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歌剧选段《一首桃花》中林徽因的音乐形象与演唱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许迪迪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7-108,共2页
文章首先对《一首桃花》中林徽因音乐形象的研究背景进行介绍,讨论歌剧中几位主要角色的人物性格特征,并引入在整部歌剧中林徽因的艺术形象。其次重点研究林徽因音乐形象的塑造形式,以及在演唱中需要注意的相关技巧,帮。值的了解《一首... 文章首先对《一首桃花》中林徽因音乐形象的研究背景进行介绍,讨论歌剧中几位主要角色的人物性格特征,并引入在整部歌剧中林徽因的艺术形象。其次重点研究林徽因音乐形象的塑造形式,以及在演唱中需要注意的相关技巧,帮。值的了解《一首桃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徽因 歌剧表演 音乐形象 演唱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声统一 相得益彰——艺术歌曲《梁祝新歌》的音乐特征及演唱处理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唐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5-127,共3页
艺术歌曲《梁祝新歌》是2008年在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涌现出来的佳作,该曲故事背景脍炙人口、旋律优美婉转、戏剧冲突强烈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是当前女高音歌唱家们最喜爱的声乐作品之一。本文将从歌曲曲式布局、旋律节奏特,... 艺术歌曲《梁祝新歌》是2008年在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涌现出来的佳作,该曲故事背景脍炙人口、旋律优美婉转、戏剧冲突强烈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是当前女高音歌唱家们最喜爱的声乐作品之一。本文将从歌曲曲式布局、旋律节奏特,最以及演唱技术难点等方面对《梁祝新歌》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歌曲 梁祝新歌 音乐特征 演唱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调式在我国流行音乐创作中的运用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方新佩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7-109,共3页
流行音乐是伴随着工业文明崛起,在欧美地区广为传播的艺术形式。自传入我国后,流行音乐得到迅速地发展,成为现当代国民音乐文化生活当中的重要艺术种类。通过比较研究,不难发现,流行音乐在进入内地之后进行了很多本土化的改良,尤其体现... 流行音乐是伴随着工业文明崛起,在欧美地区广为传播的艺术形式。自传入我国后,流行音乐得到迅速地发展,成为现当代国民音乐文化生活当中的重要艺术种类。通过比较研究,不难发现,流行音乐在进入内地之后进行了很多本土化的改良,尤其体现在民族调式在流行音乐当中的运用。民族五声、六声、七声调式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流行音乐当中。民族调式在流行音乐创作中的使用,使古老的音乐理论焕发新的光彩,也使得流行音乐更具地域特色,更利于中国听众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音乐 民族调式 音乐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音声在木管五重奏创作中的焕然新生——兼评《三首民歌叙事曲》的音乐语汇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炳帅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0-132,共3页
在当代器乐作品创作中,民族传统音乐与西方艺术形态、理念、手法之间的结合,是许多中国作曲家始终不渝的追求。其中,对于木管五重奏的创作尝试在国内并不丰富,将这种形式与民族音乐结合的范例更是凤毛麟角。本文的研究着眼于徐昌俊新近... 在当代器乐作品创作中,民族传统音乐与西方艺术形态、理念、手法之间的结合,是许多中国作曲家始终不渝的追求。其中,对于木管五重奏的创作尝试在国内并不丰富,将这种形式与民族音乐结合的范例更是凤毛麟角。本文的研究着眼于徐昌俊新近创作的木管五重奏作品《三首民歌叙事曲》进行分析,从作品立意、曲式风格、技术创新、艺术审美特色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述。以此力求阐释出作曲家如何在创作中立足民族音乐的本源,以中西结合及古今融汇的方式呈现出一部具有东方风貌的室内乐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管五重奏 《三首民歌叙事曲》 民族传统音乐 创新点 艺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勾蓝瑶洗泥节音乐仪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邢磊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音乐仪式是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讨论颇为热烈的一个议题。从双重文化身份的"主位—客位—主位"角色切换中看清音乐仪式本身的特征与文化承载;将音乐仪式作为符号,从音乐仪式的语境、语义、语用的构成、功能关系进行讨论比较分... 音乐仪式是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讨论颇为热烈的一个议题。从双重文化身份的"主位—客位—主位"角色切换中看清音乐仪式本身的特征与文化承载;将音乐仪式作为符号,从音乐仪式的语境、语义、语用的构成、功能关系进行讨论比较分析。本文拟在此基础上,以江永兰溪勾蓝瑶洗泥节实际音乐事象为基础在其音乐仪式语义研究中进一步整合,进一步解释其音乐仪式的特征语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勾蓝瑶 音乐仪式 民族音乐学 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书“坐歌堂”的音乐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廖宁杰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6-138,共3页
