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NMP的内部网计费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1
作者 周文真 刘蔚林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07-109,119,共4页
讨论了网络计费系统的原理,比较了基于TELNET的计费方式和基于SNMP的计费方式的不同,论述了SNMP协议在网络计费系统中的实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具体的计费系统模型,该计费系统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计费信息查询、计费规则设置... 讨论了网络计费系统的原理,比较了基于TELNET的计费方式和基于SNMP的计费方式的不同,论述了SNMP协议在网络计费系统中的实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具体的计费系统模型,该计费系统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计费信息查询、计费规则设置和报表生成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管理 计费系统 SNM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测不准关系与Reissner-Nordstrom-deSitter黑洞熵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宙安 索标 刘文彪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1-385,共5页
针对Reissner-Nordstrom-deSitter时空背景,利用经广义测不准关系改进的薄层brick-wall方法计算了黑洞熵.结果表明,由这种方法得到的黑洞熵上限与它的外视界和宇宙视界面积之和成正比,和人们预期的结果相符.从中揭示了黑洞熵与视界面积... 针对Reissner-Nordstrom-deSitter时空背景,利用经广义测不准关系改进的薄层brick-wall方法计算了黑洞熵.结果表明,由这种方法得到的黑洞熵上限与它的外视界和宇宙视界面积之和成正比,和人们预期的结果相符.从中揭示了黑洞熵与视界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进一步表明了黑洞熵是视界面上量子态的熵,是一种量子效应.由广义测不准关系的引入看到,brick-wall方法与引力场量子化可能存在着一些内在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ssner-Nordstrom—de SITTER黑洞 视界 测不准关系 薄层brick—wall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隐形传态的类簇态信道方案(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钟锋 于立志 李春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00-1805,共6页
提出了利用一个四粒子类簇态来实现一个任意两粒子态的隐形传送方案.如果接受者能根据发送者提供的测量信息对量子态实施一个合适的幺正变换,那么隐形传送就能以一定的概率实现.由于该方案中充当量子信道的是部分纠缠态,因此该方案比以... 提出了利用一个四粒子类簇态来实现一个任意两粒子态的隐形传送方案.如果接受者能根据发送者提供的测量信息对量子态实施一个合适的幺正变换,那么隐形传送就能以一定的概率实现.由于该方案中充当量子信道的是部分纠缠态,因此该方案比以前基于最大纠缠态的方案更具有现实意义.同时研究导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可以从一个四粒子类簇态(部分纠缠态)中以一定的概率提取出一个四粒子簇态(最大纠缠态),这个概率等于成功隐形传态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隐形传态 cluster态 BELL态测量 幺正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旋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多粒子的量子纠缠 被引量:1
4
作者 谢一民 方卯发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4-48,共5页
通过单原子拉曼跃迁,提出了自旋为1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多粒子的最大纠缠态的理论处理方法.并且,发现文献[1]所提出的3-模模型,经过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简化成有效的2-模模型.另外,在这个系统中,文中还提出了一种产生原子-原子间连... 通过单原子拉曼跃迁,提出了自旋为1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多粒子的最大纠缠态的理论处理方法.并且,发现文献[1]所提出的3-模模型,经过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简化成有效的2-模模型.另外,在这个系统中,文中还提出了一种产生原子-原子间连续变量纠缠态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纠缠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连续变量纠缠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囚禁离子多体纠缠态的简单制备方案(英文)
5
作者 钟锋 于立志 熊文元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0-428,共9页
提出了三种制备冷离子多体纠缠态的简单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关于GHZ态的制备,其只需要利用激光对所有离子进行一次集体驱动。第二个方案是制备对称的W态,W态的产生需要两步操作才能完成。第三个方案是研究簇态的制备,并讨论了利用两个小... 提出了三种制备冷离子多体纠缠态的简单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关于GHZ态的制备,其只需要利用激光对所有离子进行一次集体驱动。第二个方案是制备对称的W态,W态的产生需要两步操作才能完成。第三个方案是研究簇态的制备,并讨论了利用两个小簇态合成一个大簇态的方法和过程,这种合成法可以增加大簇态的产生速度,从而减低实验中因退相干而产生的失真。以上三个方案都是利用振动态处于基态的多个离子与激光场的大失谐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与以前的方案相比,这些方案有以下四个优点:不需要离子的振动模来存储和传递信息;不需要单个地驱动这些离子;不受激光场的相位涨落的影响;需要相对少的操作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离子阱 GHZ态 W态 簇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