藏技术以实现从伪装图像恢复原图像。实验表明该伪装方案伪装... 在充分利用颜色相似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自适应主动伪装设计方案。首先应用结合颜色相似性的K均值聚类获得背景主色,然后根据颜色相似性原则实施目标伪装,最后应用无损数据隐藏技术以实现从伪装图像恢复原图像。实验表明该伪装方案伪装效果好,可有效保护特定军事目标,同时原图像可恢复性使得该方案可应用于数字图像隐蔽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伪装 颜色相似性 背景主色 无损数据隐藏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方向梯度直方图的降维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傅红普 邹北骥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4-138,共5页
为描述对象的局部外观和形状,方向梯度直方图首先将图像划分成小区域(被称为cell),然后在其上累加像素梯度方向的一维直方图.在被称为block的较大区域(由数个相邻的cell组成)上连接cell的直方图,经归一化处理形成特征向量.为减弱由bloc... 为描述对象的局部外观和形状,方向梯度直方图首先将图像划分成小区域(被称为cell),然后在其上累加像素梯度方向的一维直方图.在被称为block的较大区域(由数个相邻的cell组成)上连接cell的直方图,经归一化处理形成特征向量.为减弱由block引起的区域量化走样,在计算检测窗口的特征时,采取部分重叠block的措施,从而大大增加了特征维度以及目标检测时的计算量.通过扩大参与相邻cell之间像素梯度插值的面积,并设置适当的高斯平滑核尺度,可消除block重叠,从而将64×128尺寸的窗口的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维度由3 780降低为1 152.INRIA的行人数据集实验表明,该方法也可减弱区域量化走样,且其性能与原方向梯度直方图几乎相当,而检测速度却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向梯度直方图 降维 线性插值 重叠采样 行人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牵引传动系统仿真可信度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晟 彭小奇 +1 位作者 彭涛 阳春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3,共9页
针对高速列车牵引传动系统仿真信号的特点,利用Prony变换提取信号的频率、幅值、阻尼和能量等特征,分别构造残差、频率、幅值和阻尼相似度来度量仿真信号与实际信号的差异;将评估指标的可信度分为整体可信度和特征可信度,综合考虑两种... 针对高速列车牵引传动系统仿真信号的特点,利用Prony变换提取信号的频率、幅值、阻尼和能量等特征,分别构造残差、频率、幅值和阻尼相似度来度量仿真信号与实际信号的差异;将评估指标的可信度分为整体可信度和特征可信度,综合考虑两种可信度,给出了指标可信度的量化模型;使用群组AHP方法确定可信度指标权重,降低了确权的主观性,使可信度指标的权重更加客观合理;形成了一套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仿真可信度评估方法。将本文方法运用到CRH2型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的无故障和故障注入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牵引传动系统仿真 可信度评估 误差分析 群组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图像块的运动模糊图像盲恢复算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立文 廖永忠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25-2229,共5页
模糊图像的盲恢复是当前图像处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图像块拼接的模糊图像盲恢复算法,首先提取模糊图像的直线边界,然后选择包含最多信息边界的模糊图像块进行拼接,利用模糊核函数与这些直线信息边界的对应关系,采用... 模糊图像的盲恢复是当前图像处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图像块拼接的模糊图像盲恢复算法,首先提取模糊图像的直线边界,然后选择包含最多信息边界的模糊图像块进行拼接,利用模糊核函数与这些直线信息边界的对应关系,采用交替迭代算法对完成模糊核函数估计和模糊图像的恢复.实验结果证明,与基于最大似然法的Radon变换估计算法比较,本文算法在获得相同或更好的图像恢复质量条件下,运算速度是其速度的5-50倍,而且大大降低对计算机内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模糊图像 盲恢复 RADON变换 引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