坐歌堂是江永女书流传地的一种婚俗,也是女书文化与音乐传播的主要载体,歌堂中的音乐有叙事、道情、盘歌三类,内容非常丰富,都是通过吟诵,对歌的方式来传达。在歌堂上能对唱如流的,都是女书"编、唱、写"的行家和高手,歌堂音... 坐歌堂是江永女书流传地的一种婚俗,也是女书文化与音乐传播的主要载体,歌堂中的音乐有叙事、道情、盘歌三类,内容非常丰富,都是通过吟诵,对歌的方式来传达。在歌堂上能对唱如流的,都是女书"编、唱、写"的行家和高手,歌堂音乐能代表同时期女书的创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书 坐歌堂 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与人文有机结合下的民族音乐理论
7
作者 李威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70,共1页
沈洽先生所著的《音腔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以“音腔”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音乐本体研究的视角,在对音腔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认知中,论述汉族传统音乐的基本形态及个性,展开汉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对比分析,在音腔这个最基本的... 沈洽先生所著的《音腔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以“音腔”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音乐本体研究的视角,在对音腔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认知中,论述汉族传统音乐的基本形态及个性,展开汉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对比分析,在音腔这个最基本的音感观念和音乐基本形态下探讨中西方音乐乃至文化的对话。特别是书中借当今科学的发展成果作为音腔量化研究的有效载体,实现了中国民族音乐学领域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音乐出版社 汉族音乐 科学与人文 西方音乐 有效载体 音腔 量化研究 基本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歌曲《草原上的乌兰娜》音乐特征及演唱分析
8
作者 唐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6-128,共3页
《草原上的乌兰娜》是星海音乐学院陈述刘教授的代表作之一,曾在首届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创作比赛获得二等奖,并于2000年12月发表于《音乐创作》之上。该曲蕴含着蒙古族长调音乐特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演唱难度,属... 《草原上的乌兰娜》是星海音乐学院陈述刘教授的代表作之一,曾在首届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创作比赛获得二等奖,并于2000年12月发表于《音乐创作》之上。该曲蕴含着蒙古族长调音乐特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演唱难度,属于女高音高级曲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歌曲 草原上的乌兰娜 音乐特征 演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创作审美视角下的历史回望——铜管五重奏作品《金叠叠》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炳帅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2-104,共3页
《金叠叠》这部复调艺术作品,是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佼佼者。该曲以铜管五重奏这种小众化的古典器乐组合形式,选取二重赋格作为织体结构,又采用民族文化主题贯穿其中,无论在创作难度或艺术创新性方面均令人惊叹。本文的研究从该曲创作... 《金叠叠》这部复调艺术作品,是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佼佼者。该曲以铜管五重奏这种小众化的古典器乐组合形式,选取二重赋格作为织体结构,又采用民族文化主题贯穿其中,无论在创作难度或艺术创新性方面均令人惊叹。本文的研究从该曲创作中的各种技术手法与革新观念入手,分析评述了包括主体结构、旋律设计、赋格技术应用、现代作曲观念植入、配器创意等方面的编创风采。在此基础上思考了龚晓婷如何将民族传统音调、西洋古典技法以及现代无调性音乐风格有机结合在一起,论述了作曲家杰出的创作水平与细腻唯美的艺术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晓婷 《金叠叠》 铜管五重奏 二重赋格 民族传统韵味 多重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理念多元化的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0-191,共2页
多元化思想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声乐教学领域里,相对于"二元论"来说,"多元论"更具有积极意义。在当前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二元论"在高校声乐教学中逐渐显现得狭隘、封闭和缺乏活... 多元化思想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声乐教学领域里,相对于"二元论"来说,"多元论"更具有积极意义。在当前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二元论"在高校声乐教学中逐渐显现得狭隘、封闭和缺乏活力,尽管它曾经主导过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价值观,但是就当前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并不利于我国声乐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 二元论 高校声乐教学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良镇艺术歌曲《祖国,我深深地爱你》中“三连音”审美内涵 被引量:2
11
作者 莫大尼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4-106,共3页
朱良镇先生是我国当代最为知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旋律优美动听、结构严谨且佳作甚丰。《祖国,我深深地爱你》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首歌曲里"三连音"是全曲最活跃、使用最频繁、最具魅力的节奏型,尽管它们在文本上的表... 朱良镇先生是我国当代最为知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旋律优美动听、结构严谨且佳作甚丰。《祖国,我深深地爱你》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首歌曲里"三连音"是全曲最活跃、使用最频繁、最具魅力的节奏型,尽管它们在文本上的表述是同一的,但是它们所真正承载的美学内涵均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良镇 艺术歌曲 三连音 审美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拉威尔钢琴组曲《库普兰坟墓》的创作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琼方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3-154,共2页
作为印象派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拉威尔的钢琴作品有着明确清晰的曲式轮廓,充满精巧构思的和声语言,以及具有异国情调的旋律线条。本文以拉威尔的钢琴作品为出发点,旨在通过对其钢琴组曲《库普兰坟墓》进行分析,进而总结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 作为印象派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拉威尔的钢琴作品有着明确清晰的曲式轮廓,充满精巧构思的和声语言,以及具有异国情调的旋律线条。本文以拉威尔的钢琴作品为出发点,旨在通过对其钢琴组曲《库普兰坟墓》进行分析,进而总结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在音乐织体形态,和声"色彩"设计,以及调性选择方面的一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威尔 库普兰坟墓 创作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步·倒退·展望——论我国高师声乐集体课的存在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莫大尼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4-186,共3页
当前高师声乐集体课已经表现出种种弊端,从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效果来看,声乐集体课的出现是高师声乐教学的倒退,因为无论从课堂教学效果还是从师生认同感上都远不及一对一的声乐个别课;从宏观来看,高师声乐集体课是一种在高校扩招之后... 当前高师声乐集体课已经表现出种种弊端,从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效果来看,声乐集体课的出现是高师声乐教学的倒退,因为无论从课堂教学效果还是从师生认同感上都远不及一对一的声乐个别课;从宏观来看,高师声乐集体课是一种在高校扩招之后对声乐专业教学模式形成冲击背景下的缓冲剂,而这正是该课程设置的根本原因,其特殊的诞生背景注定了这门课程必将随着我国高校扩招规模的缩小、艺考热的降温而寿终正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 声乐 集体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建民《第二二胡狂想曲》的创作特点探析
14
作者 朱维婷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王建民是国内近年来民族器乐创作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专业作曲家,他创作的几首二胡作品均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精湛的创作技巧将二胡创作和演奏艺术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为现代二胡曲的创作思路和方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第二二胡狂想曲》是... 王建民是国内近年来民族器乐创作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专业作曲家,他创作的几首二胡作品均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精湛的创作技巧将二胡创作和演奏艺术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为现代二胡曲的创作思路和方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第二二胡狂想曲》是将湖南民间戏曲花鼓戏和民歌的素材加以提炼,采用狂想曲这一源自西方的音乐体裁形式,融入各种传统与现代的作曲技法创作而成。本文从《第二二胡狂想曲》的创作背景、创作理念、创作素材和创作技法四个方面对该曲的创作特点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建民 湖南民间音乐素材 第二二胡狂想曲 创作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舒伯特钢琴小品的创作特点——以两组钢琴《即兴曲》为例
15
作者 胡琼方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8-170,共3页
舒伯特作为早期浪漫主义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钢琴小品具有一种内在的亲切、自然而抒情的风格,其独特的创作手法,为后来的作曲家在钢琴小品这一音乐体裁的写作方面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启发。本文从舒伯特钢琴小品作品出发,旨在通过对舒... 舒伯特作为早期浪漫主义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钢琴小品具有一种内在的亲切、自然而抒情的风格,其独特的创作手法,为后来的作曲家在钢琴小品这一音乐体裁的写作方面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启发。本文从舒伯特钢琴小品作品出发,旨在通过对舒伯特两组钢琴《即兴曲》(0p.90,0p.142)进行分析,进而总结作曲家在钢琴小品的创作中,其曲式结构、和声、转调手法以及音乐织体等方面的创作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伯特 钢琴小品 即兴曲 创作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合唱作品的艺术特征探析
16
作者 李伟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80,共3页
抗战合唱在创作时间上虽不是一个跨度很长的阶段,但是,从中国合唱发展历史看却是极为重要的一页和硕果累累的一环。在全世界刚刚迎接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背景下,我们深切缅怀那段烽火岁月,重新去审视抗战合唱的艺术特征,这不仅... 抗战合唱在创作时间上虽不是一个跨度很长的阶段,但是,从中国合唱发展历史看却是极为重要的一页和硕果累累的一环。在全世界刚刚迎接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背景下,我们深切缅怀那段烽火岁月,重新去审视抗战合唱的艺术特征,这不仅有利于我们传承革命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也有利于启迪我们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更好地发展我们的中国合唱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合唱作品 抗日 创作 艺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弱起”在朱良镇艺术歌曲创作中的主导作用
17
作者 莫大尼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9-101,共3页
艺术歌曲是朱良镇先生最为重要的创作领域,经过几十年的积淀佳作颇丰。在其众多脍炙人口的杰作当中,"弱起"现象频频出现,该现象涉及作品之广,可以说是朱良镇艺术歌曲主题动机创作的基本手法,是朱良镇先生音乐情感语言运用中... 艺术歌曲是朱良镇先生最为重要的创作领域,经过几十年的积淀佳作颇丰。在其众多脍炙人口的杰作当中,"弱起"现象频频出现,该现象涉及作品之广,可以说是朱良镇艺术歌曲主题动机创作的基本手法,是朱良镇先生音乐情感语言运用中习惯性的表达方式。本文将以作品集《归来的星光——朱良镇艺术歌曲选》为研究对象,对"弱起"在朱良镇艺术歌曲创作中的主导作用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起 朱良镇 艺术歌曲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勃拉姆斯奏鸣曲的创作特征——以《f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5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琼方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5-157,共3页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是十九世纪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对十九世纪的欧洲音乐有着独特的贡献。他的音乐构思充满哲理又不失严谨,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早期音乐的影响下,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是十九世纪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对十九世纪的欧洲音乐有着独特的贡献。他的音乐构思充满哲理又不失严谨,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早期音乐的影响下,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钢琴作品是他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本文从他的钢琴奏鸣曲出发,旨在通过对最具代表性的f小调OP.5第三钢琴奏鸣曲的研究,进而总结作曲家早期在钢琴奏鸣曲创作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拉姆斯 钢琴奏鸣曲 创作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歌合唱的艺术特点探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伟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7-109,共3页
中国民歌历史悠久、题材广泛、资源丰富,它们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思想情感息息相关,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璀璨明珠,将民歌改编和创作成民歌合唱作品是音乐创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中国民歌和民歌合唱的重要价值,分析了中国民歌... 中国民歌历史悠久、题材广泛、资源丰富,它们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思想情感息息相关,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璀璨明珠,将民歌改编和创作成民歌合唱作品是音乐创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中国民歌和民歌合唱的重要价值,分析了中国民歌合唱作品在作曲技法、不同体裁、不同地域等方面的艺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歌 民族 合唱艺术 艺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无意”中谱精品——论华彦钧二胡作品的创作素材和技法特征
20
作者 朱维婷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153,共3页
华彦钧是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他创作的三首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和《寒春风曲》已经成为二胡艺术发展史上的丰碑。作为一个从未接受过专业音乐教育的民间音乐家,其深深植根于民间音乐土壤、娴熟运用民间音乐素材的创作手法值... 华彦钧是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他创作的三首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和《寒春风曲》已经成为二胡艺术发展史上的丰碑。作为一个从未接受过专业音乐教育的民间音乐家,其深深植根于民间音乐土壤、娴熟运用民间音乐素材的创作手法值得我们不断学习和借鉴。本文将从华彦钧二胡作品的创作素材、创作技法两个方面对其创作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彦钧 二胡作品 创作素材 创作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